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姜伯约狂飙蜀运 » 098、三天后!攻城疲软

098、三天后!攻城疲软

    司马懿决定把所有的矛头都推到魏帝陛下的头上。

    反正的确是陛下暗示司马懿不可在夏侯霸返回魏国之前,攻下陈仓。

    可是,一直不攻打陈仓,司马懿又没战功可获得。

    没了战功,司马懿和魏军注定会在战场上失利。

    如此,待到双方战事结束后,面对天水郡、广魏郡乃至陈仓城被夺走一事……司马懿自要受到惩罚,严重者会丢其性命。

    尽管司马懿不觉得自己会死。

    但是,为了减轻损失的程度,司马懿也只能逼迫一点魏帝陛下了。

    况且催促陛下早点解决夏侯霸被俘之事,好处有三点:一是间接地转移司马懿因大意而犯下的错误,诸如两郡一城被易主;二是缓解压力,减少伤亡,防止后方被堵;三是吸引蜀军的注意力,使陈仓城的主力军无法顾及陇西郡那边……

    好歹陇西郡还没落入敌手,尚有反击的机会,只要陇西郡守能夺回或是压制天水郡,让蜀军后勤遭受打击……司马懿不信蜀军还能长期地占领陈仓城。

    更别提陈仓城相距广魏郡、天水郡甚远,物资得不到及时补充。

    最关键的是:按照司马懿的推测,对方大约会猜到魏军为甚么拿不下陈仓城了。

    一方面固然是因为陈仓城易守难攻,另一方面……司马懿的眸色在烛光的闪烁下,衬托得更深了:另一方面也是魏帝的命令。

    这完全是一场阳谋,端看蜀将姜维小儿如何做法:会按照司马懿的想法,一直防守陈仓城,而没法回援天水郡么?

    再者,蜀军主力若是出动……那也无妨!

    横竖只会给魏军造成一定的麻烦,形成两面夹击罢了。

    司马懿并不畏惧:兵力差距摆在那里,岂是两股小小的蜀军能够击溃来着?

    魏军略有被动,但观问题不大。

    “无妨。”最终,司马懿摆了摆手,对郭淮说,“就按计划行事。”

    自保为上!

    一切且看三天后。

    “……喏!”郭淮只能服从,听从司马懿的指示。

    因有约定在先,致使接下来几天,两军都在紧锣密鼓地备战,战事一触即发。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便到与司马懿约战的日子。

    这天,天才亮起,姜维便整装出动,站至城楼上,和众兵卒们严阵以待。

    却见陈仓城外,清冷一片,暂时未见魏军的身影。

    姜维面如止水,心情却略感焦躁。

    原因无它:姜维本以为三日时光,足够梁绪把粮草从广魏郡运到陈仓城,谁知收到广魏郡兵的快马加鞭,说是梁绪将军带人还在半路上,粮草预计再过两、三天才能抵达……

    太慢了。

    姜维烦恼之余,又觉庆幸:幸好他所携带的干粮省吃俭用,还能维持一、两天。

    再者,万一陈仓城失陷,梁绪也有足够的时间再将所携带的物资通通地运走,不至于大部分落入魏军之手……呸~这点可以忽略不计!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真要发生了……他和众兵卒们八成也战死了。

    不不不!

    或许在城破之际,他可以和骑兵们快速地撤退,从此过上边打边逃的游击战?

    姜维:“……”

    他被自个儿的脑洞深深地震住了。

    应、应该不会那么糟糕罢?

    但是,甭管怎么样,他还真把守城失败的情况考虑了,还向魏延和梁虔说了,听得魏延和梁虔瞪大了双眼——犹然还记得当时大家照例议事,他一本正经说:

    “哪怕魏军不计伤亡,真要占领陈仓城也未尝不可!占了陈仓城,也要赶路几天才能抵达广魏郡,在此期间,我们可以轻装简行,用游走的方式偷袭魏军,减缓对方的速度,拖延几天,好让广魏郡腾出精力做好抵御的准备。”

    然而,姜维的想法前所未见,且不说边打边逃……只光面临数万敌兵,其气势就足以威慑大多数人了,更别说偷袭之余还要保全自身,此难度只高不低啊!

    聆听魏延的顾虑,姜维垂眸,并没说起真有那一场面,兵卒们也该伤亡过半……此计只能应用于少数精兵,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打法。

    可这亦给众兵卒们提供了一条后路,哪怕成功率渺茫,那也是希望,不可放弃之。

    思绪万千,姜维虽没等来梁绪和其辎重,倒是等来了飞鸽传书。

    也不晓得那只飞鸽所捎的纸条内容是不是真的。

    纸条言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朕应允姜伯约将军自行判断、行事。』

    落款处有印绶盖章,还写有一个陌生的名字,姜维只觉耳熟,倒是梁虔认出来了:正是那位快马加鞭赶往成都的传令兵!

    原来传令兵为了尽快传达蜀汉帝陛下的旨令,干脆用起了飞鸽传书!

    这使传令兵仍在半路狂奔,而信鸽已经飞过崇山峻岭,抵达到了陈仓城……

    这太神奇了。

    收到纸条的时候,姜维命人照顾好这只信鸽,只等传令兵归来,验证真伪。

    一旦确认是真的,姜维不介意今后大家用飞鸽传书进行沟通。

    哪怕姜维十分担心信鸽会被敌军抓获,或者调包。

    奈何这已是最简单快速的通讯方法了。

    另一法子是多备驿站和马匹,尽量地减少两地之间的距离……话说蜀国境内,到底设有多少驿站和马匹啊?假设这次战役结束后,他定要回蜀国多多基建!

    他面上冷漠肃杀,实则天马行空地瞎想。

    也亏得众人看不出他的内心所想。

    天渐渐地亮了,姜维一行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的日出一点一点从地平线上升起。

    忽然,橙红的光亮中,出现一串小黑点。

    “将军!魏军来了!”这时,他听到魏延的低声提醒。

    定了定神,他盯着那串小黑点。

    近了。

    更近了。

    小黑点果然不是他眼花,而是魏军从远处赶来。

    他和众兵卒们目测魏军由远及近。然后……

    没有任何寒暄,双方就开打了。

    只见一支魏盾兵们率先地上前,架好盾牌,围起一道屏障,隔绝远程射击;尔后,一支魏兵小队抬着眼熟的又长又重的木圆柱充当攻城器械,再次地拿它撞击城门!

    咚咚咚!

    木柱与城门相撞,发出沉闷的声响,乍一看上去,还真像那么回事:仿佛下一刻,木柱就能撞开城门,使陈仓城门破防!

    但那是错觉。

    开玩笑,三天的备战期姜维他们可没随意地浪费,自然要在城楼、城墙和城门这几处多下工夫,加强防御,以免一击就破,那可真成笑话了。

    不过,司马懿你还记得先前有说要用云梯、投石机啥的攻城吗?

    他本来还挺忧愁烦恼来着,这会子见到魏军拿出普普通通的装备,简直像在玩儿似的,直令他感慨魏军攻城十分疲软啊?

    这是怎么回事?

    姜维暗地俯视城下那一支魏兵小队忙不迭地攻城的情景,不由地叹了叹气,抬起手来,作个手势,示意弓兵们……用箭矢射击!

    谢天谢地,大家加点加工,终于让陈仓城足足做出弓箭数百张,羽箭数万只……够用了!

    但听姜维一声令下,漫天箭雨,没有准头地乱射,还真能命中魏兵一二三。

    运气好点的,魏兵轻伤,扑倒在地;反之,则被当场击杀。

    无论魏军攻打陈仓城持何态度,用何手段……姜维和众兵卒们皆会严肃对待,绝不会随随便便,敷衍了事。

    于是乎,对比姜维一行人的肃杀神情和果断地出击,疑似察觉自身态度不认真的魏兵们撤退了,如同来时一般,说来就来。

    一场试探性小规模战斗暂时地落下帷幕。

    之后的半个月里,魏军隔三差五地攻打陈仓城,且其战况并不惨烈,双方都没多少伤亡。

    战斗的日子里,姜维不但等来了梁绪和大量的物资,亦得知了蜀汉主力军再次地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