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犬子汉高祖 » 第四章 惊天秘密

第四章 惊天秘密

    十多年前一场难忘的对话情景首先浮现在刘执嘉脑海。

    “唉,要知道孙子都成你这样,你祖父说不定都会气得活过来了。本来就是被我气得半死不活的。”

    这天,斗鸡比赛赢了请客,喝得醉醺醺的父亲刘荣看见刘执嘉在打磨割麦子的青铜镰刀,不由得火上心头,怒骂道。

    要知道,刘执嘉放着好好的粟米不种,却偏偏要种小麦,还嫌原来的青铜爪镰太小,痴迷于改进成大的安装木把的镰刀,并取名叫“杉镰”,说是要锋利得可以砍杉树才好。(主体情节符合历史,有些细节只是为了人物塑造,不要太较真哈各位,下同。)

    一个做官父亲养的儿子,不好好读书却痴迷于种地,怎么不让他失望?

    “你过来”父亲刘荣示意刘执嘉放下镰刀,“告诉你一个秘密,看看你是不是还想当农民?”

    “你知道你是哪里人吗?”

    “你不是说过,我就生在中阳里吗?那当然是楚国人了。”刘执嘉不太情愿地放下镰刀,又不以为然地答道。

    “错了,你应该是魏国人,因为你祖父曾经是魏国大夫。”父亲刘荣喷吐着酒气,出人意料却一脸平静坚定地说道。

    什么?!

    “那祖父为何要到这楚国的丰邑中阳里来呢?你是不是想问这个?”刘荣看着儿子刘执嘉,替他惊讶的神情说出了问题。

    见儿子点头,父亲刘荣笑了,似乎为自己唤起了儿子好奇心、又能满足自己炫耀之心而有些得意。

    “是啊,这就是秘密所在了。”父亲刘荣似乎有点凄然,收住了笑容。而这个关子,却让刘执嘉更加好奇了。

    毕竟之前父亲似乎都沉浸在自己的心事中,想要放松却总是出外喝酒浇愁、并不会和自己多说什么的。而今天父亲对已经20岁成年行了冠礼后的自己,表现出了难得的耐心。

    “因为这丰邑本来是魏国的,早些年是齐国的,更早一些属于宋国。”

    刘执嘉的脑子更乱了:这都什么啊,还有这地方属于哪一个国家与祖父刘清有何关系?

    原来,在自己出生前四年,齐国联合魏国、楚国攻灭宋国,丰邑就纳入了齐国疆土;可两年后,面对骄横自满、野心勃发的齐湣王,秦韩赵魏燕楚六国一起联合进攻,最后齐湣王身死,许多国土被他国占领,丰邑就被魏国实际控制了。

    “儿子,生逢乱世,不光个人,就是国家也要早作退身打算啊”父亲刘荣的话语里有压抑不住的伤感,“所以你祖父被派到丰邑,准备将它建造成魏国的后备都城。”

    “由于后期丰邑建造是我在主事,所以魏国任命我为县令。”

    这些话父亲以前从来没有对自己说过,刘执嘉被这个秘密震惊了,定定地看着父亲,尽力确定父亲没有说胡话,但看着父亲仍然清澈、镇定的眼眸,明白父亲其实并没有大醉。

    “可是你看,二十年不到,魏国如今已经对秦国的进攻应接不暇,而楚国趁机占领了丰邑,我就成了楚国的‘丰公’了。”父亲刘荣自嘲道。

    接下来的事情刘执嘉都知道了,祖父刘清早在楚国占领丰邑时,就气病而死;而父亲只当了很短时间的“丰公”就辞了官,从此似乎不问世事,消沉于诗书和酒肉中了。

    可是,后来却没有人来接任丰公,楚国起初是嫌弃其偏远,后来则也和魏国一样,有心无力了。

    丰邑这样一个曾经魏国的预备都城,竟然就这样被人们忽略了,人们办事都前往沛县县城,而作为丰邑中心的中阳里人口也渐渐减少了。

    “你祖父为自己不能保住丰邑,而我又接受了楚国的任命失望、气愤,本想着你能读书做官,比我这个父亲更有出息的,谁知派你负责家田,你竟然连书也不爱读了。唉。”

    父亲刘荣摇着头,失望让他昏昏欲睡。刘执嘉小心地为父亲盖好被子,轻轻走出了房间。

    这样的乱世,连父亲都想着辞官避祸,自己当个农民不也挺好吗?听了父亲告诉自己的秘密,刘执嘉反而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据父亲说,祖父刘清在世时,门前长着一棵茂密的梧桐树。一日狂风大作,尘土飞扬,一只凤凰逆风而行,落在了门前的梧桐树上。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人们都说,刘清要交好运了。

    谁知不久,祖父刘清病逝,出殡时突然雷鸣电闪,下起瓢泼大雨,人们只好潦草地埋上几锨土各自回家了。第二天天朗气清,人们才来筑坟,却发现早已被蚂蚁堆积成一座高大的坟丘。

    这就是风水先生说的“凤凰点穴”和“蚂蚁筑坟”,上天要降下祥瑞给刘家了。看来父亲本来是把刘家兴旺发达的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的,可是自己让他失望了。

    虽说前两辈给自己留下了接近三百亩田地,但也只是个比满足温饱略微强点的小地主罢了。

    当然,自己做人行事算得热心公道,又有田地有儿子,所以才在这中年就被村里人尊称为刘太公了。

    十多年过去,父亲更加衰老了,酒基本不能喝了,偶尔有了精神喝酒,和自己以及孙子辈谈的都是在魏国的故事,特别是他所敬仰的信陵君。

    所以,受爷爷的影响,自己的儿子刘季也才会关心魏国的动向,也才把信陵君击退秦国的进攻当作一件大喜事来告诉自己了。

    等下?!

    一阵清风吹醒了回忆中的刘执嘉。

    刘姓家族——没听过皇帝---魏国大夫----躲避战乱----信陵君---

    难道我穿越到了战国时代?

    那肯定当不了秦始皇他爹了——难道我要当汉高祖刘邦他爹?

    我的老天啊,太激动人心了!

    可谁是刘邦?

    我现在有四个儿子,哪个是刘邦?还是十多年后我竟然又有个儿子,我给他取名叫刘邦?

    要是手机有用,这是个不用三秒就能知道的答案。

    真是后悔当年自己这个理工男没有好好学历史啊——

    等等,自己一些历史故事还是知道的。现在可以断定,大儿子刘伯不是刘邦。不是说刘邦当了皇帝后,好像还笑话当年父亲说自己不够努力,结果现在整个天下都是自己的,比哥哥的产业要多多了?

    问题是,到底刘邦是笑话的大哥,还是二哥——难不成是笑话前面三个哥哥?!

    我呸!学历史看来真不能不尊重细节啊,看这个故事把自己弄的。

    有个方法也许可以尝试一下?

    反正白天看来几乎都是凭借着今生刘执嘉的本能在行动的,到三天后给儿子取名时就有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