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悠然录 » 第二十三章 风雨山神庙

第二十三章 风雨山神庙

    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二人生活平淡,但这平淡里透着幸福。

    江湖上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日晚饭之后,李悠然正在院中练剑。

    悠扬的琴声传了过来,他知道是李英奇在弹琴了。

    他收好招式,放下手中长剑,闻声走了过去。

    他听见这琴声虽然动听,但却充满忧伤,听得他心里也不是滋味。

    今天是李英奇父亲的忌日,他们白天刚去祭拜过。

    他知道是她在想她的家人了,他走到李英奇的房门口,背靠着墙,默默地听着。

    琴声转了调子,变得欢快起来。李悠然知道,她知道他来了。

    李悠然走进了李英奇屋子说道:“姐姐,你弹得真好听,怎么不教我。”

    李英奇闭着眼睛一边弹一边说道:“教你,你也不好好学哦。”

    他嘻嘻一笑不再说话,坐在一边看她弹琴。

    良久,一曲完,李英奇缓缓地睁开眼睛,看着李悠然说道:“如烟姐姐,给咱们来信了。”

    李悠然开心道:“是嘛,信里说的啥?”

    李英奇道:“信中说邀请我们八月十五到杭州游玩,到时杭州的灵隐寺有个赏月大会。”

    李悠然瞬间来了兴趣道:“好啊,姐姐咱们去吧。”

    李英奇没说之前就知道,告诉他之后定然是这抓耳挠腮的样子。

    她说道:“我不能去。”

    李悠然道:“为啥?”

    李英奇道:“我守丧期未过,不能出远门。”

    李悠然有些失落地说道:“那好吧,我们在家里其实也挺好的。”

    李英奇看了他一眼道:“我不去,你可以去看看。”

    李悠然激动道:“真的吗?”

    见李英奇点了点头,他才知道自己没有看错。

    李英奇道:“现在水陆不通,你骑匹好马去,不到三天便能到了,我现在也没什么好教你的了,你也是时候出去看看了。”

    李英奇看他激动地表情知道他定然是要去的,叮嘱道:“出门在外万事小心,你现在虽然武功不弱,可也不能随意显露,记得一山还有一山高的道理。”

    李悠然道:“我知道了。”

    她为李悠然收拾好细软,以及送给柳如烟的礼物,最后又放了些银子在包裹里,收拾了半天,才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又叮嘱道:“记得我交代的话,还有把这封回信交给你如烟姐姐手里。”

    李悠然满口答应,嬉笑着回到自己房间里休息了,丝毫没察觉到李英奇眼中的异样。

    第二天李英奇给他牵来了准备好的马匹,又细细的叮嘱了一番,才放他出门。

    李英奇看他远去的身影轻轻地叹了口气,心想希望日后还有相见的机会吧。

    李悠然纵马驰骋,直至天黑,他丝毫不感到疲倦,本想连夜赶路,谁知这时天上雷声阵阵,不一会便下起雨来。他记得刚才路过有个山神庙,雨势太大,他只好勒马回头,向破庙赶去。

    到了山神庙口他全身已被淋得通透,急忙拴好马匹,推门进了破庙。

    破庙之中已有火光,有三人在此躲雨。

    他找了角落做了下来。

    这时有人搭话说道:“这位小哥,你湿了衣服,快做到火边来,不然会生出病来。”

    他抬头一看,与他说话之人是个三四十岁的男人,做货商打扮,皮肤黝黑,想来是终日在各地奔走买卖,才晒得如此。他身旁一人也是同样做货商的打扮,也是三四十岁的样子,样貌敦厚,手里握着酒瓶,正在饮酒。

    李悠然道了谢,走到火堆前坐了下来,开始烤火。

    二人不再理他,互相交谈起来,说的均是丝绸茶叶的行情价格,他也不懂,听得也不是很仔细。

    他余光一扫,看见了角落单坐一个人,那人背靠供桌,身旁一个大大的箱子,她用一件衣裳蒙头,看不清样貌,这人似乎是在睡觉,看她身材应该是个女人。

    李悠然也没理会,又自顾自地烤起火来。闲来无事,也听着二人在聊天。

    话中听出原来这二人都是往来各地的倒卖商人,一个叫孙万义,一个叫严安。

    严安叹了一口气道:“万义兄,如今这北方的生意不好做啊。”

    孙万义也跟着叹气说道:“是啊,现在北方‘响马盗’都快打到京城里去了,还怎么安生的做买卖。”

    严安道:“现如今有钱的大户收购土地,百姓无地可种,那叫一个惨啊。”

    孙万义道:“百姓没了地种,都去养马,可这养马也顶不了饭吃啊,何况朝廷马政日益负重,唉!”

    严安道:“是啊,要是不能按时交了马匹,还要自家去赔偿,可老百姓本来就没了土地,又拿什么去交,只得卖儿卖女啦!”

    二人同叹一口气,端起手中酒瓶一人喝了一大口。

    孙万义看李悠然在一旁听着,把酒瓶递给他说道:“小哥,喝口酒去去寒。”

    李悠然婉言拒绝了,他还记得李英奇的叮嘱,不要吃喝陌生人的东西。

    孙万义见状也不多让,又和同伴聊了起来,说道:“严兄,这响马盗你了解不?”

    严安道:“听说之前是一伙山贼,竟干一些劫富济贫的勾当,当地的百姓很拥护他们,不然官兵怎么这么久都拿不下他们。”

    孙万义道:“我还听说他们有十个当家的各个武功高强,就那个他们带头那个叫什么刘六刘七就更厉害了。”

    李悠然一听心里一惊,两年前自己在通州玉宇琼楼遇见的那伙人为首的也是叫刘六刘七,他们说的莫不就是?

    严安道:“这我到不知道,不过听说他们之中有个叫苏小小的长的那叫一个美,听说那眼睛就像是会勾人,男人看上了那就别想再拔出来。”

    孙万义嘿嘿一笑道:“听说她床上的功夫更是了得,通州那个金远山就拜倒她的石榴裙下,才家破人亡的。”说罢二人一同不怀好意地笑了起来。

    李悠然一听到苏小小的名字,心中想到是那个坏女人,果然是那帮人没错了。

    而就在此时,庙门又开了,大风伴着雨水刮到屋子险些将火堆湿灭了。

    三个男人走了进来,均是穿着蓑衣,看不清样貌。

    其中一人眼见雨水刮了进来,赶忙关了门,转过头来庙中几人道:“今夜大雨,扰了几位,抱歉。”

    孙万义笑着说道:“都是出门在外的,没那么多讲究,兄弟几个快来烤火。”

    三人将蓑衣除了去,这才露出本来样貌,一人身穿白衣,腰间别着一把折扇,作潇洒公子打扮。其余二人身上均是陪着刀,一看就是江湖中人。

    关门那人道:“杨公子先做,我取了东西来吃,热乎热乎。”

    那白衣男子点了点头,在李悠然对面坐下,他隔着火堆向对面一望,只觉得这白衣男子很是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

    他见男子手上拿着把扇子,这才想起来,原来就是两年多前夜里破旧寺院那个白衣书生打扮的杨月溪。

    李悠然心想,不知道他怎么就到这里来了,真是好巧不巧。

    其余二人也在火堆旁坐了下来,他二人手里捧着几个包裹,打开来,是几只烧鸡。先是分给杨月溪一只道:“杨公子先吃着,荒郊野外,也没啥好动吃了。”

    杨月溪点了点头,接了过来,默默吃着,也不说话。

    关门那人望着孙严二人手中的酒,说道:“兄弟有酒无肴岂不可惜。”说罢便分了一只给他二人,又要给李悠然但他拒绝了。

    孙万义见他畅快送鸡来吃,自己也不好小气道:“有肴无酒,那也不行。”说罢哈哈一笑把自己行李中的酒分给了那人。

    几人边吃边喝很快熟络了起来,他们相互交换了姓名,原来这二人是亲兄弟一个贾仁,一个叫贾义。

    孙万义道:“难怪二位兄弟如此相像,原来是亲兄弟,听口音是四川来的?”

    贾仁叹了口气道:“格老子的,家里头的日子不好过了,出来混口饭吃。”

    严安疑问道:“不知兄弟做的什么买卖?”这时他商人的本色就显露了出来,若问得好买卖自己也好做做。

    贾义嘿嘿一笑说道:“二位兄弟走南闯北不知道听没听过九龙玉杯。”

    听到此话,背靠供桌的那人身子微微动了一下,不过这下却没逃过李悠然的眼睛,他心中想到,原来这人没睡着,一听到九龙玉杯她便有这么大的反应,难道她也是个江湖中人?

    严安顿时来了兴趣道:“兄弟说的莫非就是江湖上各门各派都在争抢的九龙玉杯?”

    贾义道:“正是。”

    孙万义接话道:“我听说这两年,因为这九龙玉杯可没少死人啊!”

    贾义故作悬疑地说道:“兄弟,自打这九龙玉杯两年多前,到了袁啸天手里……”

    孙万义打断他的话说道:“这个袁啸天我知道,听说这个人在江湖上很厉害。”

    贾义好大不乐意道:“还想不想听了。”

    孙万义谄媚道:“想,想,兄弟你说。”

    贾义一脸这还差不多的表情继续说道:“自打这九龙玉杯到了袁啸天手里,江湖上可没少有人找他麻烦,听说死在他剑下得也有几百号人了。可后来他就不见了,也没有了消息,这九龙玉杯也就没了影,估计他是躲了起来,自己研究这玉杯的秘密来着。可兄弟我接到了消息,这次在杭州灵隐寺举行中秋赏月大会上,这九龙玉杯会再次出现,不管真假,哥几个都要去掌掌眼。”

    李悠然看他说得眉飞色舞,好似那天桥上的说书先生,不过他有一点倒是没说假话,这九龙玉杯确实是在袁啸天手里,这是他亲眼所见。正好自己也要去杭州灵隐寺,也要看看这人说的是真是假。

    孙万义道:“一个和尚住的庙,能和这宝贝有啥关系,兄弟怕不是漏了风吧。”

    贾义睁着大眼睛道:“看我身边这位,幽泉山庄少庄主杨月溪杨公子与我们同去这还能有假。”

    孙严二人看那白衣男子潇洒不羁,也知道幽泉派在江湖上的名头,料定这人说话不假,恭维道:“兄弟这次去怕不是要发财了吧!”

    贾义道:“我兄弟二人这次去也不过是跟着杨公子长长眼界罢了。”

    孙严二人看着杨月溪的眼神都恭敬了许多,这让他很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