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犬子汉高祖 » 第三十三章 士之大者

第三十三章 士之大者

    “我资助他的。”父亲的语气非常平静,抬起衰老得皱纹密布的眼皮,射出两道坚定的目光。

    “父亲,你——”刘执嘉一下语塞了。

    “你啊,整天就只想着那几亩地,孙儿还年轻,正是长见识、交朋友的时候。为父虽然年老在家,可还和马先生关心时局。如今天下,除了务农经商——我也看出来了,你家季儿不是那块料。”

    说到这里,父亲刘荣笑了一下,刘执嘉也跟着苦笑。

    “当然还可以读书做官,可孙儿不爱读书,又为之奈何?”刘荣正色看着儿子刘执嘉。

    刘执嘉下意识叹气道:“是啊,为之奈何?”

    “我算认清了,以孙儿的见识本领,他还可以做个游侠之士,说不定将来成就不可限量呢!”刘荣突然尽力直起身子,目光里满含希望,“这次,我还让刘贾也跟着他去了,我刘姓大家今后不靠这些敢闯的后生小子,还靠谁?”

    唉,您倒是大方,可您知道他路上被抢劫,差点一命呜呼吗?

    不过,看样子跟父亲说了也无用,以他一大家之长的身份,就是死几个刘姓子弟也没啥,有一个能光耀门庭,家族就有了未来。

    可我不行啊!

    这一瞬间,刘执嘉竟然想到:今生的刘执嘉,是否也是个穿越者?

    否则,像我今后,只能忍耐他啃老,容忍他闯祸——哦不,闯荡。整天为儿子的生死未卜而提心吊胆。这天下有几个父亲能受得了?!

    回来的路上,刘执嘉恨恨地对自己说。

    “父亲,我回来了。您看不是太平无事吗?”刘季一脸若无其事的样子。

    两个多月后再相见,刘季除了晒得黑些但身体更结实一些,似乎还多了一些自信。

    “你呀,干脆别回来多好。那个张耳县令不是很赏识你吗?能当个门客也不错啊。”刘执嘉语带讽刺道,虽然看见儿子平安归来,心里还是说不尽的欢喜。

    “欸,他与我兄弟相称,我们彼此欣赏尊重,我怎么能低身做他的门客呢?”刘季连连摇头。

    这次,刘季身上还是那套张耳送他的新衣,不过包裹却似乎颇沉重。看来这张耳县令果然为人大方,刘执嘉想。

    相比上次,这次刘季回来更为从容了,还赶上了飧时,身边还有卢绾和刘贾二人陪伴。

    只不过,刘季的从容给家里带来的是一阵忙乱,毕竟除了这小子,还又多了两张嘴,唉。

    “季儿,下次出门,无论如何要预先告知,你父也年纪渐老,不要让他担惊才是”后母李媪温言劝道,“我想见你平安,下次你父也不会再拦着你的。良人,我说的对吗?”

    “安全第一,你要牢记在心。”唉,你当后母的做好人,那我还能说啥?

    见刘执嘉脸色有所缓和,席间的气氛也就活跃起来,当然更少不了刘季的这张嘴了。

    “母亲不是问我想找什么女子吗,这回我可是向张耳兄表白心迹,我也想找个像嫂子那样贤惠明理的,当然还要有钱,哈哈。”

    “张耳与我性情相投,对我开他夫人玩笑也不以为意,还祝我早日能有中意之人。我也跟着道,将来我有了孩子,咱们说不定还可以结亲呢。他倒真是一脸惊喜,说正有此意。我是开玩笑的,哈哈,他倒当真了。”

    刘贾听后第一个自顾大笑起来,卢绾则见太公刘执嘉嘴角显露微笑,也跟着笑了。

    “这张耳果然言出必行,果决能干。这次我再到外黄,路上没有了盗匪,时常见到的是乡人巡查。市井中,百姓言行安详,对这位县令都颇有好评。”刘季赞道。

    “是啊,我们里中之前也组织过,只是流民被春申君遣送走后就中止了。如今乱世,我们也实在该为家乡安定出点力气的。”刘贾看来跟随出行,也开了眼界,不再只是想着自己种地了。

    “看这县令张耳,应该是受信陵君影响颇深,他说信陵君是国士无双呢。”卢绾道,多读了几年书,说话用词还是比较文雅。

    “是啊,张耳兄跟我一样,追慕信陵君,这是我和他最为相投的。他说信陵君是国士,自谦最多算个县士,那我起码可以当个乡士吧?”刘季颇为自信道。

    “你呀,目前只能当个里士——能先为中阳里出力,少惹祸就好了。”刘执嘉用箸敲敲陶碗,众人一阵大笑。除了卢绾,严格说来大家都不是读书人,所以也就没人讲究所谓食不言、箸不敲等繁琐的礼仪规矩。

    第二天,刘季还是跟着父亲去向祖父问安,祖父对“国士无双”四字果然大加赞赏,也希望刘季能多结交好友,增长见识。

    有了这一趟祖父支持的出游,刘执嘉发现儿子刘季的心是彻底放飞了,中阳里早已容不下了,更不要说家里那几亩地了。换言之,他更不想和父亲一样下地耕作了,唉。

    丰县又开始有了流民。不同的是,赵国、魏国乃至楚国人都有。

    刘季回来告知,赵国新君迁继位,这个国内闻名的品行不端之人,却得到父亲宠信,为此废了原来太子嘉。秦国听闻此人继位赵王,大举进攻,败赵将扈輙于平阳,斩首十万,杀了扈輙,十多个城邑被秦国攻取了。

    “王陵大哥说,秦国还出动四个郡的兵力,帮助魏国进攻我楚国,所以才流民不断啊。”

    如果可能,刘执嘉真的只想安心农耕,老死田间。可惜,身处战国纷争,战乱的乌云笼罩下,哪里能有一丘太平之地呢?

    既然如此,那就顺天应人吧。

    “季儿,你不是追慕信陵君这无双国士吗?为父再去和里中富户相商,你和伙伴组织起来护卫巡查,反正你目前也闲来无事,还可以一起切磋武艺。”

    “父亲说的正是,我早有此意,只是伙伴们需要器械,有时也需要犒劳一二的,所以我还没敢向您提出。”刘季大喜过望,这事情是他和伙伴们都乐意做的。如此,乡里百姓就不会说他们浪子晃荡了。

    战争的乌云越来越浓密,直到一声惊雷响起后,将会是倾盆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