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人生舵手 » 二十七章:不省心的狗蛋

二十七章:不省心的狗蛋

    倔强的王祥在嫂子的劝说下,同意去张全家去做长工,可是家中还是,吃上顿饨,没下饨的。

    这一天早上,赵淑珍起来做饭时,她发现自己的家中已经没有粮食

    这段时间王祥吃住在张全家,不经常回来,赵淑珍翻了翻袋子,找出一些芥米面,把芥米面放到盆里,和了起来,然后放到锅上蒸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一锅黑乎乎的窝头从锅中拿了出来,顺便锅里摇出一些汤来,放到炕上的桌子上。

    “孩子们,吃饭了。”

    赵淑珍对着炕上几个孩子喊道。

    炕上的几个孩子着急地从炕上起来,穿好衣服。

    几个孩子围到桌子上,拿起黑色的窝头,吃了起来,狗蛋也拿起一个窝头,咬了一口,窝头到嘴里只感觉粗糙的只拉喉咙,他便呸的一口吐了出来。

    “什么破吃的,我不吃了,”

    狗蛋把窝头扔到桌子上。

    大孩这时看到狗蛋举动。于是对狗蛋说:“二弟,咱家没有好吃的,你就将就吃点吧!”

    “我不吃,我不吃,我要白面馒头。”

    狗蛋躺在炕上打着滚,说什么也不吃。

    在在一边的赵淑珍看到狗蛋不吃饭,当时气的只咬牙跟,本来家中已经够难过的,狗蛋这么一耍,更叫她不知怎么地。

    她来到狗蛋跟前,用手拉起狗蛋,口中骂道:“你这个死孩子,咱俩啥条件,你不知道,不吃这你想吃啥。”

    赵淑珍越骂越生气。

    她伸手把狗蛋拽了起来,狠狠地打了狗蛋一巴掌。可狗蛋没有哭,两眼瞪得圆圆的,也不反抗,就是不吃饭。

    赵淑珍手打到狗蛋的脸上,可是疼在赵淑珍的心里,但是她还不能惯着他。

    赵淑珍伤心地眼泪汪汪,气的她浑身只哆嗦。

    “你给我起来吃饭,小孩子有什么挑的,家里没有别的了,就这饭也就只能吃这一饨。”赵淑珍吓呼着狗蛋。

    狗蛋站在炕上,,他就是不吃。

    赵淑珍被狗蛋气的脸色紫青,她也没有什么办法。她只好抱着小孩子,向张文远家走去。

    赵淑珍来到张文远家,张文远夫妻把她让到屋中。

    赵淑珍眼泪汪汪地说明来意,张文远夫妻把家中的白面给赵淑珍拿点,让他回家后给狗蛋做点好吃的,不能看着孩子饿坏了。

    “谢谢表哥表嫂了。”

    赵淑珍对表哥表嫂表示非常感谢。

    “淑珍,你跟我们还有什么客气的。”

    表哥表嫂,对赵淑珍的处境非常同情。

    赵淑珍回到了家中,他从新给狗蛋用白面做了二个馒头。

    当馒头好了的时候,赵淑珍偷偷地将馒头送到狗蛋的面前。

    “狗蛋,妈给你蒸了两个馒头,你偷偷地吃吧!”

    赵淑珍恐怕其他两个孩子们知道,她还担心狗蛋饿坏了。

    狗蛋看到有了好吃的,狼吞虎咽地将两个馒头吃了下去。

    赵淑珍看着,狗蛋的吃相,心中一阵酸楚。

    赵淑珍日子艰辛地过去了几个月。

    这一天二孩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有两个和他同龄的小孩,几个人在玩耍间,产生了矛盾,争吵起来。

    其中一个孩子向狗蛋骂道:“有娘养,没爹教的。”

    狗蛋听到气的只咬牙跟,冲上前去和那个孩子撕打在一起。

    两个孩子打的非常激烈,互相的衣服被扯的开花裂半,在别的小孩子的拉扯,狗蛋二人停止了撕打。

    当快要吃晚饭的时候,狗蛋才回到家中,赵淑珍看到狗蛋的衣服被撕的东一条,西一条,于是开口向狗蛋问道:“狗蛋,你是不是跟别的孩子干仗去了。”

    赵淑珍非常生气地喝斥着狗蛋。

    “娘,他们骂我是有娘生,没爹教的杂种,我一生气就和他们干起来了。”狗蛋委屈地说道。

    “狗蛋,以后你别和他们玩了,咱们在家和你哥哥和弟弟玩,尽量少到外边。”赵淑珍嘱咐着狗蛋。

    狗蛋在一边委屈地哭了起来。

    寒冷的冬季,北风呼啸,雪花飘飞,在严寒的冬季,有位中年妇女,顶着漫天的雪花在一所破土屋旁,整理着烧火的引柴,妇女光着手,天气很冷,是妇女的手冻的紫红,妇女双手交错在一起,相互地搓了搓,然后双手抱起整理好的木材走进屋去。

    妇女推开门,将火柴放在火炉边,用手抖了抖身上的雪花,拿起扫帚,扫掉鞋上的白雪。并慢慢的来到火炉边,左手拿起炉钩,勾掉炉盖,右手拿起木柴放入炉子的中,将柴火加入火炉之中,火更旺了起来。

    屋中的温度比外边简直就是两个世界,在旁边的炕上,有四个孩子在一起玩耍,妇女把屋内烧的特别热乎,瘦弱的身体,单薄的衣服,使妇女显得,更加苍老。

    在屋中的妇女不是别人正是赵淑珍,赵淑珍每天勤勤恳恳地照顾着这个家,王祥却和往常一样,只是到吃饭的时候有时才回来。有时候家中没有米面和粮食,王祥不知从什么地方就弄点回来。这样始终没让赵淑珍母子挨饿。但是日子过得很清贫。

    赵淑珍在这个家里,忙里又忙外,起早贪黑,还有个不省心的小叔王祥,使赵淑珍每天生活在煎熬之中。

    清晨的阳光照耀在破旧屋子的窗户上,赵淑珍和孩子们吃完饭,他把小儿子放在炕上,让三孩狗剩看着,自己领着大孩(王长有)狗蛋(王长贵)去山上捡柴火。

    “大孩,狗蛋小心脚下很滑。”赵淑珍嘱咐着两个孩子。

    她们来到离家不远的田地里捡起蒿杆。赵淑珍在冷风的吹咧中,时不时地连咳几声,然后继续捡着柴火。

    母子三人很快地捡了三捆柴,一大捆和两小捆,三人每人背上一捆,往家中走去,

    大孩背着一捆柴火,狗蛋也被着一捆,赵淑珍在后面跟着。

    地里离家并不算远,大约也就两里多路,赵淑珍艰难地背着柴火,吃力地往家中走去,身体消瘦虚弱的她,有点气喘吁吁。

    在这很冷的天起里,赵淑珍累的满头大汗,她擦了擦汗,咬紧牙关一直往家走去。大孩和狗蛋在后面紧跟着。

    赵淑珍娘三个坚难地扛着柴火,迎着刺骨的寒风往家走去。

    天上下起了大雪,一个人消失在茫茫一片的雪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