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周易哲学解读 »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四十七)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四十七)

    四十五、《周易集解》对今本《周易·萃》卦内容的诸家易说

    1、诸家易说

    (坤下兑上)萃:亨,王假有庙。

    虞翻曰:《观》上之四也。《观》、《乾》为王。假至也。《艮》为庙,体《观》享祀,故通。上之四,故“假有庙,致孝享”矣。

    “利见大人,亨,利贞。”

    虞翻曰:大人谓五。三四失位,利之正。变成《离》,《离》为见。故“利见大人,亨,利贞”。聚以正也。

    “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虞翻曰:《坤》为牛,故曰“大牲”,四之三,折《坤》得正,故“用大牲吉”。三往之四,故“利有攸往,顺天命也”。

    郑玄曰:《萃》,聚也。《坤》为顺。《兑》为悦。臣下以顺道承事其君,悦德居上待之。上下相应,有事而和通,故曰“萃,亨”也。假,至也。互有《艮》、《巽》,《巽》为木,《艮》为阙。木在阙上,宫室之象也。四本《震》爻,《震》为长子。五本《坎》爻,《坎》为隐伏。居尊而隐伏,鬼神之象。长子入阙升堂,祭祖祢之礼也。故曰“王假有庙”。二本《离》爻也。《离》为目,居正应五,故“利见大人”矣。大牲,牛也。言大人有嘉会时可干事,必杀牛而盟,既盟则可以往,故曰“利往”。

    案:《坤》为牛,《巽》木下克《坤》土,杀牛之象也。

    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

    虞翻曰:孚,谓五也。初四易位,五《坎》中,故“有孚”失正当变,《坤》为终,故“不终”。《萃》。聚也。《坤》为乱为聚,故“乃乱乃萃”。失位不变,则相聚为乱。故《象》曰:“其志乱”也。

    “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

    虞翻曰:《巽》为号,《艮》为手,初称一,故“一握”。初动成《震》,《震》为“笑”。四动成《坎》,《坎》为“恤”。故“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初之四得正,故“往无咎”矣。

    六二:引吉,无咎。

    虞翻曰:应《巽》为绳,《艮》为手,故“引吉”。得正应五,故“无咎”。利引四之初,使避已,已得之五也。

    “孚乃利用禴。”

    虞翻曰:孚谓五。禴,夏祭也。体观象,故“利用禴”。四之三,故“用大牲”。《离》为夏,故“禴祭”,《诗》曰:禴祠烝尝,是其义。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虞翻曰:《坤》为萃,故“萃如”。《巽》为号,故“嗟如”。失正,故“无攸利”。动得位故“往无咎,小吝”。谓往之四。

    九四:大吉无咎。《象》曰:大吉无咎,位不当也。

    虞翻曰:以阳居阴,故“位不当”。动而得正,承五应初,故“大吉”而“无咎”矣。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

    虞翻曰:得位居中,故“有位无咎”。匪孚,谓四也。四变之正,则五体皆正,故“元永贞”与比彖同义。四动之初,故“悔亡”。

    上六:赍资涕洟,无咎。

    虞翻曰:赍,持。资,赙也。货财丧称赙。自目曰“涕”,自鼻称“洟”。《坤》为财,《巽》为进,故“赍资”也。三之四,体《离》、《坎》。《艮》为鼻,涕泪流鼻目,故“涕洟”。得位应三,故“无咎”。上体大过,死象,故有“赍资滋洟”之哀。

    2、易说批判

    《周易集解》对今本《周易·萃》卦爻辞所编汇的注释共有三家,而汇编虞翻的注释贯穿全部内容。这三家注释皆属“象数派”,皆是一种说法摸式,即胡诌八扯、荒诞不经。

    即使同属“象数派”人物,但对同一句话却各有说法。

    如对“用大牲吉。利有攸往”的注释。

    虞翻的注释是:“《坤》为牛,故曰"大牲",四之三,折《坤》得正,故“用大牲吉”。三往之四,故"利有攸往,顺天命也"”。

    虞翻通过八卦《坤》卦取象为“牛”,认为是“大牲”。“大牲”本是指用牛来做祭品。但不是如虞翻通过《坤》卦取象得来的牛说,更不是虞翻说的牛是大牲,或大牲就是牛的这种说了等于白说的话。“大牲”是用牛做祭品,并不是单指牛。虞翻接下来的说法,三的、四的是通过爻数去穿凿附会。

    而郑玄对所谓卦辞的注释是:“《萃》,聚也。《坤》为顺。《兑》为悦。臣下以顺道承事其君,悦德居上待之。上下相应,有事而和通,故曰“萃,亨”也。假,至也。互有《艮》、《巽》,《巽》为木,《艮》为阙。木在阙上,宫室之象也。四本《震》爻,《震》为长子。五本《坎》爻,《坎》为隐伏。居尊而隐伏,鬼神之象。长子入阙升堂,祭祖祢之礼也。故曰“王假有庙”。二本《离》爻也。《离》为目,居正应五,故“利见大人”矣。大牲,牛也。言大人有嘉会时可干事,必杀牛而盟,既盟则可以往,故曰"利往"”。

    郑玄注释出一百多的文字,并穿凿出七种卦说。但郑玄则从八卦的《坤》卦取象为“顺”,并不同与虞翻取象为“牛”。不过郑玄直接也把“大牲”解释“牛也”,并杀牛而盟之用的。

    李鼎祚的案说是:“《坤》为牛,《巽》木下克《坤》土,杀牛之象也”。

    李鼎祚同样用《坤》卦取象为“牛”,但没涉及“大牲”。李又通过互卦《巽》卦取象“木”,联想到五行生克,《巽》木克制《坤》土,就成了杀牛的兆象了。但杀牛干什么呢?没说。

    这三家虽各有说法,都不过是个穿凿附会而已。

    3、附录:

    (1)附录《周易·萃》历史上的三种不同文本

    ①《周易·萃》原创文本格式

    ()萃:亨。

    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大吉,无咎。萃在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赍咨涕泆,无咎。

    ②《周易·萃》春秋文本格式

    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随: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

    困: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

    咸: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比:大吉,无咎。

    豫: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

    否:赍咨涕洟,无咎。

    ③今本《周易·萃》内容格式

    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九四:大吉,无咎。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

    上六:赍咨涕泆,无咎。

    (2)附录《周易·萃》原创文章译解

    (原文)

    ()萃:亨。

    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大吉,无咎。萃在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赍咨涕泆,无咎。

    (译文)

    四十五、劳苦勤政,通达顺利。

    君王凭借宗庙礼仪,利于贤德之人的会聚,亨通,有利于未来;即使用牛做祭品进行宗庙礼仪活动,是正当的,有利社会向前发展。若爱心不能坚持始终,将起纷乱和忧虑。若是发号施令一定遭受讥笑与耻辱。不要担忧,坚定爱民信念向前,就没有害咎。做好表率,没有咎害。有了爱,才有利于四时之祭。若只会忧虑叹息,能有什么利益可得呢?要有作为的向前,没有咎害,只有受到一些磨砺而已。迎得大的吉祥,是没有过失所得到的。在位能劳苦勤政,没有害咎;不失掉爱,自始至终应作为坚守正道为准则,灾祸就不会发生。忧虑叹息得落泪流涕,常存忧患意识,没有害咎。”

    (解说)

    “萃”:聚集。又通“悴”:劳苦。此篇里当劳苦讲,指在位者应劳苦勤政。

    “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庙”:指宗庙;有才德人的处所;朝廷等意。本篇里应指宗庙,是王与诸侯祭祀祖先的庙堂。也是礼仪文化教化之地。”“大牲”:用牛做祭品。这是讲君王利用好宗庙祭祀这一礼俗文化活动,以此来教化和聚拢人心。但本篇的中心是讲在位者应忧思劳苦并以爱为行动准则。全篇并不是讲祭祀活动,这里是把宗庙礼仪作为教化和聚拢人心的一种文化活动,而不是如某些学者所说的是讲“祝占”的。本段意思是:“君王凭借宗庙礼仪活动,利于贤德之人的会聚,亨通,有利于未来;即使用牛做祭品进行宗庙礼仪活动,是正当的,有利社会向前发展。”

    “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

    本段强调爱民若不能坚守始终(有孚不终),就要出现问题,就会带来纷乱和忧虑(乃乱乃萃),若发号施令(若号),一定会遭受讥笑(一握为笑)。不要担忧,坚定爱民信念向前,就没有害咎(勿恤,往,无咎)。这是讲爱民是否能够坚守的利害关系。

    “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

    “引”:带领,引导。“引吉,无咎”指在位者要带头做表率,就没有害咎。“禴”:四时之祭;或称薄祭。“孚乃利用禴”是说,有了爱民为根本,才利于四时之祭。这里表明在对宗庙祭祀礼仪活动的前提是爱民为根本,才能体现宗庙祭祀活动的意义。在古代祭祀宗庙是非常重要及重大的事情,更有其重要的政治意义。而作者强调的是君王要以爱民为根本,即百姓的事情做好了,利用宗庙祭祀活动才能起到更好的教化作用。相反“有孚不终”,既不关心百姓,却一味的搞祭祀宗庙的活动,那自然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萃如嗟如”:忧虑叹息状。本段这是讲,要积极地去作为,去干事,去解决实际问题。不可一味的束手无策,不可一味的只有叹息忧虑。要勇敢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为君子讲述既要有忧患意识,又要有积极地作为行动。

    “大吉,无咎。”

    这是承上面内容的进一步的论述。“大吉无咎”这是说,大的作为与成功的事情,是建立在努力与正确行为基础之上。上段是强调积极地去作为,而本段就是通过积极地作为,就迎来事业的成功。

    “萃在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

    “萃在位”:在位置上应忧劳勤奋的工作。“匪”:非;不足。“匪孚”:不失掉爱。本段还是强调在位者(统治者)坚守爱民为本,有了爱民作为根本的行为准则,才没有灾祸发生,悔恨就消失了。

    “赍咨涕泆,无咎。”

    “赍(jī)咨”:悲叹之声。“涕泆”:眼泪鼻涕。本句话意思是“忧思叹息得落泪流涕,就没有过失”。这寓意着时刻要有忧患意识,才不会出现过失。

    本篇是讲述王者之道,王要勤劳忧思,既要勤政,又要把爱民作为根本,才不会有过失与灾祸。这无疑是先儒倡导的民本思想,再次说明儒学是《周易》作者创立的,而非是孔子创立。而本篇提到的“王假有庙”里的“庙”,反映了西周的宗庙文化。西周的宗庙祭祀,是最重要的礼仪。《仪礼》里有种种等级严格,程序繁琐的规定。宗庙祭祀非常隆重,场面盛大。周王主祭,诸侯助祭,济济多士分列,一切按部就班,响声沉重的镛钟,整齐舒缓的舞容,萧管编钟齐鸣,烟香缭绕烛光通明,人人肃穆无声。只有低沉凝练的歌声,祈祷祖先神明的福佑。《诗》里的“周颂”三十一篇,多数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如《清庙》、《维天之命》、《武》、《贲》、《我浆》等,都是祭祀文王的祭祷乐诗。我们知道了西周的宗庙礼仪,不难理解《周易》里说的“王假有庙”的道理了。让统治者凭借对宗庙祭祀礼仪的活动,来进行教化与聚拢人心,但更要体现在爱民这一宗旨与原则的基础上。而这里的宗庙活动,如同现在的国家,举行建国庆典那样,即使花费很多财力,目的是激励人民爱国与团结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