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七星神庙 » 第二十二章:公子突遭遇命中劫,萧仙人现身太华山

第二十二章:公子突遭遇命中劫,萧仙人现身太华山

    祝聃的第三箭虽然没有射中大青蛇,但这的确分散了大蛇的注意力。所以公子突这一刺不偏不倚刚好刺进大蛇的血盆大口。

    虽然如此,大蛇庞大的身体还是重重的撞在公子突的身上。公子突一下被弹开十多步,重重的摔倒在大石上,当场昏死过去。

    祝聃等人赶紧上前查看情况,却发现公子已经没有了呼吸。祝聃伏在公子突的身体之上,嚎啕大哭。过了好一阵,祝聃站起身来,走到奄奄一息的大蛇之前,使尽全身的力气拔出那支断箭。祝聃要把所有的悲伤和愤怒全部发泄到大蛇身上。他紧攥断箭,高高举过头顶。

    “噗嗤!”一声,大蛇的眼睛被箭头刺了个通通透透。祝聃将箭头拔出,顿时鲜血像喷泉一样“汩汩”喷出。正当祝聃举起箭头,要刺向另外一只蛇眼之时。

    “少侠,且慢动手!”半空中突然传来一声喝令。这声音仿佛从天上传来,慢慢的回荡在山谷之间。声音听似很缓,但直达人心,让人的心情立刻平静了下来。

    祝聃的手停在半空,循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山间除了缭绕的云雾,哪里会有半个人影呢?正在人们张望之际,一位看似文弱的俊美青年飘然出现在人们身后。只见这青年一身白袍,腰系玉带,一柄宝剑挂于腰间。头上一头乌黑浓密的长发挽起一个发髻,发髻中插着一柄镶嵌红色宝石的玉簪。胸前飘着一缕长长的胡须,活脱脱的天仙下凡一般。

    “少侠,切莫再伤它另一只眼睛。”青年缓缓说道,这声音正是刚才回荡在峡谷中的声音,奇怪的是这声音浑厚、慈祥一点也不像青年所发出的声音。

    “为何?”祝聃似乎有些无礼。

    “这畜生害了我们多人的人命,连我家公子都被它撞死了。为何你却要阻止我?”祝聃此刻既愤怒又伤心。

    “我阻止你,正是要救你家公子。”

    “哦?要救我家公子与这大蛇有关?我家公子已经没了气息,人死不能复生,你这是在打趣我等么?”

    “的确,人死不能复生,但是你家公子命中注定不会死于此地。所以你家公子并没有真死,我自有办法救他。”

    “那请先生赶紧救我家公子。”祝聃一听公子突有救,急忙向那青年行顿首大礼(双膝着地,双手也着地。拜时必须急叩头,其额触地而拜。一般用于下对上的敬礼)。

    “少侠,无需多礼!我来看一看你家公子伤势如何?”那青年人快步走到公子突身旁。然后俯下身子,右手迅速的在公子突身上轻抚了一遍。

    “你家公子肝胆俱裂,头部也有受损,伤势的确严重。”

    “求先生救救我家公子!”祝聃小脸涨的通红,差点儿哭了出来。

    “要救你家公子需要龙目凤冠两味药引。”

    “先生啊,此等紧要时刻就不要打趣我等了,世间哪里能寻得龙目凤冠呢?”祝聃感觉被戏弄了一般,有些不耐烦。

    “龙目就在此处!”白衣先生微微抬手,指向那条奄奄一息的大青蛇。

    “我初到这太华山时,这条小蛇刚刚孵化出来,才蚯蚓般大小。我见它快要渴死,就喂了几口水给它。经年日久,这畜生长到了现在的模样。我本想留它将来有大用途,不曾想今日遇到你家公子。还好它已有了后!”白衣先生略带惋惜之情。“这就是上天注定的命数,就好比你家公子缘何会遇到我?这也是你家公子的命数——失去之物未必不能复得。”

    “敢问先生高姓大名?”祝聃似乎猜到了什么。

    “不敢不敢!萧史是也!”

    “果然是先生啊!在下祝聃,此次与公子前来就是要拜先生为师,请先生收留!”祝聃得知眼前之人正是自己心心念念多日的萧子,顿时两眼放光,心潮澎湃。他急忙双膝跪地,恭恭敬敬的行了个顿首大礼。

    “娃娃,我早已知晓,免礼吧!”说罢袍袖一挥,一只大手把祝聃稳稳的扶了起来。

    “这么说您是收下我们了?”祝聃眼睛闪闪放光。

    “不不不,我只能收你一人!”萧子淡淡地说道。

    “为何呢?论身份我出身寒微,不及我家公子之万一啊。”祝聃瞪大眼睛不敢相信。

    “我收弟子为何要看出身是否尊贵呢?一切皆有命数,你的命数注定,你我有师徒之缘。不过能不能收你,还要看你能不能寻来这凤冠。”萧子除了刚才对大蛇流露出一丝惋惜之外,一直都显得气定神闲。

    “那在何处可以寻得这凤冠呢?”

    “在这太华山北峰的峰顶,我养了一只紫凰,你可找它借来这凤冠一用。”说罢,递给祝聃一柄锋利的短剑。

    “哦!好说好说。”祝聃听闻这凤冠就在太华山,真是喜出望外,双手接过短剑,就揣进了怀里。

    “不过,这紫凰可非一般凡鸟可比。它站起来比房子还高,翅膀展开能遮天蔽日。它的爪子比这柄短剑还要锋利,它的喙比爪子更为锋利,所以千万不能被它啄到。你若能降服它,它定会把凤冠借你。但是切记,此鸟我将来会有大用,不要用你的弓箭伤害它。”萧子语气上虽有些许担心,但是面色依然平静如水。

    “诺!”祝聃跪在地上又开始磕头,“还请师父照顾好我家公子!”

    “不急!等回到山脚,吃些东西,再上山不迟。你家公子有此劫数也正是他的命数,我已封住他全身的经脉。此刻再给他服下这七星定魂丹,定会留住他的性命。”萧子边说边从衣袖内取出一颗黑色的小药丸,然后俯身下去将它喂给了公子突。

    此时已是傍晚时分,夕阳残血浸透了半边天。

    随从们忙着运送、掩埋逝去的同伴们。个个神情肃穆,心事重重。

    萧子命祝聃把大蛇的头割下。祝聃从怀里摸出那柄短剑,毫不迟疑地走到半死不活的大蛇跟前。“咔嚓”一下手起头落,鲜血顿时喷涌而出,足足喷出有十来步远。那大蛇虽没了头,但是蛇身仍然疯狂的扭动抽搐起来。祝聃毫不理会,径直捡起蛇头转身回到萧子身旁。看得出来,小时候父母惨死在自己眼前的遭遇,极大的改变了祝聃,似乎让祝聃忘记了对鲜血和死亡的恐惧。

    “再去把蛇皮剥下来,然后抽出蛇筋!”萧子仍是一脸淡然。

    “诺!”祝聃拱手领命。

    待蛇身不再抽动,祝聃同样干净利落的剥下蛇皮,抽出蛇筋。

    萧子让人把蛇头、蛇皮和蛇筋全部收拾好,然后就带领众人返回山脚下。

    到了山脚之后又是搭建帐篷,又是埋锅造饭,一通忙活下来已是皓月当空。

    萧子和祝聃在帐篷里用过晚饭之后。萧子把路线细细的给祝聃讲解了一遍,祝聃性子虽直,但是记性颇好。一番讲解下来,他已基本把路线印在脑海里了。

    这时随从把祝聃上山所需之物全部准备妥当。萧子把祝聃叫到一旁又是一番叮嘱,这才让他上路。

    祝聃自小在山里长大,刚开始根本就没把这点路放在眼力。山脚下的路的确也不算难走。可是走了不过四、五里,路开始越来越难走。有的地方根本就不能叫做路,要么极其狭窄,要么无比陡峭。祝聃还要手持一柄火把,背上背着一大包的补给品。而且萧子还限定他必须在三日内返回。种种不利条件加在一起,若非意志坚如磐石之人定难办到。

    祝聃本来就是吃苦长大的农家孩子,再加上性格天生刚毅、决绝,又有救公子和拜师的事情作为支撑,所以这一路上祝聃心中不曾有半刻消极、懈怠。累了、困了,拿出背包里的毯子找个安全的地方随地一铺,看看天空明亮的星星,不一会就呼呼大睡过去。渴了、饿了,就大块羊肉合着山泉水咥他个饱。白日里还能合着鸟儿们的叫声引吭高歌,或是驻足下来看那山间朵朵的白云像母亲的秀发一样拂过自己的脸颊。

    次日午后,在走过了数次错误的路线之后,祝聃终于登临北峰峰顶。这北峰山势险峻,三面都是壁立万仞的悬崖峭壁,只有祝聃上来的这一条小岭能供人兽通过。华山之险不仅仅在于山型奇险无比,其山貌如刀切斧砍,更让人油然而生敬畏之心。再加之睥睨关中平原的至高高度,所以人称天下奇险第一山。

    祝聃此时似乎忘却了一路的疲惫,登上顶峰举目北望。透过朵朵白云的间隙,广袤无垠的关中平原映入眼帘。大河在关中平原蜿蜒流过,滋养着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滋养着世代生活在这华夏大地上的民族。年少的祝聃生平第一次见到如此的情景,他被深深的震撼到了。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华夏大地的壮阔,美丽与宁静。此刻的他心如止水,仿佛进入了另一个无欲无求的世界一般,慢慢的正在与大山融为一体。

    正当这时,不知什么声音从身后传来,打断了祝聃的心猿意马。祝聃扭回头一看,差点儿就吓的跌落这太华山的无底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