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有词条修改器 » 第四章 开始2

第四章 开始2

    看完几本资料后,杨安终于对这个世界有大概的了解。

    他所在的这块大陆很大。

    中原大陆,共有五个王国,拥有着这块大陆最大的四块领土,还有三个公国和两个独立领地。

    中原大陆本来是某个帝国的,后来分裂后,便成了现在这样,至于前朝帝国叫什么,为什么分裂书上没写,而大周是诸国中最为强大,领土最为丰饶的国家,但代价是,大周的地理位置非常尴尬,

    北方是各部落众,西北是大夏,西南是大楚,东南是大吴,还有个大梁离大周隔一国,东边靠海。属于是四面皆敌。

    大周有六道二十一州,他老家越州便是西南方向最后一个州,而他要去的地方则是几乎最东面的饶州,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关于武功才是他最想了解的。

    大周太祖皇帝本身便是实力强大的武者,他深知武者对一个国家的危害,于是立国时便颁布禁武令,此令一颁布,便引起了极大动荡,太祖皇帝与各势力妥协后,便加一条,拥有大周官贴的势力可以习武,无官贴不可习武,并且要上交功法秘籍等,反正还是闹出了很多风波,不过最后也是成功实行,最后武道慢慢没落。

    武者有六境,炼体,后天,先天,宗师,大宗师,武丹。

    最后一个武丹境只是众多大宗师猜想的境界。

    书上说江湖上本有六密十二宗的传说,现在只有六密,十二宗经过大周三百年来的打压,全部消失与历史,这六密指的是拥有晋级大宗师的传承的六个门派,罗教,天摇,天识,天承,万气,龙宫,以及清河宗,他们也有朝廷颁发的官贴。

    六密中,罗教是邪教,经过朝廷多年打压,现在几乎没有此教的消息出现,天摇,天识,天承本是一宗,前身也是大周国教,具体怎么分裂,杨安猜测是因为禁武令,现在天承派也是好几十年没有消息了,天摇位于渭州,那里处于大周北方,不接邻国,上百年来不经战事,加之门派多集中在南方,故天摇应该是发展最好的门派,而天识,与龙宫,清河宗所在州域成三角包围湖州,湖州东面靠苏州,苏州靠海,自身还紧邻大周最大的内陆河,清河,故各种各样的资源丰富,无数小帮小派在湖州立足,那里也是武者聚集之处。

    清河宗与天识,龙宫因湖州资源分配连连开战,打个不停。

    至于万气门,十五年左右便封山了。

    书上说,大周江湖非常极端,就算这么多年大周禁武,在册武者居然还是诸国之最,当然大半都是朝廷的人。

    那些个大宗大派朝廷之类,经过二百年的打压,武道不仅没退,反而鄙弃掉了很多二三流功夫,再加上资源充足,反而比起禁武令之前更多高手。而那些散修,小宗小派的就惨了,修了上家没下家,功法还有各种各样的弊端。

    大周朝廷高手最多,二十一州每州镇守皆是宗师,此书作者说全天下宗师,大周占了一半。

    但坏处更大,大周一州管理本来有州府,都护,一文一军管理,然后监察司镇守监察他们以及当地江湖武者,也就是三方共治,但镇守一职皆是宗师,寿命若是正常老死也要200多岁左右,一个镇守就可以熬死好几个州府,都护,到后面势力根深蒂固,个个仗着自身武力拥兵自重,靠近中心区域的还好,偏远州域几乎个个自治,后面大周历代皇帝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便颁布抑武扬文政策,几个朝代下来,加上禁武令,此时武者处境更是艰难,再后面有了刺史一职,统管一州,拥有罢免权利,刺史可与大都调配宗师协助。

    到现在为止,大周也只有几个偏远地区不听调不听宣。

    就如杨安老家北三道三州,以及灵武道明州,合州,他上次加入的义军便是合州刺史攻打许州,为了抵挡朝廷向越州刺史借的兵,没成想他们刚到合州,合州刺史已经兵败死亡,真是时也命也。

    朝廷斗争,不是一个立志成为武夫的人所谈论,杨安看向最后剩下的一封信,上面写着任务。

    从上面了解到,十年前太子造反,莫名拥有无数军火,有些则是大周国库盗取里的,说明有高官在朝廷做掩护,结果太子自缢,这事也没了下文,

    后面老皇帝去世,三皇子过于年幼,于是大公主监国,查到清河宗曾经参与太子造反案,但因涉及太子这个敏感元素,再加上清河有太祖亲手给的官贴,如果擅自动它,不仅朝堂大乱,其他六密宗门也会人人自危,引起反弹,此时又是刚结束与吴楚二国战争,为社稷着想,便一直放着没动。

    如今,大周除了几个州以外,几乎全在大公主掌控,国家安定繁荣于是决定对清河宗动手,太子造反案涉及众多大臣,为免打草惊蛇,也只能悄咪咪的来,

    杨安看到安定繁荣几个字后,嗤笑了几声。

    继续往下看,好家伙!清河宗不仅涉及军火,还贩卖私盐,更是掌握饶州和湖州交界河运,私收河税,仗着与太子关系肆无忌惮,更不把太祖禁武令放在眼里,在饶州,胡州,永州各地开设武馆,

    他的任务就是进入清河权利中心,找到军火,私盐的重要证据,以及找到与之有关系的朝中大臣是谁,至于怎么混进去上面没讲。

    上面说今天那个老丈便是他的炼体老师,教他清河决的炼体功夫,他去往清河宗的身份便是曾经为客死他乡的清河宗真传弟子的儿子,父亲只教了自己清河决的炼体功夫,为求后续功法,于是跨越七八个州来到清河,再加上朝廷支持资源倾斜,打造出天才人设。

    杨安看完后,看时候不早了,便饱含心思的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杨安便起了床,收拾好衣物便出门随处找了个地坐下等待。

    太阳刚一冒头,那老丈如走的时候那样,踏着轻功而来,手上又提了个食盒。

    杨安见此便站了起来,等候在原地。

    老丈看着杨安说到,“想必你已经看过那些书了吧。”

    不等杨安说话从怀里拿出两本书,递给杨安,

    “一本是清河决炼体期,一本是清河宗需考核的绕山剑法13式。这两个皆是基础内功与武艺。”

    话毕,在地上放下食盒,有从兜里掏出一个白玉小瓶,拿给杨安

    “这里面有三颗小还丹,每颗能抵一月之功,每次吃后需等三天以上,身体消化完再吃。”

    杨安此时脑海中浮现面板,

    是否收录清河决炼体期,是,否。

    收录成功!

    画面转回,杨安意念点至修改,果然药理下面多了一栏,

    内功。

    依次点开,跟蒙汗药是一样的,不过此时不急加点。

    不知道为什么剑法不被收录?

    老丈看他神游天地,心不在焉便说到

    “你不要以为这两个功法不行,实际上,经过多年来的淘汰,清河宗功夫比之朝廷都差不了哪去,甚至某些更强,先说剑法,虽然基础,可强也强在基础,这门剑法几乎是炼体境最纯粹,基础的剑法了,相比朝廷,虽少了几分力道,却每式流转不尽,能够应对各种场景,再说清河决,此决是大周顶级内功心法之一,讲究静心远虑,无为而求,精神固守,内视反听,以此法晋级后天者,内力如青山江河,流转不尽,比之其他内功强在质量精纯,浑厚三分。你若吃透了这两个,不说多强,至少生存能力极强。”

    杨安抱手,“受教了,”

    “把衣服脱了,我现在教你如何修习清河决。”

    杨安听取吩咐,

    “炼体顾名思义,就是锻炼身体而已,此境修习极其简单,按照口决所记录的姿势照搬就行了,不过如果无人指点,很容易练错反向,你现在按照书中姿势摆。”

    杨安照做,看向清河决炼体期,一共五个姿势,每个姿势半个时辰,做完一套需两个半时辰,还记载了一个如何引动浊气的法门。

    按照书上所记,左脚前跨,双手举高,手掌向内,老丈在旁边边说边动着手纠正杨安的错误。

    差不多临近中午,老丈便让杨安停止修习,

    “你自己今天下午好好练习姿势,我先走了。”

    并告知明天还会再来便提着昨天的食盒走了。

    一练就是练到了晚上,

    杨安此时饿的发昏,打开今早的食盒,老丈说要练完再吃才有效果,于是今天一天没吃,东西还是那样,全是肉,杨安用手就开始抓,往嘴里塞去,半响,整个食盒他吃的一干二净,

    杨安满意的打了个嗝,随即又下去瀑布冲洗了一遍,他躺在床上,开始考虑要不要加点,今天他练武时,基本没有什么瓶颈,

    按照老丈所说,炼体只要是个人都可以,资质并不是特别重要,姿势摆好慢慢熬就行了,最主要资源,有资源很快就能达到中期,资质是在后期开始才重要,现在朝廷应该不管他有没有资质,没有就用小还丹推,所以目前内功不着急,至于剑法,老丈现在也没教,他也不急。等过段时间再说,反正清河总部招收弟子还有大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