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北美村民传 » 第六章:美国速度治好急性子

第六章:美国速度治好急性子

    如果说在国内你可以通过直播看方舱医院建造等方式来感受中国速度,那么在美国生活的各个方面也能让你感受到美国速度。由于之前我吐槽过了美国冥间慢递(美国快递)的奇速,今天我就来用一些其他的例子展示一下美国速度。

    我刚来美国的时候最不习惯的事情就是发邮件。在美国,邮件是沟通的最重要的渠道之一:

    如果你有事情要跟教授说,你需要发邮件。

    如果你有问题要和学校部门确认,你需要发邮件。

    有时候你在校外租公寓遇到了网站问题,你还是需要发邮件和对方沟通。

    但是发邮件有一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对方回的慢。

    在好不容易纠结完如何正确的称呼对方,如何恰到好处的问候对方,和最终琢磨好准确的措辞后,你点下发送键,然后就会迎来等对方回信的煎熬。对于我这样一个急性子来说这简直是一种心理上的折磨。刚开始的时候,只要发完邮件,我就会一直守在邮箱等着,然后不断刷新页面去查看收件箱。只要对方不回信我就会非常焦躁,恨不得给对方的手机上空降一个微信,然后给她/他来一波信息轰炸让对方提高以下回信效率。邮件不比微信,反复发邮件去催别人会让我觉得很怪异,我也不能发一个问好或者一个表情包去提醒对方“你还没有回我的信息”,以至于对那些不爱回邮件的人你只能祈祷他们什么时候可以行善积德大发慈悲上线回一下你的邮件。慢慢地,在我的教授们的不懈努力之下,我的急性子也被磨平了棱角。只要不是非常紧急的事情,我都可以做到发完邮件就不去想它,然后干自己的事情。等到收到邮件的提示音响起去查看时,如果是别人回复了我的邮件,我现在都会有一种感激和惊喜之情:哇,对方居然回了我的邮件欸!

    还有一件让我记忆犹新的事情,是我在寒假去佛罗里达玩的时候在机场发生的。当时为了省钱,我和朋友选了一个非常早的廉价航班,早上四点多就已经到机场准备办登记手续了。可能因为早上太早,机场只开了两个柜台来负责我们这一整个飞机的人。第一个柜台的工作人员和一个没有赶上前一个航班的女士说话说了很久很久,不知道内容的话还以为她们俩是多年未见的知己打算好好聊一聊家长里短,另一个柜台的男员工也是慢条斯理的处理着旅客的行李,一点都不着急。别的工作人员经过时,这两位还会跟他们热情的打招呼寒暄。

    大清早跑来排队的我,看着他们愉快的聊天,我是真的很暴躁。我如果是管理层,我第一个扣这两个人的工资。

    尽管我和我朋友站在整个队伍很靠前的位置,我们依然等了大几十分钟才办好了行李托运等手续。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在场除了我们两个中国人等的很不耐烦,其他的美国旅客都好像没有什么负面情绪,可能是他们早就习惯了吧。因此,我常常觉得,美国的24小时可能比中国的24小时过的要慢。

    美国的客服也经常让人抓狂。好的客服不是没有,但是可能我福分浅遇不到。

    如果你发邮件过去,对方可能等你问题解决了以后才会回复你,所以你很大概率会需要线上客服。但是线上客服并不能保证帮你解决问题。有的线上客服乐于重复你发的信息,就是不给你解决问题。还有的客服,在你已经说明白自己遇到的困难以后,还是锲而不舍地问一堆你已经说明白的话,带着你兜圈子让我一时间分不清是他看不懂英文还是我英文表达能力过差。因此,像我这样的社恐,一个在国内能打字发信息从来不会选择打电话的人,在美国经常被气到连着打各种客服电话去质问我所遇到的问题。而且我发现,只要我怒火中烧,我的口语就能比往常说的更有气势且流利。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发现,也许我以后有重要的演讲的时候在上台前我得看点让我生气的东西。这样有助于我发挥。

    但是不要以为你打了客服电话就有自己可以发挥的空间了,因为有的客服热线人手短缺,在你打去询问问题的时候可能会告知你等待时间约为120分钟。

    美国生活时时刻刻都会提醒你美国速度。

    虽然经常被客服的时间观念和效率气到,但是你很难当面和他们发火。这是因为虽然这些人员办起事来不太麻利,但总会给你显出一种特别热情和耐心努力的姿态。

    这种特意提醒你的姿态实在是让我当面发不出脾气。

    由于以上种种情况,很多时候我只能自己研究,甚至是学新东西去解决问题。比如我有一次电脑遇到问题,我一个文科生,居然靠上网查资料把问题解决了,且事后发现解决方法和学校的电脑维修处颇有几分相似。

    有时看到动手能力极强和强调研究的美国人,我都会忍不住联想,有没有可能他们也是因为遇到了长时间不回他们邮件的各种客服,他们才自己练就了这么强的动手和研究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