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伐晋 » 第六十六章 新皇驾崩

第六十六章 新皇驾崩

    对于这些兵卒的安全,苏赫并不担心。

    他之所以敢放心大胆的进入山林训练,是因为几年前,赵国皇帝石虎在邺城西北建立了一处大园,下令广聚珍奇异兽。

    所以,邺城周边山林里的猛兽早就被搜捕过多次,如今山林外围连野猪都很少,若是这都能出事,也就没有训练的必要了。

    三日后。

    当最后一名军卒终于用弓箭射杀了一只豚鼠时,三十六名军卒至此全部完成了实战操练。

    虽然只有三天,但苏赫明显感觉这些人的箭术入门了。

    射箭讲究感觉和节奏,体现在射击移动物体中就更加明显了。

    当一个人第一次完成对移动靶的射击后,就像捅破了一层窗户纸,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许多。

    只需依靠大量实战经验来巩固这种感觉,养成个人的射击节奏即可。

    接下来苏赫每天带着这些兵卒在山林外围穿行,期间运气不错,猎到了一只孤狼。

    一个月后,周将军应允的时间已到,苏赫宣布训练结束,回营休整。

    刚回到军营,苏赫便察觉出气氛有所不同。

    平日里安静整洁的军营,此时堆满了马车、牛车,整队的军卒披挂整齐在军营里行色匆匆。

    呵斥声和叫骂声不时在营中各处响起……

    苏赫赶紧让陆洪把人带回,自己则带着狼皮直奔周城的大帐。

    来到周城的营帐,苏赫见到周城的物品都被集中在了一处,几个亲卫正一箱一箱的把东西装上帐外的牛车。

    “你小子可回来了!我还担心你回不来,派人给你传命,见到我的传令兵了吗?”

    “没有,将军这是要拔营吗?”

    “对,泰公有令,全营午后开拔!”

    “是要打仗了吗?”

    “嗯!”

    “跟谁打?”

    “现在还说不好,赵国的大王死了!其他的先不要问,你抓紧回去准备一下,一会儿随我的亲卫队一起行动!”

    ……

    回到自己的营帐,苏赫见到了于满,在酒肉里浸泡了一月有余的于满,明显要比当初胖了一圈。

    “你小子去哪儿了?”

    初见之下,于满便是一副气恼的模样。

    “你还好意思问我去哪儿了!我这才一个月,你都多久没回过营帐了!”

    苏赫没有透露自己的行踪,而是一拳砸在于满身上,笑道:“最近伙食不错嘛!”

    “哎!原以为日陪夜陪能找个安身立命的靠山,谁知道这下老子算是倒了血霉了!”

    于满见到苏赫一脸疑惑,便把月余来他的遭遇倒苦水般的倾泻而出。

    原来于满在月前结交了一位中卫营的校尉,听说这名校尉在朝中有大靠山,正是没头苍蝇一般的于满,便认准了此校尉是他飞黄腾达的贵人。

    所以他没日没夜的陪着校尉吃喝玩乐,有时候还悄悄溜出营,去邺城里鬼混。

    银钱不够用的时候,于满就向别人借,就这样花天酒地了一通,终于算是搭上了这位校尉的关系。

    中卫营的这位校尉也答应替他疏通关系,为此于满又借了大笔钱财亲自送到那校尉府上。

    “那得恭喜你啊!这有什么好苦恼的?”

    听到这里,苏赫一笑,原来于满每天不回帐就是为了这事儿。

    “恭喜个屁呀!昨日我突然被调到了他的中卫营,一问才知原来最近朝中大变,那校尉的靠山也被灭了门。”

    “最近又要打仗了,那家伙失了势,有门路的都脱离了他那一营,他就把我们这些没门没路的调了过去。

    你看吧,将来要是真打起来,他那一营肯定得当马前卒,老子这回可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打仗嘛,冲在前面的未必会死,你于满在军中叱咤了这么多年,如何保命,还不是跟玩儿一样!”

    对于于满的境遇,苏赫暂时也没什么办法,只能宽慰他两句。

    午后拔营,现时正是各营临行前最后一次吃饭时间,所以魏康此时也在帐中。

    这一次,于满和魏康出奇的没有剑拔弩张。魏康见苏赫向他望来,也满脸笑意的与他点头。

    “魏大哥,你在马队当差,能不能行个方便?”

    “行什么方便?”

    “我听说战时,队主以上都能从军中领取一匹战马,进营的时候,我自己有匹大黑马充了公,能不能帮我在马队里找一找?”

    “这没问题,回头找到了我叫人给你送过去。”

    此次外出练兵,苏赫深感用两条腿作为交通工具,实在是费时费力,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把他之前被没收充公的好马要回来。

    “诶,你们俩谁知道咱们这回是要跟谁打仗?”

    于满见苏赫与魏康聊得起劲,毫不生分的也凑了上来。

    “不知道,你们营里没说吗?”

    “我们校尉像死了老爹一样,整天耷拉着脸,谁敢问啊!”

    “你呢?”

    “我就是个养马的马夫,谁会告诉我这种事情!”

    “我从周将军那儿听说,大王死了!你们俩知道不知道,现在这赵国的皇帝是谁?”

    “看我干嘛!我连我们校尉的名字咋写都不知道,知道皇帝是谁有个屁用!”

    于满本就有些苦闷,见苏赫居然望向他这个字都不识几个的人,便气不打一处来。

    “是石遵,石虎的儿子。他死了?”

    三人里总算还有一个明白人,魏康见苏赫说赵国的皇帝死了,一下就说出了这位逝去大王的名讳。

    石遵?

    苏赫一听这个名字,顿时想起来赵国这个短命皇帝,不过他也只知道历史上这家伙当了有一年多的皇帝,但具体的,就不太清楚了。

    “肯定是在花香堆里醉死的!管他娘的谁是皇帝呢,反正每年都得换!谁当了皇帝照样都得给咱们吃粮!”

    听了于满的话,苏赫淡然一笑,于满是个粗人,不关心皇帝老子姓甚名谁也是正常。

    老百姓们每天为了吃饱肚子而奔波。别说年号、皇帝这些吃不着、喝不下的空洞辞令。就连本乡本土的一县之长,他们也不一定叫的出名字。

    三人匆匆用完午饭,各自到岗准备拔营前的工作,魏康很是够意思,不但找到了苏赫所说的大黑马,还派人给他送了过来。

    收到大马,苏赫不禁感慨哪朝哪代都是朝中有人好办事,这匹马从进营那天起他就惦记着,哪想到最后还是通过熟人的关系才弄回来。

    大黑马是苏赫从一个胡人手里夺得的战利品,也是他穿越过来后骑过最好的马。

    在马队里“富”养了几月,大黑马不仅瘦了,鬃毛还长了不少,一看便知这些马队里的养马人,就没一个上心养马的!

    苏赫也没时间去收拾大黑马,牵上它带着手下与周城的亲卫队会汇合一处,开拔离营。

    卫将军营的总兵力一万出头,分前卫营、后卫营、左卫营、右卫营和中卫营五个大营。

    其中主力军并不是常规的中卫营,而是由周城所率领的前卫营,兵力在三千人左右。

    其他四营的兵力要比前卫营少些,人数也都在两千左右。

    周城的前卫营不仅是人数上占优,在武器装备也较其他营优良不少。

    单说盔甲,每个兵卒就有两套,一套是平常作战时穿的皮甲,另一套就是在攻坚对阵突破战时才穿的铁甲。

    这样的配备,苏赫的一队人马也是相同。

    行军间隙,苏赫曾经试着让手下帮他把铁甲套在身上,不过可能是因为有些大的缘故,感觉像是被装进了一个铁皮罐头里。

    铁甲的工艺极其粗糙,前面一张铁板,后面又是一张,肩头和腋下用绳子相连。

    铁盔也是一样,套在头上密不透风,设计制作时,工匠们就丝毫没有考虑过舒适度这个因素。

    这样的一套铁甲想要一个人独自穿戴费时费力,所以战时军士们套上了这套乌龟壳,就没人愿意随便把它脱下。

    盔甲使用的铁板大概有半寸厚,穿在身上犹如扛了半袋大米,足有三十多斤的分量。

    卫将军营所使用的箭头根就本无法射穿这种质地的盔甲,但即便如此,也没几个军卒愿意穿着它去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