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雷电火焰以及剑 » 10.离乡

10.离乡

    李怀瑾昨晚通宵未眠,上午因为发烧勉强睡了半个上午,中午起来后为钱的事奔走,来到异界这边,又和江阑珊废了一番口舌,实在有些心力憔悴了。

    不过李怀瑾毕竟还没做过人体实验,并不敢直接把江阑珊带到异界去,不过手机成为了一个很好的媒介。

    李怀瑾下午看到小燕子时就想到一件事。

    江阑珊都这么多大了,所受到的教育只有他父母教的读书识字,这怎么行?

    李怀瑾便干脆从现世那边下载了许多的基础教育资料和视频,甚至还准备自己编写一点地球知识的教程。

    也不需要太深奥,只需要能够额外教会她一种语言就好。

    安平县不是很大,却也算是一处交通要地,李怀瑾并不打算多待,休整一天,以江家的名义给于府递上一封信,里面还有一张李怀瑾打印出来的地牢照片。

    离开李府之前,他是做好了准备的。

    办完了这事,俩人就需要前往镖局,看看有没有去往京都的队伍。

    李怀瑾自己的话倒是不怕出什么意外,但若是带上江阑珊,那就不能大意了。

    一路去往京都,就不是这山中40里的小打小闹,至少两个月的路程,还有可能遇到剪径蟊贼,这六月的天气,对二人来说只怕是不亚于西行。

    考虑到这一点,他还去买了一辆马车,用的还是江阑珊的钱。

    一辆马车就要了四两银子,还是因为没有买马。

    四两银子的购买力可不低。

    两个月的路程,意味着他接下来要把大把的时间投入到异世这边。而如果不这么做,便有一个前提条件。

    在去往镖局的路上,李怀瑾又做了一个小实验,那就是自己消失后再出现的坐标,到底是绝对固定的,还是会视周边情况做相对运动。

    于是他坐在马车上,让马缓步向前,车内的他眨眼间前往现世,回到他离开前的床上。

    默数三十秒,他眨眼间又回到异世。

    还在车内。

    再加上上次带去的那只鸡,他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基于李怀瑾自身的特殊性,他可以充当两个世界间的数据线,把两边世界的“数据”调取到对方世界,但他能够通过的“数据”相当有限,死物的“数据”就好比只有几个字符,随质量变化而变化,但再大也不会有质变,单纯的数据堆积而已,只不过对李怀瑾来说,如果弄一辆汽车去对面也可以把他这根脆弱的小水管撑爆了。

    而生命就很恐怖了,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种子文件,看起来很小,但脱离自身世界就会瞬间展开,可能有几个kb,又或者好几十g甚至几个t。

    完全就像开盲盒一样。

    当在对方世界展开,就需要李怀瑾持续为对方输能维持存在。

    如果李怀瑾可以维持住其存在,并在维持期间让对方回去,那一切还好说,不然李怀瑾这个数据线断掉,对李怀瑾来说只是脱力,但对这个穿越世界的生命来说就会瞬间被世界精准查杀。

    除非李怀瑾能想办法直接把数据写入对方世界,彻底完成一个人在两个世界的转移。

    一般来说,穿越者就是这种存在。

    但是李怀瑾没见过除自己以外的穿越者,所以他也只是猜测。

    除此之外就是,被李怀瑾转移的生命,只有生命体量又或者说是展开后比李怀瑾自身小的,或者完全信任并同意李怀瑾进行这一操作的,才会成功。

    不然的话李怀瑾从最开始就会无法选定目标。

    虽然对自身能力有了一个初步认知,但他仍然不敢对江阑珊进行实验。

    马车停在镖局前,好在恰好有个团队明日就要出发,李怀瑾还有一天的时间可以收拾了一下东西。

    秘密说开,许多超凡的能力便能光明正大的使用,行李可以直接扔到现世的家里,但马车是未来两个月长时间要待的地方,还要好好布置一下。

    从安平县去往京都的一路上,要越过两条河流,还要绕过一座大山。

    一路至少途径两个藩王的封地。

    安平县背靠的大山并不算名山,但是离大山不远处却有一条名河,这河每年夏初冬末两季都会有一种名为半年梦的鱼途经。

    其实半年梦并不是只经过这里,但是一般鱼群游至这里时,也差不多成长到了最肥美的程度。

    渔民打捞上来,卖给各个商队,商队便立即启程出发,赶往各地售卖。

    因为一般情况下,不论去到哪里都能卖出高价,所以去往天南地北哪里的商队都有,长久演变下来,安平县的交通便相对来说极为发达了。

    此去京都,便是要跟着一条商队走,商队人多,想要保一条商队,对一些小些的镖局来说,往往需要全部出动,但是人手都投到这上面,对比佣金来说便又有些亏本了,所以往往小镖局间便会协商,两三个商队一齐出发,再带上许多像李怀瑾这样的散客,既能保证安全,又能多赚些银两,而且这么多人在一起,如果遇到蟊贼马匪,也都要掂量掂量。

    待到第二日,商队终于启程,于家也终于有了动作。

    对李怀瑾和江阑珊来说,一切都终于尘埃落定了。

    白马拉着马车,跟在人群身后,两百多人的队伍,十多辆马车,浩浩荡荡的从开阔的大道出发。

    身后的帘子被挑起一点,露出里面颇有些温馨的布置,没有行李的负担,马车的可利用空间还是相当大的。

    江阑珊捧着李怀瑾带来的个人终端,询问着问题。

    李府究竟会怎样?顾家又是什么反应,京城是什么样子。

    李怀瑾不去想那些,他现在只觉得这旅途也很有趣。

    江阑珊看着光幕,又看了看李怀瑾的侧脸和身后渐远的县城。

    更远处是山,那里是李府在的地方。

    莫名有了一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感觉。

    握紧了终端。

    她莫名的低吟着。

    “夫君呐……”

    李怀瑾回答“我在。”

    江阑珊那即便稚嫩,也看得出未来的美貌的脸上。

    终于有了发自内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