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七星神庙 » 第三十一章:晋段回师遭伏击,嘉父战场逞威风

第三十一章:晋段回师遭伏击,嘉父战场逞威风

    “你能确保在翼城城破之前攻下曲沃么?若不能则翼城和国君岂不危矣,如若我晋国之社稷不存,那攻下曲沃又有何用?”左军佐将高声说道。

    石厚早已看到共叔段一脸的不悦,对顷父拱手说道:“晋君与太叔结盟本是要讨伐曲沃,怎么如今却要背弃盟约不成?”

    顷父一时着急竟忘记了先征求共叔段的意见,经石厚如此一问脸上略泛愧色。他连忙起身对着共叔段一躬到底:“太叔赎罪,在下一时心焦,还未求教太叔的看法。”

    “将军是什么想法呢?”共叔段并不先回答,反而把问题抛了回去。

    “为臣子者,忠君护国是第一要义。如今君主有难,社稷危亡,我等岂能坐视。”顷父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赤狄此等愚昧无知的小国有何战力,翼城但有百乘战车,足以应对。”石厚在旁边插嘴道。

    “哎!大人有所不知,这赤狄虽是无知小国。但他们自古以游牧打猎为生,所以人人习得一手好武艺。况且赤狄打仗,不同于我等中原之国,他们不懂打造战车。但是他们的步卒身体强壮,武士骑术甚精,箭术更是一流。我们晋国受其侵扰多年,真是有苦难言啊!”顷父深知赤狄的厉害,所以试图给共叔段和石厚解释清楚。

    不料这番说辞惹得共叔段更加的气愤:“我京城将士千里迢迢而来,一路栉风沐雨,所做为何?是要帮晋君肃清晋国乱党,还晋国百姓一个澄澈、安稳,一统的朝堂。可如今稍有风吹草动,将军就要半途而废,岂不令人心寒。”

    顷父被说的哑口无言,大帐里瞬间安静下来,静的呼吸可闻,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大帐外的士兵此刻也开始躁动起来,顷父急忙命人传令,让士兵们各自回营去了。正在顷父一筹莫展之际,左军佐将起身说道:“太叔可与我军共同渡过涑水,驻扎在涑水北岸。待我军杀退赤狄之后,再回师与太叔汇合,太叔觉得如何?”

    “期间所有粮草等军需用度,我晋国全权负责!”顷父特别赞同这个提议,又额外补充道。

    “若将军执意要回军解翼城之围,貌似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石厚也想从中斡旋,所以也就顺水推舟的说道。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共叔段的身上。段见众人都在等着自己表态,再加上石厚如此一说,便犹豫了起来,此前拿定的主意也开始动摇起来。

    “若太叔应允,来日再征曲沃,在下甘愿为太叔车右!”顷父话里的意思是愿意将主将让给共叔段。

    “既然将军决意回师救援翼城,那段再执意攻城似有不妥。但段也不会驻兵涑水,段愿同将军同回翼城,以解晋君之围。”共叔段盘算着,既然答应撤军了,索性跟晋军同回翼城,将来晋君势必要加倍报答。况且以后如若去讨伐新郑,说不准还要与顷父合作,所以还是不要翻脸的好。

    顷父听完大喜,连忙吩咐下去。令士兵们留下帐篷,收拾好其他物品,半个时辰后听候将令。将领们则继续在大帐商议退兵的部署和步骤。分歧一旦消除,军营里办事效率自然是相当的高,不出一刻退兵计划便部署完毕。各将佐立刻回到自己营中传达落实军令。

    巳时初刻晋军大营中照常升腾起屡屡炊烟,曲沃城头看的清清楚楚。可殊不知此时晋段联军早已退至涑水河南岸,准备渡河北去。

    如此大规模的行军自然难逃曲沃斥候的眼睛。可毕竟斥候回报需要过程,再加上军队的集结也需要时间。所以等到曲沃大军追至涑水岸边之时,晋段联军最后一批兵士堪堪渡到河中央。

    晋军见曲沃士卒风尘仆仆的样子,纷纷大喊:“有劳兄弟们相送,来日必来曲沃城下面谢!”

    曲沃兵士愤懑难平,纷纷张弓射向河中渡筏,顿时遮天蔽日的箭矢闪电般扑面而来。幸亏晋军早在渡筏上准备了遮挡用的茅草,饶是如此瞬间有十几名晋军士兵被箭矢所伤。晋兵再也不敢挑衅,加紧撑舟,毕竟逃命要紧。

    正当此时,突然河谷北岸传来阵阵轰隆隆的,摄人心魄的鼓声。循声望去,一面郑国大纛不知何时早已矗立在涑水北岸的一片密林之外。

    “不好,中郑军的埋伏了!”最先上岸的晋军顿时乱作一团。顷父虽有所防范,但真遇到伏兵还是吃惊不小。顷父赶紧命传令兵传令,令前军将领稳住阵营,不可慌乱。传令兵们急忙挥动令旗,擂起战鼓,瞬间将令传遍军队。晋军险些溃散的形势一下得到缓解。

    此时,郑军大纛后面闪出一面帅旗,帅旗上写着一个大大的“吕”字。

    埋伏晋段联军的人正是郑国公子吕。原来曲沃庄伯(鳝)与郑庄公早已商议好。一方面曲沃军驻守曲沃城,坚守不出。另一方面公子吕(郑庄公叔父)、公子原繁(郑庄公庶兄)以及大夫泄驾率郑军六百乘在晋段联军渡过涑水之后埋伏于涑水河谷北岸。

    曲沃联军为何如此部署?原来曲沃庄伯当初派去与赤狄结盟的使者早已传回盟书。赤狄王一听说要联盟攻打翼城,连条件都没听就同意了。自去年冬天开始,赤狄境内灾祸连连。牲畜死伤大半,百姓生活无着。赤狄王正愁如何走出困境,刚好曲沃前来结盟攻打翼城,赤狄王自然痛快答应。

    有了翼城身后这把悬着的匕首,庄伯自然有理由部署这场伏击战。庄伯确信以他对晋孝侯的了解,只要这柄利刃出鞘,则晋军必回师救援。而涑水河北岸五里外的密林则是最好的伏击点。

    公子吕见晋军阵型并未大乱,令旗一挥,在大夫泄驾的带领下,百十乘战车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向晋段联军。

    晋军刚刚稳住阵脚,却见郑军如决堤的洪水一样,裹挟着遮天的烟尘,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碾压而来。前军的大多数晋军兵士不知所措,在惊慌错愕间,便被对方的长矛刺穿胸膛。又或被车马碾压在尘土里。

    顿时晋军阵脚大乱,嘉父见势不妙,急忙带领自己的亲兵十余乘冲向郑军。这嘉父的武功在晋国自是首屈一指,而且天生的力大无穷,不然也不会在致师之时点名要与万伯对决。

    嘉父虽是一车之主将,但与别人不同。他不仅配有长剑与弓矢,更有一柄长矛别在车侧。此时他已杀的双眼通红,拎着长矛,趁着战车的冲杀之势,见人便刺。不多时早已刺倒十多名郑国将士,嘉父自己浑身也溅满了鲜血。

    郑军见状纷纷骇然,都不敢上前与之争锋。郑军之中有一名百夫长名叫离,仗着自己有把子力气,并不把嘉父放在眼里。离也放下弓箭,拿起一柄长矛,命御者驾车冲向嘉父。

    嘉父见有人专门找他挑战,自是不敢大意,也命御者加快速度直冲过去。很快两车交会,电光火石之间,嘉父瞄准离的前胸便挺矛刺出。离顿时大惊失色,他没有想到嘉父的矛刺出的速度如此惊人。仓皇间举矛便挡,只听得“当啷”一声,两柄长矛磕出一串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