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万劫魔神传 » 第12章 三十六峰

第12章 三十六峰

    杨凡运起奔雷掌对着眼前一棵三尺腰围的杉树隔空劈去,轰一声雷鸣,浓烟四起,杉树应声而断,直刺刺向后倒去,丛林中惊鸟四散。再看断裂处,如被雷霆所击,焦黑如炭。

    慕容晴目瞪口呆,一本入门级的武技居然在杨凡手里有这么大的威力,慕容晴心里开始有几分后悔了,要是自己练了奔雷掌,会不会也能达到这种效果?

    慕容晴哪里知道,这是多亏杨凡修炼的洗髓经,需要源源不断地吸纳天地灵气给杨凡改造身体,同时也给杨凡提供了庞大的灵力支撑,才能有这般效果。

    这种效果是不可复制的。

    “你是怎么做到的?”慕容晴眼里放光,她觉得杨凡肯定是修炼了神秘秘籍,如果杨凡能够将秘籍告诉她,她也可以做到。

    只可惜,杨凡自己也说不清楚。

    慕容晴不免有些失望,但是却极大地激发了慕容晴的好胜心,入夜后,慕容晴就早早地回到帐篷里开始了修炼。慕容槐也回到帐篷休息。

    唯有杨凡,心里反复回味着运用灵力控制鱼群的事情,越想越睡不着,再次来到河边,银鱼在月光下分外明显。杨凡盘腿坐在石头上,很快便进入了冥想之中,四周的灵气似乎得到召唤,欢呼雀跃在杨凡身旁,一部分融进杨凡体内,汇入丹田,那一股乳白色的灵力越发壮大。

    一部分在杨凡的感应中,随着杨凡的灵识向河中飘去。

    慕容槐倏地从修炼中睁开双眼,他敏锐地察觉到周围灵力的异常,并且有一道微弱的灵识就在不远处。慕容槐不敢大意,走出帐篷,只见杨凡坐在河岸一块大石头上,灵气正在杨凡周围汇聚,那道微弱的灵识正是从杨凡身上发出来的。

    短短一日,在杨凡身上发生的事情已经让慕容槐吃惊不已。杨凡居然已经在练习以气御物了,这可是地煞境才能做到的。

    慕容槐深知此刻杨凡不能收到丁点儿打扰,便远远地守在一旁,替杨凡护法,同时他也想看看这个痴傻了四年的杨家少爷究竟还藏有多少秘密?

    杨凡聚精会神地操纵着灵力,他要隔空抓住一条银鱼,一只无形的灵力之手已经深入水中,向一条正在觅食的银鱼缓缓靠近。

    “起!”杨凡紧皱眉头,一声低喝,一条银鱼果真凭空飞出水面,和银鱼一起飘出水面的还有一团水球,银鱼在水球中间,并没有意识自己已经被抓出了河里,还在水球里肆意游动。

    汗液自杨凡额头渗出,可见杨凡此刻并不轻松,毕竟只是四星灵师境,要做到以气御物实在是太勉强了。但杨凡却乐此不疲,继续控制着那团水球在河面上穿梭。

    距离越远,杨凡感觉越吃力,对水球的控制也越弱,终于,在三丈之外,“啪”水球化作流水落回河里。

    “三丈?”杨凡大口大口地踹着粗气,这是他以气御物的极限。

    “这是谁教你?”慕容槐悄无声息地来到杨凡身边。

    “槐舅,还没睡?”

    “我感觉到这边灵气异常,所以出来看看。”

    “抱歉,打扰您休息了。”

    “没事。”慕容槐看着杨凡,“刚刚的以气御物是谁教你的?”

    “以气御物?”杨凡第一次听说这个词,不过倒挺形象的。

    “没有谁教我,我自己摸索的。”

    “你自己摸索的?”

    “是呀,就在慕容府里,我一个人闲的没事做,自己摸索出来的。”

    慕容槐是半点儿都不相信,但是看着杨凡又不像说谎。

    慕容槐心里早已震惊不已,这小子从苏醒到修炼,再到现在,总共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能自行领悟出以气御物的奥秘,这天资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即便杨凡有所隐瞒,并不是他自行领悟的以气御物,而是有高人指点,但凭着四星灵师境能掌握地煞境才能掌握的以气御物之术,杨凡的天资也足以震古烁今了。

    如果真的是有高人指点,那是什么样的高人可以调教出这般手段的弟子?那背后的高人又该是什么境界?

    慕容槐不敢想,也想不到。这样的人,在慕容家没有出现过,在湖底城的历史上也从来没有过。

    “你知道以气御物之术是什么境界才能掌握的吗?”慕容槐问,他看得出杨凡的以气御物之术还不够熟练,还属于刚刚入门的级别。此刻慕容晴已经进入冥想修炼,慕容槐可以好好指点杨凡一番,哪怕不是为了慕容家,面对这样一个天赋异禀的好材料他也忍不住不对其进行指导。

    杨凡摇摇头,“以气御物还有境界要求吗?”

    关于修炼的常识,杨凡是一点儿都不知道。

    “你可知道,在湖底城中,千年来只有两个人在灵师境参悟出以气御物之术。”

    “哦?是谁?”

    “一个是我师父。”

    “秘宝塔的大长老?”杨凡问。

    “没错,大长老是我慕容家,更是湖底城数千年来唯一个以灵师境悟出以气御物之术的。不仅在当时,现在依旧是湖底城所有家族的修炼者中的神话。”

    慕容槐言语中流出对大长老无限的崇拜,大长老就是湖底城所有年轻修炼者心目中的偶像。

    杨凡似懂非懂的点点头,“那另一个呢?”

    “就是你。”

    “我?”

    “没错!”慕容槐肯定地道:“但是相比起你,我师父还是逊色了。”

    慕容槐叹息着摇摇头。

    “为什么?”

    “虽然大长老也是灵师境悟出以气御物之术的,但他当时已经是九星灵师巅峰,距离地煞境只是半步之遥。”

    “而你,却还只是初入四星灵师境,便掌握了以气御物之术。这等天赋,恐怕在当今世上,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了。”

    慕容槐沉思道:“或许,这便是星芒会选择了你的缘故。”

    这一夜,慕容槐给杨凡科普了许多关于修炼的常识,最基础的便是灵师境,灵师境又分为三层九星,三星之下为初阶,四至六星为中阶,七星之上号上位,天降祥瑞、御剑腾空。

    灵师境之上有地煞,慕容槐现在便是地煞境。地煞之上有天罡,但天罡境传说只有三十六峰之外才存在。

    湖底城四面环绕着三十六座山峰,杨凡一行此番要去的介莽山便是其中之一峰。三十六峰相互联结、绵延不断、浩瀚无边,将湖底城围绕在中间。

    据说三十六峰之外是缥缈世界、无尽深渊,三十六峰之中封印着无数妖王鬼怪,湖底城身负镇妖重任,方才世代守护在这里。

    相传每隔三百年,就会有上仙派下子弟前来湖底城试炼,带领湖底城世家子弟进入三十六峰之中斩妖除魔,并从中选拔优秀子弟进入仙门,从此脱离湖底城的束缚。

    只是,到数月之后的猎兽试炼之日,便是仙门弟子三百年试炼之期,而这一次他们会来吗?

    他们已经一千多年没有到来组织过试炼了,湖底城的记忆里都已然将他们忘却,只有作为秘宝塔守护者继承人的慕容槐,才口耳相传从上一任守护者那里知晓这些传说。而五年一次的猎兽试炼,也是仙门弟子试炼的延续而留下来的传统,如今已作为考验、选拔弟子的重要方式。

    “除了那些被仙门选中的弟子,难道就没有人走出过三十六峰吗?”杨凡问。

    慕容槐摇摇头,说:“没有。所有企图闯出三十六峰的人,无一例外都葬身在三十六峰之中,至今还没有活着回来的。”

    “一个都没有吗?”

    “一个都没有!”

    “就没有其他办法?”

    “有。”

    “什么办法?”

    “修为达到天罡境。但自最后一批湖底城的青年才俊被仙门带走之后,千年来湖底城再也没有出现过天罡境的强者。”

    “大长老也没有达到吗?”杨凡认为大长老既然能在灵师境领悟以气御物之术,这么多年过去,应该已经踏入天罡境了。

    “没有。”

    “这三十六峰中到底有什么?”杨凡感到很疑惑,为什么出不去?仙门又是什么?被选中的那些人又去了哪里?

    慕容槐不知道,这些都是千年以前的事情,那些人与事早已作古,如今说来也不过是传说罢了。或许,地煞境之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天罡境,谁又知道。

    这一夜,慕容槐和杨凡交谈到夜半,慕容槐发现自己除了能够给杨凡普及一些基本常识之外,在修炼之上竟指点不了半点,因为杨凡所修习的奔雷掌,换做慕容槐在同等境界之下,根本做不到。而杨凡对灵力的参悟能力如果不是境界限制,慕容槐都自叹不如。

    所以,慕容槐只得送给杨凡一卷中阶剑术武技—青云诀,由杨凡自己修习。

    慕容槐满怀心事的回到帐篷,杨凡却心无旁骛地开始修炼起来,自从杨凡听说了上位灵师可以御剑飞行的事情,他自己就像试一试自己是不是也可以。

    心念一动,杨凡便立刻取出慕容敏给自己的清雨剑,湛蓝的剑身在月光下越发透出几分寒意,配合青云诀的武技,在月光下嗡嗡作响,似是知己重逢,甚是欢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