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人生舵手 » 第十二章 王吉染病

第十二章 王吉染病

    自从王吉家遭到土匪的抢劫,家中的粮食都让土匪拿走,一家人的生活便进入到非常艰难的地步,每天靠王吉打鱼为生,有时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

    这一天,王吉向往常一样,很早的便从床上起来,这时天刚蒙蒙亮,不久东方露出一束璀璨的光芒。

    王吉走出房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来到房屋附近的渔具旁边,熟练地整理着他的渔网。

    他边整理边想,渔网啊,渔网啊,这一天的吃喝全都靠你了。

    这时他的妻子也从屋中走了出来,来到王吉跟前,对他说:“吃饭了,饭做好了,进屋吃饭吧。”

    王吉点了点头把手中的渔网放在一边,回头对妻子说:“你和孩子先吃吧,我不饿。”此时王吉心中焦虑,他哪里是不饿,由于一天的收入很少,家中所有得粮食也就够一顿两顿的,他怕孩子们吃不饱,就先让老婆和孩子们先吃,如果剩下,自己在吃。

    王吉随着妻子慢慢地回到屋来,看见放在炕上的饭桌,饭桌上摆着几块玉米做的大饼,妻子抱着小儿子和其他三个孩子围坐在桌子旁边,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着,看着孩子们吃饭的样子,王吉内心非常难过。

    “我为什么不能让这个家过得更富裕些呢!发自内心的问着自己,王吉坐在炕边,随手从桌子上拿起一小块玉米饼,掰了一小块放在嘴里,到嘴的玉米饼怎么也咽不下去。心中想道:“孩子们还这么小,还是可他们吃吧,都是长身体的时候。”

    妻子看见王吉的举动,转过头来对王吉说道:“孩子他爹,你快吃点吧要不这一天你会熬不住的。”

    王吉没有理会妻子的劝说,放在嘴边的那块玉米饼轻轻地咬了一口,咀嚼了几下勉强的咽到肚中,显得那么无奈,那么不舍。

    孩子们很快吃完饭,王吉仅仅吃了一小口玉米饼便走屋来,到他每天使用的渔具跟前继续整理着渔具。

    “淑珍,你在家好好地照顾孩子们,我去江边打鱼去,等我打会鱼来,咱们家就有吃的了。”屋外的王吉对着屋中的妻子说道。

    王吉一边对屋中说,一边把渔具往担子上装。装完渔具王吉又对屋中说道:“淑珍,我走了。”

    王吉猫腰担起整理好的渔具,迎着朝阳向江边走去,走在绿色的江畔,两岸的柳枝微微的拂动,江面上闪起重重波浪,阳光照耀在江面的波纹上,闪起耀眼的光芒。

    王吉走在绿色的柳条通中,用眼四处张望,看一看哪里是打鱼的好地方。

    他在这绿的的江面他中寻觅了大约十多分钟后,然后来到一处江岔旁,此处四面柳枝漂浮,水深没腰,江水缓缓地流淌着,这里是打鱼的好地方。

    王吉来到这里,放下担子,从担子中拿出捕鱼用的渔具,挽了挽裤脚,伸手临拎起地龙。缓缓地走进没腰的江水中。

    初春的江水冰凉刺骨,王吉忍着刺骨的江水,把地龙插进江面的底部,便缓慢的走到岸上来,此时王吉的脚已被那刺骨的江水冰的麻木。

    王吉走上岸来坐在石头上,一边用手轻柔着那麻木的双腿,一边看了看那高挂的朝阳,过了大约几分钟,脚才恢复了直觉。

    王吉看自己的脚好了一些,便用手拿起鱼挂,再次走进没腰的江水之中,下起鱼挂来。

    在这江水中王吉足足又忙活了二十多分钟,他的脸上有些苍白,麻木的腿脚直至腰部。

    他强忍着冰凉与麻木,艰难的爬上岸来。找到一处阳光充足的地方坐下,望着那下好的地龙和鱼挂,心中满意地笑了笑。

    坐在一边石头上的王吉一边回复着冰凉的双腿,一边焦急地等待鱼儿快快地上钩,那种等待时间仿佛就像停顿了一样,每过一分钟都好像过了一年的时间似得。

    王吉焦急地等待着,阳光照在身上,冰凉的身上有了一丝暖意,慢慢地王吉疲惫地身躯在阳光的照耀下进入了梦乡。

    明媚的阳光下,王吉驾驶着木船,摇着渔船在江面上划行,船上发出欢乐的笑声,妻子赵淑珍坐在船板上,四个孩子在甲板上相互间嬉戏耍闹,在甲板的另一边对放着一吨多重的鲤鱼堆,鲤鱼在甲板上乱蹦。

    王吉已经拥有一艘大船,并且每天都能打捞上很多鱼来,三个大一点孩子蹲在鲤鱼堆旁,手中拿着二三斤重的大鱼,乐的哈哈笑了起来。

    妻子赵淑珍抱着孩子来到王吉的身边,身上以往穿的破衣已焕然一新,脸上以不在有过去的沧桑,笑着对王吉说道:“孩子他爹,咱们的鱼这么多,拉回去分给乡亲们一些吗?”

    王吉高兴的回答道:“好的,邻居们也没少照顾咱们的生活,就拉回去。”王吉加快了划船的速度,向渔村的方向驶去。

    王吉欢喜地驾驶着渔船穿梭在江面上,不知不觉天上布满了乌云,层层乌云像汹涌澎湃的海浪,向王吉的渔船压过来,天色阴暗一片,瞬时狂风大做,呼啸漫天,遮天蔽日,天色一片漆黑。

    王吉在船上没有了目标,船在江上豪无目的乱串起来,忽然一个闪电向王吉他们袭来,紧跟着一声巨响,震得王吉一家人的脑袋嗡嗡直响。随后一团火球直射船上。把王吉一家人吓得抱在了一起。

    王吉抱着妻子搂着孩子,心想:“这下可完了,美好的生活就这么结束了,孩子老婆都死在一起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吉从噩梦中醒来。

    他发现自己在河边的一块大石头上边躺着,天上下着瓢泼大雨。王吉浑身上下浇了个冰凉。

    王吉望了望天空,无奈的摇了摇头,原来先前的一切竟然是南柯一梦。

    沮丧的王吉看着那阴云密布的天空,长叹了一声,“哎”无奈的忍着冰凉的江水,收齐了地龙和鱼挂。

    他把地龙和鱼挂拿上岸来,地龙中有几条小渔,鱼挂上星星两两地挂着几条小鲤鱼。心中一阵酸楚,这么几条小鱼怎么能够养活一家五口呢?天上的雨越下越大,没有晴的意思。

    王吉用手拿起地龙和鱼挂,放在担子上,顶着瓢泼大雨担起担子向家中的方向走去。

    家中的妻子赵淑珍,看见天上乌云密布,大雨倾盆。急忙把儿子放在炕上,对着三个大一点的孩子嘱咐道:“大孩,你们照顾好弟弟,看好家,娘去找你爹去。”

    赵淑珍从屋中的墙上拿下雨具,走出房屋。她顶着大雨,向外边来寻找丈夫。

    赵淑珍在泥泞的道路上一出一滑,时而跌倒,时而爬起,为了丈夫不在雨中挨淋,赵淑珍坚定的信念,一往无前地向丈夫打鱼的方向走去。她浑身上下被你说沾满全身。

    “王吉,王吉,你在哪里?”赵淑珍焦急的喊着。

    “王吉,王吉,你在哪里?”赵淑珍的嗓音有点嘶哑,眼前看不到什么东西,雨点打在脸上,看不到多远的距离。

    天上的雨越下越大,天上的雷肆孽地打着,阴暗的天空中不是出现电闪雷鸣,黑暗的天空忽明忽暗。

    赵淑珍摸了一把眼前的雨水,用手捋了一捋头上掉下来的头发,向远方望了望,隐隐约约地看见有一个人在雨中蹒跚,一步一步艰难地向自己的方向走来。

    赵淑珍惊讶的发现,往这边来的竟是自己的丈夫王吉。他看见自己丈夫的身影,停止了叫喊,她那不安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用快捷的速度向丈夫走去。

    王吉看见有人影想自己走来,过了一会人影靠近,才发现是自己的妻子赵淑珍,也加快了脚步,两人之间的距离,慢慢地缩小。

    天空中突然打起了闪电,闪电过后,一声巨雷,在雷雨闪电之间,夫妻二人同时扔掉了手中的担子和雨具,相拥在一起。彼此的心在电闪雷鸣的风雨中平安的放下。

    王吉用手抚摸着妻子的头发和脸庞,擦去满脸的泥水,关切地对妻子说道;“你怎么出来了,这么大的雨,万一被雨浇坏了可怎么办?”

    妻子用她那纤弱的小手,同时也擦去王吉脸上的雨水,心疼的说道:“我怕雨大,你没有带雨具,天这么凉,我怕你淋坏了身体”。

    在夫妻二人的相互关怀中,天空的雨慢慢下着,渐渐的,雨停了,满天的乌云被阳光穿透的支离破散,千疮百孔,乌云像是躲避着阳光,最终逃向天涯海角,阳光再次照耀着大地。

    王吉夫妇担起担子,拿起雨具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地向家中走去。

    在四十年代初期,由于帝国主义在哈尔滨香坊建立了七三一部队,使大部分疫菌流入民间,使人民在这一期间瘟疫流行。

    湖心岛位于哈尔滨西北部,在这一带时常有一些农民在不知不觉中染上瘟疫。

    这一天早上,王吉起来的很早,可是由于前几天淋了一场大雨,身体大不如以前,王吉穿好衣服,走出屋门,突然感觉到脑袋有点晕,用手扶着屋门,靠在了一边。

    这时赵淑珍也发现丈夫有点不对劲,急忙也从床上起开,来到王吉身边,扶着王吉,对王吉说道:“你怎么了。”

    王吉晃了晃满脑浆糊的头,对妻子说道:“没什么”。

    妻子赵淑珍摸了摸王吉的头,一股滚烫的热浪涌上了那纤细的手心,“怎么这么烫,是不是发烧了”。赵淑珍急切地向王吉问道。

    王吉没有回答,只是越来越觉得头疼,王吉强忍着头痛对妻子说道“我休息一会就好了。”

    妻子走到王吉的身边扶着王吉,回到屋内的炕上,让王吉躺下,并说:“你歇息一个会,我去找大夫看一看。”

    王吉躺在炕上,看见妻子的离去,内心涌出无奈的神情,“自己病倒了这个家往后可怎么办?”王吉担心地想着。

    赵淑珍焦急地走出屋门,到村外去找大夫,可湖心岛一带哪里有医治的大夫啊,她心里焦急的往屯外走。

    这时,赵淑珍碰见本屯的李婶,李婶看上去四十来岁,一身农村妇女的打扮,好奇的李婶向赵淑珍问道:“老王家里的,你这么着急干什么去呀”。

    赵淑珍回答道:“我家王吉有点发烧,我想去找大夫给他看一看”。

    李婶听说王吉发烧,头脑突然想起岛内流行的一种瘟疫,于是叹了一声,对赵淑珍说道:“我说老王家里的,有件不好的消息,不知该不该说”。

    赵淑珍瞅了瞅李婶,说道:“李婶咱们这么多年的邻居了,有什么不能说的,你就说吧”。

    李婶想了想,对赵淑珍说道:“最近一段时间,在咱们这一带,有一种瘟疫,叫做伤寒,初时便是发烧,你还是抓紧时间找大夫去看一看,你家里的可别是我说的那种病”。

    赵淑珍听了李婶的话,不由得心中不安起来,然后对李婶说:“我可不跟你说了,我得去找大夫去了”。说着赵淑珍向屯外走去,边走边像上苍祈祷,“可别让王吉染上伤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