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书院 » 第三十一章 救太子一命

第三十一章 救太子一命

    李隆基看到杨玉环,是在他和武惠妃生的儿子李琩的一次宴会上。当时武惠妃就坐在李隆基的旁边,他看到这个男人的眼睛一亮,就知道儿子的这个妃保不住了。她不知道李隆基会用什么借口把自己亲生儿子的女儿弄到身边来,但是她知道,李隆基一定有办法,毕竟,他是一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人,这点上,李隆基和他的曾祖李世民是同一款的。

    武惠妃有些生气地说:“你怎么老想着你儿子的媳妇?这要是在民间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老李有点尴尬:“你看你,想哪里去了,我是那样的人吗?”

    “你是什么人,我还不知道?”

    第二天,武惠妃把黄斌找了过去,备了一桌子好酒好菜,说:“孟大人,你能来我这里,真是让我受宠若惊呀,有些话只能跟你说。”

    黄斌品了品美酒,放下杯子:“姐先别说,让我猜猜。”

    “你肯定猜不着。”

    黄斌微笑:“如果我猜得没错的话,和寿王有点关系。”

    惠惠脸一白:“你咋啥都知道?你是神仙下凡吧?”

    “我只是个老夫子,有幸得到皇上的信任,帮他排下忧解下难。”

    “他是个孬货!”

    黄斌从历史资料上得知,李隆基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讳把杨玉环从儿子手上抢过来,主要理由是武惠妃死了,他逢人就说因为没了红颜知己,人生十分的无趣,每天行尸走肉,活着没有意思,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不理政事,等他指示的奏折快顶破屋顶了,他也只当没看到。

    武惠妃在害死李瑛兄弟三个后,心中一直充满了罪恶感,另一个导致她病入膏肓的重要原因是,她之所以这么干,主要是想让自己的儿子上位,结果事后李隆基把太子之位给了老实巴交的李亨,有一种非常严重的被忽悠感。

    如今罪恶感是没有,被忽悠感确实是存在的,再加上李隆基又对自己儿子李琩的女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多少让人心里有点膈应,所以武惠妃对李隆基的态度就没以前那么温良恭敬了,这就有点意气用事了。

    在政事堂议完国家大事后,李隆基严肃地对黄斌说:“你对公公爬灰这事儿怎么看?”

    “你想是听好话还是实话?”

    “都说一说吧。”

    “好话就是,有了美人在身边,一边身心舒爽吃嘛嘛香,实话就是,这个红颜祸水搞不好亡国,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事儿你肯定是知道的。”

    李隆基摇摇头:“老弟你看来还不太了解我啊,女人是女人,江山是江山,我那么宠惠妃,不也没把太子的位子给她,这个,我还是分得清的。”

    黄斌想,要不要跟他说说马嵬驿的事儿呢?

    李隆基语重心长地说:“孟啊,你别把我看的太低了,我这个位子当年也是别人的手里抢来的,你虽然才华相当的横溢,如果我不用你,也没辙,你这样的人,跟老李老杜他们差不多,一肚子经世济民安邦纬业的抱负,在这个社会,如果不当个官,这些个抱负就无从施展,官儿从哪里来?还不是我从口袋里掏出来,既便是科举考上来的,卷子不也是我让人制定的,出什么题,答什么卷,那也不是得按我的喜好来?”

    黄斌说:“大家说的是,我五体投地啊。”

    纵观老孟的一生,大半辈子都在求官的路上奔波,这点和李白杜甫没有什么两样儿,只不过,怎么说呢?相对要矜持一点儿吧。

    因为性格之故,李白就表现得奔放一点,没老孟老杜那么含蓄。

    李隆基又说:“白哥这人,才还是有才,主要是嘴上没个把门的,孔老二早就教导过我们,事成于秘败于泄,他几杯猫尿一下肚,天王老子也不管不顾了,你说,这样的人,我怎么能托负?一喝多点,什么高力士给他磨墨脱鞋,我叫他上船他不理,这么搞,同事关系能处得好吗?关系没处好,事情能办得好吗?所以啊,做官,还是能先做人。这方面,还是你成熟些。”

    见玄宗对自己这么巴心巴肝,黄斌不免有些惭愧,前些天还在和老张商量着怎么夺他的天下呢,现在看,这事儿看来得缓缓了,毕竟刚拜相了啊!当当宰相一直是黄斌小时候看小人书时就产生的梦想,中国人嘛,都有个出将入相的梦想,如今梦想成真,还不得好好体验一下。不过,黄斌知道,大唐贤相不少,所谓的“贤”都是相对于皇帝家而言,为皇家着想卖力就可以称得上是“贤”,黄斌却从小只想做一个“仁相”,普天之下,众生平等,一个真正站在生命一边,不管你生在帝王之家还是小民之家,在生命的天平上,都是一样的重量,这样的宰相,才称得上是“大唐仁相”。

    杨玉环的事儿,看来是挡不住了,史书上说李隆基之所以强纳玉环是因为武惠死了的缘故,现在看全是屁话,武惠没死,李隆基不一样要纳,男人啊,到了这个位子上,他想要的东西,谁也拦不住,即使是他亲生儿子的媳妇儿。

    李隆基说:“这个事儿,你还得替我保密,不能让别人知道了。”

    “你可拉倒吧哥,你这事儿,现在整个长安城都知道了,不信你派个太监去打听一下。”

    李隆基脸一白:“谁说的?快点告诉我,我要满门操斩!”

    “千万别,这样一来,就坐实了,我的建议是,大家您就装作不知道,这事儿就慢慢过去了,毕竟身正不怕影子斜。”

    李隆基点点头:“行,就按你说的办。”

    黄斌心头一热,看来老李是信任我的,既然如此,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为了小头的快活,把个大唐江山往死里作啊。

    黄斌一走,李林甫就来报到了。他附在李隆基耳朵边小声说:“哥,那件事儿办成了。”

    李隆基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感慨地说:“你和老孟,两个人,我是缺一不可啊。”

    李林甫笑咪咪地问:“大家觉得哪个强点?”

    “各有千秋各有千秋,都是大唐顶梁柱,你俩,要好好处啊。”

    李隆基语重心长地谆谆告诫。

    如今的黄斌,身为大唐宰相,也在长安城开了衙门,身为衙门全权大总管的韩德宝却看不去并不是那么高兴。

    偌大的衙门里,他弄了一桌子菜,和黄斌也京是孟大人一起小酌。

    “浩哥,咱们什么时候回襄阳呀?”

    “这个可以要放放,如今我是中央大员了,一举一动都牵动很多人的心,没有以前那么自由罗。”

    “我还是喜欢以前和你在鹿门书院的日子,那时的你比现在帅多了,现在感觉你有了许多的心事。”

    “是啊,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啊,尤其是现在的这个李林甫,真的是很不让人省心,得花点心思和他好好对付一下,不收拾一下他,大唐很多人要遭殃啊,他一个坏心思,不要说长安城,就是千里之外的襄阳,也有人家突遇灭门之祸。”

    “你真是为大唐操碎了心啊。”

    “等闲下来,我们回襄阳走走吧,我也有点想他们了。”

    这里的他们,德宝知道,除了韩云和孩子们,还有楚楚,李白这些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