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悠闲人生:从玩盆景开始 » 第92章石磨豆浆,谈红楼!【求追读】

第92章石磨豆浆,谈红楼!【求追读】

    清晨,许远睡醒之后,穿衣下床,放飞了无人机,去院中做石磨豆浆。

    一,研磨黄豆

    将泡好的黄豆放入石磨中,加入适量清水。用手摇动石磨,让其转动起来,在转动过程中,适当加入一些清水,以便更好的将黄豆打碎。

    二,过滤渣滓

    在摇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渣滓,在完成了全部操作之后,去屋里拿了一块纱布和一个盆子,将其过滤掉。

    三,煮沸

    将过滤出来的豆浆倒入锅中,并加入适量清水,开始加热并搅拌。

    当沸腾时需要不断地搅拌,并适当调整火候,以防止豆浆溢出。

    四,加入配料

    在豆浆煮沸之后,加入适量的白砂糖和红枣。

    五,过滤豆渣

    将煮好的豆浆用纱布过滤,过滤掉其中的豆渣。

    六,冷却

    将过滤好的一盆豆浆放入冰箱中冻。

    许远冻了豆浆一段时间之后,取了出来,倒了一杯,喝了一口,感觉很醇香,很丝滑,很浓厚,很甜,还有一种红枣的味道。

    他觉得这么好的豆浆,其口感是街上店铺做出来的豆浆不能比的!

    当然,还有一种怀旧的味道!

    许远喝完豆浆之后,将杯子放到床头柜上,收了无人机,走到电脑桌旁,在椅子上坐下,将无人机拍摄到的视频上传到了网上,剪辑过后,设置了一个制作石磨豆浆的标题,上传到了哔站。

    他关了电脑,心想今天去干什么呢。

    去山上挖桩子,一时之间想不来去挖什么桩子。

    许远决定去找姚静姝玩,灌了两升大雪碧瓶子的豆浆,走到院中,将装着豆浆的大雪碧瓶子放在了木鸢上,驾驭木鸢,飞到如梦园的院门口,他下了木鸢,锁上院门。

    他上了木鸢,驾驭木鸢在姚静姝家院中落下。

    屋中,姚静姝听到动静,走了出来,对许远道:

    “许远,你这不速之客,来找我干啥了!”

    许远俯身拎起木鸢上放着的大雪碧瓶子,冲姚静姝笑道:

    “静姝,我来给你送石磨豆浆来了,我加了白砂糖,红枣,特别好喝,这大雪碧瓶子是两升的,今天让你石磨豆浆自由!”

    此时,春日高升。

    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还有些热。

    姚静姝跑到许远身边,从他手中拿过了大雪碧瓶子,拧开盖子,喝了一口,感觉冰凉,醇甜,还带着红枣的气息。

    咕咚咕咚喝了起来,感觉很爽!

    许远见姚静姝喝的这么快,心里很是开心!

    过了一会。

    姚静姝喝了四分之一豆浆,拧上了大雪碧瓶子的盖子,对许远道:

    “很不错,这是我喝过最好喝的豆浆了!”

    许远说道:

    “静姝,你有什么想吃,或者是想喝的吗,我给你弄!”

    姚静姝微微思索,嘀咕道:

    “我一时之间想不出来,等我想出来再说吧,屋里坐!”

    随即,她拎着雪碧瓶子,步履款款,朝屋里走去。

    许远跟着姚静姝,走进了屋里。

    “许远,你随便坐吧!”

    姚静姝对许远说了一声,朝冰箱走去。

    许远走到桌子旁,在椅子上坐下。

    姚静姝将大雪碧瓶子放进冰箱中后,走到许远对面,在椅子上坐下,感慨道:

    “咱们真是两个闲人呀!”

    许远说道:

    “静姝,你还养蜜蜂,我是真正的闲人!”

    姚静姝说道:

    “许远,你不还拍视频挣钱吗!”

    许远说道:

    “我只是随便拍拍,没将其当成一个职业!”

    姚静姝问道:

    “许远,你把什么当成职业了!”

    许远说道:

    “写网路小说呀,构想出一个瑰丽的世界,将其付诸笔端,这不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吗!”

    姚静姝点了点头,认真道:

    “是很浪漫,……我最在看红楼梦,你最喜欢里面哪个女子!”

    许远毫不犹豫,说道:

    “三姑娘探春!”

    姚静姝由衷道:

    “探春工诗善书,趣味高雅,曾发起建立海棠诗社,是大观园中的一位大才女;她关心家国大事,有经世致用之才,曾奉王夫人之命代凤姐理家,并主持大观园改革,是个长得漂亮,又有本事的女子!”

    许远说道:

    “当初王熙凤小产,探春和李纨掌家,她看出大观园里可以生出银两的经济作物还真不少,譬如潇湘馆的竹林、稻香村的稻田、蘅芜院的香料香草、怡红院的鲜花。同一座园子,不同的运用方法,大观园不只能“大观”,还能“大用”。

    她认为与其将这些地方包给外人赚钱,不如包给自家人,打算将这些地方承包给家里的老妈妈们来盈利。

    要是按照小说来说的话,她算是种田文女主的开山鼻祖了!”

    姚静姝说道:

    “红楼中,有一个比探春更加精明的女人,那便是宝姐姐。当初,探春认为“徒法不足以自行”,让宝钗帮她想得更仔细。

    宝钗提醒探春要选对人、归对账。

    因为一个好的制度,要能让众人得其利,否则这笔新创的财源,可能变成新的风波,因为账房们、没承包到的妈妈们,都可能因为沾不到光而眼红阻挡。

    宝钗建议,这些“承包商”可以从大观园获得很多进账,但是她们不能只享权利,不尽义务,除了上缴一定的钱粮外,还必须负责大观园里各房的杂项开销,如此账房每年将省下四百多两银子。

    而且承包的老妈妈们,每年要拨一笔经费,让没有承包到的老妈妈们也能得到一些好处。

    宝钗的安排真是面面俱到,外头账房里一年少出四五百银子,也不觉的很艰啬了。

    他们里头却也得些小补;这些没营生的妈妈们也宽裕了;园子里花木也可以每年滋长繁盛;就是你们也得了可使之物:这庶几不失大体。

    更关键的是,宝钗还建议,若能将这些省下来的银子转去置产,一年四百两,二年八百两,打租的房子也能多买几间,薄沙地也可以添几亩了。

    这些房子、田地都可以收租、收粮,起源都是大观园。

    宝钗懂得把钱看成资本,用资本购置资产,如果把资产孳息再拿去投资置产,如此循环,大观园就变成了一个创造财富的自动复利机器了!”

    许远说:

    “我还喜欢史湘云,那丫头很可爱!”

    姚静姝笑道:

    “真真是个呆子,连个当票子也不知道,少见多怪的!”

    ……

    两人一边谈红楼,一边欢笑,场面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