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奇异之旅之魂游三国 » 第四十八章 张辽与高顺

第四十八章 张辽与高顺

    “哈哈,张大人的实力也不错,就是力气小了一些,这是先天的,某家也不好指点,不过枪法某家倒是可以传授一下,这是某家早年修炼的霸王枪,传闻正是当年项霸王所传,威力无穷,只不过后来某家得师父传授方天画戟,这霸王枪就用的少了,如今就传给你吧,看好了”。说着将霸王枪与心法演练了一番。

    张山自然是大喜,居然还有如此收获,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啊。两人实际上一番交往下来,虽无师徒之名,已有师徒之时了,只不过作为谋士与武将,一旦成为师徒,恐被董卓所顾忌,还是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且吕布此人听不得忠言逆耳,交浅不可言深,与他的交流也只能停留于表明了,不过如今得他如此大恩,今后倒是要想办法帮他一把,或者救他一命,也算是了结今日之因果。

    当下张山开始有意减少拜访吕布的次数,开始关注其他的武将,果然一番找寻之下发现了大量将才,其中与他年纪相仿,合适交流的就有数人,并凉两州旗下,还真是人才济济啊。而数人之中最让他在意的就是张辽与高顺,如今两人的仕途都不太顺利。当下张山故意找机会凑近张辽闲谈,两人都姓张,同姓之人果然更容易接触,而且如今张辽的处境也挺尴尬,原本他是被丁原提拔起来的,后来被推荐给了大将军何进,如今无论是丁原还是大将军何进都已经一命呜呼了。这对于张辽来说可是个重大的打击。自己的两任老板短时间内先后被人杀了。

    不过张辽发作为一个军人可谓是十分的合格,绝对的服从命令,如今他算是归于董卓统领,依旧一丝不苟的做着自己份内之事。

    而张山作为董卓的幕僚,他自然不会轻易得罪,而且如今他作为边缘人物,虽然依旧手握兵权,实际上处于无人问津的阶段。而张山不同,他可是董卓身边的红人,在谋士群体中仅次于李儒的存在,可谓是举足轻重。大人与红人到底哪个更大一直都是千古之谜。

    张辽为人比较谦恭,治军虽然严谨却是彬彬有礼,颇有大将风范。长的就是一张国字脸,看起来颇为刚毅,让人颇为放心安全的模样。本来对于张山这样的谋士他只想随便应付一下,文臣看不起武将,武将又何曾看得起只会耍嘴皮子的文官呢,只不过文人代表着有文化,先进,高大,让人想要被其认同而已,说白了点就是虚荣心作祟,而在内心深处,许多武将就是认为这些文官不过是会耍耍嘴皮子。没想到一番交流下来,张辽惊奇的发现,这张山张大人可不单单只会搞些阴谋诡计,耍耍嘴皮子而已。无论是军事理论还是个体武力都丝毫不弱于自己。顿时惊为天人,而且能够充分理解自己的处境与无奈,实乃知己啊,两人很快就亲密无间了,只不过依旧是鉴于领军大将与谋士的特殊关系,在人前还是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随后张山拜访了吕布手下的高顺,以张山与吕布如今的关系,以及他在董卓军中的地位,出入这并州军营顺畅无比,根本无人阻拦。这高顺为人清正廉洁,而且性格可比张辽刚多了,与周边那些同僚基本上都处不来,在吕布军中颇为的异类,要不是他练兵有素,底下的陷阵营实力强悍,恐怕早就被排挤出核心区域了。不过即使如此,他的地位也不高,手底下就八百壮士,多年来都没有变动过,升迁恐怕是无望了。而且与吕布的信念背道而驰,平素并不得吕布欢心,跟着吕布前途可谓是一片渺茫,当然他如今也无处可去,平时的烦闷可以想象。

    张山的出现倒也使得他心情有些舒缓,人前少言懒语的高顺居然也变得滔滔不绝起来。张山不由得苦笑,每个沉默少言的人背后都是话痨,人前没吐完的,人后就会滔滔不绝。沉默少言或许只是他还没找到能够倾诉的对象而已。

    张山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就算是高顺唠唠叨叨没完没了个半天,他也丝毫没有不耐烦的意思,就这么默默的听着,有时候高顺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当然如果被他知道张山只不过是在修炼,并没有听他唠叨也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不过张山的表情十分认真,每次对方倾诉完了还会发表一下感慨,谁又能想到他根本没听呢?

    与武将的交流张山都是点到即止,以他如今的地位,不宜触动董卓,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除了武将之外,另外让张山心里痒痒的自然就是那位传说中的貂蝉了,只不过这貂蝉乃是王允府上之人,而王允乃是当朝大司空,位极人臣,根本不是自己这个小小的谋士能够搭上关系的。而且这些个老家伙虽然没有表现出来,实际上是特别鄙视自己与李儒这样的人的。暗地里用斯文败类,为虎作伥来形容自己两人。所以也不用去自讨没趣了,两个都是磨嘴皮子的人,虚伪起来能让人鸡皮疙瘩掉一地,想想张山也是一阵哆嗦。所以这些当朝大员,他一个都没有去拜访过。这样的表现让董卓与李儒大为满意。

    董卓占据高位之后,逐渐开始飘了,手握重权,无人约束,如今动不动就杀人,而西凉这些人马也大多桀骜不驯,不怎么守规矩,不时的在洛阳城内犯事。张山不得不屡次劝谏董卓少杀人,并且约束并凉两州士兵的纪律,一定程度上大大改善了京师的治安,只不过他并没有实质的职位,只不过是个狗头军师,人家听他一句是给他面子,不听他也丝毫办法都没有,最多也就只能在董卓面前告状,告的多了更是会惹来董卓的厌烦。不过张山似乎乐此不疲,只要遇到不平事,就要管上一管,虽然效果寥寥,不过在京城他的名声倒也改善了不少,倒也不是被一面倒批判的对象。

    董卓毕竟出身一般,原本窃取如此高位就让人大为不满,如今又如此在朝中作威作福,自然是有大批人看不过去,虽然在朝中敢非议他的人基本上都被他杀光了。但是各路诸侯看不惯他的却是大有人在,这样强行打压显然不能解决问题。董卓在李儒与张山的建议下开始拉拢一些势力,在董卓的授意下朝廷遥封远在幽州的幽州牧兼太尉刘虞为大司马(上公之位),刘虞乃是谦谦君子,在众多汉室宗亲中的名声可谓是最佳的,有着贤王之美誉,可谓是众望所归。董卓由司空改任太尉,兼领前将军,加节,赐斧钺、虎贲,更封郿侯。此后,董卓又联合司徒黄琬、司空杨彪一同携带鈇锧到朝堂上书,要求为建宁元年九月政变时被政治定性为叛贼的陈蕃、窦武以及次年在“第二次党锢”中被捕遇害的众多党人平反。刘协准奏,恢复陈蕃等人的爵位,并提拔他们的子孙为官。

    董卓又亲近周毖(周慎之子),伍琼,原大将军府官员何颙、郑泰也成为其幕僚。董卓在幕僚们的建议下,亲近士人,征召名士(如:荀爽、韩融、陈纪)入朝为官。

    同时,董卓又选拔大量名士(如: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孔融、应劭、张邈)担任地方太守等要职,甚至不计前嫌,对厌恶自己而弃官而走的袁绍、王匡、鲍信等人授以太守,以示和解。如此一番拉拢打压之后,董卓的威势一时无二,地位大为巩固。

    袁绍被任命为渤海太守,为了遏制袁绍的发展,董卓任命韩馥为冀州牧加以遏制。如今大量的谋士围绕在董卓身边,张山的地位已经颇为尴尬,可谓是可有可无了,当下乘机要求外放。

    董卓本来就对袁绍依旧有些不放心,鉴于张山的功绩,确实觉得有些亏待于他,同时这家伙时不时的劝谏自己这个不能,那个不行,已经使得他有些厌烦了,如今正好将他外放,好使耳根清净。当下任命他为河间郡太守,就在袁绍的渤海郡边上,监视渤海的一举一动。同时为了让他更好的站稳脚跟,允许他挑选两员武将同行。

    张山不由得大喜,当下提出要了张辽与高顺,这张辽原本是丁原部下,后被丁原派往给何进为部下,如今归于董卓,不过由于是并州人,此时又转回到了吕布手下。那高顺也是吕布手下大将,只不过性格刚正不阿,有些不受吕布待见。见到张山想要带走一部分并州人马,董卓会心一笑,心照不宣。毕竟凉州的才是自己的亲信,如今自己的地位稳固,并州人马分散了更好。最重要的是张辽与高顺两人如今也只是两个小年轻,就比张山略长几岁,名声尚不显,如今在董卓的眼里都算不上什么大人物,走了就走了,毕竟他的部下猛将可谓是如云,多一个张辽不多,少一个不少,当下就让张辽高顺带着他的本部人马跟随张山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