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帝国之梦中世界 » 楔子

楔子

    秦族,是一个神秘的部族。关于秦族的族源众说纷纭,史学界经过长期大量地探讨和研究,逐渐形成了“西来说”和“东来说”两种主要意见。王国维先生首倡“西来说”,认为秦族起源于西北的戎狄族群,是“西戎”的一支,其根本文化就是西方戎狄文化。现代学者中,徐中舒先生可以说是“东来说”的首倡者。在老师王国维的帮助指导下,发表了《从古书中推测之殷周民族》一文,文章认定,铭文《师酉墓》中提及的“秦夷”,就是赢秦族的宗族成员,他们属于东夷,是商周之际被迫西迁的殷遗民。

    记载秦族起源的史书简略模糊,至今,人们也不能坚定确定秦族的来源。但笔者认为,不管秦族源于何处,是“在西戎,保西垂”,还是东夷的突出异军,都不会耽误大秦帝国的成就。因为大秦帝国的崛起靠的是一代又一代的老秦人。老秦人历来都在夹缝中顽强生存,他们淳厚朴实、满腔热血,口中高喊着“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心中怀着对这个国家无比的热爱与忠诚,大秦方才可以“大出天下”。

    周天子时代,周孝王因秦人首领秦非子善养马,将秦人分封在秦,成为周朝的附庸国,首次登上历史舞台。公元前八二一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前七七零年,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秦被正式封为诸侯国,秦始建国,立国号“秦”。从前六七七年起,秦国在雍建都近三百年。前六五九年,秦穆公时代,秦国参与中原争霸,成为春秋霸主之一。战国初期,秦国因文化、经济和科学技术等落后他国,沦落到“六国分秦”。直到前三六一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秦国才开始不断强大。前三二五年,秦惠文王称王,前三一六年,秦惠文王灭蜀,宣告秦国正式成为大国。

    前二四七年,嬴政登基,前二三八年,嬴政掌权,开始了对六国的征服。自二三零年秦灭韩国起,到前二二一年灭齐,秦王嬴政历经十年掌灭六鹤,统一中国,建立秦朝,称始皇帝,大秦帝国成。

    前二一零年,始皇帝驾崩,胡亥篡位。前二零七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赵高弑胡亥立子婴为王,去秦帝号。同年十月,子婴降于刘邦,秦灭。

    始皇帝嬴政雄才伟略,怀着大毅力经六世之余烈方建成大秦帝国,本想传万世而不灭,但怎料帝国二世即亡。笔者写这段字时唏嘘不已,心中惋惜。假若始皇帝知晓自己一手创建的帝国仅传二世心中会作何感想?

    笔者时常在想,假如扶苏或者胡亥二人有一人能担当大任,能扛起大秦帝国沉甸甸的担子,那么大秦帝国能否如始皇帝所想那般传万世而不灭?历史又是否会改写?又假如笔者自己是始皇帝二子之一,会怎样应对当时的局面?

    因此,笔者心中斟酌良久,决定写一本关于大秦帝国传二世而不灭的书,聊以慰藉心中之惋惜。笔者才疏学浅,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历史以及秦文化,写这本书时只是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书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难免出错,望读者海涵并指出,笔者会及时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