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周易哲学解读 » 《周易》诗性智慧解读(十六)

《周易》诗性智慧解读(十六)

    第十五节:《周易》一书《井》至《震》文里的比喻说理内容

    四十八、《周易》第四十八篇《井》文,为君子讲述治国理政,喻井养民的政治道理

    (原文)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

    汔至亦未潏井,羸其瓶,凶。井泥不食,旧井无禽。井谷射鲋,瓮敝漏。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井甃,无咎。井冽寒泉,食。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译文)

    “四十八、封邑改变了,而水井没变,一样的为人们所用,无失也无得。而往来水井的人取水不断。

    水井的水干枯了,井上也没有了汲水的绳索,又毁坏了汲水的器具,失去了水井的作用。水井里淤满了污泥,不能食用,陈旧失修的水井连鸟儿都不来光顾。井底能射到蛤蟆,汲水的水瓮又敞开了泄漏。水井不淘去污泥而不能食用,为此我感到难过。(水井)可用来取水了,是君王的英明,大家一起受到福祉。水井用砖重新修固,没有过失。清凉甘甜可口的井水,又可以食用了。汲水后不要覆盖井,有爱作为根本的行为准则,这个世界就无比的美好。”

    (解读)

    “井”:水井。本篇是借水井来比喻养民,爱民的政治道理。本篇的题目是:“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改”:迁移,变更。“改邑”:封邑变更了。即换主人了。“无丧无得”:井水即无枯竭,也不满盈。本句意思是“封邑更替了,而水井不变,照样为人们所利用,而往来取水的人不断。”这是寓意着政治的道理。即寓意着封邑改变了,朝代更替了,而养民,爱民的原则不能变。相反则是政治失修,就会失去民心。本题目是借水井来比喻,即通过水井寓意养民的道理。也寓意君子当修养自身,惠及民众。本篇就是围绕着“水井”展开的论述,论述养民的道理。

    “汔至亦未潏井,羸其瓶,凶。”

    “汔”(qì):水涸。“潏”(yù):井上汲水用的绳索。“羸”(lěi):缠绕。此句的意思是:“水井里的水干涸了,井上也没有了汲水的绳索,又毁坏了汲水的器具,失去了水井的作用。”这是比喻政治失修,失去了养民的基础。

    “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本段是通过对水井长期没人修管,而荒废了。井里淤满了污泥,再也不能食用,这荒废失修的水井连鸟儿都不来光顾。以此比喻社会政治萧条衰败的局面,失去了养民,聚集民众的基础条件。通过“井”的描述象征社会不是一派生机盎然,而是荒废败落的景象。

    “井谷射鲋,瓮敝漏。”

    “井谷”:井底。“鲋”(fù):虾蟆。“瓮”:提水的工具。本段是通过对水井和汲水工具的描写来比喻统治者失去了养民惠物的根本。本句的意思是“井底能射到蛤蟆,水瓮又敞开了泄漏。”井底没了水,能射到蛤蟆。没了井水,没有了养民的东西。提水的工具也坏了,即养民的条件也没有了。

    “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渫”(xiè):淘去污泥。“井渫不食”:指水井不淘去污泥,就不能食用。“恻”:伤心。本段是说水井不能食用,失去养民的条件。比喻政治上出现了错误,作者感到伤心难过。但终于这种局面被打破了。这是作者的希望。水井清去了污泥,可以用来取水了,这是君王的英明与伟大,大家一起受到了福气。这是作者通过水井能够取水,来寓意政治道理。作者向往伟大君主的出现改变衰败的社会局面。

    “井甃,无咎。井冽寒泉,食。”

    “甃”(zhoù):用砖修井。本段是说:“水井用砖修固,没有过失。清凉甘甜可口的井水,又可以食用了。”这是来比喻国家衰败的局面改变了,养民,惠民的政治局面又建立了起来。

    “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幕”:井盖。“井收勿幕”:指取水后不要盖井盖,大家都能得到井水。“有孚”:有了爱。

    这最后是通过“井水勿幕”来比喻百姓都得到政治上的恩惠,这种恩惠是建立在君子(统治者)爱(有孚)小人(被统治者)的根本准则。

    本篇是通过水井来比喻象征政治上的养民,爱民的道理。若政治上像水井那样失修,就失去养民的根本。政治失修,也就失去了民心。这是宣扬“民本”思想。即王制里的民本思想。这对后封建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养民,爱民,惠民思想奠定了儒学的根本。本篇以井寓意政治道理。作者希望伟大英明君王的出现,来扭转乾坤,使国家走向太平繁荣昌盛的局面,这伟大英明的君王就是给百姓修井的人。

    《井》篇从名称到内容全部是隐喻。这是用“水井”来隐喻君主如何做到“养民”的道理。“养民”就是得民心,常言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用“水井”来隐喻治国的道理。

    《井》文如诗的句子:

    改邑不改井

    无丧无得

    往来井井

    汔至亦未潏井

    羸其瓶

    井泥不食

    旧井无禽

    井谷射鲋

    瓮敝漏

    井渫不食

    为我心恻

    可用汲

    王明

    并受其福

    井甃无咎

    井冽寒泉

    井收勿幕

    有孚元吉

    四十九、《周易》第四十九篇《革》文,是论述社会改革,伟人倡导的政治道理

    (原文)

    “()革,已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巩用黄牛之革。已日乃革之,征吉,无咎。征凶,贞历,革言三就,有孚。悔亡,有孚,改命吉。大人虎变,未占有孚。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译文)

    “四十九、变革,要遵循规律,抓住时机,以爱为本,坚守正道,利于未来,没有悔恨。

    用黄牛的皮革捆扎东西坚固牢靠。改革要抓着时机,乘机向前推进,吉利,没有过失。改革过程中,会遇到风险和挫折,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要对改革的道理做好各方面的宣传,更要以爱为本。有了成熟的改革方案,没有后顾之忧,以爱为本,推陈出新,变革就能成功。有了伟大的领导者,以威如猛虎之势推行变革,不用占问,就会得到百姓的信任与拥护。若靠一般的领导者推行改革,老百姓变革在表面上,这样的改革推进会有危险,应处于稳定,守正道才正确。”

    (解读)

    “革”:改革,变革。“已日”:无论天干里的“已”(ji),或是地支里的“已”(Si),都排在第六位。上古人重视周期循环,在《周易》里出现过不少这种认识观。这里的“已”(ji),已然是讲变化规律的,认为七日来复是一个自然变化规律,故无论干支里的“已”与“已”,都是第六位,即转变的时期,“已日”也就是转变的时机,或叫抓住变革的时机。“已日乃孚”,指抓住有利的变革时机,才能使民众信从与信服,这里的“孚”指信服讲。这题目意思是:“变革既要遵循规律,抓着有利时机,才能取信于民,才是利国利民,利于发展的事情,也没有什么悔恨与过失。”

    “巩用黄牛之革。”

    “巩”:用皮革捆扎东西。“黄牛之革”:指黄牛皮。

    这句话是用黄牛皮所做的皮绳捆扎东西坚固牢靠。这是用牛皮绳捆扎东西坚固来比喻改革要随时做好巩固工作,不至于改革付之东流。因改革不是一凡风顺的事情。

    “已日乃革之,征吉,无咎。”

    “已日乃革之”:比喻要抓着改革的时机。“征”:乘机向前。这一段还是强调要抓着有利旳时机把改革向前推进,不能半途而废。

    “征凶,贞历,革言三就,有孚。”

    “征凶”:指推进改革会遇到危险或挫折。“贞厉”:指前进的路上还会遇到不少的困难或磨厉。“革言”:指变改的学说与言论。“三就”:指多种。“革言三就:”指对变改的道理,要做好方方面面的鼓励与宣传。这一段的“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意思是:“变革过程中会遇到风险和挫折,要坚定信心,要做好变改各方面的宣传,更要施爱于民”。这讲的很有道理,确实在变革中是要面临很多不曾有的禁区,还会受到既得利益者的抵触与反对,变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既要坚定信心,深化改革,又要充分做好对变革意义上的室传工作,其目的是施爱于民。

    “悔亡,有孚,改命吉。”

    “悔亡”:指按既定的改革方案进行,就没有后顾之忧。“命”:规律。本段意思是:“坚持按既定的方针改革推进,没有后顾之忧,是取信于民,并做到改革顺应天时地利与民心,这样的改革就会取得胜利”。

    “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大人”:有才德的大人物。“大人虎变”:指有才德的大人物以威如猛虎之势推动社会的变改,这是用威如猛虎来比喻。“未占有孚”:指不用占筮问卜,而应依靠的是爱民为本。这一段体现了作者对上层,即最高的统治者所寄于的希望,社会的变革来自于高层的推行,才能推动变革的局面。如同当年施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同样是来自上层的决策。上层推行如同猛虎之势,才有威力,底下百姓才公雷厉风行。

    这段里的“未占”,体现了作者理性的识识,表现了作者反对占卜迷信。推行社会的变革应建立在理性的认识与决策上,而不能建立在盲目与迷信上。占卜是历来的一种迷信传统,想获得事物的先知先觉上的一套非科学的迷信活动。这里《周易》作者是明确反对占卜,倡导的足“未占有孚”的思想。既不用占卜筮问,而依靠的是爱民为本,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只有建立在正确的解决民生问题,而不是靠占卜来决定国家的命运前程。这是《周易》一书的伟大思想体现。

    “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君子豹变”:这是对于上一段“大人虎变”的对比而论。这里表明一般者推行改革,没有大人物出现推行变革有威势。“小人”:指百姓,劳动者。“革面”:表现在表面上。本段意思是说“君子推行改革没有伟大人物那样的威势,百姓表面上顺应,这样的推进变革,就有风险,应处于稳定守正的局面,才是吉利。”这里表明了推进变革应因人而异。既强调时机的重要性,还应与人物角色地位发动变革的重要性有关。这里的“大人虎变”,而并未直接说是“王”或“天子虎变”,这表明的“大人”是有才德有威信的人物。如同现在讲的有号名力、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故不能理解为“君王”。这里的“君子”或没有达到“大人”的地步和威信的统治价层,不足以领导革命。这体现了作者对伟大人物出现的向往,寄希望国家的进步与改紧在于精英人物(大人)的出现。这里的豹变,也是比喻。

    本篇是论述改革的问题,作者是赞扬变革,而不是如后儒那样的保守思想。作者倡导进行社会改革。本篇围绕着变革而展开的理论论述,变革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和进行广泛的宣传,一旦推行变革,既要雷厉风行,迅猛推进,又要做好变革中的巩固工作,才能确保变革的成功。

    《革》篇所论述的变革思想,是一个系统化的理论论述,从改革的准备到宣传工作,再到巩固完善。从时机的把握,到领导人物的号召力,和取信于民,依靠民心。这是一篇具有系统论述社会改革的论述文章。

    本篇中的“巩用黄牛之革”,“已日乃革之”,“大人虎变”,“君子豹变”均是比喻。

    《革》文如诗的句子:

    已日乃孚

    元亨利贞

    巩用黄牛之革

    已日乃革之

    征吉无咎

    征凶贞历

    革言三就

    有孚悔亡

    有孚改命吉

    大人虎变

    未占有孚

    君子豹变

    小人革面

    五十、《周易》第五十篇《鼎》,是为君子讲述革故鼎新,励精图治的政治道理

    (原文)

    “()鼎,元吉,亨。

    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鼎黄耳,金铉,利贞;鼎玉铉,大吉,无不利。”

    (译文)

    “五十、革故鼎新,是非常吉祥亨通的事情。

    盛用食物的鼎颠翻了个底朝天,却有利于清除掉鼎中沉积的废物,好比纳妾是想生儿子,没有咎害。鼎里又换上食物,可我的同伴有所不理解,不愿与我一同分享,但这并不影响改故鼎新的成果。鼎的耳部脱落了,而无法将插杠穿进鼎耳来移动鼎;肥美的山鸡肉不能享用,带到风雨调和平静时,最终就理解革故鼎新的正确性。鼎的脚腿折断,倾覆了王公贵族鼎里的美食,而又玷污了地面,革故鼎新面临着失败。鼎配上了新的铜耳环,又配上铜鼎的横杠,利于鼎的坚固耐用;鼎上又装饰了玉石的横杠,保证了鼎的坚固不再倾覆,没有不利的。”

    (解读)

    “鼎”:一是指烹饪的器物。二是指传国的宝器,喻王位,帝业权力的象征。本篇是指器物,是借“鼎”这一器物在日常所用发生的事情,比喻象征政治上革故鼎新的道理。

    “鼎,元吉,亨。”

    这是本篇的论题,其意是“鼎新,是非常正确亨通的事情。《鼎》是《革》的姊妹篇,这是借“鼎”进一步阐述“革命”的意义及“革命”所带来的问题,并完善和巩固其问题。《鼎》篇所论述的内容,是讲“革命”,是不同于“改革”。即推翻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的一场“革命”。如同历史上发生的“汤武革命”,即推翻腐朽的旧王朝,建立起新的社会统治秩序。

    “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鼎颠趾”:鼎颠翻个底朝天。“否”:废物。“得妾以其子”:纳妾的目的是为了生儿子。这里借“鼎颠趾”与“得妾以其子”,都是比喻,是比喻政治上的推陈出新。本句意思是“鼎颠翻了个底朝天,却有利于清除掉鼎中沉积的废物,好比纳妾是想生儿子,没有咎害。”

    “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实”;充实,充满,果实等意。“鼎有实”是指鼎里更换了新的东西。这是比喻,即寓意政治上发生“革命”。“仇”:同伴,配偶。“即”:靠近。本段的意思“鼎里换上新的食物,可我的同伴有所不理解,不愿与我一同分享,但这并不影响“革命”的胜利。这是讲在面对新的社会局面,一些人对新事物不理解,但这并不影响社会的变革,也阻挡不了社会的进步,这就是本句最后出现“吉”的含义。

    “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鼎耳革”:指鼎的耳朵掉了。“耳”:用来搬运鼎的把手。这句里的“革”,指“鼎耳”去掉了的意思。“塞”:阻塞,遏制。“其行塞”:指鼎失掉耳朵,就无法搬运。“雉”:山鸡。“膏”:甘美之物。“雉膏不食”:美味的山鸡肉不能食用。“方雨”:将要下雨。“亏悔”:不免悔恨。本段还是运用比喻,寓意革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有不完善的地方,一些人没有享受到革命后的果实,还出现了某些弊端,还应不断地调整,但革命的前途是吉祥的。”

    “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鼎折足”:鼎的脚腿折断。“餗”(sù):肉菜粥。“覆公餗”:倾覆了王公吃的美食。“渥”:沾湿。本句还是比喻,比喻“革命”出现了问题,并损害到贵族诸公的利益,“革命”的前景有了危险。这里隐喻着“革命”对诸侯贵族(“公”)利益的损害(“覆公餗”),势必造成稳固封建社会大厦的基石受到损害(“鼎折足”“其形渥”),“革命”的后果就引向了危险(“凶”)。这里已然体现的是作者向往君子(诸公)共治的‘天下’,而不是君王专制的‘天下’。

    “鼎黄耳,金铉,利贞;鼎玉铉,大吉,无不利。”

    “黄”:青铜。“铉”:横贯鼎耳,用来杠鼎的器具。“鼎黄耳”:鼎上配上铜耳环。“金铉”:配上金饰的鼎耳的横杠。“鼎玉铉”:指鼎上又装饰上玉石的杠鼎。这里均是比喻,是通过对鼎出现的鼎耳损害和鼎足的损害的修饰,使鼎更加的坚固与完美来比喻政治上经过整改,消除隐患,利于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本篇是借“鼎”的事项,而阐述改朝换代的“革命”道理,也由此通过上篇《革》到本篇的《鼎》,而形成了“革故鼎新”的成语。

    本篇与《革》篇是姊妹篇,有《革》到《鼎》论述了改革与革命的政治道理。通过“鼎”的一系列“鼎事”(即“鼎颠趾”,“鼎有食”,“鼎耳革”,“鼎折足”,“鼎黄耳”,“鼎玉铉”等)上的形象比喻,来寓意国家经历一场“革命”,但应不断地去完善政治措施,不能走向适得其反。由此得出的政治经验,对待新事物应理性的看待,辩证的认识。“鼎”本身就是权力的象征。本篇内容全部是围绕着“鼎”这一“命题”展开的论述,只不过全是运用比喻。从“鼎颠趾”,“鼎有实”,“鼎耳革”,“鼎折足”,“鼎黄耳”,到“鼎玉铉”来比喻“革故鼎新”所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及巩固措施。

    《鼎》文如诗的句子:

    鼎颠趾

    利出否

    得妾以其子

    鼎有实

    我仇有疾

    不我能即

    鼎耳革

    其行塞

    雉膏不食

    方雨亏悔

    鼎折足

    覆公餗

    其形渥

    鼎黄耳

    金铉利贞

    鼎玉铉

    大吉无不利

    五十一、《周易》第五十一篇《震》文,是论述雷震响动,恐惧修省的政治道理,即借“雷震”这一自然现象来隐喻政治风暴

    (原文)

    “()震,亨。

    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震来虩虩,后笑言哑哑,吉。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震苏苏,震行,无眚。震遂泥。震往来厉,亿无丧,有事。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

    (译文)

    “五十一、君子保持恐惧修省,亨通。

    惊雷震动,使人心生恐惧,失去了言语笑声。雷声响起,震惊百里,而对保持平静心态者,却不能洒落手持勺子里的香酒。雷声震来,使人恐惧,然后哑口不语,言笑失色,谨慎才能避免伤及身体,而获吉祥。雷震一来,有了危害,会丧失很多钱财,堆积像那九重的高山;不要追逐失去的钱财,过一段时间就会得来。雷声震动会使万物复苏。雷声运动,并无灾害。雷震有时会击到泥土里。雷震来来往往,有危险,但很多的东西并没有失去,这是有了事前的防备。雷声震动使人恐惧畏缩,左右惊顾,有所妄动会有危险;雷震是震不倒惊惧谨慎之人身上,而会落到那些没有防备者的头上;没有害咎,是建立了联姻的说法。”

    (解读)

    本篇的论题内容是“震:亨”。“震”:本义是指雷,震动。引申为惊恐,震惊。本论题其意是“惊惧,亨通”。为何“惊惧”才“亨通”呢?这是借雷震使人恐惧的心理,寓意君子恐惧修省,君子时刻谨慎小心的去行事,自然就是亨通的结果。故本篇的“命题”,就是“君子若能恐惧修省,亨通。”

    “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虩虩(xìxì)”:恐惧貌。“哑”:喑哑,口不能言。“哑哑”:形容没有了言语声。“匕”:食用具,如匙。“鬯(cháng)”:祭祀用的香酒。本句的意思是“惊雷震动,使人心生恐惧,失去了言语笑声。雷声响起,震惊百里,而对保持平静心态者,却不能洒落手持勺子里的香酒”。这是借雷震的响声使人产生恐惧之心,来比喻政治形势的威力;犹如政治风暴来临,在政治形势的高压下,有两种心态的人,一种是恐惧万分,吓得要死;一种是心态镇静。这是围绕着主题展开的论述。

    “震来虩虩,后笑言哑哑,吉。”

    本段的译意是“雷声震来,使人恐惧,尔后哑口不语,言笑失色,谨慎才能避免伤及身体,而获吉祥”。这里还是借雷震,寓意政治风暴如雷霆之势,若君子能恐惧修省,即使雷霆之势的政治风暴也伤及不着自己。确实在封建王权家天下里,为官者是人人惊惧,特别是莫须有的政治罪名,不知何时就降临到头上。就是二千多年后出现的那场“十年动乱”,那场政治运动,其来势如雷霆,使人惊惧与恐怖。人人只能哑口不言,言笑失色。若能思考,小心处事,政治风暴里的灾祸就落不到头上。二千多年前《周易》作者的政治经验告诉君子如何应付政治风暴。

    “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

    “亿”:喻数目很大。“贝”:钱,资财。“跻”:升,登。“九陵”:很高。“七日得”,即“七日来复”的认识观。本段通过借雷震比喻严酷的政治形势。本句按字译是“雷震来时是有危害,会丧失很多财产,如堆积像那九重的高山,不要追逐,失去的钱财,过一段时间,就会得来”。《周易》是为君子讲述的“修身,齐家,治国”的政治道理。本段也是在讲述,如何认识这种风暴来临造成财产的失去(如改朝换代,又如新主推行新政),但要认识到那只是身外之物,不可追逐。在那个时代里,有一种认识观念,即“七日来复”,认为事物是一种循环规律,这是从自然中感悟到的东西,而类比到人事上来。这里的“七日得”,是“七日来复”的观念的引用,这里是借以说明是失去的财产,以后还会得来,是通过一段时间还会取得,这里体现的是辩证的关系。

    “震苏苏,震行,无眚。”

    “苏”:死而复生,苏醒过来。古人在每年的春天听到雷声响动,又看到大地上的万物发青,就认为雷声催醒了大地,使万物复苏。“眚”:过失,灾祸。本段的字译是“雷声震动,使万物复苏。雷声运动,并无灾害”。

    本段还是借雷震的自然现象来寓意事理,只不过是以对比手法上的正面来论述事理。上面讲述雷震使人恐惧与丧失财富,而本段是讲,雷震能使万物复苏的道理。当然,这是借喻,而不是讲什么自然科学。这是借雷震现象比喻政治风暴来临也有好的一面,并不全是坏事,它能使人恐惧谨慎,修省觉悟,就不会有灾祸。

    “震遂泥。”

    “遂”:进。本句意思“雷震击入到泥土里”。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本句象征什么呢?因本句没有判词,即无吉凶之后果。那么,从本句的字意来看,即寓意着是下面,又寓意着深度。可以联想到政治风暴影响的广泛性与持续性。

    “震往来厉,亿无丧,有事。”

    “亿无丧”:这与前面的“亿丧贝”是个相反意思。本句意思是“雷震来来往往,虽有危险,但很多的东西并没有失去,这是有了事前的防备”。这是比喻对政治形势有了心理防备。

    “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

    “索索”:畏惧感。“矍(júe)”:左右惊顾。“躬”:身体。(引)自身。本段之意“雷声震动使人恐惧畏缩,左右惊顾,有所妄动会有危险;但雷震是震不倒惊惧谨慎之人身上,而会落到那些没有防备者的头上;没有害咎,是建立了婚姻的说法。”古代往往把"家"、"国"间缔结婚姻作为联姻政治的手段,也是规避政治风险的一种手段。

    本篇是讲述雷霆之势的社会大变革,或政治风云变幻,给社会带来的震荡与不安,如何在政治风云变幻中,学会生存法则,《震》文就是讲述这些道理。作者通过雷震来比喻政治风云,教育君子在政治风云了要恐惧修省,还要有正确的心态与防备心理。通过雷震声响百里来比喻政治威势如同霹雳那样使人恐惧,使君子领悟到政治形势的威力,并学会在政治风云里的生存方法。既不被雷霆之势所吓倒,也不要被雷霆之势所伤害。正如,《大象传》对《震》文的诠释“君子以恐惧修德”,《大象传》作者是领悟了《周易》的哲学内涵。《震》文通过雷震的形象比喻,使君子能够领悟到政治风暴的威力,而恐惧修省。这已然是为君子讲述的政治经验与政治谋略。

    《震》全文篇从命题到内容全是比喻象征。是借用雷震现象比喻政治。正如后封建社会里发生过的秦朝政治风暴,焚书坑儒和历代王朝更替后的高压手段,以及现代社会里曾发生过的“文*大*革”。皆如雷震之威,使人惊恐与威惧。

    《震》篇用雷震的自然现象形象的表现到政治风暴上突云变换的道理。君子如何在政治风暴里站稳脚根,作者通过层层比喻给出了如何适应和应对的答案,即处变不惊的道理。

    《周易》突出的讲述政治经验和治国的道理,即属于政治哲学。但其方*论不同于古希腊创立的逻辑推理(或称理论推理),而是比喻说理(或叫比喻推理)。如《震》篇是用雷震现象来比喻政治上的道理。比喻推理的前提是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的比喻,而结论是个比较抽象的事理。如《震》篇作者用浅显的日常所见的雷震现象来喻深刻的政治形势这一效抽象的政治道理,使人们通过这种比喻领会到所表述的政治含义。

    《震》文如诗的句子:

    震来虩虩

    笑言哑哑

    震惊百里

    不丧匕鬯

    震来虩虩

    后笑言哑哑

    震来厉

    亿丧贝

    跻于九陵

    震苏苏

    震行无眚

    震遂泥

    震往来厉

    亿无丧

    震索索

    视矍矍

    震不于其躬

    于其邻

    婚媾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