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周易哲学解读 » 《周易大发现》(八十六)

《周易大发现》(八十六)

    卷七:发现《周易》写作特色

    第一节

    “诗歌就是隐喻”;“没有诗歌,就没有隐喻”;“诗歌是隐喻的语言”,这说明诗与比喻的关系。

    《周易》里的篇章均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这种运用比喻手法,与《诗》里的诗歌写作手法非常相似,甚至包括体载,即文体格式都非常接近。《周易》作者用《诗》里的诗歌写作的那种比类(比、兴)思维方法来阐明事理。承继了传统的“诗性思维”方式。《周易》的哲学思想实现了突破,而《周易》的思维方式并没有实现突破。正是受到中国文明早期“诗”的广为流行的影响,才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而推明事理,这也许正是东方民族没有中断原始思维所造成的现象。东方的古典哲学家们(即先秦诸子),不但没有批判“诗性思维”方法,而且继承发展了“诗性思维”。

    《周易》一书共六十四篇文章,几乎全部是在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而一些篇章还是整篇运用比喻来寓意所阐述的道理。

    《周易》第一篇文章为《乾》,通篇内容若按四言一句来分,可分十一个段落。其格式似乎与诗的格式没有区别,若说区别就在于《周易》如诗的句子里增加了“判词”。这样《周易》把如诗的语言及格式变成了陈述事理的文章了,即把诗体变成了文论之体了。

    如这《乾》篇去掉“判词”与《诗》里的诗歌体裁没有什么两样,如上章的举例子。

    我们知道《诗》里的诗歌,多是四言一句,而《周易》的行文也多是四言一句。《周易》里的行文及手法同样如“诗”之“比兴”。如《周易》第一篇《乾》里除一句“君子终日乾乾,夕阳若厉,无咎”的陈述句外,其它都是比喻句子,皆以“龙”来比喻事理。以“龙”来隐喻君子安身立命,执政处事的道理。即学“龙”的那样替藏,变化,升腾的本领。这是象征,隐喻手法使人一看就明白无误的认识到作者所比喻,所象征的含义。本篇的末句更有一凡象征的深意,“见群龙无首吉”。总之,《乾》文通篇就是以“龙”来比喻“君子”安身立命,执政处事的道理。

    《周易》第二篇为《坤》,若把《坤》文里的“判词”去掉,一样的是如诗体形式,既是诗歌形式,又如同诗歌语言。

    “坤元亨

    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

    先迷后得主

    利西南得朋

    东北丧朋

    安贞吉

    履霜坚冰至

    直方大

    不习无不利

    含章可贞

    或从王事

    无成有终

    括囊

    无咎无誉

    黄裳元吉

    龙战于野

    其血玄黄

    利永贞”

    由此使我们看到《坤》文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韵律朗朗上口。尤其是文中所用“霜、方、章、囊、裳、黄”之字非常押韵。

    《周易》虽有诗之体,诗之语,诗之韵,但《周易》毕竟不是诗歌的汇集,而是文,即是论说文。可《周易》在阐明事理时,并不是以准确的概念和判断、严密的逻辑推理来呈现,而是运用比喻说理的方式。

    我们且看《坤》篇里运用了那些比喻:

    “利牝马之贞”、“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履霜,坚冰至”、“直、方、大”、“含章”、“括囊”、“黄裳”、“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坤》篇题目中的“利牝马之贞”,是比喻。跟着的“利亚南得朋,东北丧朋”也是比喻,隐喻着作者要表述的某种政治道理。

    而“履霜,坚冰至”,虽是通过生活中直观的认识,但已上升到理性高度。这一句不能不认为是抽象思维的结果,已寓含着一种哲理。人们对这种比喻句子,不难理解,一看就感到了生活里无法用言语表述的道理,而运用比喻,就会意会和理解,不过这种理解往往是在展开联想上的理解。

    比喻是经验中的智慧结果。而“经验”是时光老人给人类留下巨大的精神财富。《周易》里的比喻无不是从经验中所得。《周易》作者讲述是政治经验,是从历史和社会现实中吸取的政治经验,讲述给君子们听的。不过《周易》作者在阐述他的政治学却采用的是比喻说理的方式,这种思维还是处于经验的思维。

    《坤》篇里的“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同样是比喻。那么这象征什么呢,就不好理解了。运用比喻而不是直接阐明事物的道理,因没有明晰的概念及逻辑判断,而是隐喻着某种道理,往往要靠读者去体味,去联想,去领会,就会因不同的认识水平,会出现不同的理解与解释。

    用比喻说理,似乎是人类不成熟的一种思维,应是人类早期的思维。用比喻来说理,是因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的欠缺所造成。​

    《周易》第三篇文章是《屯》,《屯》全文同样是贯穿着比喻说理。《屯》文里的“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即鹿无虞,惟人于林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等都是比喻。

    如《屯》里的“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舍,往吝”,这是用打猎若没有山林官做向导,而贸然入林,就会发生危险,来比喻群子建功立业要稳妥行动。《屯》的题目命题是“利建侯”,而内容就围绕着“利建侯”展开的论述,不过这论述全是运用的比喻,是用“婚媾”,“打猎”等生活经验来比喻,以达到明晓政治上的道理。

    《周易》里的第四篇文章是《蒙》,《蒙》是讲对儿童的启蒙教育问题,及从小培养勇士精神。

    而《蒙》篇所用的比喻有这些:“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

    《蒙》里在针对儿童的教育方法,作者用的是比喻。作者所引用的比喻而且是筮法上的术语,这个比喻却成为后封建社会里搞卜筮(算卦)者断章取之为"金玉良言"。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再不告,利贞”,这段话的意思是“不是老师求教于幼童,而是幼童求教于师长。启蒙教育儿童如同筮卜者说的,第一次请救,理应回答,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没有礼貌地乱问,就不于回答,这是有利于正确的施教”。

    这是引用卜筮上的一种说法来比喻到对儿童的教育方法。这种比喻用现在的眼光看待虽有失恰当,但那只是个比喻,并不影响《蒙》篇里的教育观。《蒙》里还有“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也是用比喻来说理。

    《周易》第五篇是《需》,《需》全篇是运用比喻说理。

    《需》的全文是:“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需于沙,小有言,终吉。需于泥,致寇至。需于血,出自穴。需于酒食,贞吉。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需》文立论是“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这既是一个陈述句,又是本篇文章的命题。而本篇的内容则围绕这一命题展开的“论述”,不过这“论述”却全是运用比喻。从“需于郊”、“需于沙”、“需于泥”、“需于血”,“需于酒食”到“入于穴”,没有一段不是用比喻。用喻过多,就给阅读理解造成困难,有一种让你猜侧之感,也就很难把握文章的真实含义了。《周易》里的比喻不是修辞手法,而是一种思维方式。

    《周易》第六篇是《讼》,是为“狱讼”而立论。在题目中,既有“立”,又有“论”,已给出了一个完整的事非判断结果。而内容只不过是对立论问题展开的进一步论述。《讼》文内容是通过事例的举范,再加上比喻,来阐述“讼”的事与非。这种方法也是《周易》文章说理的一个特色。

    《讼》里的“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就是比喻,这是隐喻着政治变化无常的乱世世道。

    《周易》第七篇是《师》,这是为军事立论的文章。其中的“田有禽,利执言,无咎”是比喻,这是比喻战事中,先要捕捉息信情报的道理。

    《周易》里的第八篇是《比》,本篇是立论国家间结盟的道理。本篇题目中“原筮元永贞,无咎”句里的“原筮”是个比喻。这是借筮卜上语意来比喻“追根问底”。

    还有“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里的“盈缶”也是个比喻。这是比喻“爱”象美酒盈满飘香四溢那样。

    最后“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里的“王用三驱,失前禽”也是比喻。这是用君王狩猎,从三面驱赶,还留下一条路让禽兽逃走。这是比喻君王若能网开一面,宽厚仁义,就会使国家里的百姓,不会产生敌对之心,自然是吉利的前景。

    《周易》第九篇《小畜》,是论农业生产的道理。题目里的“密云不雨,自我两郊”,就是很形象的语言,这是暗喻。这里寓指着农业生产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密云不雨,自然西郊”暗示着农业上要遭受自然灾害,天不下雨,就要出现旱情,农业就没有好收成。

    本篇里还用了不少的比喻。如“复自道,何其咎”。这是用走的原路返回来做比喻。这是说按老经验办事的道理,因为本篇是论述农业生产的道理,本篇反映了既不能有人为的影响而造成农业生产上出现灾害,也要预防“密云不雨”的自然灾害。才有开篇这“应遵循原路返回,有何害咎呢(复自道,何其咎)”来比喻按成熟的经验办事的道理。紧跟着是“牵复吉”,这还是用道路来比喻,这是比喻在农业生产上要有正确的引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农业政策决策要科学化。后面又用“夫妻反目”进一步比喻以推明要阐述的道理。最后得出推断,农业生产上要抓着有利的时机,若因人为的过错,就一样造成农业生产上的灾害。这就是用比喻来推明道理。若要理解《周易》文辞反映的内容,必须从比喻句子上下功夫才能把握其政治哲学内涵。

    《周易》第十篇《履》,是为君子讲述政治仕途的问题,即如何与君主相伴为政的谋略。《履》全篇是运用比喻,即比喻说理贯穿着《履》文。

    《履》的全文是:“履虎尾,不咥人,亨。素履,往无咎。履道坦坦,幽人贞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大君。履虎尾,愬愬,终吉。夬履,贞厉。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履》篇的题目是“履虎尾,不咥人,亨”,这就是本篇的命题,如何论证呢?作者用对比的手法,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跟在老虎尾,而不被老虎咬着的道理。不过这命题就是运用的比喻,单就通过题目,我们看不出“履虎尾”比喻什么,要通过篇中的内容来理解,才知道用“老虎来比喻君主”。是用“履虎尾”比喻君子与君主如何相处的道理。后封建社会里行成的一个俗语“伴君如伴虎”,说明了臣子与帝王相处的险恶关系。虎是凶猛的食肉动物,用虎来比喻君王实乃入木三分。本篇只是为君子讲述政治谋略,而不是论述制度建设。这里只是用老虎来比喻君主制度的险恶,让君子掌握“履虎尾”的策略,并没有提出制度性建设,即没有提出如何将如虎的君主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本篇只是讲君子如何与君主相处,而履险为夷的策略。篇中的“履道坦坦,幽人贞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大君。履虎尾,愬愬,终吉”,均是比喻,即用比喻说理方式来阐明政道化险为夷的策略。

    《周易》第十一篇《泰》文,是立论事物由小到大的道理。如何能由小到大的发展局面,即事物由弱小而发展壮大起来,本篇作者不凡用了不少比喻。即用生活常见的事例来做比喻,还引用历史典故来比喻。即通过比喻说理(或叫比喻论证)推论出“小往大来”的理论根据,这也许就是中国古典式的“逻辑”推理,是建立在经验和象征上的一种说理,或叫比类论证。

    本篇的全文是:“泰:小往大来,吉亨。拔茅茹,以其汇,征吉。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我们来看本文用了那些比喻说理:

    ⑴“拔茅茹,以其江”。(拔茅草连汇结的根部一同拔掉。)

    ⑵“包荒,用冯河,不遐遗。”(葫芦挖空,用来做渡河的工具,不至于沉设。)

    ⑶“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没有只有平地,而不见陡坡的,也没有只出去,而不复返的。)

    ⑷“翩翩”。(如鸟飞翔的那样往来自由。)

    ⑸“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商帝乙把女儿嫁给周文王,以次得到福祉,是十分吉祥的事情。”这是引典来做比喻。)

    ⑹“城复于隍”。(城墙例在护城河里。)

    以上表明《泰》全篇都是在用比喻,即通过比喻说明“小往大来”的道理。这就是《周易》的“方*论”。

    《周易》第十二篇是《否》,本篇与《泰》立论的问题刚好相反。这是讲“大往小来”(即盛转衰的现象)的道理。本篇中也用了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做比喻。如“拔茅茹,以其汇”,“其亡,其亡,系于苞桑”。本身这里用“大”和“小”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壮大,或消弱衰退的道理,不能不认为是理论思维能力的欠缺。

    “拔茅茹,以其汇”,与“泰”篇里用的比喻一样。后一句子里“苞桑”,则是象征国家前途命运的危险。本篇除了这些比喻外,其它则是直接论述,直接陈述“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的转化道理。体现了说理透彻,辩证推理明晰的一面,让人读后明辨事非,一目了然。这说明《周易》除了比喻、象征的以面外,还有理论的一面。如“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包差。倾否,先否后喜”。(闭塞进言的渠道,对百姓来说,没有什么,可对大人就不是通泰之事了。蒙蔽视听,只会带来耻辱。只有打破闭塞不通的局面,先前不通的局面消除,后面顺畅通达的局面就来到了,)这就是直接说理,不拐弯,不转圈。但不否认《周易》主要是比喻说理的方式。

    《周易》第十三篇《同人》,是讲述聚集民众力量的原则问题。

    本篇里的“同人于野”,“同人于门”,“同人于莽”,皆是象征。本篇通过象征的手法揭示了聚集众人的力量在于国家的利益之上。

    《周易》一书的《大有》,《谦》排序为第十四,十五。而这两篇文章没有运用比喻。

    《周易》第十六篇《豫》是论述安逸的辩证道理,文章中的“介于石,不终日”,“勿疑朋盍簪”是比喻。

    《周易》第十七篇《随》,是论述“追随”的道理。文中的“王用亨于西山”是个比喻。这是象征位置取得及稳固。暗示文王曾亨于岐山后,才拥有天下。

    《周易》第十八篇《蛊》是论述承继"基业"的道理。

    《蛊》篇题目里的“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是比喻。在《周易》里有不少“利涉大川”的句子,这句话不是指顺利的渡过大河,而是个象征的句子。这是象征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即正确的发展方向事情,其结果用“利涉大川”来比喻。

    而本篇中的“先甲三日,后果三日”,这是七日来复的观念,在这里是个比喻,意指完成子承父业(指基业的承继)非一日之功,要有一个过程。

    《周易》第十九篇《临》,是论述统治之道,即如何治理国家的道理。题目里的“至于八月有凶”这是个象征的句子,象征事物的转化。

    《周易》第十九篇《观》,是对观察认识事物的方法而立论。也就是谈方*论问题的。《观》篇的全文是:“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窥观,利女贞。观我生进退。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观我生,君子无咎。观其生,君子无咎。”

    《观》篇中“盥而不荐,有孚颙若”,“童观”,“窥观”是比喻。这里的“童观”,“窥观”,是比喻观察认识事物的不全面性和错误性。虽然“童观”,“窥观”的概念很难说清,但都能意会“童观”、“窥观”是属于不正确的观察认识事物的方法,那么如何才是正确的观察认识事物的方法呢?可作者并没有给出。但人们不难知道“童观”,“窥观”相反的则就是正确观察方法了。

    《周易》里的第二十篇是《噬嗑》,这是讲述“狱讼”上应明察秋毫的道理。即断狱上应善于分析研究。

    《噬嗑》的题名“噬嗑”就是个象征,用口中有物咀嚼其滋味以喻断狱上要善于分析研究。篇中的内容是通过吃食不同的肉来象征对刑狱的把握。因本篇全是用喻,用喻过多,也因时代生活习惯不同及时间久远,就很难把握作者比喻的真实内涵,这就出现比喻喻事的模糊性。比喻说理不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所以不能达到对具体对象本质规定的把握,进而去认识客观世界。比喻说理它是人的认识的初级阶段,即原始思维认识阶段。​​​

    《周易》第三十一篇《咸》,是立论“和谐”,是以“和谐”做为本篇的论点。

    “咸,亨,利贞,取女,吉。咸其拇。咸其腓,凶。居,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贞吉,悔亡。撞撞往来,朋从尔思。咸其脢,无悔。咸其辅、颊、舌。”

    本篇是通过一对恋人(恋爱过程)交往的肢体上接触的描述,寓意“和谐”的道理。本文是通过象征揭示和谐的道理。而不是讲男女交感,而是通过男女交感事例来比喻掌握建立和谐的道理。故《咸》篇整文就是个隐喻。

    《周易》第三十二篇《恒》,是对“道德品行要恒久坚守”的立论。文章中的“田无禽”是个比喻。其意是“田猎却没有见到任何飞禽走兽”。单凭此句是象征什么就不好理解了,但要给合上下句子之意和本篇的立意来认识就好理解了。这是寓意着若不坚守道德规范,即“不恒其德”如同田猎不见飞禽没有任何收获和那种结果。这已是隐喻。

    《周易》第三十三篇《遁》,是论述“退隐”的政治谋略。如《遁》的全文:“遁:亨,小利贞。遁尾,厉,勿用攸往。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好遁,君子吉,小人否。嘉遁,贞吉。肥遁,无不利。”

    《遁》文中的“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是比喻。这是用“拘捕时用黄牛之皮做成的绳索捆绑,就难以解脱了”来寓意该隐退时而不及早的隐退,就会招至可怕的后果。“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是隐喻。这里的象征或暗示,都用的恰当,在王权体制下君子(贵族统治者)们若贪恋高官显位而不及早退隐,就会身陷牢狱或身首两异的后果。而“畜臣妾,吉”,这个比喻句子,就不好理解了。除这些比喻句子外,《遁》篇其它句子是陈述语,在陈述中,作者贯用对比的手法来说事与非。

    《周易》第三十四篇《大壮》是论述事物“强盛”的辩证道理。

    《大壮》篇主要是用比喻说理,其中的“壮大于趾”,“羝羊触藩,羸其角”,“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丧羊于易”,“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都是比喻。这是用生活中常见的,形象的事例来比喻论证本篇论题(大壮:即强盛)的辩证道理。特别是用形象的公羊角撞击篱笆的现象来喻示“强盛”的辩证关系。让君子明白如何把握壮大强盛局面。这种通过生活中的常见的浅显事例,来比喻阐明较为深刻而无法用语言表述道理。

    《周》第三十五篇《晋》,是论述“进取发展”的道理。

    《晋》文是:“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众允,悔亡。晋如鼫鼠,贞厉。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晋》篇的立论,即题目中的借“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来象征繁延与发展的道理。而文章中的“受兹介福,于其王母”,“晋如鼫鼠”,“晋其角,维用伐邑”则都是比喻。这些比喻都是围绕着命题(“进取,发展”)展开比喻说理。如“晋其角,维用伐邑”,这是借用“攻城伐邑,吹响进攻的号角”的战争场面,来隐喻或象征进取发展的紧迫感。

    《周易》第三十六《明夷》,是论述在黑暗的世道里,君子如何保存实力,即化陷为夷的政治策略。

    《明夷》全文:“明夷:利艰贞。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箕子之明夷,利贞。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本篇的题名“明夷”就是隐喻。本篇的写作手法类如“起兴”。“比兴”本是《诗》里的诗歌写作特色,而《周易》之文章同样是用“比兴”手法。我们已说过《周易》里的文章类如《诗》里的“诗歌”,即诗的体载,诗的语言,诗的手法,诗的思维方式。如这《明夷》就像一首诗,只不过是诗化的哲学。本篇写作特色是如诗之“兴”,以受伤的“鸟”来比喻君子受到伤害。又象征世道政治混乱与黑暗,人才不被重视,并受到迫害。文章里的“箕子之明夷,利贞”是用典来阐明论说的道理。而“初登于天,后入于地”也是象征手法,是借光明与黑暗来象征政治上正确到反动。

    《周易》第三十七篇《家人》,是论述“家、国”的辩证关系。本文通过对“家庭”的讲述而类比国家治理上的政治道理。《家人》篇里的“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则是形象的比喻。而整篇又是寓意,由“家”到“国”的寓意。本篇又通过对比手法*证了“家富”才是“国强”的道理。

    《周易》第三十八篇《睽》,是论述“背离”的辩证道理。“睽”(即“违背”或“背离”的一种行为)就是本篇中的命题。

    本篇全文是:“睽:小事吉。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遇主于巷,无咎。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

    本篇不凡通过生活常见的事例所举来阐述“违背、背离”的利害关系,以此说明小事有所违背,没有害咎;而原则性的问题不能违背,若违背就造成严重的后果和灾祸。文章中通过“遇主于巷,无咎”、“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睽孤,遇元夫”,“睽孤,见豖负涂”等生活事例,比喻论证“违背”事理所造成的不同后果,从比喻里让读者明白所讲的事理。

    《周易》第三十九篇《蹇》,本篇是论述“艰难困苦的多面性与客观性”。题目里的利“西南,不利东北”是个比喻。这是用方位来比喻事物的相互转换现象。即象征困难局面的一方面离去了,而另一方面的问题又会来到的客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