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灼玉芳华 » 第23章万山城

第23章万山城

    晚霞漫天时,坡地上近百顶帐篷已经搭建完毕,得知小东家要在此处驻留几天,很多妇人拿着破被烂衣到河边拆洗,百十个孩子在追逐打闹,欢乐的笑声惊起了归巢的飞鸟。

    看着破衣烂衫瘦骨嶙峋的逃难军户,那一顶顶用麻布兽皮层层缝制的‘帐篷’,九儿心中恍若隔世。

    这些大明军户,一部分是图伦俩兄弟收留的建奴,一部分是从杜松军中退出的老军,剩下的都是他们从山中寻来的流民,冬春之际,草木刚返青,正是断粮的时刻,只要拿点吃的,十里八乡逃难百姓就会闻味而至。

    虎头站在九儿身后说:“东家,这些人怎么办?总不能带去盖州卫吧,石宗军的船队,一冬天已经接走了上万户的难民,上林村安置不下,正在开辟塘南那处荒地,银子流水似的往外淌。”

    九儿回头看看打闹嬉戏的孩童,很多都跟自己年龄相仿,叹口气说:“咱们现在能收纳万户难民,已尽全力了,盖州卫上林商号可以就地收纳难民开荒种田,上林保安在盖州卫竖旗,保护庄园,这里修建练兵基地,做保安队老营。”

    正说着,从岫岩石城方向走来一支骡马队,人马车辆足有上千,绵延出五六里远,虎头笑道:“卫儒和傅良臣莫非把岫岩石城都买空了不成,来这么多送货的。”

    九儿挥挥手:“咱们去看看,居家过日子,啥都缺,就这还不定能买齐呐。”

    简陋营地点起篝火,夜幕降临,辽东湾吹来的海风依然寒气逼人,卫儒虽然十三岁,但跟着九儿走南闯北早已变得异常沉稳。

    卫儒介绍完岫岩石城的陶员外、赵家、王家、黄家的家主后,笑眯眯显摆的拉着一位中年商贾对九儿说:“少东家,你保准儿想不到这是谁。”

    九儿借着篝火亮光,见眼前这人身高一米七五左右,一身棉袍整洁得体,没有佩戴玉器饰物,普通青巾缠头,国字脸浓眉大眼,上唇胡须修剪的整齐划一,好一张汉族样板脸。

    九儿拱手说道:“未请教,您是~~?”

    这人也是干脆,拱手回礼道:“铁岭马家,马万山,见过少东家。”

    九儿闻听大喜,招呼道:“这次出关明着给天津卫的增援人马护场子,实际则是为你而来,后来战事出现变故,不得不打道回府,没去铁岭,也没去义州城,心里正失落之时,没想到在此相遇,大家就坐吧,咱们边吃边聊。”

    一路上虽然吃喝不愁,但缺油少盐,也没菜肴瓜果,今天进镇子采购,加上大户们结善缘送来各种食材,今晚的宴席有些家的味道了。

    流民们分发了锅碗瓢盆,皂角布匹,正在烧热水洗漱,翻出压箱底的衣物准备穿上,安定下来,骨子里的规矩重新回到脑袋里。

    五口大铁锅里炖着猪肉粉皮白菜豆腐,还有两口铁锅各蒸着十笼屉馒头,这种用面丌子发面蒸的馒头,随着九儿一路走来,已经传遍辽东各地。

    九儿的帐篷是苟千里从林平堡带来的,宽敞厚实,里面点着六个烛灯,临时搭起的桌子摆满了鸡鸭鱼肉,山菇草蘑,从上林带来的美酒只有三坛,今晚也全都拿出来。

    张艺兴、骆少川、水生、獾郎、图伦和桑武他们押解装着双响炮的马车走驰道返回盖州卫的上林商号,没有消息来,说明已经抵达。

    这次没用上火炮,使得这大杀器没有进入朝廷视线,也算是天意使然,有东厂的牌票路引,不会有卫所兵丁捣乱。

    众人进了帐篷,苟千里与这些家主员外们很快混熟,三言两语间就打消了他们的顾虑,听到九儿说要在此处修建山庄时,几个家主一商量,很快把砖石瓦料木材工匠等采购施工做了分配,每家都得到几千两银子的工程,皆大欢喜。

    现在没有工钱的讲究,只要管饭,辽东之地,四处逃难的人有的是。

    这些员外家主都是人精,有了兵强马壮的邻居,东家还是个孩子,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让人安心的啦,恨不能连夜开挖地基。

    酒足饭饱,几个家主告辞回城,马万山家的仆人支起帐篷,他紧赶慢赶跑到岫岩城,也算是消息灵通的很。

    两人来到河边,傅良臣等人摆放桌椅,烧制茶水,虎头布置了岗哨,一天不回天津卫,他是一天都不敢懈怠。

    马万山至今不敢相信,一人退万骑的上林保安队东家,真的是眼前这半大孩子。

    看着两个身穿东厂内官服饰的人毕恭毕敬的伺候,还有那十多个身背长条皮兜的半大小子,如同常年刀口舔血的亡命汉子般冷森的目光和神情,马万山不由得浑身打了个寒颤。

    去年春天,建州军拿下抚顺城,老奴召见在抚顺城的商贾大户训话,担任警戒的巴牙喇就是这种神情。

    可那些人,手里都是几百条人命的主,眼前这些半大小子,难不成真是一夜斩杀建奴两万的人?太不可思议了吧。

    自己在沈阳马总兵府里当书吏的侄子,派人到铁岭找到自己,告诉战事发生逆转,让自己务必找到这上林保安东家,说是一定能看护马家五代人的基业,自己这才披星戴月追赶而来。

    奴赤的几个儿子对自家矿井皆有必得之心,但自己跟谁都是个死,听说这个小东家不仅杀了一个贝勒,连老奴都身受重伤。

    原本在辽东如日中天的建州女真,就被这孩子一顿胖揍,重新钻进山沟,山头频换大王旗,难道这辽东还会出个小英雄?自己竟然看不透了。

    看着脸上阴晴不定的中年大叔,九儿招招手说:“马东家,坐下尝尝这茉莉花茶,生茶运到上林村,经过筛选,晾干,炒制,到现在用桑纸皮筒包装,可保证一年不腐不烂不变味,只要开水冲泡,哪怕在戈壁边关,也能喝上清香扑鼻的茉莉花茶。”

    马万山坐在桌旁,看着五棱琉璃杯(玻璃杯)里放着一撮干巴巴的叶子和几朵干巴小白花,心中生疑没急着接话。

    洪诚提着一铜壶开水来到近前,给九儿和马万山面前的杯子添水,这些干巴叶子和花,如同被施展了魔法,扭曲晃动的舒展开来,一股茉莉花的清香扑鼻而来。

    马万山也是喝茶之人,大半辈子好茶贱茶奶茶都没少喝,除了在茶壶上论高低外,何时见过如此神奇清香的茶。

    在篝火亮光下,看着逐渐安定的茶叶沉到杯底,马万山说:“以往来到关外的都是砖茶,偶有大帅府会带来龙井和五夷茶,可那些茶都得煮才行,火候一大,只能洗肠子啦。”

    “那就请马东家尝尝,咱这上林茉莉花茶如何?”

    马万山端起玻璃杯,小心翼翼的抿了口,只觉得唇齿清香,幽香入怀,禁不住赞道:“这才是茶,好茶,不知小东家,此茉莉花价格如何?”

    “上林村出产的物品,是给人用的,人分三六九等,上林村的商品也分三六九等,就说这茶,运河拉纤夫解渴减乏喝的起,勋贵世绅招待亲朋也有的喝,皇亲国戚赏赐朝臣也有拿的出手的品类,从三个大钱一斤,到千两银子一斤都有,这也是上林商号准备在辽中设立分号的初衷。”

    “明白了,五天前听说了东家的事,还以为以讹传讹,到后来,如山的建奴首级、兵甲、军械、运抵沈阳城,才知道建奴这一战吃了大亏。

    “奴赤二十多年征战白山黑水,从弱到强,愈战愈勇,直到今天挥兵十万,马踏山河,只要平定叶赫部,整个辽东再无敌手,辽西蒙古十八家部落都投入其麾下,连马某都认为,建州女真会成为这三千里江山的霸主。”

    说到这里,马万山抬起头看着九儿,接着说道:“谁成被上林保安东家一阵胖揍,打的鼻青脸肿,满口牙落,别看西路军立了惊世之功,可大伙都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不瞒东家,听说其他三路兵马长官,都派出人手,从杜总兵那里购买首级,没人再去理会奴赤啦。”

    九儿喝了口茶,想了想说道:“奴赤只是受了挫折,离伤筋动骨还远着呐,朝廷若不能认清现实,吃亏的日子还在后面,所以一旦上林在沈阳开办商号,就会受到朝廷和建奴的两面挤压,难以善终。”

    马万山正端着茶杯细品,闻听一愣,片刻说道:“九东家的意思,不再考虑在辽东设立商号?那马某的三个矿洞怎么办?”

    九儿看着他说:“上林保安只是一支奇兵,真要控制这几千里山水,非几万能征惯战的人马不可。

    “目前朝廷颓废之势已成,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奴赤要一口吞下,没个三五十年,难分胜负,这种情形下,上林保安不易过早介入争端,但却不耽搁赚钱,至于马东家,怕是要挪挪地方啦。”

    马万山脸显没落神情,喃喃道:“马某五代相传,天下之大,又能去往哪里?”

    九儿笑道:“树挪死人挪活,卫儒~。”

    “来了,”

    “咱们的上林保安老营图纸可画好?”

    “大体画了个轮廓,施工尺寸还得细分。”

    卫儒拿着一张桑麻大纸来到近前,九儿接过铺到桌子上,虎头拿过支火把照亮。

    图纸上,一座如千户堡的寨子初露端倪,堡内宅院分布如城镇,和如今城堡不同,这座城是菱形城堡,城墙高低错落,只有一个城门,还建有巷道,易守难攻。

    堡子南端三里外是两河交汇点,画出了栈桥和码头,若是整修河道,五百料的海沧船可从海上直抵城堡。

    马万山看着图纸,心头突突乱跳,这个小东家这么大手笔,难道只想在此处做买卖不成?

    看完图纸,马万山眉头紧缩,不知小东家的意思,也就没法过于打听细则。

    九儿说:“你莫要乱想,此地风景优美交通便利,你是望山之人,静下心你就会发现,此地远比铁岭的矿产丰厚。

    “上林保安在此立足,一是看护盖州卫的商号,而是在此建立基地,有限度的扩大势力,到时候,朝廷不敢惹咱们,建奴亦是不能,东面的思密达更是没那尿性,这三方咱们来去自如,谁惹咱们,就敲掉他满嘴的牙。”

    马万山这才恢复精神,沉吟道:“东家方前说在义州城建设商号,怕是另有打算吧?”

    “当然,定辽右卫早就名存实亡,现在刘綎将军就食镇江卫堡,勉强护住周边三个卫堡,但他早晚要走,其他十九个卫堡都在建州女真和思密达手里,这怎么行。

    “义州城和镇江堡都是好地方,鸭绿江下游河道宽阔,上林的炮船可直抵城下,这些地方朝廷不要,上林保安队要了,届时,白山黑水的木材矿产药材,都会源源不断的从那里装船,上林村的衣食百货所用,也会直达这义州城。”

    说着,九儿看着马万山说:“若是你愿意,将铁岭和抚顺的矿洞卖给马家或者李家,或者建奴,携带一家老小来此地落脚,待辽东平定那天,去留自便,在这里,是安全的。”

    马万山如何听不出九儿的招揽之意,心中亦是感动莫名,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如今这小东家势力最小,布局眼光却稳健远大,自己若倾力相助,便是上林的创建元老,男人,有生之年,谁不想赌一把前程?

    马万山不再多想,离开椅子双膝跪地拜道:“铁岭马万山,愿加入上林保安队,鞍前马后,至死不渝。”

    九儿心中高兴,有这个巡山望脉的地质勘探人才,还懂得开矿冶炼,正是自己请之不得的人才。

    站起身,九儿搀起马万山说:“这座城明天就要开工,钱粮自有上林商号供给,你就在此督造吧,最近几天,会有万人流民到达,这里是上林在辽东第一座城,但不会是唯一一座城,马先生,任重道远呐。”

    听到九儿喊自己先生,马万山激动不已,郑重的说道:“东家放心,马某小有积蓄,愿出资修建这座城池,也算为上林贡献自己一份力吧。”

    九儿拍拍他胳膊说:“别牵强,没钱就说,既然你有这份心,那这座城就叫万山城吧。”

    五天后,獾郎、张艺兴、骆少川、图伦从盖州卫和定辽左卫地界,陆陆续续汇聚来两万多难民,在将河道用炸药炸掉河中几块巨石后,石宗军的希望号货船开进了万山城的工地。

    九儿在V字形的河道两侧,同时修建两个上千户的农庄,并组织难民中的老弱妇幼,配齐牛马骡子,农具大车,开辟出近万亩良田,在五月中旬之前,全部完成了春播春种。

    时光流逝日月如梭,转眼过了三个月,有了新建的砖瓦窑,万山城所有建筑得以全部使用石头砖瓦,大部分住宅,都会在雨季来临前封顶。

    虽然马万山拿出了十多万两积蓄,九儿自己仍然花掉了八万多银子,

    这八万多银子,没从盖州卫商号调用一两白银,全是九儿派出傅良臣、虎头、獾郎等人剿匪所得,不仅将浑河以南的所有土匪清理干净,连盘踞在义州城的思密达都被绑来,加入开挖矿山的大军之中。

    吴青峰离去,又一次杳无音讯,九儿只好任命张艺兴和獾郎为教头,从难民中的孩童中挑选十岁到十六岁的半大小子,组建新的保安队,在这重山峻岭中,开始魔鬼化训练,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成为山中猛虎,海中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