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重生古代之穿越系统 » 第二十章:城在我在,城亡我亡。

第二十章:城在我在,城亡我亡。

    大战之后的第二天。

    牧云早早便起床了,做了些早饭,在昨天大战中,大壮也跟随大军出城追击胡人,腿上被砍了一刀,所以在军医处治疗,牧云需要早起给大壮送饭。

    牧云来到镇守府,所有的伤兵都在镇守府治疗,但是毕竟镇守府内空间也有限,所以需要大家各自做饭送到这里。

    牧云走进镇守府,便见到许许多多的伤兵躺在镇守府的大院内,已经有很多妇人过来送饭了。牧云费了好大劲才从一群伤兵中找到大壮,小腿上被砍了一刀,刀口并不深,也没有伤到骨头,还算幸运。牧云将早饭递给大壮。

    大壮边吃边对牧云说道:“你昨天没见胡人那丢盔弃甲的模样,真是解气啊,和胡人打了两年的仗了还没有像昨天那样的大捷。想必胡人经过这一仗,必定不会再次轻易侵犯我们镇州了。”

    牧云听到这话却眉头紧皱,思索起来。

    大壮见牧云不再说话,脸色有些凝重,问道:“你怎么了,难道不高兴么。”

    牧云抬起头,露出一个笑脸说道:“没有,高兴,高兴,那个你先吃着,我四处看看。”说罢便离开了这里。

    牧云向镇守府内部走去,四处观看,好像在寻找些什么。林思靖刚刚给镇守大人送过饭菜,从镇守房间出来,好巧不巧,偏偏看见了正在四处找寻东西的牧云,顿时想起昨天的那一吻,脸上不禁有些泛红,说道:“哼,昨天做了那事,竟然还敢来镇守府。”

    旁边的小韵听到自家小姐自言自语的说着什么,说道:“小姐,你说什么啊?”

    林思靖不禁脸上更红了,急忙掩饰道:“啊,没什么,你听错了。”

    或许时林思靖之前对小韵太好了,小韵竟然反驳道:“小姐明明就是说了么?”

    林思靖转过头瞪了小韵一眼说道:“这么说是我在胡说八道了?”林思靖这话显然有些威胁的意味。

    小韵也不敢再顶嘴,只得说道:“不敢,小姐说的都是对的。”

    林思靖带着小韵走到牧云的面前,说道:“你来干什么啊,肯定有没干好事。”

    牧云见到林思靖,不禁起了捉弄之心。说道:“哎,你对我怎么这般态度啊,我们昨天不是还那个什么了么,怎么今天就不认账了,你这让我很伤心啊。”说罢捂住胸口表现出伤心的表情。

    小韵却是比林思靖还激动,说道:“什么,小姐,你和他……”小韵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林思靖急忙解释道:“我和他没有什么,你别听他胡说。”说罢还对牧云作了一个你死定了的表情。

    牧云表情有些得意的凑近林思靖的耳朵,林思靖想要后退,但是身体却是没有什么反应,仍旧呆在原地。

    “我现在可是在镇守府啊,你可不要轻举妄动啊。”说罢便退了回去。

    小韵看着两人的举动,眼睛瞪得十分大,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林思靖想反驳些什么,但是当注视到牧云那清秀俊逸的面庞,想说的话却又想不起来了,只是静静的看着牧云。

    牧云觉得挑逗够了,该办正事了,向着林思靖说道:“镇守大人在哪?我有正要事情要禀报。”

    这时微风拂动,吹动牧云那散落在一旁的一缕青丝,好像是吹动了自己的心房。

    小韵见自己的小姐半天都没有反应,出手戳了戳林思靖的后背,小声对林思靖说道:“小姐,小姐,牧公子问你话呢。”

    林思靖这才反应过来,说道:“啊,你说什么?”

    牧云只得再说一遍:“镇守大人在何处,我有重要的事情要禀报。”

    林思靖让小韵带牧云去见镇守,自己则跟在两个人身后。

    镇守大人正在吃饭,突然听见门外有敲门声,将筷子放下,拿起旁边的手绢擦了擦嘴之后才说道:“进来。”

    镇守大人见到进来的三个人说道:“你们有什么事么?”

    牧云看了看小韵和林思靖,又转身看了看镇守大人。

    镇守大人心领神会,说道:“思靖和小韵,你们先出去吧,我和牧小兄弟有事要商谈。”

    林思靖有些不悦,说道:“什么啊,凭什么他能呆在这,我却不能,我可是你亲女儿啊。”

    镇守大人却是加重语气再次重复了一遍,林思靖和小韵不情愿的离开了房间。

    牧云关上了房门,对镇守大人说道:“大人,此次大战胡人,伤亡如何?”

    镇守大人有些激动的说道:“这次可是大捷啊,这次战斗杀敌一千六百余人,俘虏三百余人,我军死二百二十余人,伤四百余人,虽然伤亡惨重,但是这时镇州第一次大捷啊。我正准备写一个奏折,向陛下表奏这次大捷,你放心,你的功劳我会如实向陛下禀报的。”

    牧云却是面无喜色,说道:“大人可能高兴的太早了。”

    镇守大人听到这话,收了脸上的喜色,问道:“此话何意。”

    牧云正色道:“胡人虽说此仗大败,但是胡人的主力却并没有受到什么大的损失,等到胡人重整旗鼓之后,必定会再次举重兵来犯,到时便是镇州的灭城之时了。”

    镇守大人眉头紧锁,在屋子内来回踱步,却迟迟没有说话。

    牧云见镇守大人思虑甚久,又说道:“大人,下次进攻,胡人兵力必定会更多,到时我们人手不足,且之前的计策也不会再起作用,所以我们必须早做打算,否则离灭城之日便不远矣。”

    镇守大人停止踱步,问道:“你有什么好办法?”

    牧云语气坚定的说道:“举城内迁至宿州。”

    镇守大人听到这话呆在原地,缓缓说道:“你可知道举城内迁意味着什么?”

    “我知道。”牧云语气并没有什么变化,依旧十分坚定。

    “当真没有其他办法可循?”

    “没有,就我而言,我没什么好办法。”

    “镇州城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戴罪到此戍边的,无皇帝旨意不得擅离,举城内迁那可是灭族的重罪。”

    “现在的朝云国已经四分五裂了,中央的皇帝根本无法统管全国,东边有宁王和衡王;西边有德王和庆王;南边有淮王和梁王;西边有崇王、益王和雍王;各地还有大大小小的镇守和太守割地自立,朝云国已经名存实亡了,皇帝现在也管不了这些事情了。”牧云说道。

    “那些都是乱臣贼子,以后必定不得好死,我世受国恩,自当尽忠报国。”镇守大人双手抱拳向上示意道。

    牧云面不改色,说道:“你要尽忠,那是你的问题,但是你能看着着数万镇州百姓跟着你送死么?”牧云也看过不少古装片,电视剧中也有很多关于劝告这些忠臣的片段,所以牧云很明白他们这种人的软肋——百姓。

    镇守大人沉默良久才说道:“你让我想一想。”

    “时间不多,明天此时我会再来,到时希望大人可以给我一个答复。”牧云说罢便作揖拜别。

    第二天早上,牧云再次来到镇守府求见镇守大人,镇守大人却没有见牧云,只是让林思靖将一封亲笔信交给了牧云。

    牧云打开信件,不禁感叹,虽然镇守大人是一个文官,但是所写之字却是笔走龙蛇,气势恢宏。

    信件大意是:我思索良久,自觉举城内迁之法确是唯一的生存办法,但是我毕竟是朝廷命官,所以我会向城民宣布这个决定,但是我会留下与城共存亡。

    “城在我在,城亡我亡。”

    最后拜托你一件事,我这一去,自知没有什么生还之机,但是我还有一事放心不下,那就是我的女儿。她母亲走的早,我有十分忙碌,从小也没有好好的照顾她,现在我也要走了,这世间也就只剩下她一个了,所以我想将思靖托付给你,希望你能好好照顾她,林某再次拜谢了。

    牧云看完信后,良久都没有言语,只是静静的坐着,良久才回到将家中。

    下午,镇守大人站在城楼之上,向众城民宣布了举城内迁宿州的消息。

    恋旧好像是人的天性,就像一个人在一个地方住得久了,便会对这个地方产生依赖,或许是因为人天生有懒惰的基因,又或许是人天生乐得安逸,总之,人每次远离久居之地大多都是迫于无奈。

    众人听到镇守大人宣布举城内迁的消息,不仅都面面相觑,所以大家都议论纷纷,向镇守大人表达着不满,镇守大人这次却力排众议,向大家表明了原因,相比于牧云所看的那些影视剧中百姓在遇见战乱时往往会急忙收拾家中细软,慌忙逃跑。但是这里的城民却是一心请战,势要与城共存亡,颇有全民皆战的态势。

    城楼之上,镇守大人大声喊道:“父老乡亲们,你们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仅凭我们是无论无何无法和胡人斗争的,只能是白白送死,大家不惧死,但是你们想想你们的子孙后代,难道要他们和我们一起陪葬么。活着才有希望。我在此给大家跪下了,恳求大家走吧。”说罢便当着大家的面在城楼之上跪了一下,磕了三个响头。

    城下的众人不禁都抹起了眼泪,这时不知人群中是谁喊了一声:“大人的心意已经到了,大家还是回家收拾东西吧,”说罢便转身向家中走去。

    这就像是群带效应,只要有人起了一个头,后面便会有许多人跟着走,随着第一个人的响应,更多的人开始响应,很快城门之下的广场便空空荡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