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 » 纳妾(二)

纳妾(二)

    以前觉得呆在郕王府无聊,经常会跑去慈宁宫听八卦。可自从出了几趟街市,发现外面更加热闹。现在皇宫对我来说,已经没有吸引力了。

    这一晃也有小半个月没有进宫了,要不是前面有嬷嬷带路,我估计已经找不着路了。

    进了内殿,我也不给她们反应的时间,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孙太后和吴太妃被不按常规出牌的我吓了一跳,惊得嘴巴张开半天都合不拢。

    “雪莺你这是何故?”孙太后蹙着眉,抬手示意我起来。

    我不仅不起来,反而还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哀家知道你委屈,但是祁钰那个孩子太过执拗,哀家也拿他没辙!他从小就是这样死倔,认定了的事,就绝不会放弃。”

    听她说话的口吻,是怀疑朱祁钰要纳妾,我觉得心里委屈。果然,女人的心思还是女人最了解。可我不是普通女子呀,我可是21世纪的新时代女子,我跟她们不一样。

    “母后,您误会雪莺了。今日儿臣过来,是来请罪的。”

    “请罪“两个字一出,她们的表情更加疑惑了。

    我死死地盯着地板,咽了咽口水,继续说道:“我作为王爷的妻子,却不能为夫分忧;作为母后的儿媳,也不能为母后解忧。儿臣深感惭愧,近几日,我闭门反思,但恕儿臣愚钝,此事仍不得其解,特来此处,请母后,母妃赐教。”

    这套说辞对朱祁钰跪在殿外一天一夜,回到府里我仍然不理会他的做出了完美的解释。

    孙太后一时之间也不知所措。眼神中对我充满了怜悯。

    “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哀家知道你委屈了。”

    孙太后心疼地把我扶起,嘴上不停地念着:“好孩子,你真是好孩子。”

    吴太妃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祁钰这个孩子越来越胡闹,放着赵国公家的小姐不要,非要纳一个平民女子为妾。想做什么就要做什么,丝毫不把我这个母妃放在眼里。”

    吴太妃想那个不争气的儿子又气得捶胸顿足,心口一阵抽疼。

    我忙走上跟前,体贴地帮她顺顺气,耐心劝道:“母妃也不要太过操心,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见是好事。有些道理说别人说十遍百遍,不如自己撞一次南墙。”

    敢情吴太妃是想让朱祁钰纳赵国公的小姐为妾,怪不得他们为了一个纳妾之事闹得这么不愉快。她是朱祁钰的母亲,自然做什么事都站在儿子的角度。门当户对的政治婚姻对巩固朱祁钰在朝堂中的地位大,乃至后来登基为帝都大有帮助。

    虽说他选谁作为我的对手,我都不怕。但是一个平民女子肯定比赵国公家的女子好对付。仔细想来,我的内心不由得有几分窃喜。

    我坐着陪她们说了一些闲话,就溜达出宫回了府。

    我前脚刚入院子,朱祁钰后脚就跟了过来。他以为我去宫里面告状,一见我就劈头盖脸一阵训斥。

    “本王之所以娶你,一来是为了感谢你小时候对我的救命之恩。二来本王想你是个善良的人,日后苏汐进府以后,你不会欺负她。现在想来本王是看错你了,你跟其他耍弄心思的女子并无两样。”

    看着他那气得抓狂的样子,我只觉得好笑。

    对他而言,我只是一个工具,成全他美好爱情,完美婚姻的工具。因为他爱的人是一个平民女子,所以她注定不能成为正室。他又害怕日后娶的女子太过强势,会欺负他心爱的人,所以他得找一个软柿子。不幸的是,汪雪莺被他看中,成为他心中的不二人选。

    “王爷说我耍弄心机,臣妾愿闻其详。”

    他被我的话一激,眼睛似要喷火,手背上青劲爆起。

    “你闭门不出抗议不成,今日又跑太后宫去哭诉,你以为别人都是瞎子吗?”

    “王爷怎样认为,那就是怎样的。”

    我也不与他争论,从他面前径直走过。

    直到今天,我才发现自己有多可悲。不对,准确来说,汪雪莺的人生有多可悲。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汪雪莺的离开是一种遗憾,直到今天,我才能释怀。她可能逃得过瘟疫,不一定能逃出火灾。即使侥幸逃出火灾,也不可能逃避这场可怕的婚姻。哪个女子结婚不是奔着幸福去的,但大多数婚姻都不是童话故事。

    我很尊重这场交易,一连几月都装病不理世俗。就连杭苏汐进门,外面热闹非凡,我也没有去凑热闹。朱祁钰也毫不客气,借我生病的由头,让杭苏汐执掌中馈。绿枝听说了,为我感到愤愤不平,我却觉得这是好事一桩,省了我很多心力。

    俗话说娘家有钱,婆家有钱,都不如自己有钱。所以我把我的心思都扑在生态农业上。近几月,鸡,鱼陆续上市销售,因为品质好,达官显贵出手也阔绰,销量不错,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我虽不出门,但是有绿枝这个心腹在,绿枝的父亲和哥哥把农业园打理的井井有条。但是京都的天气,一年有半年都是冬天八月月十五一过,就进入冬天。这样我的农田,鱼塘,果园都要都要开启冬天模式。

    我冥思苦想了几日,终于想到了温室种植的方法。可是这是古代,怎么样才能保障植物需要的温度,湿度,光照问题。现代温室种植有玻璃,日光灯。可古代这些玩意没有呀?

    夏天考虑冬天的事确实有些杞人忧天。当务之急要解决夏日炎炎,晚上热得无法入睡的难题比较实在。前古人望梅止渴,现有我每画风扇,空调止热。

    一日我画着画着,突然来了灵感,决心仿照风扇的结构制作一个竹叶扇。

    说干就干,我命人制作了四片大的扇叶,然后把它们固定起来,形成一个大的扇叶,再利用水的重力带动风车转动,形成风扇驱动的动力。一波操作下来,风扇是能转动了,只是风扇转得不快,风不够大。

    这个办法虽然给屋子带来了些许凉意,但效果不是很明显。我立刻将注意力转移到空调上。

    冬天储藏的冰块成本太高,价格太贵,这让我想到了化学制冰。早在宋朝硝石制冰就十分流行,但由于硝石价格不菲,制冰的效果也一般,没有广为流传。

    是骡子是马拿出来溜两圈就知道了。想着我要成功制冰了,我就可以开个冷饮店,发家致富,想着都乐。于是立刻吩咐绿枝去给我买了一堆硝石回来做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