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伐晋 » 第一百一十九章 西域老僧

第一百一十九章 西域老僧

    一全坞下城依山傍水,呈半圆形环绕在大山外围,里面至少居住着三四万堡民。

    堡民房屋随意而建,根本没有规划可言。

    堡中道路狭窄且多如牛毛,横、竖、斜随心所欲,断头路、分岔路随处可见,走在其中迷失方向是常有的事情。

    民房之中还掺杂了不少手工作坊,打铁声、烧窑声交织在鸡犬声和叫骂声中,热闹无比。

    作坊里的铁匠们把石头敲碎、熔化、冶炼,制成一件件铁器;窑工取土、和泥、制坯、上炉,再变成一件件形状各异的容器。

    每一家的娘们儿都会把丝麻织成衣料,每一家的汉子都能用简单的工具加工出所需的物件,小孩子们也会结队去山林河边,寻找可以入口的食物。

    淹没在市井的喧嚣声中,苏赫的心却感到从未有过的宁静。

    踱步间穿过这片作坊,来到一处民房前,民房一般无二,只是院中多了一棵粗大的桃树。

    苏赫不禁多看了两眼,如此大的桃木,说不好和这坞堡的历史都一般长了……

    看了一会儿,正待苏赫转身离开之时,民房的木门便“吱呀”一声开了。

    苏赫抬眼看去,先入眼帘的便是那棵粗壮的桃树。

    院子很小,几乎都被桃树的树冠遮住。树下一块蒲团上,盘膝坐着一位白眉白须的老者。

    ‘僧人?!’

    老者头顶光光,手中拿着念珠,苏赫刹那间便看出了他的身份。

    “施主,既然有缘,就进来吧!”

    老者低垂双目,手中捏着一串念珠,眼皮未撩,淡然的说道。

    “打扰大师清修了。”

    苏赫合十双掌,施了一礼,走到老和尚面前,也盘腿坐下。

    “施主,你怎知老衲是佛门中人?”

    见苏赫坐下后,老和尚又闭上双目,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

    苏赫一愣,那么大的一个光头,手里还拿着念珠,双腿盘坐,就差披件袈裟来宣示身份了,别人能不知道吗!

    不过转念一想,此刻是魏晋时期,佛家刚刚兴起,绝大多数百姓还是不知道佛教的,老和尚有此疑惑也属正常。

    老和尚白眉白须,目光清明,自有一副飘然出尘般的清逸。

    在这方世界,苏赫看惯了浑浊的眼神,一见这老者,就知他非是凡人。

    “大师刚才不是还说缘分吗?我这人也信缘分,看您老第一眼,就觉得您是位大德高僧。”

    “哦?既然施主不肯说实话,想来与那谢飞虎也是一丘之貉,还请离开吧。”

    苏赫闻言,内心一动,看来这个老和尚应该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大师,佛家讲究不打诳语,你说我和那谢飞虎是一伙的,若无凭证,岂不是破了戒?”

    苏赫并没有离开,而是依旧神色如常,笑着回道。

    老和尚闻言,拨动的念珠的手一顿,再次睁开眼睛,仔细打量起对面的年轻人。

    “我压根儿就不认识大师所说的谢飞虎,在大师门前逗留,也只是被这棵桃木所引,佛家讲究一个缘字,您说与我有缘,我何尝不能与大师有缘呢?”

    苏赫所言句句属实,并无虚言,老和尚思索片刻,竟然无言以对,只能摇头苦笑。

    “施主字字珠玑,深得佛门真解,是老衲着相了!”

    “大师不必如此,佛家有言,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我想您定是被某些俗事缠身,才会乱了心境!”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老和尚听过,眼中神光一闪,口中喃喃自语几遍,才意犹未尽道。

    “施主慧根深厚,教训的是,老衲确实被俗事缠身,误怪了施主,请施主原谅!”

    这一次,老和尚坐直了身体,竟然一躬到底,向苏赫深深的拜了一拜。

    “大师不必如此,我不过是旁观者清罢了,当不得如此大礼!”苏赫赶忙扶起老和尚,沉声道。

    “阿弥陀佛!”

    老和尚道了一声佛号,接着道:“施主,听你所言,似乎与我佛家颇有渊源,不知施主师从哪位大德?”

    “不瞒大师,我虽略通佛理,但却并未入佛门,只因自幼家母便信奉佛家,所以才耳濡目染,更算不得什么大德。”

    “原来如此,施主谦虚了,佛渡有缘人,看来令堂定然是位不出世的佛学大家,老衲真是向往的紧,不知可否与令堂讨教一二?”

    “这恐怕不太方便了,她现在与我们已不在同一方天地!”

    闻言,老和尚神光一黯。

    对面的年轻人谈吐不凡,教授他的人一定是这世间少有的大德。

    可惜现在天人两隔,实是一件憾事。

    “施主,莫要伤心,令堂离苦得乐,往生净土,你我都应感怀,高兴才对!”

    苏赫就知道老和尚会这么理解,自然不会在这个话题上纠结,便主动把话题岔到了旁处。

    “不知大师先前提到的谢飞虎是什么人,为何会觉得我是他派来的?”

    老和尚闻言叹了口气,道:“谢飞虎乃一全道掌门,也是这坞堡的主人,谢小子不知从何处听到老衲的名号,常派人来请老衲去上城讲经。

    只是他一道家弟子,不好好修他的《道经》,听老衲讲什么?老衲不应,他就常使人来送些吃食,以为可以感化老衲。

    谢小子想的倒是挺美,老衲要是能被这点施舍感化,就不会千里迢迢从贵霜国来到这里了!”

    “贵霜国?”

    苏赫不禁恍然,没想到眼前这老和尚居然不是中原之人,难怪刚刚就觉得其眼睛是棕色,而非黑色,而且身形也比一般的晋人高大许多。

    “不知大师可否讲讲贵霜国的风土人情,在下对此颇感兴趣……”

    “施主与老衲有缘,老衲自当解惑,这贵霜国……”

    两人聊得投机,老和尚讲述了他在贵霜国修行的各种见闻,苏赫也时不时说出一些后世经典的佛家学说。

    在老和尚眼里,苏赫简直慧根惊人,挖的越深,收获越大。

    不觉间,天色暗淡下来,苏赫谢绝了老和尚的挽留,约定好转日再见后,匆匆赶回宗家。

    ……

    当晚,纳勒如音把苏赫叫到她的房间。

    几日不见,纳勒如音已无宫廷女官的神采,她换了一套普通民妇的衣衫,眉宇间也挂着淡淡的忧愁。

    “苏郎,来坐我旁边。”

    进门后,苏赫就察觉到气氛不对,谁知纳勒如音还是拍了拍她身旁的草垫,示意他过去坐好。

    “苏郎,这两天大家都在忙建屋开荒的事情,你去哪了?”

    “姐,你知道我不擅长这些活计,我琢磨着找些其他赚钱的门道,总不能一直劳烦宗大哥吧,所以这几天就在坞堡里面转了转,是出了什么变故吗?”

    “你别瞎想,没人找我们的麻烦,宗大哥对我们很照顾,姐姐知道你心思缜密,所以有件事想和你商量……你觉得宗大哥这人怎么样?”

    “还行吧!为人忠厚,办事踏实,也不算穷人家……等等,姐,你不会是想告诉我,他有意娶你吧?”

    苏赫见纳勒如音的表情,再结合她的口气,一下就猜出了内情。

    果然,纳勒如音也不做作,认真的点了点头。

    “宗大哥找过我,说想娶我入门,我也答应了他,宗大哥说等他儿子回来跟宗德说过后,就办了酒席。”

    “姐,宗大哥虽然人品不错,但你和他认识也就一个多月,现在就做这种决定,我怕你将来会后悔……”

    “况且姐姐贵为皇宫女官,以你的条件找个门当户对的也不是难事,何必急于一时呢?”

    “哎,这些都是前尘往事了,如今姐姐已经二十有七,人老珠黄,本来在宫里是打算终老一生的,哪想过还能找个人家嫁了。”

    “你不是说一切随缘嘛,既然你觉得宗大哥这人也不错,而他又愿意娶我为正室,我还有什么其他奢望。”

    “苏郎,以后姐姐就得站在宗家人的立场上,替宗大哥当好贤内助,虽然咱姐弟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我能体会到你把我真当姐姐。

    姐姐知道你身世定然不一般,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也知道你的本事放在宗家是屈了材,所以姐姐支持你的任何决定。”

    “本来姐姐这儿还有些积蓄,可惜都陷在都城里了,这次出来的急,手上只有这对金镯是件值钱的物件,你拿去想法变卖了,做事也好有个本钱。”

    说着,纳勒如音从怀里取出一个小绸缎包,递到了苏赫面前。

    “姐,金镯我不能要,你嫁入宗家本就受了委屈,手里再没点嫁妆,将来说话也不硬气,东西你自己留好,我自有办法。”

    “哎!姐身上就这点值钱的东西了,以后姐姐进了他宗家,吃喝用度都得他宗家管,你要认我这个姐姐,就休要再推辞!”

    金镯入手之际,苏赫内心也被触动了,他知道这对金镯的分量,也知道此刻纳勒如音是真心为了他好。

    当年,纳勒如音任职宫中,认下他这个弟弟可能更多的是觉得他有些价值。

    再次重逢后,一同经历生死,之前那条看不见的枷锁早已消失殆尽,剩下的只有真情实意。

    “姐,你放心,短则一载,长则三年,弟弟一定出人头地!”

    离开纳勒如音的房间,苏赫在夜色里独站了许久。

    在这方世界,他不再是孤家寡人,也有了该在意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