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擎旗 » 第十七章 回家的路(下)

第十七章 回家的路(下)

    初春的暖风,自窗棂间渗进的天光,室外喧闹的声音。

    少野自床上坐起,伸了个懒腰,直觉酣畅淋漓。

    回到部落已有半旬,外界事物纷沓而至,桩桩件件就像被猫儿弄乱的线球,理不出个头绪。

    “可用之人还是太少啊。”最近这样感慨越来越频繁了些,少野是做过上市公司总裁位置的,真要放下手去狠抓,里里外外倒也能打理清楚,毕竟才三千多人的部落,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而且也很担心这么下去会不会先过劳死。

    在两个丫头的伺候下,洗漱完毕,门外马夫跪坐着当人凳,小心翼翼扶持着少野踩着自己肩膀踏上半人高的舆车。

    尚未来得及挥动马鞭,阿福火急火燎冲了过来。这几天阿福被少野指挥得晕头转向,里里外外一堆事情被分配了过去。

    这也是没有办法,借助着一战之威,往来投奔的人越来越多,每日皆有数十,多的时候上百。怎么安置,怎么分配工作,桩桩件件都需统筹。

    少野自不能事必躬亲,这些琐碎便推给了阿福跟大毛。如今阿福管着整个部落的落户和耕作事宜,里里外外的视察,分配。人倒也变得忙碌起来。

    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既然碰上了,少野干脆让阿福坐上车来,听取了阿福的工作汇报,并就今日的一些工作安排做了指示,如今阿福也算锻炼出来了,虽然距离少野期望的还有差距,但管理些基本事宜已是够用。

    虽然最近忙碌了些,阿福却喜欢如今这个状态。旬月前让他坐镇河谷地,面对缺粮而造成的民众恐慌和暴动,搅得他心力憔悴,他没有那种游刃有余解决突发和风险问题的能力,只能笨拙机械按部就班照固定模式走,好在少野也预料到这种情况,做了些安排,但仍然让阿福备受煎熬。

    好在现在主心骨回来了,他也无需在坐在那高位行统筹兼顾的活儿。

    行驶在碎石小道上,颠簸得并不好受,极致简单有效的东西,往往忽略舒适感,可谓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就算如此,这类铺设简单的碎石路也不是随处可见。部落百废待兴,像样的石子路也仅仅只有几条,分别是通向军营,学堂和工匠坊。而这些,也是少野强烈要求才不得不抽调人手建造的。毕竟受限于工具,劳动力,以及农忙,对于道路搭建一直被搁置和推延。

    挪了挪磕疼的屁股,因为缺乏绸布棉花等填充物,车上矮凳也仅仅垫了些厚麻布,舒适感自然极差,好在少野也不是矫情的人。

    昨晚下了场小雨,今天晨间,外面全是忙碌的身影,这个时节正是翻地播种的好日子。大部分野人只会刀耕火种,他们习惯了渔猎生活,为此少野安排那些劫掠过来的东禺国老农们负责帮扶。晚上开办种植培训班,白天挨家挨户上门指导,效果肯定是有的,但要形成一种模式,还欠缺些时日。估计需要两三年时间慢慢过渡并习惯这种生活。

    农具上的劣势让开垦土地的速度非常不理想,缺乏耕牛使得只能依靠大量劳动力去进行最单调繁重的劳作。

    都是刚开垦的生地,少野跟那些老农凑在一起细细筹划过,也心里有个预期今年的收成不会太好,但还是尽量全方位的去促进亩产力度,扬粪肥田,挑选颗粒饱满的种子,开渠灌溉,种种方式,只要能想到的,都去做了一遍。

    有时候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望着四周艰难拉着犁头的庄户们,少野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

    阿福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掏出两个拳头大的面团,知道都没吃早饭,挤眉弄眼一阵讨好的递了过去。

    阿福还是曾今的阿福,虽然变了很多,但本质上的东西磨灭不了,他还是喜欢把自己的食物分享给少野,虽然少野已经很久没吃这种干涩的面团了,这一刻倒也不好拒绝这份淳淳友情。

    作为首领,少野不会想着去薄待自己,吃的也是精细的米面。当然,部落并不富裕,也支持不起其他头目们也如此奢侈,但供应首领一人,却也绰绰有余。少野也不会想着作秀体验把共体时艰,因为完全没有必要。他如今在整个部落里的威望几乎到了一言而决的地步,众人对他已经不仅仅是尊敬,而是崇拜了。

    原始部落里,个人魅力往往能够摆平和解决很多事情。

    拿起面团咬了一口,这种没有任何发酵的面制品口感极差,有种嚼蜡的感官,必须分泌唾液混合一起才能勉强下咽,反观阿福,吃得那叫一个欢腾,确实,对于他们这些从小吃树叶,虫子,树根长大的家伙,这种伙食档次已经很高了。

    依稀记得一偏方,拿草木灰泡水,澄清后拿去活面,能够起到发酵的作用,不知真假,有机会倒可以试验下。

    就这么思考着发酵的问题,车辆已驶出很远,在一个岔路口,两人分道扬镳,得到指示的阿福需要去尽快落实规划,而少野则要去学堂授课。

    没有自己的草班台子,只好自己搭建。少野在回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盖一座五亩地大的学堂,掳掠来一批工匠,倒也解决了野人们低劣建筑技巧。

    虽说粗粗搭建的屋舍,倒也别致清幽,几间教室以品字型错落,中间由走廊过道勾连,雨雪天穿梭课堂也不至于淋湿了。堂内郎朗读书声,隔着老远依旧清晰入耳,学堂内的学子不多,不足两百人,但可能也知道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所以就学苦读的越发刻苦。

    按照年级大小,划分了三个班次,但所教授的东西目前也只能一致,毕竟所有人没有一个接受过哪怕一丁点的教育,纯粹都是山里的野孩子。不过后续,自然按部就班需要划出年级段来,所教授的也需要做出改变以贴合部落发展的需求。

    目前课堂内主要教授蒙学为主,这个世界,外界已经有系统的启蒙之物,少野也没打算篡改什么,全部照搬过来即可,几位请来的先生,少野也没有薄待他们,吃喝拉撒也是按照最高的标准给,工钱也按照外界的定价足额给足,至于这些钱能不能用,当然目前以部落原始贸易机制,肯定是不能的,但基本的态度和保证还是要给予的。毕竟接下来货币的推广也在如火如荼的推进。

    相比于外界,此处学堂的教学机制更加灵活,一些机灵聪慧的,也会抽调出来教授水利,筹算,策论,药理等学科。这些都是将来的管理层,少野对此很是重视。

    少野在这里已经任教三天。

    其实,这边的运营已经走上正轨,之所以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只是把这里当做了一个舒缓心情的场所。

    教学相当简单,只要把今天认的字用柳枝写在沙盘上,众学子挨个上来观看练习即可,也有先生把圣贤书念一句,下面跟着重复一句。如果先生兴致起来,也会做一些简单到极致的讲解。在他们看来,读书是一件高尚的事情,要讲究悟性,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无需去参杂太多先生个人的见解。

    简单的教学模式,少野并不想修改太多,读书识字的教导也轮不到他这个大忙人,他抽空过来上一节课,大部分以针对客观问题,和管理层面的教学指导为主。这是他的长项,且也希望引导孩子们打破固有枷锁,去思考更深层次的东西,为此也会在讲课中参入些趣味性十足,寓意深刻的小故事。

    今天讲了如何从多个层面看待问题的逻辑。大部分野人逻辑分辨上太过死板,认准一件事往往代代都是这么干,根本不去思辨怎么干,为何干,是否有更优解等问题,在这段时间的安排工作中,深刻让他体会了把什么叫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道理。

    好在孩子们天性尚未受到太多荼毒,还有补救的可能。

    讲到兴致处,说了个田忌赛马的故事,古时候有一邑国名曰齐,国内有一大将军叫田忌,他麾下有一幕僚,名孙膑。将军爱与王赌马,然皆不能胜,孙膑过来对大将军讲,我有一法,可保你胜利。然后偷偷把三匹马换了顺序,让对方上等马对阵己方下等马,中等马对阵上等马,下等马对阵中等马,三局两胜,成功赢下赌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少野抬抬手想写点什么,忽然发现缺乏教具,看找个机会弄个黑板粉笔啥的,就这么想着,清了清喉咙继续道:“一,世上没有绝对的强弱之分,要善于审时度势,寻找自己优势并逐步扩大。二,做事要学会取舍,要抓住事物的关键核心,要学会放弃一部分小利,来促成自己的大事。三,先谋后战,做事之前一定要思考,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都记下了吗?”少野敲敲桌子,让他们用心记下。

    知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条件有限。当下还没有纸张。木牍,竹片太重,缣帛太贵。也只能希求死记硬背的本事了。

    好在这些孩子用功,也知道这样的机会有多难得,都是苦惯了的孩子,学习自然用功。

    底下坐着听课的不光是四十多号学子,也有些先生,他们站在外面旁听,很难表述他们是什么表情,这些新奇的故事和奇怪的授课方式也是第一次见识到。作为一名成年人,何况能成为先生的自然是聪慧之人,同样的课听在他们耳里,认知深刻程度自然跟孩子们不可相提并论。所以内心的诧异程度也越发深刻。

    不想此深山野岭,竟有如此大才。

    虽说文人相轻,但一旦境界高到几层楼那么高,那就又不一样了。

    被掳来的先生们对少野的感观很难言述,要说憎恨有之,惧怕有之,对其感激亦有之,更对其才学的钦佩有佳,颇为矛盾。

    先生们虽颇为清高,但也没将少野当做粗鄙之人,在他们眼里,少野不能算异族,大概是某个落魄书生或者遭难的士子流落野人部落,一展才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操控部落并为后续复仇做准备。

    这样的臆想,也颇符合文人的情怀。

    毕竟少野肤色体格以及文明社会养成的习惯放在那,怎么也跟茹毛饮血的野人格格不入。

    整个上午在信手拈来的讲课和插科打趣的故事中悄然过去,期间少野又讲了晏子使楚等故事,平日里没有什么趣味活动的孩子们满脸红扑扑的,兴奋不已。

    在这个半部论语即可治天下的时代里,少野传授的知识超前太多,所以他也是点到即止,因为无需让他们学太多东西,贪多嚼不烂。毕竟他需要的仅仅只是一些能帮他维持统治基础的吏员即可。

    授课完毕,布置了些作业,挥了挥手让孩子散去。

    抬脚走出门外,见先生们还在,赶忙热情上去打起了招呼,众人连忙拱手回礼,少野拉着他们寒暄两句后,邀请一起吃个午饭。

    众人推脱一阵,见对方态度坚决,也只好顺着答应下来,有几个倒也怀着些见解,想要讨教一二。

    一般来说,当下仅进食两餐,只有富裕人家才会加一餐午餐,也不正式,一般以水果,糕点,茶水之类应付。

    众人有说有笑在过道上走着,下人们自去准备餐食用具。

    远处一阵急促马蹄声传来,只见为首一骑士慌慌张张下马,跑过来附耳低语几句,少野整个人勃然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