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望宵一梦 » 第二十七章 望宵山门

第二十七章 望宵山门

    齐梦冷哼一声道:我可劝你不要胡言乱语,这话若是在望宵中说,难保不会挨揍。

    李知意见她难得搭理自己,立刻道:好姐姐,那你不如给我说说这望宵是何所在,也免得我说错了话。

    齐梦听他语气诚恳,于是向他说起望宵的由来。

    乾雍三年,即太祖皇帝称帝那年,他将雍都城外北面的一座巍峨高山赐名望宵山。

    那时候天下修真者统共只有百人,大多是跟随太祖征战天下的功臣宿将。皇帝为了表彰他们的功勋,便在这望宵山顶兴建了望宵殿,将他们的画形图影安置其中,供后世瞻仰祭奠。

    又为保大雍国祚绵长,每四年从全国选出天资绝佳的修真者来此学习,成立了望宵门,是为天下修真门派的鼻祖,自此望宵门便是皇家倚仗的修真门派。

    而今年便是四年一届的望宵大选,各门各派的翘楚都会齐聚在望宵山上,通过挑选方能入门。齐梦便是望宵中人,她见李知意像个愣头青一样到处探问望宵所在,方才与他发生了冲突。

    李知意恍然大悟,这望宵门就是朝廷支持下的修真门派啊。难道师父同这望宵门渊源?不过那个只会钓鱼的老头并不像一个修真者,且这么多年,从未听他提及有关望宵的只言片语。

    齐梦见李知意若有所思,接着道:这望宵之地,并不是什么人都知道的,甚至在雍都居住几十年的普通百姓都不清楚。朝廷在山下有几千人的重甲骑兵,莫说寻常百姓,便是能力强大的修真者也不见得能靠近。你的师父既遣你送信,那他必然与我望宵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李知意也觉齐梦此言不虚,不过自己只是一个送信人,完成任务便即可,其他的事情与己无关。

    他二人一路上山,途中果然遇到了骑兵阻拦,齐梦亮明身份,便畅通无阻了。

    望宵从远处看群山绵延,山体高耸入云,但上山的道路却修得工整,山路两边郁郁葱葱,即使以致秋季也并不见萧索之气,二人很快来到山间一处广阔的平台。

    那平台竟是在山腰处挖凿而成,地上铺着石板,整个平台足有十多个足球场那么大。齐梦说这里便是望宵门的演武场,李知意不禁感叹当年营建规模之宏大。

    他被齐梦带领来到一座依山而建的石楼中,不多时便有一老者前来。这老者身着灰色道袍,须发皆白,但奇怪的是皮肤却不见皱纹,且面色红润,有点鹤发童颜的感觉。

    请问公子师承何人?老者问道。

    家师名讳小子不知,只是自称庐凌道人,一月前命我将此信送来望宵。李知意掏出一封信交予老者。

    那信封上并无字迹,李知意也曾纳闷,问他接信之人是谁,但师父说自然是能拆者阅之。他知道这老头惯会虚张声势,也好奇信里写着什么内容。

    老者起初见到此信并不以为意。可是刚接到手中,面色突然一变,凝重了起来,当即仔细看了半天,道:老朽杜淹,还未请教公子姓名。

    李知意见他拿到信之后,突然变了颜色,又问起自己姓名来,也颇感纳闷,当即道:小子李知意,不知这信有什么问题吗?他这一路上可是把信保管得极好,从不离身,只是阻挡怪人时,让清忱帮忙保管过一段时间。

    老者喃喃自语道:李···知意···,无甚稀奇。接着对他道:烦请李公子先在望宵住下。说完对齐梦道:你带这位公子去长老客房,不要让那些上山的修真者打扰他。

    李知意忙道:老先生,既已送了信,不便打扰,我还是下山去吧。

    杜淹道:李公子稍待,我将此信交予掌门验看,待写了回信,还需公子带回,请稍安勿躁。老者这么说显然为了安抚李知意。说完示意齐梦带他去客房,李知意无奈只得听命。

    老者目送二人离开房间,立刻面色凝重地将信放在桌上。自李知意把信交予他,他便发现上面附着厉害的禁制。

    此时老者双掌发出微光,将内气凝聚,试图打开信封,但一股强大的力量瞬间击碎了老者内气,他也被这股大力压迫得连连后退。心中暗道幸好自己没有托大,强行拆信,不然遭这强力禁制反噬必然受伤。当即拿着信件向山顶而去。

    那边出了门,齐梦便开始上下打量李知意,看得他浑身难受。

    齐姑娘,拜托不要这么看着在下,我身上也没有新大陆,不值得你去探索。李知意道。

    你这小子的师父究竟何人,我从没见过杜先生如此,还安排你住长老客房,难不成你是皇家的人?齐梦口中的长老客房是为其他修真门派的长老级人物准备的居所,如今却安排李知意这个平平无奇的小子入住,确实让她诧异。

    你可别瞎说啊,我姓李,不姓顾,怎么跟皇室扯上关系了,再说,我师父只是个喜欢钓鱼的老头,姑娘还是饶了我吧。李知意也是一脸懵逼。这老者看起来并没有听过师父的名号,但是因为那封信,又对自己很重视,难道这其中有什么蹊跷之处?

    李知意心说既来之则安之,管他三七二十一,既然有长老大床房,便在这望宵山住上一住,顺便找个人交流一下修炼心得,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呢,他这么想着脸上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齐梦看到不禁一阵恶寒,这小子挠自己痒痒的时候也是这么一副表情。

    此时望宵山顶的一座大殿中。

    这殿宇宏大而肃穆,正中摆放着一个个排位,殿中氤氲着点点香火,若仔细看,最中央的排位上写着文武大圣大广诚孝皇帝,一个身材高大的老人此时正在敬香。

    杜淹在殿门外垂手而立,直到那人伫立良久,转过身来,方低声道:掌门,信在此处,上面带着很强的禁制,凭我的修为难以打开。

    那老人行至殿外接过信件,竟随手拆开了。

    杜淹暗自思忖掌门果然不愧是入神境的修真者,面对信封上高深的禁制,竟视若无物。当今天下入神境的修真者不足五人,望宵掌门镜玄便是其中之一,他是开国功臣柴庆的后人。

    此时,镜玄展信看了一眼便面色大变,接着盯着信纸,过了足足两炷香的时间,方问道:那送信的少年呢?

    我将他安排住下了,不过那人似乎并不想留在山上。杜淹回道,片刻后实在忍不住好奇道:掌门这信是?

    柴公瑾长叹一声:那少年的师父是李承范。

    杜淹一听大惊道:李师兄不是早在建威之乱前就消失了吗,十多年过去了,他在哪里?

    镜玄道:当年,早在大乱将起之前,他便力劝望宵出手干预,可是无人相信他的话,加上皇家之事我门历来不愿涉足,因此他负气出走,若不是这样,今天站在这里的就是李承范。

    接着对杜淹道:既然他将那少年送来,必然是要此人继承他的衣钵,暂且给他一个入门考试的资格,我倒要看看他的传人到底如何。

    说完镜玄屏退杜淹,望着满殿排位自语道:变乱将起,但愿这次你能挽狂澜于既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