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我来了 » 第四十三章 人才汇聚一

第四十三章 人才汇聚一

    崇政殿。

    朝会开始,一番论政过后,到辰末,近吉时,宜行嘉礼。

    窦太后突然宣布,请在堂的众位朝臣做嘉宾,移步宗庙,见证并庆贺她于此日吉时为皇帝陛下加元服,举行加元服礼。

    加元服礼,即是冠礼。

    这代表太后认为皇帝陛下长大成年,足可担当国之大事,她将还政于皇帝,不再垂帘听政。

    《礼记》有云:“冠者礼之始也。”

    华夏文化是礼仪的文化,而冠礼是礼仪的起点。

    冠礼属于嘉礼的一种,举行冠礼表示男子成年,是新的成人第一次践行华夏礼仪的起始。

    一般家族,男子行冠礼后便可以成婚,可以参与家族的各项事务活动。

    按照周礼,男子二十岁方行冠礼,不过,这只是一般而言。

    若是遇到特殊情况,譬如失父的男子,譬如身为天子诸候为早日执掌国政,便提早行冠礼。

    传说,周文王十二岁而冠,周成王十五岁而冠。

    所以,窦太后要提早与皇帝加冠行冠礼,众朝臣不便反对,也不会反对。

    十日前,窦太后已吩咐太常择了吉日,宗正、太史等礼官做好了举行嘉礼的准备。

    因为皇帝早已经戴了天子冠,所以在太常的主持下,众嘉宾就眼见一件以明黄为主色的薄绢九龙袍服被太后为陛下穿在了身上。

    窦太后(华昭)并为此唱了一段祝词,始加元服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薄纱似的衣服一上身,华耀感觉暑气尽褪。

    浅浅行礼以谢太后,嘉宾。

    窦太后跟着又进行二加,又披一件以大红为主色的九龙袍服在皇帝身上。

    再加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受万年,永受胡福。”

    再又行三加,最后一件以明黄为主色,九龙似腾飞在天流光溢彩的礼服披在了皇帝身上。

    三加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威加尔服。姐妹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老无疆,受天之庆。”

    窦太后(华昭)端详着越加俊美的弟弟,欣慰一笑。

    “兹尔加服以毕,朕为尔取一美字,华耀也!”

    华昭声音清越,略加神威而宣言以祝:“尔名为宏,宏有伟大深远之意,华有物华之美,人华之丽,耀乃光耀。

    望尔如名字,伟大光正,望尔治理下的大汉,我华夏,可以光耀万世。”

    “谢母后(长姐)!”华耀深深跪下,大礼参拜!

    众嘉宾只觉太后的这道清越的祝愿如洪钟大吕般震醒精神,莫不敬服。

    随着太常的一声“礼成”,这次嘉礼结束。

    皇帝、太后领着众嘉宾回北宫饮宴。

    ~~~

    “子美,洛阳城不愧是京都,竟如此威严肃穆,如此祥和安宁。汝看,百姓们脸上的笑容…”

    “是啊,文优兄!”

    雨后的黄昏时分,马腾、贾诩、李仪、李儒等,一行人站在城阳城外四下远望。

    看到田间地头的百姓几乎人人皆面带微笑,从容劳作谈话。

    司农官吏们则穿梭其中,高声指导如何打堆、埋秧、浇水。

    李傕从没见过农民们手里的藤秧,不由好奇问马腾:“寿成兄,你看,他们种的甚矣?”

    “吾亦不识!”马腾打量了几眼,摇头道。

    他观察着官吏和百姓的互动,惊讶于他们相互之间的和谐融洽。

    这样的场景,他从没见过。

    “老伯,汝等种的甚啊?”李傕大胆走过去问一位老农。

    老农见他仿似豪强家出来玩耍的郎君,开始有些惊怕,随即想到了这些日子以来司隶衙门的行动,遂胆气壮了壮,回道:“红薯。”

    “红薯?”没听说过!

    “这是由河间,陛下的潜邸送过来的种子,闻说亩产可到十石哩。咱们种了将再不怕饿肚子。”

    “是么?”李傕诧异。

    “那西凉那边有运过去这红薯种子么?”

    司农官吏闻言解答:“西凉有另一种适合那里土质的种子,叫土豆,闻说亩产与红薯相差无几。”

    李傕闻言点头,心说,“那就行!”

    李仪在土埂上扬声喊:“稚然,快上来,额们要进城哩!”

    一众羽林郎见他们如此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情状,皆在心里好笑。

    韩遂拉拉贾诩的衣袖,“文和,如此安宁美好的场景,对于咱们西凉人来言,仿如幻境,吾不知是否此为一场梦游乎?”

    “哈哈哈…”李儒闻言,又见得韩文约梦幻的表情,不由得趣而畅怀大笑,哪有一丝往日的阴郁。

    “呵呵~”贾诩也不禁失笑,随即安抚道:“文约兄,诩与兄往前可从未曾谋面,兄梦游莫非犹能拉上诩之袖衣?”

    “哈哈哈…”韩遂也失笑!

    马腾道:“西凉乃边塞,又为汉胡杂居之地,历年有羌人作乱,难免狼烟时起,人少地荒。”

    “嗯。如今天子英明,爱护百姓,又寻得良种。相信百姓的日子将越过越兴旺。”

    贾诩远望田园和天边的云彩,眼内盛光,拱手对众而言:“尔与吾等,可谓是文武之才齐聚。

    咱文武合力效忠天子,壮我大汉,可期待有朝一日挥军北上,驱逐胡虏,安我乡民,岂不快哉?”

    “善!”几人同声喝彩。

    这队人马身后不远处,又迤逦而来一队人马。

    羽林队长催促道:“咱们快进城,免去排长队末尾。”

    ~~~

    洛阳城驿馆,这几日里人头涌涌,言语喧嚣。

    前天已到达洛阳的钟繇、陈群等人也在其内。

    陈群有些不解的看着自己的好友:“这里如此嘈杂,元常,尔乃钟氏旁枝,何不去寻主枝族人,反而住此驿馆?”

    郭盛也在一边帮着劝言:“是啊,元常兄,此番考核,良才何其多矣,始终名额有限,咱们有族人在朝扶助,通过方有机会也!”

    汝不去拜会主枝,有的是人去拜会,错过时机,怕是后悔亦迟!

    钟繇哈哈坦荡一笑,摇头道:“不了。吾若因朝上有人而走那捷径,不仅会为天下士子所轻,更会污了钟氏家风清名。

    再者,吾自信才多卓识,不去清清白白考一场,岂不负了十几载之清苦研读。”

    “嘁~,罢罢罢,尔清高,吾等乃虚伪君子!”郭盛不屑嘲讽一声,未等陈群言语,便拉着他走出驿馆房间。

    陈群被拉着走,犹回望一眼房内的钟繇,暗叹,“罢了,平日里观其也不是清高之士,不曾想关键时节却反而较真起来。”

    想到钟繇乃是言出必行之人,陈群无奈,只能向御史中丞陈球府上走去。

    崇政殿,皇帝华耀已经换下了长姐准备的礼服,着一件他曾经的宗门便服坐在书案前托腮沉思。

    想着,反正这几件便服上面的符文图标这里的人也不认识。

    而且,主要是这衣服不起眼,穿上身也是又凉爽又耐脏,比那扎眼的明黄龙袍低调。

    昨日,他刚在宦官面前说过不会锦衣玉食,今儿,长姐便给他披上华丽无比的三套礼服。

    真是……

    其实张让、众朝臣等人根本没有怀疑皇帝言而无信,反倒认为是太后先斩后奏。

    他们都见到了陛下看见华服时的错愕眼神。

    太后或许出于善意为陛下置办华衣举行元服礼,或许,也可能出于歹意而置陛下失信于朝臣万民。

    夏收一事完成,贪官污吏也抓捕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藏紧了尾巴爪牙,阳球到此向皇帝复命。

    华耀见阳球到来,知有要事,挥手示意,张让、左丰就被打发到殿外值守,不允许任何人靠近。

    “陛下,这些乃司隶衙门于麦收时期抓捕审叛的要犯名单,里面有查抄出来的财产明细,请陛下过目且圣裁。”

    华耀点头,接过一摞纸张,温言道:“也好!阳卿辛苦!”

    一目数行的看完,华耀的神色尚算平静,毕竟早已有了心理准备的不是。

    况且,长姐去巡查漕河两岸的豪强大户庄子,取回来的财物、粮食更多几倍。

    那还是她手下留情,只取了各户总数的六成而已。

    再看,此次夏收,洛阳周围被司隶衙门抓捕了三百六十七人,斩首一百九十九人,抄没的钱八十亿多三千九百万,土地有一百五十六万四千八百九十七亩。

    “不错不错,凭这个账单明细,既可以缓解国库压力,又可以缓解阶级矛盾。”

    华耀暗松一口气,心说,“加上长姐取回来的那众多财物,账薄把柄,就算长姐离开了,我也不会手忙脚乱了。咱就跟世家豪强们慢慢玩吧。时间长的很呢!”

    看完,思毕,华耀猛拍书案而起,冷声道:“真是一群国之蛀虫,库之硕鼠。”

    “不严办不足以正国法。阳卿此次办的好。朕为尔记一功。”

    阳球听了心里欢喜,谁干了活也希望上级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回禀陛下,这上面的不过是其中万一矣,尚有许多见机隐藏收买了把柄、罪证,暂时逃过了此次追查。”

    “臣也遵陛下之命,为了不影响夏收而抓大放下了。但请陛下宽心,咱们来日方长,臣定会将贪官污吏、不法之徒绳之以法。以此维护律法之尊严!”

    “阳卿言之有理。奈何人性本恶,贪婪过盛,若杀戮过重,又只怕有损卿身后之名。”

    “再说,贪官之中亦不乏真才实学之士。而今大汉千疮百孔,国家财政困难,培养人才不易,未有无辜人命在身的,还是以教育、抄家罚款为主吧!”

    华耀很清楚,自古以来,无官不贪,不过是贪大贪小,贪名贪利的问题。只要能压制下去,让平民百姓日子过得去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