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听劝后我成了败家子 » 第027章 全院大会圆满结束

第027章 全院大会圆满结束

    全院大会上。

    贾张氏提议了减少礼钱的建议,被一大爷易中海用大义,给通过了。

    接着刘海中,开始宣布下一个议题。

    “长江,你这结婚,准备怎么办?大伙有什么建议没有?”

    易中海清了清嗓子,开口问道。

    “一大爷,我想了下,准备简单的办一下,毕竟现在是新社会了,提倡节俭嘛。”

    刘长江随口说着大道理。

    这事儿他确实考虑过,要是按照他一开始的想法,是想办一个盛大的婚礼,在大院里摆上流水席的。

    大院里大人小孩有百十人口,办个流水席,也就十桌左右,一桌几块钱的饭菜,就能吃的很好了。

    再说了,他空间里很多鸡鱼肉蛋,酒席上最大的花销,完全可以自备。

    根本不需要花钱,这样一桌需要的钱就更少了。

    后来他的师傅杨腾飞告诉他,以后想走的更远,就要小心些,,财不能外露。

    太张扬的话,就会被有心人盯上,千万别低估别人的坏心。

    甚至院子里的人,可能一边吃着酒席,一边在心里想着坏主意。

    这些以后可能成为攻击他的理由和证据。

    听了师傅杨腾飞的话,刘长江差点出了一身的冷汗。

    现在可不是后世,后世有钱,摆个流水席,最多有人骂几句冤大头,现在有钱那可不是个好事。

    想想再过十几年,那时候群魔乱舞,人心崩坏,院里院外想让他不好的人,大有人在。

    想明白后,他就觉得一定要低调行事。

    “嗯,简单操办挺好,现在国家还不富裕,咱们不能太铺张浪费。”

    易中海满意的点了点头,刘长江的回答,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看来这刘长江,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一时糊涂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糊涂。

    “长江,我觉得结婚这种大事,人生就这一次,就得大操大办起来,我建议全院的人都参与。”

    人群中传来一个声音,刘长江转头一看,原来是许亮。

    许亮端着搪瓷缸,看来喝了点茶水,这时候已经有些清醒了。

    看到众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许亮浅笑了一下,接着说道:

    “正好,咱大院也好久没什么喜事了,就着长江这次结婚,大家热闹一下,顺便也都解解馋。”

    听了许亮这话,院里大部分邻居眼前一亮,妙啊,刘长江结婚办酒席,肯定少不了肉菜。

    再加上刚才可是说了,以后礼钱最多随五毛,一家老少齐上阵,轻轻松松就能吃回本了呀。

    想到这里,大家七嘴八舌的齐声称赞,都夸许亮说得有道理。

    刘长江冷眼旁观,心里知道许亮又在出坏主意了。

    这时,他脑海中又传来系统的声音,听劝系统又发布了新的任务。

    于是,他不动声色,准备先观察一下情况再说。

    “对,结婚是大事,就得大操大办,每桌最少得有两个肉菜,炖条鱼,炒盘鸡蛋,再来几个素菜。”

    贾张氏听到许亮的话,眼前一亮,连忙站起来表态。

    以前老贾没去世的时候,参加宴席都是老贾的专属,后来老贾走了,她本以为参加宴席会成了她的专属。

    没想到贾东旭,居然不乐意了,也要抢着去,最后在易中海的和稀泥调节下,变成了一人一次轮换着去,下一次就轮到贾东旭了。

    现在许亮的话,给了她希望,要是全院的人都请了,那自己就不用看到别人吃肉自己自己吃窝头了。

    最高才随五毛钱的礼,赚大了呀,况且她也不会给五毛钱,她准备给三毛,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去吃席。

    众人开始一起看向刘长江,看他怎么说。

    “许叔,张大妈,以后您们家孩子办婚礼,是不是一样的标准?”

    刘长江慢条斯理的说道。

    这就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谁还不会拿话挤兑人。

    要是许亮和贾张氏真的答应下来,刘长江也有其他的后手,反正他是不准备请这么多人吃饭。

    许亮和贾张氏一时说不出话来,这话可不敢随便答应下来,俩人坐在那里尴尬的不吭声。

    一旁的易中海看到局面僵持着,便和稀泥的说道:

    “这事儿啊,咱们都是建议,拿主意的还是长江自己来。

    好了好了,等长江再想一想,想好了再给大伙说,时间还早,过几天也来得及准备。”

    “对对,咱们接着往下说,下边大伙有啥建议?”刘海中也反应过来说道。

    “长江,我建议你要买个大件,现在城里结婚刚开始流行三转一响。

    什么叫三转一响呢,就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三个转的和收音机这个带响的。

    自行车呢,你有厂里的,平时骑回来也可以,用不到再买一个了,手表和收音机,功能对咱们来说,实用性不大。

    这缝纫机就不一样了,等你结婚了,你媳妇在家也能缝缝补补,有点事情做。”

    阎埠贵推了推眼镜,冲着刘长江笑道。

    三大爷现在可是准备和刘长江一条心,有便宜占呢。

    这话说的在理啊,刘长江一边感受到脑海中系统的声音,一边想着,结婚怎么着也得买个大件回来。

    等买个缝纫机回来,让秦淮茹在家也有事情做,人就怕闲着,一闲着,就有烦恼。

    “三大爷这个建议好,就是我不知道缝纫机多少钱,不知道钱够不够?”

    说完,刘长江还用手假装摸了摸自己的口袋。

    一听说刘长江的钱不够,众人连忙错开目光,不敢直视他,生怕他借钱。

    阎埠贵脸色也白了,连忙对着刘长江叫苦道:“你三大妈刚生,现在正是花钱的时候,我手头也比较紧。”

    阎家确实没啥钱,他一个小学老师,一个月工资四十多块钱,要养一家六口人,而且三大爷刚生产,现在正需要营养的时候。

    许亮也连忙把搪瓷缸塞到儿子许大茂手里,一低头开始假装昏昏沉沉的样子。

    刘长江都看在眼里,心中暗道,许亮真不当人子,刚才想坑自己,现在居然舍不得借钱给自己,看来要找个机会,给他点颜色看看了。

    齐叔刚想站起身说话,刘长江连忙对着他轻轻摇头,示意他先别说话。

    “咳咳,长江,回头找个时间,我带你去西单商场看看,钱不够我先借你一些。”

    看到有冷场了,道德君子易中海迫不得已开了口。

    “一大爷,谢谢您了。”刘长江听到易中海要借钱给自己,顿时喜滋滋的感谢道。

    听到已经有人借钱,众邻居都长舒了口气。

    这刘长江天天吃白面,不知道节约,借了钱,谁知道啥时候能还给自己。

    刘海中也连忙岔开话题道:“谁还有建议?赶紧说,天比较晚了,咱们早点结束,明天都还要上班。”

    这时候齐叔站了起来“长江,你家里的家具太少,趁着结婚,添置一些家具,等我回头在木材厂,给你寻摸几颗好木材回来。

    晚上下班了,夏天的日头长,我给你赶赶工,打几件家具出来。”

    说完话后,又继续在人群后边蹲了下去。

    “谢谢齐叔,等我回头找您说,您可得拿出看家的本领,给我做的好看一些。”

    刘长江开着玩笑道。

    齐叔这才是真心对自己好的呀,不像院子里其他人,各有心思。

    “要说家具好看,还得是老太太房里那几件,看着就大气。”

    易中海也笑着说道。

    “对啊,老太太屋里的家具确实好看,非常适合结婚用。”

    刘长江回想起来了,没穿越前,原主经常进聋老太太的屋子,穿越后,倒是没去过几次。

    那些家具,不仅样式好看,还都带着贵气,缺点就是死沉死沉的,要不是易中海说出来,自己都没想到呢。

    接着,他又冲着聋老太太笑道:“老太太,赶明儿我和齐叔去您屋里,让齐叔仔细看看样式。

    我也照着打一套那样的家具。”

    “好啊,我大孙子要结婚了,真好。也不知道傻柱子啥时候能娶到媳妇。”聋老太太说着,还抹了把眼泪。

    在院子里,聋老太太最看重谁,那就要说易中海两口子和何大清一家了。

    傻柱的母亲,在没去世前,跟易婶子一样,平时对聋老太太多有照顾。

    所以,聋老太太看傻柱,跟自己亲孙子一样,时时护着他。

    刘海中左右看了几圈,见众人没有要说的了,站起身来,挥挥手道:

    “这次全院大会就到这吧,各家各户都注意孩子,散了散了。”

    今天他的体验有点不好,感觉自己的风头,被几个人抢了,而且今天说了不少话,有些口干舌燥。

    失算了啊,看来下次要准备搪瓷缸子装点茶水了。

    就这样,第一次全院大会,圆满结束了。

    大家搬着自家的板凳,开始往回走,一边走一边小声聊着八卦。

    刘长江也找到齐叔,跟齐叔商量要打那些家具,什么时候去后院聋老太太家,以及需要什么木材。

    齐叔在木材厂上班,正好委托他直接把材料拉回来,省的刘长江再四处找了。

    回到家,刘长江躺在床上,迫不及待的在脑海里查看起来。

    开全院大会的时候,自己脑海里可是传出了好几次的声音,每次声音就代表了有一个建议收录。

    果然,任务面板上新增了三个建议。

    【建议1:城里的媳妇不能要,要娶就娶个农村的。】

    【建议2:学会抽烟喝酒。】

    【建议3:在家里种出蒜苗。】

    【建议4:大操大办婚礼,请全院的住户参加。】

    【建议5:结婚前,买一个四大件回来。】

    【建议6:结婚前,添置一些家具。】

    看到新增的三个建议,刘长江轻吐了一口气,任务5和任务6,很好完成,正好跟自己的想法一致。

    任务4,可不太好办了,与自己的低调初衷不符啊。

    …………

    周一。

    刘长江在轧钢厂,看看报纸,和赵冬仙说说悄悄话,很快一天的时间又过去了。

    自然,也收获了很多高敏怨恨的眼神。

    刘长江也不在意,无能狂怒的小年轻罢了,以后找个机会就能把他收拾了。

    下班后,他一刻不停的蹬起自行车,不到十分钟,就回到了院里。

    到了家,拿上五个白面馒头,兜里揣着六个鸡蛋,往前院的齐叔家走去。

    他今天准备在齐叔家入伙,也让齐叔家的几个孩子尝尝白面和炒鸡蛋的味道。

    齐叔家,齐婶子把窝窝头已经蒸好了,准备炒个土豆丝,最近齐叔身体刚恢复,又迫不及待的去了木材厂上班。

    齐婶子心疼,可是没办法,一天不去就没钱,家里三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个两个胃口都像无底洞似的。

    每个月发了工资,买上米面油盐和其他的生活用品,剩下的钱基本上没多少了,日子过的紧巴巴。

    前些天齐叔生病没去上班,家里就快揭不开锅了,幸好刘长江拿来了两斤面。

    不然想吃面条,都只能用绿豆面。

    刘长江推门进来,三个孩子看到他手里的馒头,都直愣愣的盯着,等刘长江从兜里掏出鸡蛋,更是迎来了一阵欢呼声。

    齐婶子埋怨了几句,嘱咐他要学会节约,不过还是接过了鸡蛋和馒头。

    后边当家的除了上班,回来还要给刘长江打几件家具,没有营养可扛不住。

    不一会儿,齐叔就回来了,齐婶子又多炒了个鸡蛋,几个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的吃着晚饭。

    吃完饭后,刘长江和齐叔一起,来到了后院聋老太太家。

    易婶子正陪着老太太一起吃饭,看到刘长江来了,直接让他们自己去丈量。

    老太太今天热着了,有些不舒服,没去中院易家吃饭,易婶子直接把饭端到后院来了。

    齐叔拿出尺子,对着梳妆台、五斗柜、茶几、条桌开始丈量起来。

    还拿出小本本,一边记录一边画着图。

    刘长江看不明白,索性坐在一旁,陪着聋老太太和易婶子说话。

    “长江,你这结婚的日子选得好,和D的生日一天,更巧的是,老太太生日也是那一天。”

    易婶子看着刘长江,笑着说道。

    “噢,这么巧啊,太太也是那天的生日,太太可真有福气。”

    刘长江随口恭维道。

    “对了,太太今年高寿啊?”刘长江挺好奇聋老太太的年龄。

    “老太太马上六十六了。”易婶子说道。

    “哎呀,六十六了呀,这是个值得庆祝的年龄,这是咱院里的大事啊。”

    刘长江一拍大腿,开心的说道。

    他想到了一个完成任务4的绝妙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