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雁云传 » 第二十九章 娶亲(下)

第二十九章 娶亲(下)

    公开审理的结果正如太子和二皇子所料,因缺乏实证,未能定论,皇帝令二人在府内反省一个月,朝中事务不准其插手,这段时日,皇帝发现许多有志之士因不愿加入这争权的洪流而被外放做官,于是大举整顿朝纲,但凡查到实据的,一律按律法处置,升调外放官员,海氏兄长也再此之列,太子虽然焦心,却也只能按兵不动,丞相更是不敢多言。

    随着匈奴求亲使团的到来,太子及二皇子被解了禁足,二皇子看到赫连云月的一瞬间,心里已然明白,隔日皇帝诏他前来说道“玦儿,此刻和亲,指明要与你成婚,你可愿意”,二皇子即刻说道“儿臣并不愿意”皇帝意味深长的看着他说道“如今国库空虚,民生不安,我们已经没有钱粮去作战了”二皇子没有说话,皇帝看着他坚毅的神色说道“我知你不愿,当日那侧妃文氏亦是朕强逼着你娶的,可是这匈奴的公主非要嫁于你,你让我怎么办?如今太子正盛,你就不想自己多条臂膀吗,无后顾之忧吗?”二皇子说道“这至尊之位我从未想要得到,我宁愿是一布衣,与良人共守一世”皇帝听他的话中之意似是有心仪之人,于是说到“那朕便将你那心仪之人一起许你,如何?”二皇子没有回答他,他要娶之人必得她愿意才可以,二人僵持不下,海公公说道“殿下,有些时日未见到俪妃了吧,快些去吧,俪妃在里间盼着殿下呢?”,二皇子头也不回的朝里间奔去,看到俪妃双鬓的白发,苍白的面容,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道“母妃,是儿臣不好,儿臣让你担忧了”,俪妃只是笑着摸着他的头,在她心里,什么都没有她的琰儿重要,从俪妃那出来,他答应求娶匈奴公主。

    消息传入二皇子府内,宫中典仪官开始布置府邸,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趁的二皇子很是落寞,文氏说道“既然不愿,又何必答应”,二皇子说“那日在宫内,看着母妃的样子,你知道我有多疼吗?为了母妃,我什么都可以做”文氏冷哼了一声说道“原来如此”说完便离开了,二皇子看着她的背影愧疚万分,他娶她终究也是因为利益,并无半分情谊,但他没有选择,只能如此。至晚时分二皇子有些烦闷,便想出去走走,于是便出门至长街转悠,人群中他看到了云瑜,云瑜正盯着一匹小马发呆,马贩子说“这是西域纯种汗血宝马,姑娘可要来上一匹”,云瑜自小与马匹打交道,自是知道这匹小马很是纯正,奈何这价钱有些吃不消,犹疑之际,二皇子将银两递给马贩子说到“这匹小马我要了”,云瑜看着二皇子的一瞬间很是惊喜,回京已经两月,她心里的思念疯了一般飞涨,二皇子将小马的缰绳递给她说道“送你”,云瑜虽欣喜却并没有打算收,说到“既然殿下已经付过银两,那便是殿下的了,云瑜实不敢收”徐伯在远处喊道“瑜儿,回家吃饭”云瑜便对二皇子说道“家中有事,还请殿下见谅,云瑜告退”二皇子想去拉云瑜的手臂,却没有拉到,云瑜飞奔离去,留下二皇子一人杵在原地,他知道她在躲他,回到府内,海氏见云瑜脸色有些不对,便问徐伯“怎么了?”徐伯说“长街之上遇到二皇子了”海氏知道云瑜心里难过便对着怀中的婴孩说道“会过去的对不对?”小婴儿唔唔的说着,像是回应一般。

    那一晚云瑜呆呆的坐在窗前,摆弄着杏花的枝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已是满脸的泪水,他是九天翱翔的龙,而她却不是与之相配的凤,成亲之日,送完宾客之后,二皇子喝的烂醉,来到她的府邸外,隔着墙坐了一整晚,徐伯问她该怎么办,云瑜几次想要冲出去抱住他,终究没有跨出去,她对徐伯说“就当他醉了吧,送殿下回去”,徐伯找了几个下人将二皇子送回府内,二皇子突然一把拽过徐伯说道“她为什么不出来见我,为什么?”徐伯赶紧说道“殿下可是喝迷糊了,哪有什么人要见您呐,快些回去吧”,说完匆匆离去。二皇子把自己关在书房,任谁叫都不出来,赫连云月自知理亏,便自觉换掉喜服去拜见文氏,文氏在院中抚琴,对于赫连云月的到来表现的及其冷淡说道“不必如此,你我都是侧妃,今后又在这院中一起生活,相敬如宾倒也不必,互不相干亦可”,赫连云月闻言没有说话,略坐了会便回到自己的院内,随嫁来的侍女说道“公主地位尊崇,这些赵人怎会如此无礼”,赫连云月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说话,她知道路是自己选的,就算他心中没有自己,只要能留在他的身边,那也是好的。

    书房中的二皇子从怀中摸出一把很短的匕首,上面刻着龙纹,刀柄上还刻着他的小字琰,回京前的那个晚上他原想送给她的,那是他最珍视的东西,如今他们之间再也没有多余的可能了。

    已经数不清海氏来来回回多少趟了,云瑜的房门一直关着,海氏实在是放心不下,焦急的在门外徘徊,徐伯对她说“放心,瑜儿不会做傻事的,让她静一静”,房内的云瑜呆愣楞的坐在床上,她想不通他既然心里有她,为何还要娶赫连云月,难道在他们这些人心里,那些算计真的要比真情更加的有吸引力吗?她好恨,她恨自己为什么要爱上这样一个人,连喜欢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知道。婴儿的哭声让她如梦初醒,她还有好些事要做,于是打开了门,海氏见她开门出来,便冲过去抱住了她,不停的安抚着,云瑜嘴角扯出一丝微笑说道“嫂嫂不必担忧,我无事的”,抱着平儿云瑜长长的出了口气,徐伯说道“圣下刚刚传来口谕,王爷和世子可以归雁北了”,云瑜和海氏看了一眼,便去准备了。

    雁地虽寒苦,海氏却执意前往,只因那里有云青的影子,云瑜拗不过只好带海氏一同前往,二皇子一早便等在京郊之外的亭中,海氏远远看到,示意云瑜,云瑜欲走,海氏说道“一别经年,别留下什么遗憾,去吧,总要见一见的”二皇子见云瑜骑马向他这边奔来,满眼都是笑意,云瑜下马见礼,二皇子将她一把扶起,左右人等见状退下,守在周围,二皇子将那把匕首放在云瑜手中说道“带着它,可好?”云瑜摸了摸那把匕首,便知不是俗物,抬起头看着二皇子说道“殿下的礼物太过贵重,云瑜不敢收,还请殿下收回”二皇子眼中的泪水不由得落了下来,他从没有在人前这样过,云瑜看着二皇子的样子,自己眼中的泪水也没控制住,二皇子伸手将她脸上的泪珠擦掉,哽咽的说不出话,再多呆一秒,云瑜就会崩溃,于是拿着那把匕首转身翻身上马朝远处奔去,二皇子伸手扑了个空,扶着亭柱泣不成声,他知道这一别便是三年五载,又或是再也不见,他多想随她一起去,就像从前一样,一直在她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