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周易哲学解读 » 《周易》政治哲学演讲(五十二)

《周易》政治哲学演讲(五十二)

    卷三:忧患意识为政观

    第一讲:《周易》的忧患意识

    第二节

    《周易·讼》“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锡”:给予,锡给。“鞶”:佩玉的授带,指赏锡的官位。

    “褫”:剥夺。“终朝三褫之”:一天多次剥夺回去。这又是一种忧患意识,是让“君子”认识到爵位上的无常,朝不保夕,以保持清醒的头脑。这句的内容也反映时代的变化无常,因为赐给象征爵位系之的绶带,而不到一日,就被三次剥夺去,这说明社会没有秩序了。

    《周易·师》篇中讲述了不少军事上的忧患意识。

    “师出以律,否臧凶”,

    “师或舆尸,凶。师左次,无咎。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这里的“凶”或“无咎”,是指事物危险及避之的判词,《周易》里的内容无不显透着忧患意识。

    《周易》第八篇《比》文说:“不宁方来,后夫凶,有孚比之,无咎”。这是讲述邦国之间结盟的忧患意识。迟迟不结盟的方国,会遭到凶险。而结盟之间相互有了爱,就没了害处。

    《周易·小畜》“密云不雨,自我西郊”。这是对农业生产上将会出现旱灾的忧患意识。

    “有孚,血去剔出,无咎”。即“有了爱,就会使伤害危险离去,可免去恐惧,没有害咎”。确实人与人有了爱,自然是“血去剔出,无咎”。

    《周易·履》“履虎尾,不咥人,亨”。这一句话是说:“踩着老虎地尾巴,老虎却没有咬人,是亨通的事情。”这是比喻。而生活中若真的踩着老虎尾巴,能不被老虎咬么?这是用老虎来比喻君王。“履虎尾”是比喻在君王身旁做事的君子们。后来不是有一句成语“伴君如伴虎”吗?这里用“履虎尾”来寓意行事谨慎小心,即使冒犯了君威,而处危不被伤害。这是讲给君子听的,这属于政治上的谋略。这又是一种忧患意识。这是用跟在老虎后面来比喻官道的险恶。如何跟随在老虎后面而不被老虎所伤,这无疑是让“君子”行走在仕途上应常保一种忧患意识。

    《周易·履》文里又说:“履虎尾。愬愬,终吉。”愬愬,恐惧也。踩到老虎尾巴上,比喻处境十分险恶。但只要心存戒惧,小心应对,最终总会化凶为吉。

    “愬(sù):诉说,诉苦。“愬”:又读(sùo),是指惊恐之意。“愬愬”:指惊恐样子。如《诗》里说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在“履虎尾”上,如“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那般谨慎,小心。即踩着老虎尾巴,而不被老虎伤害。这是比喻,是说:跟在国君的后面,若能小心谨慎行事,最终是吉利的。这就是指明了行事方法。只有看不到自己的缺陷与毛病,才会履虎尾,被虎咬。这是为君子讲述的为政之道。在《周易》时代,无论是西周的周王,或是诸侯国君,及卿大夫。也无论是“武人为大君”的西周以外的诸侯,都是家长制的统治体制模式。在家长制下做事的“君子”,不就是与老虎为伴吗?但这些“君子”是能转化的,如《乾》篇里讲的那些从“潜龙”到“飞龙”。“君子”既是国君的卿,或某一天就变成国君

    《周易·泰》篇:“无平不陡,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这是说:“没有只有平地,而不见陡坡的;也没有只出去,而不复返的。在艰难中坚守正道,勿须忧虑,灾难自然消除,正是有了爱,这样就会亨有幸福”。

    这又是一种忧患意识,既然这个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而存在的,是客观存在的。而现实的事物也不是随人的意志而改变的。正如这“无平不陡,无往不复”。那么如何让面对着矛盾的世界,如何克服现实中的问题,正是在忧患意识中升华出“君子修德为本”的主观能动性理念。让“君子”尚德是转危为安,及规避政治风险上的一道屏障。​​​

    《泰》里又说:“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这又是一种忧患意识。“城墙倒在护城壕里,又取消了军事行动,这命令来自都城,其后果危险就要出现了”。

    “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帝乙”:商王帝乙。“归妹”:嫁妹。“祉”:福祉。“复”:翻倒。“隍”:城壕。“邑”:都城。“告命”:命令。

    本段内容分两层意思,第一是引典,即引用历史典故来说明事理。而后面的内容是乘前面内容所引发出的道理。“帝乙归妹”:是历史事件,据史学家考证,商王帝乙将女儿嫁给了姬昌(后称文王)。这里是作者将历史上发生过的商与周族的联姻事件引用以说明事理。商王朝以和亲的手段缓解新兴起来的对自己有着威胁的势力。这也说明殷商王朝已到了不堪一击的地步,只有采取和亲的手段了。殷纣末期,西邻周族日益强大起来,对商王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商王帝乙就把女儿嫁给周族首领姬昌,以缓和冲突。也确实延缓了周人的东征,一时带来了和平的局面。“帝乙归妹“的结果是“以祉元吉”。前一段的意思是“商帝乙把女儿嫁给周文王,以此得到福祉,这是十分吉祥的事情。”“归”:女子出嫁。确实文王时期没有出兵消灭商王朝。前面“屯”里已讲过以“婚媾”作为巩固建侯立国的策略。而本篇是以引典来说明“由小到大”的发展,联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帝乙嫁女给姬昌,姬昌活着的时候,却没有推翻商王朝。但和亲无法保证长远不发生战争,姬昌死后,其儿子武王毅然出兵消灭了殷纣王朝。以“周”替代了“商”。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有史纪录的第一次武力夺取天下的先例。而这里在于作者看来,诸侯间的联姻,也是“由小到大”发展的一种条件。联姻是为“泰,小往大来”创造的有利条件。而下半句的内容则是从相反的一面来阐述和亲也会向不利一面转化的道理。这是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道理,让君子明白联姻后应注意的事情。

    “城复于隍”:城墙倒在城壕里。这是比喻没了设防,放松了警备。

    “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这是说“也不再加强军备,这命令来自都城,其结果就出现了危险。”

    从城墙倒了,也没有了军备,其结果就出现了危险。“贞吝”:就是指后来发生了危险。这是承上意,提醒君子时刻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不要以为“帝乙归妹”,就可天下太平了,就放松了自身的战备警惕。作者用城墙倒了来比喻没有了军事上的依靠和保障,又“勿用师”,即不做战备了,那么后果不就有了危险。这里就是映射商朝失败的历史教训。

    《周易》作者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阐述“小往大来”的利弊关系。这最后一段也是设下伏笔,就是“泰”转化为“否”的开始。本篇讲述了一个哲学道理,即事物向好与坏上的转化道理。如何向好的一面,或是向坏的一面转化,《周易》里的“泰”与“否”两文讲的很有道理。《周易》里的“泰”、“否”两文章所讲的道理,既不是现在哲学上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也不是庸俗循环论。这里既没有达到否定之否定的理论高度,也没上升到“循环论”。从“泰”、“否”内容来看,是不同于后封建社会时期里发展出的那些阴阳五行的阳盛阴衰,或阴盛阳衰循环世界的认识模式。后封建社会时期里总结出的“泰极否来”或“否极泰来”式的认识观,是一种庸俗循环论。不是否定之否定,而是事物原先上的循环。后封建社会时期里的阴阳五行,八卦太极成为中国人认识这个世界的方**。中国人的思维也从此陷入到阴阳八卦太极循环无端的怪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