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宣夜:东周 » 课代表点评二十五章 人,戴于天,履于地

课代表点评二十五章 人,戴于天,履于地

    我是课代表,名字叫歌抒,一言定场,各抒己见。

    君跋涉行走,吾愿为君足下履;君并步身立,吾愿是君首上云。

    无怨无悔,不图回报,甘为粪土护花泥。

    本章二十五篇目:人,戴于天,履于地。该章是第一卷的高潮,课代表会点评详细。

    “人”字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人形,《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文章开端,转向天下十二州之险的周南山,二十章有星孛[bèi]入北斗[下]中有描述,周南山上有楼观宗,也有一位叫郗蒙修士,表字仲耕,楼观宗第一位且唯一修行到十癸大境修士。

    栖真亭内高辛氏魏清,表字季洁,与高阳氏莒[jǔ]庆,字叔贺两人对弈下棋,并且魏清给莒庆所创造的新棋取名“贲星棋”。说易之贲卦,下离上艮,山下有火,火燎群山。

    前面章节,莒庆说:贲星坠海,一孔有阙,坏颓不振,贲星棋妙名,大善!他的话一语中的,贲星坠海发生了,一孔有阙,意思有一个小孔缺失,坏颓意思是崩毁,语意建筑崩毁无法修复。

    此两人都是乌鸦嘴,可能也是九壬境的高人,可以感触一些未来发生事情。回过去再看前面章节描写,课代表发现作者丁一乙字里行间都透露出,星孛入北斗之后会发生大灾难。

    上一回章节篇末,莱驹手中的九朋剑狂颠颤鸣,如寒蝉栖息最高枝,对天地放声!

    人再次飞起,又出一剑,九朋剑一剑之威,带来雹大、拳大、颜面大、身躯一丈大陨石,临空飞击到护山大阵上,如镐凿冰、如矢中的,两刃相迎俱伤,两强相敌俱败,阵纹长鸣颤。

    飞来陨石投石落水般,周南山大阵半球穹顶,泛起一道道雪亮波光如一条条秋泓,一同作龙渊泓洄,鱼游不定。

    亭内,魏清凝视棋局,双指拈一枚空闲黑棋,轻抵在石案上徐徐曳动,说:贲星流火坠人间,此番天地动荡。手掌中空闲黑棋,多了一枚白棋子作伴,黑白围着周转愈来愈疾,白光绕黑影,阴晴景象溟蒙成一片灰暗,犹如人生一世,熙熙攘攘不白不青。

    人生一世,熙熙攘攘不白不青,暗示天外陨石带来是一片灰暗。人的一生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魏清见到艾刀与莱驹二人为各自运命所驱策,去战石斗天。

    启明大陆之上九壬高境者,往往一个比一个会审时度势很少出手,愈是境高者愈少递剑扬拳。因为涉及所在宗门山海间地位、誉望,各门各宗不为甚么,只为九壬伤不起。

    莒庆说:“贲星自天来,未曾想此局也是世间局,智者见于未萌,愚者暗于成事。贲星也是世间局,而今星与人两势相乖,剑修莱驹与无名修士势孤援寡,“乖”此字本义是背离,不协调统一。最惧机危阵溃,如棋人手谈有不走之走,不落之落。庆,不耻为苟活小人,此一棋临局争离,未决雌雄。”

    莒庆不下棋了,也没法在一旁旁观,艾刀与莱驹二人战石斗天。他不耻为苟活小人。棋局未终,栖真亭外凌空生出两条人影,有碧水流云高远,有明月清风疏淡。冲向紫色剑光剖开罅隙,魏清与莒庆联袂助战。

    此间山海护山大阵哪家强?当然不是寿星州济水之邑,那个坎地掘土宗门蓝翔。呵呵作者用蓝翔来诙谐一次。

    各个宗门修士,未有不赞自家阵局、护山大法绝高甲天下者。但论起昆仑墟护山大阵,皆会倡予和一声“彩!”,当比自家那么稍逊一筹。

    昆仑墟护山大阵很强,可如今,一长矩书案大陨石已凿穿昆仑墟大阵,击中九别峰浓烟遂起,似边外烽火台焚燃狼烟,孤烟笔直。如此强大护卫大阵也被凿穿,陨石威力非同一般。

    平地里灾从天降,昆仑墟掌门人南叙,身一掠出了书房,望着天空破开一窍。手中执一卷锦帛,上书一章长诗名“亭前拜月”,说的是拆散鸳鸯最可怜,佳人亭前拜月。

    此样吉士佳人的庶众诗文,正如一样“成良姻”大概是宗周国作书君子一个总的号角。

    在总号角之下,再论及随时应变的具体,诸如:“大神上古”“复生救亡”“某美文艺”多例以为无碍。而今自然太多也使人昏浑,蕴利生孽,不但有碍并且是无益。作者在嘲讽现在写作风气,蕴利生孽使人昏浑,提言号,书空论,在书作上实现,就有了弊端。

    少年读书,如隙中见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观月。皆是阅历为见识所得浅深。读书观书确实这样,阅历越深越不喜欢空论的脑洞白文。

    今日,南叙在九别峰上山路,见往来路侧,足行青苔上偃坐一位高岁瞍[sǒu]人,无冠垢面蓬髪,身前置着一盏黑砂粗陶空盂,一位盲人老者在乞讨。路过一位昆仑墟青衿少年子弟,背负篁竹造制的书箧[qiè],篁竹出自《竹谱》,

    此子俯下身,躬腰曲背,半身高书箧几乎倾危踊过髪髻,向陶盌[wǎn]里投下第一枚货泉铜锾[huán],也不回首地走离。之后不断有货泉落盌发出清脆声响。

    负箧子弟无力使老瞍人复明,却可不让瞍者整日守着一盏空盌[wǎn碗]。写得暖心啊!

    良心在正气清明之候,真情在簟食豆羹之间,只为臻于至善躬腰一投,如此受过忧危人间也值得守救。为此南叙将足一顿,破空升起,一点乌光,转眼飞入云中消逝,他也去斗天战石。

    黑云下无数或大或小火珠冲击地面,本领大见机得早预先遁走外,余者非死即带重伤,震起残肢断体与树木砂石,在漫空火焰中乱飞乱舞。陨石来袭人群非死即伤,残肢断体的惨状不忍正视。

    少室山积贮天下剑修,以颛顼氏莱驹为魁首,莱驹当为天下第一剑,要说箓凭、箓文一脉谁为天下之最,周度门高辛氏魏清自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魏清箓凭、箓文造诣天下第一。

    察出形势凶险,魏清祭出一枚方矩法玺,法玺东面刻有“且暴”,西面刻“且霾”,北面刻“且曀[yì]”,南面刻“且霏”,玺底印子商契[xiè]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八字阳文。且暴、且霾、且曀、且霏。出自《诗·邶[bèi]风·终风》。

    原诗第一句: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狂风迅疾猛吹到,见我他就嘻嘻笑。调戏放肆真胡闹,心中惊惧好烦恼。《毛诗序》认为是庄姜遭庄公宠妾之子州吁的欺侮而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找欣赏一下。

    此法玺名“终风”,是魏清炼化的本命祼[guàn]器,而八字阳文“其虚其邪,既亟只且”之意是岂能犹豫缓步行,事情迅疾请捷径逃亡!其虚其邪,既亟只且,这句话出自诗经《国风·邶风·北风》。

    神人是英雄退步,此事率多寄耽,须知修士修学哲行是关于死的学问。今人纵笃切学道,亦多是畏死。作者点出修士也惧怕死亡,为反衬无畏死亡的五位修士。

    终风法玺一出,重阴晦冥,天威震曜。魏清人威怒,不惧天罚,面对陨石,周南山大棋士莒庆此刻空悬位置,与魏清刚好五里之距,离莱驹也五里之遥。

    匪独天时,亦由人事,莒庆一颗颗棋子祭出,间二间三,局定飞边行乃迫,黑子处巧若拙,白子处明若晦,此棋局,旷处接敌近坚垒,名“凤池”,攻彼顾我,不差毫厘。

    当艾刀再次坠地,很久未起身直立。一个英雄仆倒下,万人悲痛,而悲痛,可以化为宏力。周庙场圃死寂无声中不知何人呼号:“兴!”接着众多人一齐,兴!兴!兴!

    “兴”是起身,是让艾刀振奋,艾刀垂首啐出一口带血唾涎,操风而上。修士无双,逆行麻衣。世为迁流,质性天真之人,不表示未有见过众生黑暗,恰恰因为见到过,才知晓天真的善。

    这边艾刀用摄力操控陨石剥离碎石,以石琢石,以石磨石。那一处莱驹手中的九朋剑已成齑粉,莱驹作为剑修手中无剑,世上人事无穷,我辈光阴有限。剑士人人心诚,为何当不得剑来二字。

    临空飞起,莱驹大呼一声,“剑来!”

    一言剑来!大剑师莱驹,征天下剑。

    大陆山河中,无数飞剑貌揭揭、以巍巍激射入天,饮血的刃逆行坠石中,如群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大剑师莱驹,征天下剑,场面宏大伟旷,饮血的刃逆行,这次不是去杀人而是为救人。作者丁一乙在注释中有说,是为了刀笔挤兑烽火戏诸侯的小说《剑来》。

    莒庆棋力天下第一,阵局一术不差棋力,帮助莱驹布置出剑阵,此剑阵名“万全”,以一阵之中分而为八阵,以出四奇。飞龙、虎翼、鸟翔、蛇盘为四奇,天、地、风、云为四正。

    虽言生死杀局,但生杀互根,杀机即是生机。人能发杀机于天地,即是反夺生机于自身。

    浮生苍茫,南叙、魏清、莒庆、莱驹、艾刀五人,至空坠地,片刻又各自飞空。一个人可以被天灾毁灭,但绝不可以击败。

    盛世将倾,深渊在侧,南叙情深一顾身后河山,壮志愤懑[mèn]难消,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南叙把舌尖噬破,一片血光飞出去,走过苍茫大地,览阅浩瀚群简,只想给累累伤痕河山留写最美丽诗章。

    又听破空之声,天下间简竹、木牍、锦帛之上诗文墨香,遁光合成一起,似千万条人影在烟光杂沓,隐现无常飘忽若电,凌空急去。

    生当如秋饮黄花,桂雨如期,日月为证山水为媒,我南叙有容乃大汇百川,征世间诗文,为天下被甲!

    大剑师莱驹一言剑来!征天下剑。昆仑墟南叙用心血做诗章,炼化山海间诗书,为天下被甲。

    惟愿世间惊艳后生,人人学得来一天星斗焕辞文;

    惟愿天下士我为先,仍是人间温柔雪不乱世间人。

    天下的修士要事事为先,不要去等一个来日方长。走的路越远,越喜欢温柔的人。温柔是内敛的斗志,是包容这世界糟糕部分,是不抱怨把态度藏在行动里。所谓:人间温柔雪不乱世间人。

    大哉天地,五位山颠修士默识心通,用中无形,体用一焉,飞起,然后落下,不断冲击陨石,贵在勤苦。

    而今大陆上庶人群众无算,呼号“振振君子,兴哉兴哉!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四时风光,人间景物,承载了山水天然气韵,蕴涵了岁月无穷真意。滔滔气运顶在乱离天地之间,涌向五人增益愿力。

    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之不惮于前驱。至于庶人黎众呼号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却是不暇顾及的。

    在如此紧张对决中,作者还没忘记嘲讽一下宗周庶众,大家空喊一阵口号,糊闹一阵。用笔的人经常小心眼,丁一乙也是,思想家究竟不如武人爽快。

    不暇顾及中,莱驹只以背后升起的剑气如虹作答;南叙只以面前诗文的波浪澎湃作答;魏清只以手间人字的及汝偕亡作答;莒庆只以落子破局的九死无悔作答;艾刀只以周旋狂风的负重逆行作答。

    庶人黎众呼号将大陆宗周国的荣枯存灭,都推在这几个人身上。斗陨石的每个人,作者用排比一一举例,这些话更像是讣闻。一息存亡分秒争,五人化作流光,向最后一方陨石火光赤炎突飞去。

    弥天砂石之中,有魏清凛然古今书写最后一道箓文,一个“人”字。

    戴于天,履于地,躯干多彩蕴纹伸展舒张似金枝玉叶,人字以为京观,欲与天地参寿,与日月比荣。

    人立于世,并不是为自己独活,也是事务为人辛苦之处。

    写到此处,作者收笔,无论措辞怎样不同,都有一个共通之点,就是:为人辛苦。不是为自己更多为他人,辛苦是获得一切的定律。

    人最怕清醒的堕落,什么都懂,却不行动,作者丁一乙暴力剥去那些旁观君子的外衣,裁判人间喜剧的假面,他们连人道主义式的抗争勇气也没有,几分之一也没有。

    剥去和抗争,也不过是咬文嚼字,并非直接行动。笔者并不希望做文章的人去直接行动,我知道做文章的人是大概只能做文章的。

    行动解决一切,行动不一定成功,不行动一定失败。

    课代表歌抒一言定场,点评完毕。

    2022年11月1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