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姜伯约狂飙蜀运 » 043、天亮后!听得消息

043、天亮后!听得消息

    不、不会罢?

    眼皮一跳,他连忙地追问:

    “你看到谁了?!”

    姜蛇晃了晃脑袋,答道:“路过几人,其中有两个讨饭的。”

    啊?

    他怔了一怔,怔怔地道:“讨、讨饭的?”

    乞讨者么?

    姜蛇还特意地笔划了两下,说道:“是的。两个穿着特别破烂的,像是流民?怪我因要赶路,也就没太在意……”

    说着,姜蛇的声音低了下去。

    这时,姜蛇才感到一丝异常。

    能不异常吗?——现在虽是天下三分,可没再陷入甚么无休止的乱世了……哪有乞讨者?便是蜀、魏交界的地带,人口甚少,也不至于落魄到讨饭啊?

    也不怕被敌国笑话。

    显然,他也想到了这点,又问:“对方长相如何?你可有印象?”

    总之宁可抓错,也不能放过,说不定能从姜蛇的嘴里问出一点有关魏将的情报?

    他可没忘记有魏将要来冀县。

    姜蛇苦脸,努力地回忆半天,闷闷地摇了摇头,只道:“夹在路人当中,与寻常的落魄人士也没甚么区别……我记不清了。”

    他叹了叹气,叹道:“好罢,稍后我派人查一查冀县是否有陌生的流民出没。”

    就算今晚暂时休养,也不能放松警惕啊!

    姜蛇把脑袋垂得很低,不敢吱声。

    他又问:“能确保……安全么?”

    他所询问的,自是指姜老夫人和他才成亲不久的妻子柳文莺。

    姜蛇登时打起精神,忙不迭地附和道:“将军放心!那里绝对安全,安全!还建有一座道观,有人!能专门保护,食物也充足,足够住上好几天!”

    是么?

    他不置可否。

    随后才嘴角一抽:道观?——道士啊?敢情冀县竟有道观?

    真看不出来!不过……

    不过,他再担心好奇,又能如何?

    总归现在的他还不能离开冀县啊!

    因此,他只好祝福母亲和妻子安然无恙罢。

    但愿……但愿所谓的道士能出点儿力,莫让他的母亲和妻子遇到甚么危险。

    他默默地决定待到自己的任务达成后,就去接母亲和妻子回来,假如那群道士能护母亲和妻子周全,他就花一笔费用,给道观重修或是上香感谢之类。

    他拒绝最坏的情况!

    定了定神,他挥手道:“我明白了!小蛇,你且退下罢,你也忙了一天。”

    “不不不!我不忙!”姜蛇飞快地抬头反驳,似是想要挽回甚么,飞快地说,“请将军允许我帮尹将军守夜!”

    他愣了一愣,也没多说,便同意了姜蛇的请求。

    姜蛇方才退下。

    而他也得以休憩……

    休憩个锤子。

    他根本睡不着。

    他果然对姜蛇嘴里提到的那两个讨饭者十分在意,遂叫姜虎和姜豹前来,命对方想法子派人去寻找冀县是否有新的陌生流民。

    尔后,他才躺在榻上,翻来覆去,时而想着母亲和妻子会不会一直住在道观里,时而担心上官雝等人的行动是否顺利……不管怎么说,他再想提前得到确切的消息,也得天亮之后!

    而他,也必须休息,尽快地恢复体力才行。

    于是乎,他和衣侧卧,闭上双眼,强迫自个儿睡下。

    这一夜匆匆过去。

    次日,他还没彻底地醒来,就听门外传来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

    他猛地睁开双眼,不等有人敲门汇报,便兀自地下榻,盯着紧掩的屋门。

    但听姜虎的声音夹杂一丝喜意,大声道:“将军!上官将军、梁绪将军、梁虔将军把事办完了!!现在,三位将军返回,想拜见将军!”

    “哦?当真?”他先是一喜,后是一惊,惊问,“三位将军在哪儿?”

    “就在府外!”姜虎说。

    “府外人多么?”他问。

    姜虎颔首道:“极多!”

    心下大喜,他爽快道:“快快把人请进来。”

    “喏!”姜虎领命,转身而走。

    少时,姜虎领着上官雝、梁绪和梁虔,外加闻讯赶来的尹赏,相继地前来。

    他连忙地把人请进了屋,叙话。

    就像昨晚吃饭那样,他先招呼众人各就各位,坐好,接着才暗地打量上官雝等人一圈儿,不算意外地看见对面几人风尘仆仆,两眼略带一丝血丝,明显彻夜未睡。

    见状,他肃然道:“诸位辛苦了。”

    众人礼尚往来,亦道:“多谢将军关心!”

    抚了抚掌,他说:“客套之话我就不说了……诸位,进展如何?”

    他毫不掩饰欣喜。

    仿佛他已知道众人的收获。

    上官雝等人会心一笑,依次地开始回答——

    首先又是梁虔,率先道:“将军,火攻之计大胜!敌兵措手不及,被烧死不少!将军,你是没瞧见昨晚夜深火光冲天,一群敌兵来不及换上衣甲,跑来跑去,喊着走水走水……俺就命人堵在要道,见人就射杀!”

    梁虔说得眉飞色舞,好不痛快。

    一旁的梁绪皱了皱眉,拽了一拽自家弟弟,免得自家弟弟说飘了。

    偏偏梁虔被拽得略有不满,嘟囔道:“兄长,让俺把话说完!”

    梁绪尴尬地缩回手来,只盯着梁虔。

    梁虔故作不知,继续道:“将军,俺有记得开战之前,先疏散附近的村民……但是附近根本没有村民,全是敌兵假扮的,俺没冤杀!”

    如此说来,岂不是……全灭?

    顿了一顿,他问:“可有俘虏不曾?”

    梁虔终于缩了缩脖子,小声道:“不、不曾。”

    “所以,你们二人直接击溃对方了?”他再问。

    梁虔不吱声了。

    换梁绪抱拳,答道:“并没全灭……我等收集了一百只弓箭,配给百人,用以射击,击杀魏兵有三百人数之多,其余者,散了。”

    “散了?”他不解。

    梁绪垂头道:“逃……逃散了。”

    懂了!

    原来有六、七百魏兵们逃了?

    抿了抿嘴,他一时无法评价此是好是坏,遂道:“穷寇莫追!两位将军做得不错,余下的败兵不扰乱冀县的治安,不必理会亦可。”

    梁绪拱手不语。

    梁虔则道:“将军说得对!反正……反正那边的兵长已被击杀,掀不起大浪。”

    闻言,他稍微松了一口气:没了指挥官,残兵有何惧哉?

    他把目光对准上官雝。

    上官雝不紧不慢,抱拳道:“将军,我差人送去劝降书,对方虽有投诚之心,却不好擅自作主,毕竟不是所有的兵卒们都同意依附!

    幸好对方有心腹亲兵们十来人,愿意跟随!是以,对方让心腹亲兵们……给众卒们下药,使众卒们吃饭饮水后,径直昏倒!

    尔后,再命我们将其抓获,或是关进牢里,或是就地捆绑……只可惜对方自觉此举不义,愧于见人,既不敢投靠将军,亦是怕死,不想自刎。

    索性我便擅自作主,保证这群卒兵们性命无恙后,将此人连同几个心腹亲兵们一起送出冀县,送至一处安全又清净的地方,但愿此人能做一介闲散的隐居者。

    将军,魏兵一千四百三十二人,尽数被拿下!请将军千万不可下令斩杀!若要降服这群兵卒们,需得关押一阵子,直至开导,解开敌意。

    将军,能否让我负责去劝服?”

    闻言,他说:“既是上官将军所请,我哪会拒之?那便由你来劝罢!”

    上官雝领命,一脸慎重,却怎么也抹不平嘴角勾起的弧度。

    一旁,尹赏又高兴又苦恼,插话道:“唉!又多了千来张嘴,这可怎么办哟?”

    “尹将军,粮食短缺么?”眸光再转,他转看尹赏。

    与此同时,众人的视线也落到尹赏的身上。

    尹赏不慌不忙,拱手道:“将军,倒也够吃,但支撑不了太久!”

    “能撑几日?”他担心地问。

    尹赏道:“昨晚经过整理,不管魏兵死活,省吃节俭的话粮草可支持两个月!但若包括魏兵在内,则减半还不止,只能撑住十来天!”

    抽了抽气,他的第一感想:魏兵真能吃啊!

    其次,他才想:不晓得薛府还有没有余粮?

    只是,坐吃山空总不是长久之计,再者他们也没多余的闲钱去购买大量的粮食啊?供养已方军队也就罢了,连俘虏也一并养了,未免也……他寻思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总不能当冤大头,再者说了,这群魏兵们是俘虏,正常情况下,没被斩杀也会被押往后方作苦役,不如……

    把眼一眯,他计上心来,忽然想把这群魏兵们罚作冀县的苦役。

    在哪儿服苦役不是服?蜀汉都城能服苦役,在冀县难道就不行了?

    越想越觉此事可成,他沉吟片刻,才道:“尹赏将军,结实的铁铐、枷锁有多少?”

    咦?

    尹赏眨了眨眼,迟疑道:“将军是想……”

    他轻拍案几,宣布道:“我欲将这群俘虏们充作冀县的苦役,自行劳作、生产和修城!”

    白养着不费财粮吗?——干脆束手束脚,慢慢服苦役去罢!

    能吊着对方一条性命,忙碌劳作,没法思考多余之事就行!

    闻言,尹赏和众人面面相觑:貌似……也可以?

    不再多想,尹赏道:“喏!我即刻就命人给这群俘虏们戴上铁铐和枷锁!”

    言下之意:铁铐和枷锁够用。

    闻言,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尹赏坐不住,即刻去执行任务。

    目视尹赏先行地离去,他又叮嘱上官雝等人,务必派人巡逻冀县。

    此乃非常时刻。

    接下来,是不是就该邀请天水郡的其余三姓家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