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太孙到皇帝 » 第十三章 一口价买卖

第十三章 一口价买卖

    “恩师在上,请受允炆一拜!”

    “他日,若被皇爷爷立为太孙,允炆必不忘师恩!”

    黄子澄捋着胡须,得意洋洋,虽然他面上很和善,但内心早就激动不已了。

    其实在他心目中,等的就是之这句话。

    一旦将来朱允炆成了大明皇太孙,就有一百分的可能克继大统。

    到了那个时候,他可就是帝师,那荣耀,足以光照千秋了。

    要不是为了这个,他干嘛要操这份闲心,还要去流民市场受罪?

    眼见目的达到了,黄子澄拱拱手道“太孙殿下,这宫里人多眼杂,臣先行告退!”

    出了宫门,黄子澄竟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仰天长笑起了。

    “哈哈哈,这方法,本官要定了...”

    ......

    朱英府中。

    现在已经是日上三竿,朱英在婢女的服侍下穿好了衣服,准备用早膳。

    刚刚步入正厅,就听见外面有人敲门。

    方管家急急忙忙走过去,打开府门。

    却见一个中年人,手持折扇,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站在门口敲门。

    他就是黄子澄手下的门客,以三寸不烂之舌著称的孔对昌。

    方管家下意识的后退了一步,拱手问道:“阁下是?”

    孔对昌也不直接回答方管家的问话,拿这折扇摇摇,目光朝府里一扫,却精准的落在朱英的身上。

    看来这位应该就是我要找的人了。

    他的脸上瞬间堆满了笑,躬身朝前一礼,虚伪的说道:“朱少爷,在下孔对昌,这厢有礼了!”

    朱英一见这种油头粉面的人就烦,前世他可是阅人无数的行家。

    “你是谁家的走狗?”

    孔对昌带笑的脸瞬间僵硬了一下,这败家子怎么又不按套路出牌了?但随即又堆上笑容道:“朱少爷,伸手不打带笑的脸,今日特来贵府拜访,是想跟公子做一桩大买卖。”

    朱英伸个懒腰道:“我知道你是专门为了我那制作精盐的技术而来的吧?你说个价儿,看看符不符合本少爷的心意!”

    孔对昌不慌不忙的摇摇手里的折扇,赶忙赔笑道:“少爷真是好眼力,既然少爷也已经知道在下此次前来的原因,那在下也就不妨直接说了!”

    转眼扫视了一圈朱府,孔对昌咽下一口吐沫道:“就三万两现银,怎么样?”

    听了这话,朱英用鄙视的眼神看了一眼孔对昌,有种想给他扎针的冲动!

    区区三万两银子,也想买本少爷的技术?

    人家转运盐使司花十万两都没有给,你却三万两?这不是在打发叫花子吗?

    朱英脸色一沉道:“不卖!”

    说完摆摆手,示意方方管家将门关上。

    “少爷莫急,少爷莫急,咱可以好好商量商量!”

    孔对昌脸色大急,连忙伸手掰住大门,生怕被赶出去,就万事皆休了。

    他使劲将脑袋伸进门缝,似乎有意让管家给夹。

    但是,就在那一瞬间,他似乎看到了什么,顿时愣住了。

    这...朱府,也太特么寒酸了吧?

    之前说的三万两,原来这小子是嫌钱少,那肯定是待价而沽了。

    “敢问少爷,这方法你是要多少银子才肯出卖呢?”

    朱英不耐烦的挥挥手道:“一百万两现银,本少爷会双手将方法奉献给你,要不然,赶紧滚蛋!”

    一百万两?

    孔对昌惊讶的目瞪口呆,心里却也气的直骂娘。

    “一百万两?朱少爷,你这莫不是穷疯了吧?”

    “一百万两可我大明朝一年半的收入,你这家道中落到如此地步,我看你这是狮子大张嘴?”

    “最多给你四万两,你不要不知好歹!”

    朱英摇摇头,懒的跟这个走狗一样的人费口舌,示意老方赶紧把他赶出去。

    可就在这会儿,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满脸兴奋的跑了进来。

    等他走进了,朱英才记起来,他就是上次买地的当地商贾金中元。

    此时金中元已经是跑的气喘吁吁,额头上大汗淋漓,也不等方管家开口,他直接跑进院落,大声对朱英问道:“朱,朱少爷,你这里的粮食还有没有有了?要的话,在下掏四十万两,全部都要!”

    站在一旁的孔对昌面色大变!

    与此同时,朱英转过身,看了他一眼,讥讽的问出了一个问题:“你觉得本少爷是缺那三四万两银子的人?”

    听到朱英的质问,站在一旁的孔对昌脸都绿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败家子不是家道中落了吗?

    怎么转眼之间,人家四十万两银子送来,向他买粮,他都不愿意?

    一时之间,他觉得自己的脸火辣辣的。

    而此时的金中元,转眼也看向了站在一旁的孔对昌,不怀好意的问道:“怎么?难道你也是来买粮的?”

    孔对昌被金中元这么一看,浑身都不自然了。

    他假装很热,打开折扇扇了几下道:“不,不是,在下是来此买制盐之法的。”

    听他这么一说,金中元似乎松了一口气。

    但很快,他的两眼睛便开始发红了!

    河南府遭受重大水灾,一时间在整个京城被传开,人人都感到揪心。

    朝廷在得知此消息之后,已然划拨了粮食用于赈灾,只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赈灾粮食又怎么能起到缓解民荒的困难?

    出于商人的敏锐,他敢断定,再过一个月,整个京师的粮食还是会暴涨的,甚至在大半年之内,粮食都会是极为稀缺的东西。

    眼下,整个京师的粮食都被朱英一个人所垄断。

    若是称此机会,在别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买走他的粮食,那自己不就发大财了?

    想到这里,金中元两眼一放光,紧紧盯着朱英,用一种几乎哀求的口气说道:“少爷,四十万两,您的粮食我全部要!”

    “只要您点点头,小的将之前您的东西全部物归原主,马上给您现银,而且跟您签字画押!”

    听到这话,朱英心里暗暗一喜。

    看来河南府遭受水灾的事情是真的!

    但一听这个吝啬鬼金中元才给四十万两,那也太廉价了吧,于是,朱英摇摇头道:“四十万两太少了,一口价,八十万两,给你一半!”

    “啥?八十万?一半?”

    “我的头又没有进水...”

    不过朱英的话却像一盆冷水浇在他头上,让他的心顿时凉了。

    看来这败家子已经知道河南府受灾的消息了。

    自己还是晚来一步!

    不过,金中元咬牙想想,历来粮价暴涨,都会有一个惊人的地步。

    八十万买一半,其实也不亏本,到时候最起码是可以回本的。

    至于亏吧?应该不会亏。

    想到此处,他咬咬牙道:“六十万两,给一半也行!”

    站在一旁的孔对昌一听这个价,整个人都惊住了。

    六十万两,他可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花这么多钱去买粮食的,到底买这么多粮食有啥用?

    但此时,朱英毫不犹豫的摇摇头道:“八十万两,一个子都不少,若不应,趁早回去吧!”

    见朱英也是一副铁了心的样子,金中元心里后悔极了。

    早知如此,当初为何自己不屯粮?

    大家都是吃大明饭的,人家怎么就有先见之明?

    想到将来要发大财,金中元也是狠下心,竟然忍不住扑通一下跪倒在朱英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道:“少爷啊,看在咱们有交情的份上,你就发发慈悲,五十万两,您看成不?”

    其实金中元哭的很假。

    但他一边哭,一边伸手抱住了朱英的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