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寒夜时空 » 第十五章 老院长

第十五章 老院长

    归家的第二天,洛雪便在陈煊的陪同下到了星物院,星物院占据内城东部,离梦川河畔并不远,也就意味着每天修行完如果洛雪感到疲惫也可以回到家中休息。毕竟陈煊是从星物院出来的,对星物院也颇为熟悉,这次回到星物院就顺带给以前的教习们带了点礼物,只是每个教习见到陈煊仿佛是见到鬼一般,唯恐避之不及。每当洛雪因此疑惑的看向陈煊,陈煊也只能尴尬的笑了笑。

    陈煊见大家都或多或少像躲瘟神一样躲着他,便不再自讨没趣,带着洛雪径直走向老院长所居住的内院。一路上有不少年轻的修行者看着一大一小的两人,也都不断在窃窃私语。前些日子灵台域测验的事情或许平民百姓很快就遗忘了,可对于修行者而言,能够切身的感受到那次测验的神奇独特,自然对洛雪这个少年便格外关注,至于陈煊,至今星物院内仍然流传着他的事迹,也有不少人对陈煊好奇。

    不多时,陈煊和洛雪便走到了老院长的住所,老院长住在星物院内的未名湖东南角的博雅塔内,博雅塔是星物院最高的建筑,它本身并不是专门修建的住所,只是为了供应星物院师生平时所需要的饮用水而建造的水塔。当年老院长督造水塔的时候,觉得只是建一个水桶蓄水太过难看,便参照古塔形状建造。

    后来老院长不再管理院内事务,便在博雅塔最顶层定居了下来,对于他这个层级的修行者,上下博雅塔也不过是呼吸间的事情。老院长喜欢清静,故很少有人会到博雅塔来打扰老院长。

    陈煊带着洛雪攀登上博雅塔,博雅塔一共十三层,拾级而上到塔顶,只见老院长坐在躺椅上,手持一把蒲扇,头也不抬一下,用蒲扇指了指躺椅旁边的两只竹凳,示意两个小家伙坐下。

    陈煊和洛雪恭敬的拿起了竹凳,坐在了老院长的身旁。刚坐下,老院长便笑道:“阿煊改性子了啊,以前可没见你这么乖巧的坐过。”陈煊似乎格外的敬重老院长,傻傻的笑道:“小子我离开学院后也经历了一些事,成长了不少呢。”

    “哎,不错不错,你本就天赋很高,只是这性子太过轻浮,不能静下心来修行,不过这也不能强求,时候到了自然能有所精进。我看你小子已经是星悟境界了吧,这个年纪已然不凡了。”

    陈煊说道:“回老院长,三年前离开学院的时候,我便已经是星悟境了,只是无论如何也摸不到贤者境界的门槛。”

    “你这才几岁啊,就想脱离凡俗,老头子我今天闲来无事,好好点拨点拨你。洛雪你也听着,这对你也很重要,今天老头子就跟你们说说什么是凡俗四境和超凡四境。”

    洛雪和陈煊不由得坐直了几分,其实陈煊家里人都是超凡境界,甚至在落蓝星几乎没有比他背景更加强大的父母,只是他那不靠谱的老爹和冷漠懒散的老娘都似乎不愿意跟他多说修行的事儿,每次都说自己的修行路自己走,真正系统性的学习还是得在学院里面。不过当初的他格外顽皮,也并没有认真听过老院长的教诲。

    老院长说道:“修行有凡俗四境,超凡四境。凡俗四境其实是根据艾萨克道尊的《法则基础》来划分的,能明晰感受到法则的奥义,通过识海的慧眼能直观看到法则的运转规律便是星徒,其实此境界的修行者和常人无异,也就多了些许知识罢了,任何修行者都可以称之为星徒,因为法则的奥义是无穷的,学无止境,学海无涯。真神界有一名道尊,感悟法则的浩瀚无穷,成为道尊的时候便自号星徒道尊,便是这个道理,你们俩也要切记在法则面前应当保持谦卑。”

    听到这里陈煊陷入沉思,自开始修行以来,由于身边人的吹捧,他也似乎飘飘然觉得修行不过如此,卡在星悟境多年,或许确实是自身法则基本感悟不足。

    老院长喝了口茶,摇了摇蒲扇,惬意的躺下藤椅,声音却孔武有力。

    “如果能够运用法则,利用法则运转的契机去操纵法则,那便是星士,此时的修行者才算真正的修行者,只可惜很多修行者需要花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达到这一境界。此境界的修行者最大的特点便是能控制识海,利用识海沟通天地法则。此后修行便是拓宽识海,当能够自如的操纵基本法则,比如地系法则修行者能够借用天地之力,引剑悬停并能够站在在上面,便是星拓境界。至于星悟,便是陈煊现在的境界,不妨你自己说说是什么感觉。”

    陈煊沉吟片刻,说道:“我离开学院时已经是能够御剑飞行,其实本质便是调动天地斥力,将飞剑和我拖悬于半空之中,除了斥力以外,还能通过引力、强力、电磁力完成御剑飞行,所以其实星悟境更多的便是能够综合且全面的应用法则灵韵,而不是单纯的只能利用其中一个,是在基础法则上开创性去运用和创造法则运用方法,也就是创造出秘法。”

    老院长点点头道:“没错,这便是星悟境,所谓悟便是开悟,能够真正的领悟法则并创造性使用法则。而在星悟境之上,便是超凡境界,也就是超脱法则的存在。此时的修行者便不再受到原本法则的约束,逍遥于天地。只不过想要超脱,便不再是简单的修行法则,更多的则是在改变自身。如果说凡俗四境是感悟体外的法则,那么超脱四境便是用体外的法则去改造自身,使得自身超脱。根据不同超脱的层次,便分为真至圣贤四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