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我大秦盛世 » 第五十七章:战略规划?

第五十七章:战略规划?

    “是……”张良一脸震惊地撤下去.

    皇上竟然要靠抄家赚钱?前所未闻.张良擦了擦额头的汗,找治粟内史季布去了.季布虽然原有反叛之心,但是经过冷元勋的“特殊照顾”后,收敛了许多.即使有,也不敢出现带兵叛乱了.虽然,对于这样的人,冷元勋原本必定会杀了他,但是念在历史上的他,治理河东郡有功,就没说什么了.

    “季大夫.”张良走入.

    “张丞相,来下官这里有何贵干.”季布连忙行礼.

    “皇上要统计伤亡人数,发放抚恤金,还有各种官员的开支、俸禄等等.”

    “国库有这么多钱吗?”

    “不知道,但是皇上命令已经下来了……没钱,咱也得咬咬牙……”当今皇帝的各种想法,无不在压榨朝廷官员.

    数日后,季布顶着黑眼圈,将数据交给了张良.

    与此同时,冷元勋在上郡办公室中,思考着接下去的问题,包括如何改进火炮.如今,铁矿的数量很稀少,大部分都在敌占区,想要得到铁更是难上加难.重农抑商的策略让中华大地不仅仅不重视商业发展,甚至于矿产.中国铁矿主要集中在辽宁河北等地,潼关县拥有着大量的铁矿.如今,冷元勋能控制的,只有现在属于太原一带的铁矿场,年产出还很少,不到十万斤,这对于火器的生产甚至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如今的大秦,最不缺的,是人,但是最缺的,也是人.

    大秦不缺农民,但是缺工商业者和技术人员.包括后续火炮的精度之类的校准都需要高级数学人才才可以做到.

    “皇上,数据上来了.”张良进入,将金额递给冷元勋.

    你母亲,伤亡人数24783人,死亡13580人,失踪380人.

    “皇上,受伤也要给钱吗?”

    “给.受伤者,每人20秦半两……”冷元勋咬咬牙.

    这么算下来,光抚恤金的发放就要642860秦半两,这你妹的,怎么拿得出来.根据考证,秦朝一共存世的秦半两数量大约是2万枚,秦二世造小钱、劣质货币,大量发行.

    “秦都国库……有多少秦半两……”

    “回皇上,秦朝国库足有百万有余……”

    冷元勋:???

    张良:???

    史学家:???

    无数的问好出现.卧槽,居然有那么多.

    冷元勋不禁感谢起刘邦约法三章的举动,给他留下了那么多钱.

    “这些被刘邦、项羽劫掠过吗?”

    “刘邦部下可能拿走了一些金银,不过,我们能拿到的,远多于其他诸侯.”

    “子房,还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办.”冷元勋突然想起来什么.

    “什么事情,皇上?”

    “铁矿.”

    “铁矿?”

    “对,子房游历中原多年,不知有无人认识?”

    “回皇上,听皇上如此说,臣倒是想起一个人.”

    “谁?”

    “卓氏.”

    “哦?”

    “是的,皇上.秦朝向东推移,一统天下,随着武力推进的,是政治经济板块的大挪移赵国的商人们因为邯郸被破,也被暴力驱赶到西边去,不是西北,而是西南,不是往秦,而是往蜀.”

    “这个朕知道,先皇曾经提起过这些事情,河北地区矿产丰厚,继续说.”

    “河北是一个钢铁生产大省,因为这里曾有丰富的铁矿石,自古以来即如此,在这片大地上,战国时候就已经升起铁炉,铁水奔腾,钢花飞溅,繁荣景象.然而,随着邯郸的陷落,这里的冶铁商人也要被迫卷起铺盖,告别昔日的钢炉,朝着遥远的西南前行,一路上如何地被鞭打,如何地餐风露宿,自不必说,对于一个企业家或者商贾而言,吃苦是日常,忍让是习惯,他们思考得更深的一个问题是:拔离了旧日的生产基地和市场,经营的翅膀将在哪一片天空飞翔,还有没有天空飞翔?市场的下一块沃土在哪里?还有没有沃土?”

    “说重点.”冷元勋有些不耐烦,“卓氏在哪里?”

    “皇上,许多人来到葭萌,重金贿赂了士兵,留在了那里,但是更多的人,选择前往了巴蜀.”

    等等,秦始皇将人赶去了巴蜀,对啊,巴蜀之地,拥有着大量的冶铁技术工.葭萌可以作为运输铁器的中转站.

    冶炼业的选择便是矿藏和农业供给都不能少.

    “卓氏作为赵国地域的冶炼大亨,其心中是有一幅全国地图的,就如同诸葛亮身在偏僻的隆中,但早有一幅天下三分图在心中.卓氏认为葭萌地方狭窄,土壤贫瘠,“此地狭薄”,不适合久留,农业供给不充足的地方,也不适合发展工商业.”

    这话未必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就当时而言,是对的。

    “接着,他看准了汶山之下的良好环境,环境好在哪里呢?“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那里一片沃野,地下生长着芋头,再怎么也不至于挨饿。要经营,必须保证粮食的供给.”

    “民工于市,易贾。”

    “有充足的粮食供应,有完善的经营环境,就去那里吧,不要有任何滞留.”冷元勋恍然大悟.

    “卓氏带人,到了临邛才安顿下来.”

    “临邛有什么?”冷元勋询问.

    “有铁矿.”张良回答.

    “卓氏决定继续西行的理由才完整地呈现出来:除了有粮食,有商业环境,还得有矿。具备以上三点,再加上冶炼业的背景,一代冶炼巨鳄又在大秦帝国的西边迅速崛起,甚至可以说是暴起。不管东边的灭秦之战如何轰轰烈烈,卓氏安心做自己的工业商业版图,他选择了靠近铁山的地方,大力发展冶铁业,同时运用市场思维进行经营,“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原材料,经营环境,都具备了,于是风生水起,西边的城镇又见“铁花”盛开.”张良说完了,冷元勋也想完了.

    “你见过卓氏?”

    “回皇上,臣曾经与卓氏有过交流.如今,卓氏不知道是否还活着,如果还活着,臣愿意前往.”

    “有你这句话,就够了.”冷元勋想了想,问:“他卓氏一年能产出多少铁矿?”

    “回皇上,约八万斤有余.”

    “不够.”冷元勋低声说道.张良大吃一惊,他原本认为,这个数字足以惊住皇帝.要知道,目前秦朝铁矿总产值一年也就十万不到.

    “子房,你派遣使者去找卓氏,就说秦王想和他们谈一笔生意,注意,一定要绕过刘邦的眼线,不能让他们知道,朕要大量的铁矿,如果被刘邦知道,那么,朕的战略规划,将会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