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七星神庙 » 第一章:翻建老屋,初见端倪

第一章:翻建老屋,初见端倪

    烦人的手机铃声突然拼命的聒噪起来,惊醒了正在酣睡的我。我下意识的拿起手机看了一下,原来是老家的表弟打来的电话。“早上6点就打电话,有什么事情这么着急啊?”我心里带着些许的埋怨,不太情愿的接通了电话。

    “哥,你怎么还没回来,今天不是要风水先生测日子么?现在风水先生都来了,你赶紧的!”。电话那头传来表弟稍显着急的声音,我心里咯噔一下,这才想起来,今天跟邻村的一个风水先生约好了,要看看老宅重建的日期和风水。我赶紧应承着:“来了,来了,别着急,等我一刻钟,先让先生喝口茶,马上就来了”。

    我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老妈已经再客厅看电视呢。我一边跟老妈说要回老家看风水,一边匆忙的洗漱。说实话,我是真不相信风水一说,也不想请风水先生来看所谓的风水和时辰。可是胳膊拧不过大腿,谁让老妈从来都是相信风水的呢?老妈听我这一说,立刻去卧室叫老爷子去了。等我洗漱完了,老两口已经换好鞋子,站在门口准备出发了。

    我所在的城市是一座位于华北平原中南部的小县城,而我老家是位于城东10里的一个小村庄叫做神庙村,至于是什么神庙也没有人说的清,更没文字的记载。但是据说村子刚好坐落在“禹河古道(大禹治水时期的黄河故道)”之上,不知道这神庙是不是跟黄河故道有关。

    5公里的路程眨眼便到。进了村子往南一直走就到了自家的老屋。老屋大概有50年的历史了,据我们老爷子说,这房子是他们10多岁的时候盖起来的。房子共4间,那时候砖很贵,贫民的家庭也没多少钱,房子的内芯是用土坯垒起来的。但是外面夹了一层蓝砖。自从我们搬到城里,老屋也没人看管修缮,慢慢的就破烂不堪了,所以翻建老屋就成了老爷子的一块心病。为了让老爷子达成心愿,今年年初我们决定翻建老屋。经过几个月的筹备,终于要开工了,这几天老爷子天天的心神不宁,夜夜睡不好觉。看的出来他的兴奋与不舍。

    正思忖间,已经来到老屋跟前。看到表弟和几个亲戚簇拥着一位老者聊着天。我把车停好,赶紧下车去打招呼。

    “都等你半天了,老神仙说这地方不简单,正有话要问你呢。”,看到我们过来,表弟马上切入正题。父母下车后一边跟风水先生赔礼一边跟亲戚们寒暄。我径直走向那位老者:“老师傅久等了,真的过意不去”。只见那位老者上身穿一件青色的带有一排盘扣的中式上衣,下身穿的一条宽松的黑色长裤。最惹人眼的是他那一绺灰白的长须,很恰当的飘在他不同与众人的白皙的面庞之下。“不妨事,不妨事”,老人轻描淡写的说着。说完他转过身去很严肃的跟我父亲说道:“你家这宅子好像跟其他地方不太一样啊?”。父亲一愣,“就是房子太老了,没什么不一样的吧?”

    那老者接着说:“你们回来之前,我已经粗略的摸过了。北方三山壬,子,癸,子主正北位,但是在你家这块地上和20步以外的地方,正北偏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啊。按奇针八法来说,针已静止,但不归中线,这属于侧针。”我们被说的一头雾水,都愣在了那里。“你家附近之前有寺庙么?”老师傅接着问道。父亲这才醒过神来,回答道:“听老人说,我们家这块地叫庙儿后面。至于为什么叫庙儿后面,谁都不知道。而且我家宅子的南边从我很小的时候就是一个大沟,不可能有什么寺庙啊”。

    那师傅继续问道:“那你们知道是什么庙么?”。父亲说:“也不知道,就是听老人们说我们这地方叫庙儿后面,至于是什么庙,也没人知道,难道神庙村是因为这个庙而得名?”

    听了父亲的回答,老师傅面色一沉,貌似这个答案并不能让他满意。然后他面色凝重的从他随身携带的布袋子里掏出罗盘。“天有三奇,地有六仪......”,一阵步来踱去,一阵忙忙叨叨,一阵天地壬癸。我本来是不太相信看风水,测吉凶的。所以也没太在意,心想:“不就是要挑出点毛病,然后要我们多给些酬金么?”

    一通忙活之后,风水师傅站在了菜窖旁边停了下来,并招呼我们过去。菜窖位于院子的西南边,早已荒废多年。他仔细的打量了我一番,闹的我挺不自在的。过了好一会儿,他开口说:“这宅子不适合再重建了。”父亲身子微微一震,忙说:“这是我家的祖宅啊,要是荒废了,等于连祖宗的家业都丢了。那怎么对得起老祖宗啊,师傅能不能想想办法?”

    “非要重建也不是没有办法,可以做个法事破一破。”“果然跟我想的一样,这些师傅就是骗点好处费,没办法,谁让家里老人信这些个呢!”我心里嘀咕着,表面上还得装作很谦恭的样子,“老师傅,请问怎么破呢?”“这是个菜窖吧?据我勘算,在这附近正针的震动特别明显,里面可能有老东西。”风水师傅笃定的说到。

    此时父亲在一旁插了一句:“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家里挖井,的确挖到过很多金属的烛台,好像是锡的还是什么的?当时都不懂这,就当废品给卖了。”我倒是听父亲说过关于挖井挖出烛台的事。但是此时听起来不免让我有些心虚,难道这老师傅说的真有那回事!!

    风水先生听我爸这么一说,突然眼睛一亮,整个人立刻兴奋起来,紧绷的脸上放松了很多。接着问道:“那烛台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大小呢?有什么花纹么?”他抛出一连串的问题。父亲带着些许遗憾的回答:“年头太多了,其他都不记得了,我只是记得个头不小,至少得2尺多高。”看得出来,风水先生在得到我父亲这个答案以后眼睛里的亮光立刻退去了三分。

    “那井在哪里?”风水先生问道。

    “就在墙外面,不过早就填平了。”父亲指了指院墙西南侧方向。

    “别说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您就说现在怎么办吧?”老妈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闻讯赶来了,在一旁焦急的询问着。老师傅不慌不忙的说:“你家处于河沟的北面,占着一个阳字。这里如果有东西的话,应该也是有年头的老东西,多年不见天日的老物件属大阴。阴阳相冲不能太过,应该在傍晚时分,阳气消退的时候,找一男同志下去按照我说的方法做个祭拜仪式,如果有东西的话,记得要带出来,这样这事儿就破了。记得白天千万不能下窖,而且不要把外面的东西丢进菜窖里,而且下窖只能一个人啊,切记!”

    “那要准备些什么贡品之类的么?”母亲赶紧问道。“贡品没什么要求,准备些干果、水果之类的就可以了,但是要准备些馒头、五谷。在仪式举行完毕以后撒到菜窖的四个角落里。记得要是发现什么东西,一定记得带出来,然后一定要带过来找我。”老师傅非常认真的说。

    老师傅的提议倒是出乎我的意料,我原以为他是要等到傍晚看看是否有什么发现呢。在得到了我的允诺之后,风水先生又给卜了个动工的黄道吉日就决意离开了,爸妈客气了两句,打赏了些酬金就送老师傅离开了老屋。

    准备五谷、贡品自不必说,老妈一个人就张罗好了。我和父亲还有本家几个长辈在一起到表弟家合计了一下老屋翻建的事情,然后囫囵个儿的吃了个午饭。下午我先去菜窖边确定了一下傍晚下菜窖是否安全,然后回到隔壁的表弟家继续合计筹备老屋翻建的事情。

    转眼太阳就要下山,我也找老人们询问了一下小祭的仪式的注意事项,准备下菜窖办正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