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离剑空山 » 第四十九章 不请自来者,杀无赦

第四十九章 不请自来者,杀无赦

    那屋中究竟是何情形?

    也好在赵兮儿是有分寸的女子,知道此时处境不宜说话,她黑暗中看了看孟起,心中却不是滋味。

    却说此时孟起也是心神微动,他十七八岁的小伙,哪里见过这等场面。

    原来脚下的三名女子,有两人是丫鬟,而其中一人,像是女主人,此时竟然在屋中沐浴。

    那赤条条的身姿一丝不挂,让孟起看了一个明明白白。

    也当真是世间头一回,竟然带着自家“娘子”来偷看其他女子洗澡,也只有他孟起了。

    孟起欲解释,奈何此时处境不容他说话,感受着赵兮儿投来的眼神,他竟然老脸一红,脑海中不自觉的又出现了那个女子的身躯均匀饱满。

    他突然间感受到手中牵着的女孩的手是那么的柔软,那么的细滑,大拇指不禁在女孩的手背上轻轻划了两下。

    赵兮儿感受到他滚烫的大手拇指的动作,慌忙缩回了自己柔掌。

    她这一缩,才惊醒了孟起,孟起猛然定神,去掉心中杂念,也怪他第一次见到这般春光,不然凭他的内功定力不至于此。

    赵兮儿见他似有些尴尬,大着胆子主动去牵着他手。

    二人这般在房上呆了好久,也不敢再去看房中景象。

    也不知过了多久,突然间听到扣门声,房上二人均是一惊,孟起仔细听来,听屋中有人交谈:

    “姑娘,想必是前院接到了于知州的邀请。”

    “你去开门。”

    “是”

    随后屋中开门声响起。

    孟起虽然躲在房上,时才偷看时他只看到了那女子赤条条的身躯,至于相貌便没有看清,但是这会儿听屋中女子开口,他已然听出来,这女子便是白天在城门广场旁遇到的那个未承谋面的轿中姑娘。

    “莫非商圣唐钰已然降了蒙古了?”孟起心中疑惑,却不敢下结论。

    此时第九进院落的大门打开,有两人进了院落,来到那姑娘闺房之外,听二人其中一人道:“启禀三姑娘,建宁府团练使王凯之,知州于文杰送来请帖,邀请三姑娘前去于文杰于知州府上赴宴。”这个声音孟起也熟悉,便是在客栈交谈让孟起听到玄机的其中一位,孟起、赵兮儿便是尾随这人来到的这座庭院。

    又听到屋中主人问道:“那边情形如何?”

    还是那人回道:“江湖人士响应着极多,有百十来人。但是身手参差不齐。”

    “知道了,你二人暂且退下,我收拾收拾便出发。”

    那二人称是退出第九进院落。

    听屋中一丫鬟与那姑娘道:“这帮江湖粗人,武功虽好,却各个是抠脚大汉,姑娘要去与这些人打交道,真是委屈了姑娘了。”

    那主人道:“慎言呀你,要是让院外童师傅,江师傅听到了,不会轻易与你善罢甘休。”

    没有外人,那主人与自家贴身丫鬟说话,不似时才那般优雅,比较随意。

    又听屋中主人道:“如今最苦的是百姓,还是希望能将鞑子赶回北方去。”

    之后便没了声音,孟起赵兮儿二人在房上听到此时,孟起心中疑惑颇多,他暗想:“那两名男子在客栈中所说我听的清清楚楚,是北方细作无疑,但是为何这屋中姑娘却是心向大宋?而且她要赴宴,赴的却是建宁府文武最高官员的宴?莫非建宁府要举城投降?但又不像。”

    赵兮儿听了屋下之言,按耐不住对孟起道:“她们要去建宁知州府邸,我们去吗?”

    也怪孟起此时脑中正在想事情,没有反应过来阻止她说话,她这一开口,孟起便感觉不妙,立马拉着她腾空朝外院而去。

    也好在孟起身法快,二人刚离开所在的位置,那位置瞬间便瓦片炸裂,从屋中射出两道寒光。

    “不请自来者,格杀勿论。”

    屋中那女主人的声音也不如何愤怒,悠远传到孟起赵兮儿耳中。

    “大胆贼子,留下命来。”

    孟起身法极快,躲过屋中射出的两道寒光,一眨眼的功夫便过了第八进院子,待第八进院子的众人听到那女主人的吩咐时,孟起已经过了他们头顶,始终守在第八进与第九进院子门口的那两名老者同时飞出,欲拦截孟起。

    但是那二人反映始终慢了一步,二人只看见了一道黑影掠过,连孟起赵兮儿二人什么模样都没有看清,便只见孟起赵兮儿没入城中不见。

    两名老者追了一阵,完全失去了孟起踪迹,加之两人的使命是保护那女主人的安全,便没有再继续寻找,折身回去了。

    再说孟起赵兮儿逃出那院子,甩开前来追击的那两名老者,隐匿在城中,赵兮儿心知时才生死只在刹那间,都是因为自己那一句话,对孟起道歉道:“刚才是我不对,我不该说话的。”

    孟起听言轻轻笑道:“这不没事了吗?”

    她欲再说,孟起抢先道:“听他们说要去于知州的府邸,我们也前去一看如何?”

    赵兮儿点头道:“但是那两名蒙古细作去了哪里,却是怪事了。”

    孟起并未将自己发现的情况告诉她,只是说道:“那细作交谈之中说的聚会,我想便是知州府上的这一场吧!去查看一番再说。”

    赵兮儿道:“不可能的。”

    “什么不可能?”孟起问。

    “于知州不可能与北方细作私会。”

    孟起道:“人心隔肚皮,去看了才知道。”

    说着二人已经转入建宁城大道上,大道来来往往的人颇多,但是交谈之声极少,人们步伐匆忙,气氛有些压抑,一下子赵兮儿便被带进了那沉重压抑的氛围当中,没办法,蒙古大军压境,人人自危,人之常情。

    二人一路询问找到了建宁府于知州的府邸,来到府门前,只见府门大开,门口却是重兵把守,足足四队人马四十八人。十二人为一队,两名正副队长配腰刀,另外有四人手搭弓,箭上弦,而剩余的六人均是肩扛长枪组成一个小队。

    有其中三个小队左右巡走,而最里面的小队一边六人,却是站立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