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自爆穿越,朱元璋封我为大明国师 » 第六十六章 永乐大帝自己对于迁都的思考

第六十六章 永乐大帝自己对于迁都的思考

    每次朱棣做错事请,大哥也会主动帮忙担待。

    只不过让朱棣更加感慨的是,朱元璋对于他的夸赞,一直不断的在强调,他长大了。

    或许这句夸赞,在其他人眼中看来,多少有点过于幼稚。

    要知道现在被朱元璋不断夸赞长大了的朱棣,已经三十八岁了。

    自古在华夏,流行着三十而立的说法。

    三十八岁的朱棣,不光是早就成家,而且在镇守北疆,抵御前元余孽的事业上,做的风生水起。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朱棣,已经算是非常成功的男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朱棣都做的相当不错,但是在朱元璋的眼里面,这个三十八岁的儿子,也不过刚刚长大成人。

    一直在一旁的朱景,仿佛也是被眼前两人的父子情深的情绪所感染,脑海中瞬间出现了一句话:

    在父母的面前,不管孩子多大年纪,永远都是孩子。

    相较于朱景的感慨,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两人,则是更多的是唏嘘。

    原本正常时间线,朱元璋已经马上就要去见阎王爷,但因为朱景的出现。

    朱元璋不但得以延年益寿,更能够弥补对于老四儿子朱棣亏欠的遗憾。

    不管是原来不曾给于过的夸赞,还是一直从来没有想过的皇位。

    现在朱元璋,都愿意给于这个争气的好儿子。

    事实上,朱棣关于三道考验的回应,到了这个时候,朱元璋已经完全相信自己这个老四能够当大明的第二任皇帝,而且一定是一个好皇帝。

    只不过很明显朱元璋不能就这么武断的当场下旨,他还需要再看看朱景最后的意见。

    但聪明的朱元璋,到了这个时候,也意识到朱景之所以会出第三道考验给到朱棣,实际上更多的是在帮助他朱元璋驱除心病。

    不说其他,单单朱景真心为他考虑的心意,就足以让朱元璋为之动容。

    朱元璋也是毫不遮掩的再次感谢朱景道:

    “先生,多谢你的安慰,老朱咱什么都明白,但很多时候,心病就是没有办法医治。”

    “不过,先生,你放心,我现在已经没有原来那么介意这件事情,老四,你就继续说吧!”

    说完之后,朱元璋也是长舒一口气,仿佛是瞬间排除掉了内心的痛苦。

    只不过朱棣和朱景都非常清楚,朱元璋只是暂时的放下了,他更多需要的还是时间。

    唯有时间可以抚平所有的伤口和痛苦。

    朱景也是冲着朱棣点头笑了笑。

    朱棣才缓缓的继续说道:

    “父皇,在我看来迁都的确是大明王朝想要延续气运的必行之事,不能耽搁。”

    “当初,我听大哥说过,父皇最开始是想定都开封府。”

    “不得不说,父皇这个决策相当英明,但是同样也有点大意。”

    “开封府如果按照兵书上说的去看待的话,的确有其地理位置优势,相对居中,进退自如。”

    朱棣并没有侃侃而谈,反倒是有理有据的从兵法上开始进行分析,为什么当初不能定都开封府。

    “但是开封府的劣势也是非常明显,那就是地处平原,易攻难守,宋朝灭亡的教训,我们必须引以为鉴。”

    “元朝虽然被灭,但是前元残余势力逃入大漠蒙古,依然有很大的威胁。

    “所以开封府单单从军事战略上面来讲,就不太适合做大明国的都城。”

    “同样开封府还有黄河之患,经常动不动就会有水灾,如果大明王朝定都在这里的话,也会常年遭受水灾之祸。”

    “所以在儿臣看来,当初定都开封府的决策,父皇您只是英明,但却还是疏忽大意了。”

    朱棣说道这里的时候,就赶紧打住,没有继续往下说,而是非常真正的看着自己的父皇,是否有生气。

    虽然朱元璋刚才说可以放下了,但是这种心病的事情,怎么能够说放就放。

    就算父皇是当今皇帝,也不可能做到瞬间拿得起放得下的程度。

    至少对于朱棣来说,他是非常了解自己这个父皇的性格脾气。

    没想到朱元璋却是嘴角渐渐上扬,露出了一个非常满意的笑容。

    当初定都的事情,老四根本就没有参与,就算是朱标这个好大哥,跟他简单说了一些情况,但也不可能如此的事无巨细。

    可是刚才很明显自己的这个老四儿子,竟然能够如此认真的从方方面面来考虑,为什么不能定都开封府的原因。

    那就说明自己这个老四儿子,暗中是没有少在政务国事上面下苦功夫。

    不说其他,单单冲着这一点,他朱元璋就可以很骄傲。

    没想到,自己这个不起眼的老四儿子,不光是领兵打仗有一套,在国事政务能力上也如此突出。

    反倒是朱景则是继续幽幽的追问道:

    “燕王,除了开封府之外,当初老爷子还有过想要把都城迁到老家凤阳,而且老爷子更是直接将凤阳升为中都。”

    “中都皇城建设规格非常高,不管是对比金陵,方方面面都不差,但是最后老爷子也放弃了这个念头。”

    “燕王,你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呢?”

    朱元璋没想到自己当初迁都的小心思,朱景竟然了如指掌。

    要知道迁都这样的国策,属于国家层面的机密,当初除了朱标,李善长,刘伯温等极个别的人知晓此事之外,其他人根本不知道。

    不过随后朱元璋也就释然了,毕竟朱景可是来自未来世界的先知者,这点机密知道也是再正常不过。

    只是朱棣明显没有想到,当初父皇朱元璋竟然还考虑过要迁都道凤阳。

    就算是他跟少师道衍,在合计这件事情的时候,大致的推算过父皇当初可能心目当中比较中意的几个州府。

    首先一定是原来某些朝代已经定都过的州府,随后则是一些地理位置比较占优势的州府。

    不管是开封府,亦或者是西安府,很明显都符合这样的规划。

    只是让朱棣万万想不到的是,自己父皇竟然连凤阳这种地方都考虑进去。

    虽然华夏自古一直都有衣锦还乡的说法,朱元璋成了大明国的皇帝,想要衣锦还乡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可是真到了这种程度的时候,朱元璋身为一国之君,就不能有太多的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