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离剑空山 » 第六十四章 崆峒印

第六十四章 崆峒印

    于文杰与行左前去后院,大约一柱香的时间,二人才匆匆而出。

    于文杰脸色凝重,也不多言,难得的见他果断道:“行左大师,老拙于你一一介绍。”

    “孟起,孟少侠,武功剑法超群,谋略胆识也是常人不能及。”

    在东含玉,邓长弓面前,他第一个便介绍了孟起。

    行左大师朝孟起合十道:“孟少侠的手段,贫僧领教过,当真是比贫僧高明多了。”

    孟起抱拳还礼道:“大师掌法,才让在下佩服。”

    不等他二人过多寒暄,于文杰连忙接着一一介绍,东含玉先前便与他打过招呼,而九溪道人与行左之前便是旧相识。

    唯独介绍到邓长弓时,行左惊讶道:“原来是云山剑府邓大侠,久仰久仰。看来此番前来建宁府,算是来对了。”

    邓长弓自然少不了谦虚一番。

    听于文杰说道:“大师可信得过他们,若是信得过,便将事情说来,大家一同商议。”

    行左道:“既然均是江湖赫赫有名的人物,此事又关系到汉人生死存亡,贫僧便说了,只是希望大家自己知道就好,千万不要声张此事。”

    众人心中虽疑,听言却均是点头。

    行左见众人反应,又以内功探查周围并未有旁人偷听,这才说道:“此事原本只有皇家才知道的,贫僧也是机缘巧合,听得朱文公的后人提过才知道此事。”

    众人看他一个和尚,神神秘秘的,原本都集精会神听着,不曾想他这第一句话出口,便是自相矛盾。

    孟起道:“大师既说只有皇家才知道,为何又从朱文公后人处知道此事?”

    说着他朝赵兮儿看去,赵兮儿听行左说起皇家,事情无论大小,他自然要比平常事多上心几分,她听言问道:“大师说得可是徽国公朱熹朱老夫子?”

    行左点头,她又道:“朱老夫子是大宋贤才,有皇家机密让他得知也不足为奇,此事说得通。”她说着少有的正视孟起眼睛点了点头。

    行左亦点头道:“兮儿姑娘所言不错,这其中还要感谢朱文公心系汉家,为朝廷出了大力气。”

    说到这里,邓长弓已经按捺不住,言道:“说来说去,听的一头雾水,既然事情严重,大师便简明扼要,说的简单点。”

    行左摇头回道:“此事简明扼要,如何说得清楚,众位莫要插话,听贫僧从头到尾说来。”

    言罢不等众人反应,他便说道:“华夏自夏启始,到如今已经数千年,其中神器更易,始终归于有德之人,夏桀无道,有天助商汤取天下,纣王昏庸,诸神助周,后天下纷乱,终合于始皇,经过汉唐盛世直到如今…。”

    “…,十数次的更替,冥冥之中自有天定,但是无论如何变化,如何更替,均是华夏中国,中原朝廷。”

    “传说有上古时期神龙庇护九州,让四周异族不能侵染华夏,司马晋朝时五族乱华便是如此,当时司马氏治国无方,酿成大祸,危急时刻有大英雄冉闵得上古崆峒印认主,才解救汉人于水火。后来冉闵身死,那上古流传的崆峒印便不知了踪迹,后来有人说此印最终认了杨坚为主,终使杨坚平定五胡之患,建立隋朝。相传那崆峒印便是神龙之物,流传世间。”

    “后来李唐得天下,这崆峒印被供于泰山之巅,李唐皇氏多有去泰山祭天者,便是为此,后来李唐出了安禄山,崆峒印自泰山化作流光,落入人间,整整两百年不见踪迹。至我朝太祖时期,太祖泰山封禅大典一年之后,也无人知是何月何时,那崆峒印又从新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有泰山天木道人将此印来龙去脉告知太祖,从此以后,崆峒印之事,只有我朝官家才得于知晓。并传祖训,崆峒印出,华夏不死。”

    “后来,与辽国金国战事到紧要关头时,官家都会亲自往泰山祭拜,但是崆峒印乃是神器,不易认主,直到最后北方被金国夺取,崆峒印也没有做出反应。”

    “但是朝廷自从偏居南方,至始至终也没有放弃对崆峒印的守护,几十年间,朝廷想过无数的办法,也是无用,那崆峒印虽小,若不认主,重若无垠,仿佛于那泰山相连,人力无法搬运,直到后来朱文公出世,朝廷暗中派他北上泰山,算上朱文公这一行,朝廷已经派出了汉家有名望的许多名士前去祭拜,欲让崆峒印认主。”

    场中众人听他说来,无不惊骇,但是心中好奇,却哪里舍得打断他。他所说之事,如天方异谈,在这之前,哪怕孟起赵兮儿阅遍天下典籍,哪怕东含玉见多识广,均是闻所未闻。

    他说到这里,赵兮儿不禁问道:“崆峒印认了朱文公为主?”

    行左摇了摇头,说道:“并没有,但是说来也奇怪,崆峒印虽然没有认主,但是朱文公却能将它轻松拿在手中,也不似之前的那般重如泰山了。”

    “后来朱文公将崆峒印带回朝中,让它免于被金国所得,但是到了临安之后,小若砚台的崆峒印,放哪哪陷,最后官家没有办法,让朱文公全权处理此印。”

    “最后朱文公将此印带到福建武夷山中,寻得一处仙台,才将此印从新安放。朱文公为了隐藏此印秘密,便在此印前山创立了一处书院,守护于此,这书院,便是如今的紫阳书院了。”

    众人听完不禁均是倒吸一口凉气,感慨先祖神通,竟然能传下这般神器。

    孟起缓了缓问道:“既然崆峒印有主动认主之能,为何如今天下已然这般模样,它还是无动于衷。”

    众人均是点头,听东含玉道:“莫不是如今没有贤主让它认,想想如朱文公贤才如此,也不过是能将它搬运而已。”

    众人又是点头。

    听行左说道:“此事确实是奇事一件,听闻崆峒印自从上古时期传下之后,认的第一主人乃是国之尚父姜子牙。也是那姜子牙将其供于自己封地泰山之巅的。从未听过如朱文公那般能拿起它来它却不认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