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七星神庙 » 第二十四章:萧子复活公子突,波谲云诡晋郑局

第二十四章:萧子复活公子突,波谲云诡晋郑局

    祝聃再看之时却发现,紫凰的伤口处并没渗出半滴血。稍倾,伤口处竟又重新长出新的“小蘑菇”。

    祝聃手里明明攥着刚刚从紫凰头上割下的一小朵凤冠。祝聃伸手过去摸了摸那个新长出的“小蘑菇”,发现跟被割掉之前的那朵一般无二。祝聃张着大嘴一个劲嘀咕:“好生奇怪!原来还可以长出新的啊!害得我担心了半天。”

    祝聃小心翼翼的把手里的“小蘑菇”包好,然后放进布袋子里。他转身摸着紫凰的头,不舍的说道:“谢谢你啊,紫凰!我要下山了,我家公子还需要我带你的凤冠回去救他呢!”

    紫凰又开始“呦呦”的叫,示意祝聃骑上去。“我可不敢骑你了!昨晚吃的东西全被你折腾出来了。”祝聃心有余悸的说道。

    紫凰并不起身,还在不停的示意祝聃骑上去。祝聃心一横,心想“反正都吐完了,骑就骑。”然后稳稳的骑了上去。

    紫凰这次没有再戏弄祝聃,飞行起来无比的平稳。祝聃只觉的身边云雾缭绕,两耳呼呼生风。片刻功夫坠落云头,却已到山脚营地之中。

    仆从们见一个巨大巨丑的大鸟把祝聃驮了回来,纷纷惊叹不已。帐篷旁边的树荫下铺着一条长毯,萧子正坐在长毯之上闭目养神。

    祝聃找随从问了问公子突的情况,然后轻轻的走到萧子身旁,静静地在萧子的身旁站定。紫凰也摇头晃脑的跟了过去。

    “紫凰,多谢你了,你回山上去吧!”祝聃轻声地对紫凰说道。紫凰听了一个劲儿的摇头。

    “一会儿师父醒了,小心他生气哦!”

    紫凰立刻乖乖的往旁边走了几步,然后只轻轻扇了扇翅膀,瞬间就消失在人们眼前。

    随从们自然又是一番啧啧赞叹。

    “回来了?”萧子睁开眼睛。

    “是的,师父。”祝聃纳头便拜!

    “这么说,你已取回凤冠了?”

    “是的!”祝聃说吧,赶紧从布袋中掏出凤冠双手奉与萧子。

    “知道我为何要你去取凤冠么?”

    祝聃挠了挠头,回答道:“师父自有师父的道理。”

    “虽然上天注定你我有师徒之缘,但我终究还是要考验一下你的胆识和毅力。”萧子慢慢接过包有凤冠的布包。

    “那紫凰长的并不像传说中的凤凰啊!”祝聃不好意思说紫凰长的丑,故意绕了个弯子。

    “你是觉得紫凰长的丑么?”

    “弟子不敢!”祝聃吓的直咧嘴。

    “这紫凰刚刚渡过雏鸟期,现在正值发育高峰,故而长相有些不雅。等它长大一些,就好了。”

    “你去把蛇眼拿来,连同这凤冠一并给你家公子服下。一刻之后再将这七星还魂丹让他服下即可。”萧子说着从怀里取出一枚金色药丸,一并递给了祝聃。

    祝聃按照师父的吩咐将药引和药一一给公子突服下。一个时辰以后公子突脸色果然红润起来。

    次日清晨,公子突虽未醒来,但已经开始有了心跳。祝聃高兴的又蹦又跳,急忙告诉师父去了。

    萧子见公子突已无大碍,便命随从们送公子突回新郑,然后自己带着祝聃上山修行去了。

    话说公子万回到曲沃之后,先是协助太子鳝安抚臣下以稳定朝局,接着整军备战以提防大宗的讨伐,然后又要准备父亲的丧葬典礼等诸多事宜。

    连日的劳累让公子万看上去老了好几岁,眼角的皱纹又冒出来不少,眼睛里的血丝清晰可见。

    此刻公子万正在府中与几位大夫还有职丧(春秋时期专门负责诸侯、卿大夫丧葬事务的官职)商议殡葬事宜。

    仆人进来通报,国君庄伯(太子鳝死后谥号为庄,因排行为伯,所以人称曲沃庄伯)请公子和大夫们速速进宫,有要事相商。

    众人连忙准备车马火速进宫,公子万的府邸离宫墙只有百步之遥,片刻功夫便来到宫门之内。

    公子万带着众人快步走进大殿,见国君庄伯早已在高台上等候多时。庄伯身着孝服,一脸的憔悴,见公子万进入大殿,才难得露出片刻笑容。

    众人施礼之后,纷纷坐回自己的位置。

    “今日斥候来报,翼城近日军队调度频繁,恐大宗要对我曲沃用兵。”庄伯首先说明了今日要讨论的政事。

    “诸位,有何破敌良策?”庄伯开始征求大臣的意见。

    众人低头不语,大殿内一片沉寂。

    片刻之后,大夫毕全首先起身,拱手说道:“君上,我曲沃兵多将广,战械精良,怕他大宗何来?”

    “若单是他翼城,当然不足为惧。只恐郑国共叔段与他合兵来伐,如此我曲沃恐有不敌。”庄伯微微一皱眉。

    “这共叔段乃郑国之封臣,郑君岂能容他独自带兵征伐他国?”大夫毕全似有疑惑。

    “毕大夫有所不知,这共叔段乃郑君胞弟。郑国太后对其尤为宠爱,段曾经用武力侵占郑君的两个城邑。即便如此郑君都未曾申敕于他,可见有郑国太后的支持,段并不把郑君放在眼里。”公子万解释道。

    “那寡人若与郑君联合,可行得通?”庄伯问道。

    “如若郑君真的唯母命是从,恐怕郑君是不会与我曲沃联合的。”毕大夫此刻对联合郑国有些怀疑了。

    “不然,表面看郑君因太后而谦让、忌惮共叔段。其实不然,寡人曾与郑君有数面之缘。寡人观郑君实是位雄才大略,城府颇深,知人善任的英主。否则十四岁即位的郑君也难以撑到今时今日。”庄伯真的对郑庄公有些爱慕、钦佩。

    “君上所言,臣弟深以为然。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先派人前去说服郑君。一旦郑君答应与我联盟,则段必不敢出兵。翼城如果没有段的帮忙,也断不敢兴兵来犯!”公子万拱手说道。

    “如此甚好!众卿以为如何?”

    “臣等赞同公子万!”大臣们纷纷表示赞同。

    “如若郑君不愿与寡人联手,又当如何啊?思虑国事需当考虑万全啊。”庄伯转念一想,还是觉得不太放心。

    “我们需派一能言善辩,精明能干的大臣前去,如若郑君不愿立即与我结盟。也可暂居新郑相时而动,一旦共叔段有异动,再去说服郑君,定能成功!”公子万想了想又接着说:“如若还是不成,也不打紧,我们可同时派一大臣携带厚礼重器前往赤狄。赤狄国主一直和翼城大宗不合,且觊觎其财货久矣。听闻今年赤狄灾祸不断,如若我们加以贿赂,其定能与我结盟。”

    “如此甚好!毕大夫,赵大夫,还要劳烦二位奔波一番哦!”此刻庄伯早已有了出使的人选。

    “诺!”二位大夫欣然领命。

    次日清晨,两队人马一南一北出了曲沃城,分别奔新郑和赤狄而去。

    这几日共叔段府上来往宾客也是络绎不绝。晋国大宗的说客是一波接一波的从未间断。

    州吁和石厚早就预料到曲沃朝局动荡,但是他们并没有料到,大宗对付小宗仍然要与他国联盟才敢一战。

    如今大宗不断派人前来游说,共叔段联晋伐郑的希望之火再次点燃。州吁和石厚建议段先稳住晋国使者,先等一等太后和新郑内线的消息再做决断。

    所以现在晋郑两国的局势相当微妙,晋国大宗、小宗,郑国新郑和京城四股势力相互猜疑、牵扯、制约,暗流涌动。

    要知四方势力如何发展,且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