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大唐新帝国 » 第0034 朱温论势

第0034 朱温论势

    唐祚至今,两百七十年,礼崩乐坏,歪风猖獗。宦官揽权,军镇割据,结党营私,官贪吏污,民心松散,国朝倾倒乃旦夕间事。

    唐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占先者王侯,失先者穷寇,以大王的才干,能相抗衡的,唯有这寥寥数人,俱是雄才之辈,不可小觑,久之必为大王外患。

    且大王坐拥中原四冲之地,强敌环伺,难以固守,必须主动进击,将战事向外扩散,才能保中原之靖。若想保中原之靖,首取者当为河南道。”说完便在东路展开搏杀。

    朱温一边和他交换落子,一边道:“子振所言差矣!当今天下英雄何其多也,岂止二李一杨。

    朱瑄据郓州,朱瑾据兖州,王敬武据青州,时溥据徐州,秦宗权据蔡州,河南之地皆是英雄,取河南为根本,谈和容易?

    更有河朔三大强藩以及两浙董昌,钱鏐、江西钟传、武昌杜洪、湖南周岳,襄阳赵德堙、荆南郭禹都是割据一藩。

    我意,当先与太原决战,若胜,并其军,方能争雄天下,不胜,则天下当为太原所有。”

    敬翔驳道:“朱瑄,目光短浅;朱瑾,一介武夫;王敬武,冢中枯骨;时溥,刻薄寡恩;秦宗权,强弩之末,皆不足惧。其他几个藩镇,也称不上英雄。大王必取河南,以为霸者之资,方能与河东争锋。如今独眼龙(李克用的外号)帐下猛将如云,兵强如山,若先攻河东,则大王险矣!恐未过河,已为其败。”

    朱温再看棋局背面,果然见大龙被困,眼看不保,此一失,腹地尽归黑棋,则满盘皆输。

    朱温不由得感慨道:“子振果然胸怀真才,这一番话,算是把天下大局点透了,河南道的重要性,本王岂能不知?奈何河南蔡贼秦宗权实力大过庞大,本王实力有限,想要灭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敬翔道:“大王不必忧虑,汴州大战后的秦宗权实力早已大减,再其凶残暴戾,军中以人肉为粮,弄得四野凋敝,生机全无,早已成为强弩之末,其覆灭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而负责剿灭秦宗权的感化节度使,蔡州四面行营都统时溥毫无作为,先帝在位时便早已不满,多次催促其征剿,大王本为副都统,如今新皇登基,有心振作,正可趁此良机主动向圣人奏请正都统之职,再拉拢朱瑄,朱瑾,举众人之力,一举灭掉秦宗权。”

    朱温沉凝片刻,道:“若是圣人不答应本王的请求呢?”

    敬翔闻言一笑:“大王可求助于中官。”

    “中官之首杨复恭和李克用交好,与本王向来不合,他会帮忙吗?”

    敬翔神秘一笑:“难道除了杨复恭就没有其他人了吗?”

    朱温明白了。

    “只是派谁去好呢?”

    “宣武进奏院李院使精通纵横之术,有王府喉舌之称,可派他前去说服。”

    朱温哈哈一笑,道:“好,就这么定了。”

    “那卑职现在就去处理?”

    朱温笑骂道:“好你个子振,本王就知道你主动请缨下这一盘棋,定是有话要说。不急,先把这盘下了再去不迟。”

    “谨遵大王之令。”敬翔会心一笑。

    ……

    七月初旬的一天,刘季述休值,正在府中小歇,这时,门房来报:“主人,宣武进奏院李院使前来拜访。”

    刘季述正在内堂品茶,闻言有些好奇的道:“宣武使者?他来干什么?”说完,顿了一顿,又道:“请他进来吧。”

    等李振步入内堂后,他潇洒的躬身一礼后,便爽朗的道:“中尉,下官唐突来拜,还望勿怪啊!”

    刘季述看到李振身后有四名仆从肩扛箱子,手捧锦盒,不明其来意,心中疑窦丛生,他拱了拱手,微微寒暄了几句,便请他入座。

    二人分宾主坐定,婢女奉上茶来。李振让仆从把锦盒木箱放在地板上,挥手令其退下,然后说道:“中尉,振受节帅所托,请移步一观。”

    一只木箱,一只锦盒,木箱里装满了银铤,锦盒里装了三百多两黄金,刘季述观罢瞪大了眼睛,然后说道:“李院使,这是何意?”

    李振脸含神秘之色,示意刘季述轻声说话,然后小声道:“我家节帅知道刘中尉向来清廉,家眷又多,特来馈赠一些财物以补家用。”

    刘季述虽然对这么多财货很是眼热,但不知道他的意图,不敢冒然收礼,他说道:“李院使,请代我向沛郡王致意,感谢他如此盛意,只是无功不受禄,如此财物咱家不能受。”

    李振知道刘季述心动了,钱财开路,不管哪个时代都通行,他顿了顿,道:“不瞒中尉,伪蔡帝秦宗权残暴不仁,祸害中原,蔡州四面行营都统时溥剿贼不尽心,我家主上身为王师副都统,心中甚为忧急,恨不得早日剿灭乱贼,还天下一个太平,故前些日子曾上奏天子,欲代时溥讨伐,无奈天子不允。

    我家节帅知道中尉是三朝名宦,德高望重,又是定策功臣,甚得天子信任,想请中尉在圣人面前美言几句。”

    “是这样啊。”刘季述听完沉吟片刻,笑呵呵的道:“咱家恐怕要让沛郡王失望了,咱家虽为天子家臣,奈何人言微轻,恐有心无力啊!”

    李振知道他这是待价而沽,他还有底牌,只见他郑重其事的道:“我家节帅说了,只要中尉肯帮忙,今后凡有事但凭差遣!”

    “这……”这一次刘季述终于心动了,他虽为神策右军护军中尉,名义上执掌禁军右军,有禁军的一半兵权,跟左军中尉杨复恭并列,但因为杨复恭又兼了一个观军容使的职位,观军容使位在神策军中尉之上,是全军统帅。

    所以实际上大部分兵权都在杨复恭手上,他手中没多少兵权,权势远不能和杨复恭相比,而他杨复恭的权势是如何来的呢?

    天子给的?

    错!

    刘季述深深地知道,杨复恭能有如今的权势,一部分是他自己争取来的,一部分是占了他亲哥,时任天下兵马都监杨复光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