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七星神庙 » 第十一章:菱儿声名鹊起,祝聃校场挽弓

第十一章:菱儿声名鹊起,祝聃校场挽弓

    别看这驭手小小年纪,但他的驭术着实让人赞叹。车马虽疾行,节奏却不乱。和鸾共鸣(和是轼上装饰的铃铛,鸾是衡上装饰的铃铛),次第入耳。

    “太子哥哥,你说这鹊尾儿能治好公子突的病么?”祝菱儿瞪着一双清澈的大眼睛盯向驭手。原来这驭手正是郑国国君郑庄公的嫡长子太子忽。太子忽虽只有十二三岁,但早已出落的一表人才。只见他龙眉凤目,鼻若悬胆,齿如编贝,朱唇粉面,玉树临风。站立如青松,挥鞭若游龙。真真是顶尖的好男儿。

    “当然能治好啊,不然百姓为何都花钱请人去捕呢?”太子忽信心十足的回答道。

    “那实在是太好了,只要鹊尾儿能治好公子突的病,我就肯定能捕到它。”笑容瞬间绽放在祝菱儿的小脸上。

    “嗯嗯!我家菱儿别的不说,单论下水捕鱼的本领,在郑国还真找不到比她更厉害的人来。”祝黑皮在旁边附和道。

    “是!是!是!只怕哭鼻子的本领,全郑国也没人比她强吧!”太子忽打趣到。

    “太子哥哥是个坏蛋,又取笑我!”祝菱儿的小嘴撅的老高,说着眼泪就要在眼睛里打转了。太子忽一紧缰绳放慢车速,回头看了一眼,继续打趣到:“黑皮你看!小可怜儿又要哭鼻子了,羞羞她!”

    黑皮在旁边只是“呵呵”的傻笑,祝菱儿小脸儿一板,嗫喏道:“不理你了!你带我们偷跑出来,看回去主人怎么收拾你。”

    话说这祝菱儿本来并无名字,菱儿这个名字还是郑君寤生的叔叔公子吕给取的。因为菱儿天生有个奇异的本领——潜在水里不换气可以游半个时辰,且不怕水寒。公子吕说菱儿像河里的菱角一样不怕水,所以取名祝菱儿。

    很快三人来到洧渊南侧,这里是洧渊的最深处,据说这儿是鹊尾儿最多的地方。三人赶紧下车跑到岸边,瞪大眼睛仔细的搜寻起来。开始三人还饶有兴致,时而玩笑,时而嬉戏。可是一两个时辰过去了,哪里有半条鹊尾儿的影子。正午的日头火辣辣的悬在头顶,仨人有些泄气了。

    祝黑皮开始嚷嚷着:“找了这么许久,鸟都没有找到,肚子都咕咕叫了。阿妹,你带干粮了么?”

    “你就知道吃,太子哥哥都还没说饿呢。”祝菱儿嗔怪道。

    “其实我也有些饿了,咋们稍作休息,吃点东西喝点水再找吧。”太子忽认真地说。

    “哎!哎!哎”祝黑皮边吐舌头,边朝着妹妹做鬼脸。

    祝菱儿早已习以为常,并不理会他。她径直走向轺车,从布袋里掏出两块干牛肉捧给公子忽和哥哥。随后自己也拿起一块,坐到车上,嚼了起来。

    吃饱喝足,祝菱儿继续沿着湖边找鹊尾儿去了。太子忽和黑皮着实乏了,俩人在一棵浓密的梧桐树下,随意铺下了一个毯子,倒头便沉沉睡去。

    半个时辰过去了,祝菱儿还是一无所获。她悻悻地回到轺车旁,在黑皮的旁边坐了下来,打算休息一会儿。忽然,“啊呀!”一声,太子忽猛的身体一震,一下爬了起来,额头还微微的渗出了一些细汗。

    “太子哥哥,你做噩梦了?”祝菱儿忽闪着清澈透亮的大眼睛,好奇的问道。此时黑皮也爬了起来,好奇地看着公子忽。

    “哦?!果真是个梦”公子忽这才反应过来。

    “您梦到了什么,这么可怕!”黑皮摸了摸脑袋,问道。

    “一只大鸟,好像是只凤凰,就落在这棵梧桐树上。”公子忽指着头顶的梧桐树说道。“我从未见过这样的鸟,它的双眼死死地盯着我,眼睛里充满了杀气。我就从地上拾起一块石头,朝着这鸟扔了过去。大鸟腾空而起,挥着巨大的翅膀盘旋了一阵,就飞走了。此时,我的小腿突然感到巨疼无比,我低头一看原来一条毒蛇狠狠的咬了我一口。然后我就醒了!”

    “这么说,这只凤凰本来是要救太子的,可惜!可惜啦!”黑皮喃喃的说道。

    “只是个梦而已,咋们赶紧去找鹊尾儿吧!”公子忽此时已经缓过神来,边说边起身朝岸边走去。祝黑皮赶紧跟了上去,嘴里嘟噜着:“咋们这么等,要等到什么时候哦?半天了都没看到一只鹊尾儿出来透气的。”

    “太子哥哥,你俩看到了喊我啊,我歇歇脚。”菱儿朝着二人喊道。

    “好的!”太子忽和黑皮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又是个把时辰过去了,还是没有任何发现。正当二人心灰意懒之时,远远的从大路上下来几个渔人打扮的百姓。待渔人走到近前,一番攀谈以后,三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鹊尾儿要到申时以后才会游到水面。三人面面相觑,然后互相调侃了两句,就到一旁喝水休息去了。

    又过了一会儿,前来捕鱼的人越来越多了。

    “先前只是听说有渔人来捕鹊尾儿,没想到会有如此多的人来。早知如此,我们申时来就好了。也无需我们自己去捕,找渔人们买几尾便是了。”祝黑皮略显遗憾的说道。

    “那可使不得哦,我们这儿捕鹊尾儿的渔人有个规矩。每人每天只能捕一尾,不可多捕,不可捕小鱼,不可买卖,还不能用渔网。这鹊尾儿稀罕的很,如若每个人都胡乱来捕,那用不了多久鱼儿就绝种了,我们得给后人留着些。”旁边的一渔人插言道。

    “听见没有?不懂不要乱讲。再说了,我就要凭我的本事亲自给公子突捕!”小菱儿小嘴一嘟,低声揶揄道。

    “三位娃娃可也是来捕鹊尾儿的?”“你们能徒手捕鱼么?”“八成得徒劳而归喽!”旁边几个渔人七嘴八舌的说起了风凉话。

    正在这时,忽然岸边有人喊:“看!看!看!这儿来了一尾!”。接着便听见“噗通!噗通!”,早有几名渔人跳进大湖。

    三人也急忙跑了过去看个究竟。不多时几个渔人依次探出头来换气,看的出来,他们并没有得手。正当众人指手画脚议论纷纷之时,“噗通”一声小菱儿纵身一跃跳入湖中。

    “啊!”,“呀!”众人纷纷惊呼。“娃娃恁小,怎能下湖捕鱼呢?”“这俩男娃他们是一伙的吧,怎能让一个小女娃去捕鱼呢?”众人指指戳戳。

    太子忽自小就养成了君子气度,并不在意别人说些什么。祝黑皮可有些听不下去了,小嘴一噘嚷嚷道:“不要看不起我们娃娃家,我这阿妹的水性,怕你等一辈子都学不来,哼!”。

    “呵呵!”众人笑了笑,并不以为意。

    过了许久,捕鱼的渔人们都不知换了几口气了,他们一会从东潜到西,一会从南潜到北,始终没有收获。祝菱儿却再也没有露出过水面,岸上的渔人们开始担心起来。有人甚至准备要跳到湖里去救人了。忽然远处的水面上,祝菱儿的小小脑袋忽然探了出来,脑袋上的两个发髻清晰可见。还没等人们反应过来,小脑袋倏地一下又钻进水里。眨眼功夫,那祝菱儿早已游到岸边。只见她右手抓着一尾鹊尾儿,高高举过头顶。

    “彩!彩!”在短暂的沉默之后,人群中爆发出巨大的喝彩声。渔人们没有想到这娃娃小小年纪能有如此水性。自此之后祝菱儿的故事在新郑城变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

    自从喝了鹊尾儿熬制的鱼汤以后,不几日,公子突的病就痊愈了,却不知这是太医令的医术精湛,还是这三个娃娃捕鱼的功劳。

    小暑后第三日,阳光明媚,碧空如洗,空气中汩汩的流动着一丝丝轻风。新郑瓮城的校场上,一个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将军,在教一众公子们射术。此人正是郑国卿大夫公子吕,也是国君寤生的叔叔。公子吕还是郑氏一族的族长,所以也兼有教导公子们的职责。

    但见公子吕头戴青铜盔,身着牛皮甲。腰间悬挂一柄短剑,胸前飘着一缕灰髯。人虽已过中年,但英姿气度不减当年。

    公子吕的旁边一字排开依次是:太子忽,公子突,公子语,公子亹(音同伟)和伴读祝黑皮。其它公子年纪尚小,且在一旁阴凉处看看热闹而已。

    公子吕是一众小公子的祖父辈,平时虽然和蔼可亲。但是一旦上了校场,那严肃认真的劲儿跟在军营里带兵一样的严格。所以小公子们在公子吕面前都很乖巧,连一向爱调皮使坏的公子突也不敢造次。

    同往日一样,几番指导之后,几位小公子要稍作休息,然后就是公子们最为喜爱的射术比赛了。论射术,几位公子之中太子忽年纪最长,射术也是第一。不过这个第一也仅是众公子中的第一,因为伴读祝黑皮的射术远在众公子之上。虽然他年龄比公子突还要略小,但力气却比太子忽还要大。再加上他身高也比常人更高,皮肤黝黑,看着比同龄人年纪都要大,因此公子吕给他取名祝聃,聃意为面老。

    公子突素来不服祝聃,总想找个机会奚落他一番。思来想去终于想了个办法,在比赛开始之前,他偷偷的把祝聃的弓换成了一石的弓。这种弓是成人士兵才能拉开的弓,普通的成年人都未必拉得开。

    比赛即将开始,欲知祝聃比赛结果如何,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