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七星神庙 » 第二十九章:晋军陈兵曲沃城,嘉父城下逞英雄

第二十九章:晋军陈兵曲沃城,嘉父城下逞英雄

    “诸位将军,为了我京城长远计,我们姑且让他一让吧!我等之所以义无反顾地追随太叔,不正是太叔胸怀大志么?所以请将军们暂熄心中怒火,随太叔去晋军大营走上一遭。”石厚高声说道。

    “诸位,你们追随段多年,段感佩之至。今日我已将联军统帅让与晋军主帅。我等且去晋军大帐商议出兵之事。”共叔段说罢,起身出帐,直奔晋军大帐而去。

    将军们你看我,我看你,迟疑了片刻,也急忙追了上去。

    来到晋军帅帐,段才发现顷父并不在帐中。段也并不着急,一脸的平静。石厚不时的催促着顷父的亲兵。直到段手下的将军们有些坐不住了,顷父才姗姗来迟。

    “见过太叔,我家君上刚刚传来诏令,耽搁了些许时辰。让太叔久等,实属无奈,在下给太叔赔礼了!”顷父坦然拱手一躬。

    “将军忙于公务,段自是明了。将军昨日曾要段来担任联军统帅。我思来想去觉得不妥,毕竟此次讨伐曲沃,是贵国主导,在下只是辅助而已。况且将军之才华也远在段之上,所以统帅之职,还请将军来担任。”段说的非常认真。

    “不敢不敢!论才德在下不及太叔之万一,况且国君临行前已吩咐在下要以太叔为尊!”顷父此刻倒谦让了起来。

    “将军不必过谦,领兵打仗不同于其他,还要将军这等身经百战之人方可统帅三军。”

    “既然如此,在下暂且愧受了!”顷父终于心满意足了,满脸堆着笑吩咐道:“击鼓升帐!”

    一旦统帅确定了,其他事情商议起来也没了阻碍。段和顷父商定,晋军兵分两路,一路绕到东泽上游,先行渡河。渡河以后来到曲沃城北掩护主力部队直接渡河。共叔段的部队绕到曲沃下游渡河以策应先前两路晋军。石厚则率部分兵士扎紧营盘留守北岸,以便晋军撤退之时作为接应。

    当晚后半夜,一场秋雾在涑水河谷弥漫开来。到了次日卯时,大雾已经把曲沃盆地彻底包裹起来,十步之外难辨人形。顷父大喜,急命大军囫囵吃点干粮,立刻开拔。涑水上游本来不宽,可连日的大雨导致河水水位上涨,河面比平日足足宽了一倍多。按理说曲沃的军队刚好可以借助此天时地利来将晋国联军牢牢的挡在对岸。奇怪的是曲沃只在岸边驻扎了两三百人的小股部队来阻止联军渡河。而且这小股曲沃军队稍作抵抗便溃散而走。所以晋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渡过了涑水。

    顷父见曲沃军队如此怠慢,有些得意忘形。他派人传令石厚,带领所有士兵渡过涑水,与大军汇合。共叔段虽有些担心,但是自己亲眼目睹了曲沃军队的战斗力,也不免有些放松警惕。

    石厚在接到命令时有些诧异。无奈军令如山,主将既然传令,必有他的道理。犹豫片刻之后石厚无奈就范,率军拔营而出。

    巳时浓雾开始散去,曲沃城黑黢黢的轮廓已经出现在晋军将士眼前。将近午时,石厚渡河而过,晋军全部集结完毕。顷父吩咐将士们埋锅造饭,并且派出使者前去曲沃城请战。

    晋军在曲沃东门外五里扎下营寨,大帐刚刚搭建完毕,使者便回来复命。

    使者回报说曲沃城城门紧闭,城上将士全部身着丧服。任使者在城下喊破喉咙,城上之人也无动于衷,并没有人理会使者的请战。

    “父亲,儿子愿去曲沃城下致师,我倒要看看曲沃人的脸皮是不是比城墙还要厚。”大帐内一高大健硕的黑脸将领拱手说道。

    此人正是顷父之子嘉父(音同甫)。嘉父自幼好武,加上天生神力,所以论武功在晋国也算数一数二的高手。嘉父所说的致师只存在于战国之前的战争中。春秋时期打仗,在正式交战之前,双方会派出骁勇善战的猛士,先行比试一番,类似于后世所说的决斗。获胜一方的士气会被极大的提振,所以在致师的时候,交战双方都会派出自己阵营中最是骁勇善战之人。

    “曲沃军中也是藏龙卧虎,你也忒狂妄了些,退下吧!”顷父显然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上阵冒险。

    “父亲莫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放眼曲沃城,除了万伯能与儿子匹敌,其他人不会有人是我的对手吧?!”嘉父一脸的傲慢。

    “既然你有心出战,为父就随了你的愿,战场之上当谨慎小心,切不可疏忽大意。”顷父虽有些担心,但是想了想自己儿子说的也不无道理,况且面对如此多的将士也不好多做阻拦。

    “望你能旗开得胜,为我晋军将士拔得头筹。为父为你备好庆功酒,等你得胜之后痛饮。”

    “喏!儿定不辜负您与全军将士!”嘉父躬身一礼,随后昂然出大帐而去。

    嘉父来到自己的大帐,庖人立刻捧出一鼎辣汤羊肉,一鼎苦菜还有一大张面饼。忙了一上午,嘉父早已饥肠辘辘。见到自己最爱的美食奉上,他立刻大快朵颐起来。

    片刻过后,美味早已入肚。嘉父额头渗出细细的汗珠。仆人递过绢帕,嘉父接过擦去汗水,顿觉乏累。嘉父仿佛忘记了一会儿还要去曲沃城下致师似的,进入内帐倒头便睡。只片刻帐内便鼾声四起。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鼾声戛然而止。仆人急忙奉上清水和绢帕。洗漱完毕,嘉父又灌了一通凉茶,立时觉得神清气爽。

    嘉父走到前帐,御者和车右早已等候多时。春秋时期战车一般每车驾四匹马,中间两匹称为“两服”,用缚在衡上的轭(音同饿)驾在车辕两侧,是战车主要的动力来源。左右的两匹马称为骖(音同参),在转弯时骖马起着重要的作用。服马和骖马合称为驷。战车每车载三人,左侧之人称车左又称甲首,为一车长官。车左一般执弓矢和佩剑。中间为驭手也称车御,主要职责就是驾驶马车。右边甲士执戈或矛等长柄武器,主击刺,称为车右。车右还有为战车排除障碍的职责,比如战车陷入泥泞,车右要负责将战车抬出。所以车右一般都是魁梧健壮、力大之人,车右也称参乘。

    君主和主帅的指挥车与普通战车的人员构成稍有不同。主帅居中自掌旗鼓,而御者则在左侧。

    嘉父披挂整齐,登上战车。御者一声吆喝,战车飞一般的冲出晋营直奔曲沃城下。

    转眼间,战车已停到曲沃东门之下。城门果然紧闭,城墙之上稀稀落落的站着几个士兵。此时已是仲秋时节,暑气早已散尽。但曲沃士兵仍旧一副慵懒的样子。嘉父是又觉可笑,又觉可气。笑的是几万敌军兵临城下,曲沃士兵居然是此等散漫。这要打起仗来,曲沃能有几成胜算?气的是曲沃士兵此等态度对待他们晋军,明显没有把晋军放在眼里。

    战车停下已多时,可并没人理会他们,嘉父便命车右骂阵。城墙上的曲沃士兵对此充耳不闻,仍旧不情不愿的站着岗。

    嘉父不禁怒火中烧,他抄起弓箭对着城墙上的曲沃大纛“嗖,嗖,嗖”连发三箭。前两箭射穿大纛的旗杆,后一箭射破大纛的旗面。

    “彩!将军万岁!”远处传来晋军将士雷鸣般的喝彩声。晋军的士气大振,士兵们恨不得马上开战,好好地教训一下曲沃城里的胆小鬼们。

    正在此时,曲沃城的城门却吱吱呀呀打开了。城门里走出一位身着白袍的老者。这老者须发皆白,看上去至少已过古稀之年。他手里拄着一根藤杖,虽步履有些蹒跚,但精神依然矍铄。

    嘉父定睛一看,心头一紧,刚刚还耀武扬威洋洋得意的神情好像瞬间被冷水浇熄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