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剧透未来,朱元璋封我为大明国师 » 第119章 下下之策!

第119章 下下之策!

    在场的众人之中,听到许洛说出这样的大话,除了朱元璋没有任何怀疑之外,李善长等人下意识的对许洛说出这样的话,产生了怀疑。

    就连刚刚被许洛疯狂圈粉的朱标四兄弟,现在也是如此。

    但不管是李善长,刘伯温两人,还是太子朱标四兄弟,他们内心倒是非常希望,许洛真的能够提出来有效的解决方法。

    因为这样才更符合,许洛在他们内心当中的大才形象。

    反倒是洪武帝,一直对于许洛就是无条件的信任。

    除了最开始认识许洛的时候,朱元璋对于这个酒楼小掌柜多少还有点防备心。

    但现在经过这么久的相处之后,朱元璋对于许洛的信任程度,可以说已经堪比少年国师。

    在来之前,朱元璋就已经想好,如果说连许洛都没有办法的话,那也就只能怪徐达命不好。

    毕竟北伐之前,徐达也立过军令状。

    军令如山,法不容情。

    结果许洛还真没有让他失望,还真的就有结局方法。

    兴奋激动起来的朱元璋,也是立马非常恭敬的冲着许洛拱手施礼道:

    “还请小许兄弟指教!”

    许洛则是冲着朱元璋神秘一笑,然后再次干了自己手中的酒杯,才嘿嘿笑道:

    “其实吧,这件事情,在我们老家那边,经常发生。”

    “只不过我们那边,像老朱你这样实诚的老板不多,下面干活的伙计,也不敢这么嚣张。”

    “因为一旦下面的伙计过于嚣张,老板也是分分钟就让他们走人。”

    “只是经常会有一些任劳任怨,办事能力还可以,忠心耿耿的下属,也会无意间做错事请,然后给商会造成一定的损失。”

    “当然这些下属绝对不是故意做错事情,很多时候,他们只是单纯的好心办坏事,或者被其他奸诈之人坑了而已!”

    朱元璋听到这里的时候,也是瞬间恍然,然后下意识的反问道:

    “那,小许兄弟,按照你现在说的这个意思,是想让咱给这个老兄弟找个替罪羊。”

    “实际上这次老兄弟做的错事,并不是他个人所为,而是单纯的被其他人蒙蔽,或者被其他奸诈之人欺骗了而已?”

    “这样的话,就可以保下这位老兄弟?”

    不得不说,这位洪武帝,比想象当中聪慧的多,属于一点就通的那种。

    但是呢,聪慧的程度又非常有限。

    许洛看着朱元璋立马想出来的对策,也是挑眉笑了笑,揶揄道:

    “老朱,你很聪明,比我想象当中聪明许多。”

    “你说的这个方法不是不行,但是肯定很难服众!”

    “不说其他,就说你在为老兄弟找替罪羊的这个举动,就肯定会让跟你一起干的老兄弟们,心里面有其他想法。”

    “你刚才不是还说,除了照顾你这个老兄弟之外,还要考虑其他老伙计们的想法吗?”

    “所以啊,你这个方法,只是下策!”

    面对许洛的调侃,朱元璋反倒是没有笑出来,而是脸色一脸凝重。

    “这不是小许兄弟,你出的主意吗?”

    “怎么还成下策了呢?”

    “关键是咱觉得,这个方法也不是不行嘛,反正只要能够保下我兄弟就成。”

    “其他老伙计就算是有想法,他们应该也不敢表达出来吧。”

    “大不了,咱就像你老家的那些老板一样,多解雇几个人就好啦!”

    看得出来,朱元璋对于徐达是绝对真爱。

    在立下军令状,然后北伐失败,如此重大的事情上面,朱元璋还一直想着格外开恩。

    这要是放在其他大臣身上,真的不敢想象,这位洪武帝到底会做出怎么样的抉择和惩罚出来哦。

    李善长和刘伯温两人,听着许洛提出来的这个下策,也是眉头紧皱,若有所思。

    这两位说实话,现在除了非常羡慕朱元璋和许洛亲密无间的关系之外,也更加羡慕朱元璋对于徐达的无条件恩宠。

    虽然说朱元璋和徐达是从小光屁股一起长大的兄弟,后来也是一起出生入死。

    但是北伐失利,还能够免于罪责,怎么看都已经越界了。

    只不过两人虽然内心羡慕和觉得朱元璋做的有点过了之外,他们倒还能够接受和体谅现在朱元璋的心情。

    反倒是一旁的太子朱标四兄弟,听着父皇和小许先生之间的谈话,也是早已小声议论起来。

    最先疑惑的就是三皇子晋王朱棡,他跟朱元璋一样,觉得按照许洛说的找替罪羊的方法,就很实用。

    但许洛却说这个方法竟然是下策,所以他就非常不解的冲着太子朱标询问道:

    “大哥,小许先生说的这个方法,我觉得还成啊,反正只要能够保下魏国公,那些朝廷官员,就算是有情绪,也不能对魏国公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吧?”

    “是不是小许先生顾虑的太多了啊?”

    “这些朝廷官员,就不应该惯着!”

    只不过听到朱棡说出这样的话出来,朱标,朱樉,朱棣三兄弟,同时皱了皱眉头。

    真不知道该说这个老三是真蠢,还是在故意装糊涂呢?

    只不过朱樉和朱棣并没有说什么,太子朱标则是直接微微摇头,不认可朱棡的说法,幽幽说道:

    “老三,此言差矣。”

    “你可知道,大明建国之后,少年国师和少年军神消失,对于父皇是多大的一个打击吗”

    朱棡三兄弟没想到朱标竟然会再次提到少年国师和少年军神两人。

    “这件事情怎么又跟那两位牵连上关系了呢?”

    朱棡非常不解。

    太子朱标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当初少年国师给父皇留下的国策当中,就有一条是要天下归心!”

    “如果想要大明真正的长治久安,甚至超越大唐的繁荣盛世,就一定不能全部用律例来苛责文武百官和大明老百姓。”

    “相反,父皇要恩威并济,而且大明建国前十年,一定要怀柔手段更多一些,尽可能的少用一些雷霆手段!”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父皇这些年,面对一些文武百官出现了错误,并没有真正的责罚太重,相反还能够减轻罪责,就减轻罪责。”

    “现在父皇一直都在收拢人心,不管是民间,还是朝堂之上,父皇一直在勤勤恳恳的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