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陛下何不谋反 » 一百六十五,长帆轻船

一百六十五,长帆轻船

    一百六十五,长帆轻船

    第二日,袁祎之收到司马卓的诏书,将他好一顿臭骂,说他背信弃义,拥兵自重,祸乱朝廷。

    袁祎之轻笑着,将皇帝的诏书扔进火炉,看着一名朝官说道:“朝廷反应如何?”

    那人回答,“启禀大人,支持司马卓出兵者,寥寥无几,但是,也没人反对,我当时就在场。”

    “这就够了。”袁祎之爽朗地笑了起来,“只要支持司马卓的人占少数,说明朝廷已经人心离散,你们等着吧。”袁祎之看着众将说道:“不久,我就会收到朝廷那帮庸碌之辈的来信。

    这帮人只想脚踏两只船,谁都不得罪。

    不管将来谁坐天下,他们都能分一杯羹。”

    袁良咬了咬牙,梗着脖子说:“这帮人,典型的镇纸投机,不劳而获惯了,全都该死,等我入了建康,一个不留,全部斩杀。”

    袁祎之瞪他厉声说道:“你把他们都杀了,谁帮咱们治国?”说完,他又轻轻叹了口气,柔声说道:“求生是每个人的本能,不要用圣人的标准要求他们,水至清则无鱼嘛。”

    袁良抱拳,点着头说:“多谢父亲教诲,儿臣谨记在心。”

    袁祎之点点头,转身对着众将高声叫道:“诸位将军,荣华富贵就在前方等着我们,成败在此一举,出发。”

    众将领命,快步走出府邸,向着自己的兵营奔了过去。

    同一时间,袁祎之发布檄文,细数司马卓十大罪状。

    沉迷声色,不理朝政。

    诛杀忠良,自毁长城。

    鱼肉百姓,祸国殃民。

    ……

    最重要的一句是,“勾结匪首林玄,欲图诛杀功臣。”

    同一天,林玄也受到朝廷敕令。

    加封自己为骠骑大将军,统领十万西府军,持节都督荆雍郢三州军事。

    林玄看着那份敕令,不禁轻声笑着出来。

    这就是皇帝笼络人心的套路?

    照他这么说,西府军都是我的人,郢州也是我的地盘,袁祎之这是鸠占鹊巢啊。

    司马卓的意思是让我发兵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然后再向他尽忠。

    空手套白狼是吧。

    林玄随手扔下敕令。

    脱了裤子放屁,都是文字游戏。

    探马来报,郢州水军已经出动,顺江东下,往建康而去。

    他们共有战船五百,水军五万,分成前后两队。

    前队三百,由袁良统领,急速顺江东下。

    后队两百,主帅是袁祎之,压着后路,缓缓而行。

    “步兵呢?”林玄问道。

    探马回道:“十万步兵留守郢州,城内城外都有布防。”

    “好。”林玄拍着胡床扶手,长身而起,“是时候出手了。”

    他叫来何蛟与水军诸部将领。

    众人齐聚一堂。

    林玄说:“袁祎之已经谋反,此刻正率军东进,准备攻打建康。”

    众将士群情激愤,尤其是何蛟,拳头紧握,牙关紧锁。

    却是一脸兴奋。

    林玄看着他,轻笑着点点头。

    遇战则喜,果然是天生的将军。

    何蛟抬起头,红着眼睛看着林玄,“林公子,下令吗,这一天我等了好久。”

    林玄挺着胸脯,抬起手挥向空中,“众将听令,出兵江夏,端掉袁氏的老巢。”

    话糙理不糙,众人听得明白,激动不已。

    林玄命令何蛟为水军总指挥,带领大军准备出征江夏。

    他又画了一幅详细的郢州水网地图,让令兵去武宁交给程威,并让他带三千银甲骑兵顺江东下,绕河而走,与水军相互配合。

    林玄与何蛟登上那艘最高大的指挥舰,率领七百弩船,扬起风帆,往东而行。

    在这里长江转了个弯,忽然南下。

    南下至巴陵,又会掉头往东,流入江夏。

    何蛟见林玄并未顺江转弯南下,而是朝着杨水的出水口驶了进去。

    “林公子,那边是死路。”

    林玄说:“根据我的消息,巴陵郡水浅,袁良往里面打入二十里地的木桩,专门拦截船只,我们的船无法通过。”

    “还有这事?”何蛟急急说道:“可是杨水是长江的支流,河道狭小,很多地方难以行船,而且还是死路。

    我们沿着杨水逆流而上,怎么可能到达江夏。”

    “何将军放心。”林玄说:“我已派人将杨水上游与沔水连通。

    虽然水道不深,好在我们船小,吃水浅,足以通行。”

    何蛟看着林玄,眉头微微一皱,“公子已经将杨水和沔水打通了?”

    “正是。”我让程威做的,没有告诉任何人,以免走漏风声,说完,他又看向何蛟,轻声说道:“请何将军不要责怪我。”

    何蛟微微低下头,躲开林玄的目光,“我哪里敢责怪公子,诸事全听公子吩咐。”

    七百舰船拉满长帆,顺着西北风,沿着杨水逆流而上。

    半天工夫,他们已经从杨水驶入沔水。

    沔水是汉水的下游,水流平缓,河面宽广,七百战船,乘风破浪,往南疾驰而去。

    袁祎之率领两百战船缓缓而行。

    忽然接到战报,说荆州水军没有南下巴陵,而是往东进入杨水,沿着杨水不知道就怎么转到了沔水。

    此刻七百战船,正沿着沔水南下,往江夏疾驰而来。

    袁祎之身体一颤,眼前忽然发黑。

    眩晕片刻之后,逐渐恢复光明。

    他猛然起身,让令兵传令前军,减缓移动速度。

    而他带着两百后军,掉头往西,回援江夏。

    江夏城防坚固,周围还驻守着十万步兵,荆州水军不可能攻破城池。

    但江夏是他们的根基,军士们的家眷全在江夏。

    若江夏有失,兵士必然无心作战。

    到时候军心大乱,他的所有努力将付诸东流。

    他必须回军,消灭荆州水军,安定大后方,之后再东进与袁良汇合,合军攻打建康。

    袁祎之率领二百战船,返身疾速,想要赶在林玄进入长江之前,将他的船队堵在沔水之上,凭借他船体高大的优势,将他们集中击沉于沔水长江的交汇处。

    可等他赶回江夏水面的时候,却发现林玄的战船已经驶出沔水,进入长江江面,正往江夏,疾驶而去。

    没想到他们的战船速度这么快。

    以他的预计,起码半日之后才能到达,为何提前了这么久?

    袁祎之吃惊不小。

    等他看到那些战船高耸的桅杆的时候,他全明白了。

    林玄的战船,船身小而轻,而那长帆又宽又高,吃满西北风,速度极快。

    袁祎之瞪着眼,怒吼一声,率领舰队向他们冲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