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刚到东汉和曹操结死仇 » 33,左右逢源从刘虞开始

33,左右逢源从刘虞开始

    信首:李博士亲启。

    信尾:吕幼安,中平六年闰12月

    之所以首先看这两个位置,李儒必须要确认到底是谁敢在毒士的头上拉屎。

    吕幼安,吕幼安。

    “侍中之意是蔡家女被吕幼安掳走了?”

    “好哇,李文优你还敢言与那贼寇无往来?”蔡邕一听激动了,颤颤巍巍站了起来对着近侍吼道:

    “备车,老夫要去丞相府向董相讨个公道”

    “侍中且慢,这吕幼安乃是朝廷才封的肥如县令,我与他仅相识,董相也知此人,这其中是不是有误会?待下官看完了信再说如何?”

    “县令?”

    蔡邕毕竟要上朝的,吕靖的名和字在董卓和袁槐吵架的时候听过几次有那么点印象,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个朝廷封赏的县令会掳走他的女儿。

    李儒开始看信,内容嘛。

    关东各州各郡正在磨刀砺马,他吕老板敢保证不出3个月以袁家为首的士族必然矫诏联合攻打雒阳周边,届时胖子泄愤不杀刘辩就见鬼了。

    你现在不病事到临头再病,胖子那种多疑的性格,你又这么聪明他会不怀疑你?你非不信就不知道派心腹去关东打听打听?

    尤其这句“万望李博士莫要被浅层假象所迷惑,被董卓一时提携忘了这天下士族才是根基”

    信中明里暗里都表明董卓这种莽夫除了会带兵啥也不是,即便这次能躲过一劫将来还会死于文人的算计之中,让李儒早做打算,幽州有他一席之地,更隐晦说了如有可能把蔡邕老儿也劫过来,幽州少这样的大儒。

    李儒看完信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这段时间他确实得意忘形了。

    吕靖走的时候提醒过他,时隔近一个月再次提醒他,这让他想起来那次刺杀后董卓从袁槐那老小子那里谋取到的好处。

    装病,妻子,董卓,刘辩,武夫,士族,西凉集团,关东联军,雒阳地形。

    我去,粮草?

    雒阳防的好确实固若金汤,若是联军断了雒阳的粮食供应这百万百姓咋办?

    这是在逼董卓,更是为士族添名声啊,若是他李儒也必然会借这个理由搞事。

    妈的,打听,必须打听,还要八百里加急的那种。

    不对,他还得提前病,如果吕家小子晃他,直接病愈就行,如果没晃他,这份恩情~~~

    “李博士?”

    “文优?”

    “李文优”

    最后一声失礼喊人把还在发呆状态的李儒叫醒了,李儒赶紧表歉意道:

    “蔡侍中,下官还有事先走一步,失礼之处望海涵”

    蔡邕道:“李博士要走?谁给老夫幼女一个交代?”

    “下官同吕幼安不熟,便是于丞相面前下官亦是如此,那吕幼安明言卫家公子有肺痨之疾,更是说了等世道太平便差人送女公子回雒阳,侍中只为己身之名全然不顾女公子处境,此事才是不妥吧,告辞”

    李儒没心情管蔡邕的屁事,他得赶紧差人去关东,然后找药装病,谁来都不好使,毒士之名岂是浪得虚名。

    ......

    一场大雪给干旱的东汉添了一丝希望,时处小冰河时期,不是涝就是旱再正常不过,史料明言记载曹阿满用任峻做他的屯田校尉,在这几年干旱中帮他解决了粮草问题。

    受限于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吕靖借口路不好走赖在蓟县,哪怕雪停了还是赖在这里不走。

    州牧府,刘虞。

    这几天他被吕靖烦死了,雪停之后今日以为这厮要走,不成想这个鸟人又赖在州府中不走。

    “幼安呐,如今你贵为县令当早日上任才是”,吕靖的身份是真的,这点从邮差那边已经得知。

    州牧的权力很大,大到他自己就可以任命太守和县令,但是所有的任命都要通过文书的方式向朝廷说明一下,朝廷在任命上敲章,这样才名正言顺,这也是雒阳的无奈。

    吕老板是自带文书,还有朝廷邮差送达,这是当初李儒对吕靖的一种补偿。

    那刘虞为何就痛快的认了呢?主要是幽州的局势。

    刘虞跟公孙瓒这匹夫玩不到一块去,他力主怀柔手段解决边疆问题,公孙瓒的意思是直接杀光了省事,两人不对付这么些年,导致右北平及右北平往东刘虞的州牧令在那里成了摆设。

    肥如县县处于辽西郡靠近大燕山,是公孙瓒的地盘,况且这又是朝廷令,跟他刘虞有什么关系?

    吕靖面露苦涩道:“吕家钱财已消耗完,粮草也见底,带着2W百姓下官当真无能为力”

    吕老板不说还好,一说刘虞就来气,他施仁政不假,就幽州这种地形,如此大的面积总人口都不过百万,这几年要不是冀州和青州时不时的接济他,他治下百姓饿死的更多。

    如今你个SB还在冬季带着2W多人北上?你TM怎么不去死啊,有你这么做县令的嘛?

    “吕县令如此仁义就未想过有如今之局面吗”

    刘虞的语气很不好,吕靖哭道:

    “下官自雒阳北上,沿途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下官属实心有不忍,初上任未得州牧教诲哪知做官如此艰难,还请州牧教下官救下官呐,唔唔唔”

    刘虞是个好人,唯一有心思的说法就是董卓召他回雒阳做太傅他没回,到底是真没收到信还是收到了故意不回谁都不知道。

    一个孩子在你面前哭,而且名义还是州牧治下的官,“幽州地产不丰又大旱数月,老夫也无法在钱粮之事上相助幼安,老夫给你两策,一是分一部百姓交与老夫于渔阳郡开矿,二幼安属辽西郡,此郡上官乃公孙蓟侯,幼安可至此人处寻得帮助,懂是不懂?”

    “请州牧明言”,吕老板懂,但要装傻。

    “朝廷怎就找了你这个榆木脑袋做县令,哼,老夫牧幽州,地方之事当上报于各郡上官,怎可事事交由老夫过问?”

    “州牧之意欲让下官去蓟侯那哭?”

    粗鄙,太粗鄙了,当文官的说话如此不风雅,简直有辱斯文。

    等等,他在这里可否下一步闲棋?

    要知道吕靖是朝廷塞到幽州塞到辽西的,雒阳局势他了解,此人怕是牺牲品,到了幽州后毫无根基和后台,如果善待此人把他发展成自己人呢?

    刘某人跟公孙匹夫不对付,借此人来恶心匹夫,不对这次真不是刘虞要恶心公孙瓒,是朝廷的意思嘛。

    “如果用粗鄙之人去恶心匹夫~~~会不会有奇效?”

    下定决心的刘虞诱惑道:“若幼安能在辽西有建树,老夫当上表朝廷以辽西太守慰之”

    吕靖压下心中的狂喜,“此建树是辽西建树?”

    “然也”,说完刘虞捋了捋胡须,感觉眼前之人还不算太笨。

    “下官必让辽西不平静以报州牧提携之恩”

    刘虞怒目:“是建树”

    吕靖谄笑道:“醒的醒的,是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