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武道人仙:从伏妖力士开始 » 第43章 陶家夜谈,虚与委蛇

第43章 陶家夜谈,虚与委蛇

    夜间。

    陶家大宅。

    除了必要的灯火之外,整个陶家大宅,显然也很符合四明县大族的一贯习惯,夜间不留太多灯火。

    后宅,院里的书房内。

    陶家族长陶文伯,和三弟陶文叔,正对坐在桌前,你一句我一句,轻声商讨着什么事宜。

    “大哥,老四他们这回的事儿,分明就是那方荥在向我陶家示威!”

    “他以为一死了之,就能躲得过去吗?”

    陶文叔将手里的酒尊重重砸在桌上,怒不可遏。

    “这个关头了,老四的死重要,但没那么重要。”

    “方荥的事重要,但于我陶家的大局而言,也没那么重要。”

    坐在他正对面的陶文伯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眼神愈发冰冷起来,

    “因为不管他同意不同意,死了还是活着,他都丝毫阻拦不了,我陶家拿到那庙祝之位。”

    “眼下这个关头,别的事情都可以不管,但是,三房子尧那边儿。”

    “我不管老三你用什么辙,他是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罢,到时候,你就是绑,也得把他给我绑到土地庙去。”

    “我陶家谋划了这么久,不能因为一个两个族人的反对,就撒手不干了。”

    “无论如何,三日后,不能出任何差错。”

    微弱烛光下,陶家兄弟二人声音渐悄,但神色之间,那股兴奋之意却越来越浓……

    ……

    翌日。

    陶家镇。

    北街官驿。

    曹宁三人休息一夜,从井中打了水,洗漱完毕。

    今日,王应麟和张璘将返回县里翻看一些卷宗,而他将留在陶家镇,四处打探别的消息。

    昨天夜里,曹宁由陶家那五人丢失心脏的死法,忽然想到了些什么,就让王应麟和张璘今日分别去找线索。

    去找找陶家镇近年来去世之人的卷宗记录。

    这方面的东西,因为原因不同,所以会比较分散,

    县衙里会有一部分,听天监会有一部分,乃至镇里陶览的防秋令府衙里,也会有一部分。

    因此,曹宁王应麟和张璘二人今日返回县里,他则前往陶览处查探。

    院里,张璘爬上马车,安然对曹宁道,

    “老曹,你放心,你要查的事儿,我和阿麟一定查个水落石出。”

    王应麟从车窗里探了个脑袋出来,拍拍胸脯道,

    “宁哥,你就放心吧,我和张哥明日午时前,一定回来。”

    小柳灵从曹宁胸口探出个脑袋,挥挥小手对二人告别。

    曹宁也朗声道,

    “无论查的到查不到,你们俩安全第一,一路上千万勿做停留,急鞭快马就往县里去,将事情告诉琛哥他们,他们晓得该如何助你们一臂之力。”

    “嗯,嗯!”

    点头表示明白之后,在三匹马儿的嘶吼声中,大马车轰隆轰隆驶出了陶家镇,回返四明县城。

    将胸前的小脑袋按了回去,曹宁清了清嗓子,在陶览派来的随从指引下,前往镇里另外一处。

    在去陶览那儿查东西之前,曹宁得先见一个人,应酬一番。

    那人自称,是陶家公子……

    ……

    四海酒楼。

    二楼。

    靠东的雅间里,陶子尧正不住地左右踱步,似乎正在焦急等待什么,看着桌上摆着的酒菜,也是毫无下筷之意。

    忽然,一道青色身影在小二指引下,来到了门口,看见来人,陶子尧心头长舒一口气,作揖道,

    “在下陶家三房公子,陶子尧,见过听天监曹校尉。”

    曹宁点头示意,

    “见过陶兄!”

    一番寒暄之后,二人对着落座。

    看着对面的俊俏公子,曹宁心头有些了然,方才,这位陶家公子,已经明里暗里,把家门都给他报明白了。

    陶家三房,看来是陶家分支,而非长房一脉,长房一脉刚死人,这偏房的公子就来拜访自己。

    曹宁微微眯眼,这陶家,倒是有些意思……

    就是不知道,眼前这陶家公子找自己,是为了何事。

    对面,陶子尧依照礼数,对曹宁连敬三杯,然后才擦擦嘴角,开口问道,

    “听说,曹校尉也是我陶家镇之人?”

    “我陶家此番出了如此状况,倒是让曹校尉见笑了。”

    曹宁听后摆摆手道,

    “是,本官是陶家镇人。”

    “不过无妨,本官是为查案而回来,对陶家并无不敬之意。”

    那边,陶子尧却是一叹,

    “大人大概也知道了吧,那杀了我陶家族人的庙祝,方荥,本是我陶家半子出身来着……”

    “但今日,却酿成如此惨祸,不能不让子尧唏嘘啊。”

    他说话间,曹宁悄然发动了三河望气法,双手握拳抱着酒盏默不作声,但却悄然瞥向陶子尧。

    但是,这一瞥不要紧,看到的景象,却让曹宁大吃一惊。

    看不出气息!

    连人身上的或白或绿的命气和灵气都看不见!

    是死人?

    不对,曹宁又定神看了看,发现对面的陶子尧,分明具有活人的典型体征,呼吸,谈吐都属正常。

    那就不是死人。

    而是这陶家公子身上有别的东西,能够屏蔽他人望气观察。

    又或是他长期接触过类似的东西,才让曹宁这一时半会儿之间,一点儿东西都看不出来。

    这小子,不太对劲啊。

    见曹宁直直盯着自己,陶子尧一时有些尴尬,摸了摸脸颊,好奇问道,

    “曹校尉方才一直盯着在下看个不停,可是子尧脸上有什么东西?”

    “嗷,不是,我方才是在看陶兄手上的茧子,一看就是长期握竿的钓友,一时心里有些痒痒罢了。”

    “哦,曹校尉也对钓鱼一道颇有心得吗?”

    陶子尧瞬间来了兴致。

    曹宁点点头。

    不过是上辈子了,曹宁心道。

    一时间,话题突然被转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角度。

    一个多时辰的工夫,推杯换盏间,曹宁同陶子尧疯狂讨论钓鱼之事,他提出的不少见解,更是让陶子尧都直呼长见识。

    不知不觉间,陶子尧有些醉了,眯着眼睛,倒在了桌上,不省人事。

    见对方似乎醉倒,曹宁悄然起身,扶着陶子尧轻轻晃了晃,

    “陶兄,陶兄?!”

    陶子尧如同死猪一般,一动不动,发出了轻微的呼噜声。

    在雅间外候着的陶家小厮,听到动静蹑手蹑脚走了进来,恭敬道,

    “曹大人见谅,我家公子平日里虽好宴客,更好鱼事,但这酒量,确实是不如人意。”

    说罢,又是一躬,请曹宁莫怪。

    “无妨,本官与陶兄一见如故,都是爱好渔艺之人,这都是小事,只是曹某还有事要办,就先行告辞了,等陶兄醒了,你在与他分说。”

    “喏。”

    小厮恭敬一礼,对着曹宁离去的背影,做足了礼数。

    看着曹宁的身影渐渐消失,小厮才正了正色,冷声道,

    “行了,别装了,人都走远了,装给本座看吗?”

    陶子尧这才从桌上悄然醒转,起身看向小厮,嬉皮笑脸道,

    “这不是遇到投机之人了嘛,真有些醉了,护法莫怪,护法莫怪。”

    “行了,别贫嘴了,本座让你试探的,都试探出来了,情况怎么样?”

    一身小厮装扮的护法冷哼道。

    “没有没有,护法面前,我怎么敢贫嘴呢。”

    陶子尧赶忙摆手示意,然后继续道,

    “说起来,言辞之间能看得出来,这曹校尉应当就是来办案的,但是他查出的东西不算多,就连方荥曾是我陶家半子的事儿,都得从我这儿打听,更别说陶家那些谋划了。”

    “哦?那你说接下来该怎么办。”

    负手而立的护法来了兴致,声音柔和了几分。

    “依属下拙见,先稳他个三两天,等时候到了,送走这尊大佛,陶家和土地庙的东西,自然都是神教的锅中之鱼。”

    陶子尧轻声试探,小心翼翼。

    “你是说,让我把截杀人手都撤回来?”

    护法眯缝着双眼,玩味道。

    “嗐,这曹校尉不是吃素的,现在到了通脉,虽然还没出过手,但万不可等闲视之。”

    “依属下拙见,他查就让他查,查出来了再说,咱也早有后手应付,可万一他没查出来,咱再一打草惊蛇,反倒不美啊。”

    “您说是不是?”

    陶子尧颔首低眉,恭敬道。

    过了一阵儿,沉默的护法点点头,同意道,

    “好,你这回说的有理,本座这就让他们撤回来。”

    ……

    离开四海酒楼,曹宁穿行在街边阴影里,一路疾驰往陶览府衙。

    方才,试探之间,他从陶子尧那儿又得知了不少事情。

    比如,他的籍贯真的变成了陶家镇。

    为了不生变故,方才他只能面上同意对方自己是陶家镇人的说法。

    再比如,方荥和陶家闹翻的缘由。

    又比如,如同那王家一般,陶家的两支脉和长房主脉,似乎也因为什么事情,正斗个焦头烂额。

    而且,曹宁还有更离谱的发现。

    这陶子尧的浑身气息,他的三河望气法,居然完全看不穿。

    自从学会这门奇门以来,这种情况好像还是第一次。

    就是不知道,是什么物什替陶子尧遮掩了气息。

    还有一点,从方才离开四海酒楼开始,曹宁就隐约有种自己似乎被人盯上了的感觉。

    似乎有什么人,正在尾行于他,并且,还有几分杀意在那儿。

    但是,不管怎么探查,曹宁都无法抓捕到对方的踪迹。

    这让曹宁有些不解。

    除此以外,就是方才,那股气息似乎又不知因为什么,放弃了一般。

    阴影里,曹宁的面色变得越来越冷,手中的雀翎刀隐隐有几分出鞘之意……

    ……

    官道上,一辆马车渐渐靠近四明县。

    道旁,一处密林里,六名蒙面黑衣人正磨刀霍霍,似乎想要截杀道上的马车。

    忽然,一道身影从后面摸了上来,命令道,

    “护法有令,大风急,撤!”

    几个黑衣人看向马车,眼中露出不甘之色,但无奈之下,最终还是仓皇撤走。

    马车上,张璘突然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之处,左手缓缓摸向腰间的破妖弩,遂开口问道,

    “阿麟,你感觉到了吗?”

    王应麟掀开帘子,手已经握上了破妖弩,凝重眼神望向道左一侧,点点头道,

    “感觉到了,张哥,但是,不知何故,他们好像又撤走了……”

    “看来老曹料的没错,咱们最好还是赶紧返回衙门,请陆校尉他们拿主意。”

    “嗯,好!”

    张璘手里的马鞭挥得更急了几分,三匹快马拉着车,带起一道细长烟尘,驶向四明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