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拯救大秦从造反开始 » 第32章 老流氓的大气运

第32章 老流氓的大气运

    中阳里的街巷小道比起扶苏一路走来的见到的其他乡邑小道,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这里的人比起其他的巷弄显得也更加的热闹一些,沿街叫卖的商铺小店也更加的丰富一些。

    走在中阳里的街巷上,扶苏细细的打量着周围的环境以及周围百姓们的精神面貌。

    扶苏发现这里的人确实比其他地方的人更加的活力充沛,很多人都三五成群的聚集在街巷之中的酒馆饭舍之中喝酒行乐,吹着在在外面的见识,或者点评着哪家小寡妇的滋味。

    显得既粗俗又有活力,俨然就像是一个无敬畏大秦律法之心的法外之地。

    蒙毅等人也看到这里的人如此没有规矩,而且还公然的违反秦律之中聚集和饮酒,奸淫等法令时,脸色就显得很是难看和尴尬,甚至都有立刻向扶苏羞愧请罪的心情。

    身为主管大秦律法工作的廷尉蒙毅,此时此刻的他更是心情紧张,他万万没想到大秦的基层律法执行情况竟然如此荒废,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黔首,居然敢在街头公然违抗秦法,私自聚众饮酒。

    蒙毅紧张道:“陛...公子恕罪...”

    扶苏撇了蒙毅一眼,制止住了蒙毅的话,扶苏淡淡说道:“继续看,不要说话。”

    蒙毅立刻就闭上了嘴巴,不敢再多言一句。

    扶苏继续走在街巷上打量着街道两侧的店铺,似乎在找什么。

    很快就在要走到街头之时,扶苏看到一个挂着“樊”字招牌的旗子,扶苏心中一喜,终于找到了。

    扶苏带着蒙毅等人朝着那个“樊”字旗子的店铺而去,等到扶苏快走的时候,本来以为自己看到一个狗肉摊,结果到了才发现这家店竟然在关着门。

    见此情形,扶苏忍不住在想难道这个卖狗肉的樊哙又去找老流氓喝酒斗乐去了?

    扶苏随即就问了一旁的店家,“老丈,这家店铺为何关门?”

    一旁摊位的老丈听到扶苏的问话,略带狐疑的看着扶苏等人,因为扶苏的口音一听就不是本地人,而且还穿戴如此整齐,一看就是非富即贵之家。

    扶苏也看出了这个老丈的狐疑之色,扶苏呵呵一笑从袖中出去一小串“秦半两”铜钱放在老丈的摊位上。

    扶苏笑道:“在下是外乡人,听闻中阳里有一户狗肉店极为出名,这才慕名而来,没想到吃了一个闭门羹。老丈可知此户店家何时开门?”

    老丈看着扶苏一脸温和的笑容,又看着扶苏放在自己摊位上的“秦半两”铜钱,脸上的笑容顿时也灿烂起来,觉得扶苏这个外乡人还是挺面善的,不像是坏人。

    老丈探着身子不着痕迹的将扶苏放在摊位上的铜钱收在手中,然后说道:“不瞒公子,樊哙这厮做狗肉确实有一手,但是好酒,前些日子因为喝酒打架惹了祸事,如今被亭长抓了壮丁送去骊山为刑徒了。”

    扶苏一听这话,顿时愣住了。

    他在离开咸阳之前可已经赦免了骊山刑徒,现在也已经传诏各地不必再送刑徒来骊山为工。

    但是这个老丈却说樊哙被亭长抓去送到骊山为刑徒,这明显信息不太对称。

    扶苏说道:“我听闻当今皇帝已经下诏免征骊山刑徒,你们亭长怎么还会送刑徒去骊山呢?”

    老丈说道:“嗐,这要说起来也是樊哙倒霉。他被亭长抓住去送骊山的时候,皇帝诏书还没下呢。现在估计也被卡在半道,不知道会被送哪做刑徒咯。”

    扶苏一听这话,顿时也是无语。但也无奈,此时的大秦诏书想要立刻通达全国,没有半年左右,几乎也不太可能。

    虽然沛县不像现在的南方之地那么崎岖难至,但是按照咸阳到沛县的距离,除非是皇帝即位这样的紧急诏书,否则一般诏书都要延迟两到三个月才能传递过来。

    由此可见,古代的行政效率延迟性是多么的可怕,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即便是在后世,中央的一道政策虽然可以很快让全国都能知晓,但想要让政策落地没有一个足够长的反应时间,几乎也是不可能的。

    毕竟地方上县城小镇他们也是不可能越过本级和上级,直接执行中央命令的。

    这中间的官僚体系也是非常复杂的,他们也要“认真”揣摩一番上头的意思,才能将上头的政策按照自己的理解传达下去的。

    可以说就这么一思考一耽搁,中央又能奈地方如何?

    毕竟这天下的治理还是需要这些中间机构作为执行的,因此中央也不可能跳过各级政府直接管理的。

    所以,官僚风气在集权的大一统王朝那是根本无法避免的,除非中央不集权。

    但这也不可能。

    因为集权也是政治发展的必然,现在的大秦已经开了集权的头,那肯定也是不能再走回头路的,否则大秦一统天下的法理何在?

    因此作为大秦二世皇帝的扶苏,他即便是看到了官僚系统的弊端,他也不可能因噎废食,重回从前的。

    否则这天下不就又恢复到各自为政,诸侯混战的时代?

    扶苏叹息一声:“那这真是不巧。你们亭长押送樊哙等人离开这里多久了?”

    老丈回道:“快十来天吧。”

    扶苏听到这个老丈的回答之后,心里也不禁盘算了起来。

    按照这个时代的路况和步行的速度,如果没有急命催促,一天大约也就二十到三十公里,如果是山路的话可能再会打个对折。

    所以如果老流氓真的押送着樊哙这一批犯了罪的刑徒去骊山或其他地方,他现在大约已经走出了二百到三百公里远。

    一想到老流氓的运气竟然这么好的和自己完美的错开,扶苏心中也不免一叹。

    本来以为自己可以瓮中捉鳖,将老流氓等一干人一网打尽,没想到老天爷竟然给了他这么好的运气,让他先一步离开了中阳里,让自己扑了一个空。

    难道这就是大气运之人的运气?竟然可以在冥冥之中逢凶化吉,躲开自己的必中之击。

    此刻扶苏也不得不感慨老流氓的运气是真的旺,连自己未卜先知的针对都能躲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