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太孙到皇帝 » 第二十八章 各怀鬼胎

第二十八章 各怀鬼胎

    大明皇宫。

    太子朱标府上。

    朱允熥此时一脸忧愁像,他看着自己奄奄一息的父亲,一副衰败的模样。

    看着朱标深陷的眼窝,满脸灰败的死气,还有身上散发出难闻的味道,朱允熥知道,自己的父亲朱标已经不行了。

    嘎----嘎---

    殿外面不时聚集来几只讨厌的乌鸦,发出一阵阵让人心烦的声音,给众人平白无故的增添了许多悲痛。

    握住几乎没有温度的手,朱允熥面色铁青,伤心欲绝。

    听到外面烦人的乌鸦声,朱允熥怒道:“该死的王忠,让外面侍卫把那些乌鸦给射死,射不死你提头来见!”

    “是!”

    太子府锦衣卫指挥使王忠,他现在负责这里的安全,顺便也帮朱标办事。

    王忠奉命出去,找到锦衣卫统领去传达命令。

    站在一边的太子妃吕氏跟朱允炆相互对视了一眼,朱允炆忍不住道:“现在杀生总不吉利吧?还是不要妄动!”

    朱允熥叹了口气道:“兄长说的是!”但是他也只是嘴上说说,心里却不在理睬朱允炆。

    朱允炆见朱允熥如此态度,不由得心里开始生气。可是在父亲面前,他只能将诸多的不如意压在心底。

    殿外的侍卫在东宫值守,自然都知道太子病危,哪一个不是小心翼翼的值守?

    万一有一个不小心,那是会掉脑袋的,所以最后还是都听从主子们吩咐。

    还是小心无打错,况且平日里太子朱标对他们还是很不错的。

    “熥儿...”

    朱标悠悠醒来,裂开了沉重的嘴皮,气若游丝的喊朱允熥。

    “父亲,父亲,我在这里,父亲你有什么要吩咐的”

    还不等朱允熥反应过来,站在一旁的朱允炆就扑了过来,跪倒在朱标床前。

    “允炆...”

    “父亲,我在,我在这里...”

    朱标无力的看了一眼朱允炆道:“你们,你们都要好好孝顺你的皇爷爷,他一辈子不容易,到老了,不要让他老人家太孤独了,你还有好好照顾你们的妹妹...”

    “我知道...”朱允炆急忙回答道。

    朱允炆紧紧抓住朱标的手:“父亲,父亲,别说了,省点力气,有话等您好了再说。”

    朱标露出一点点笑容,脸上的表情似乎变得更加安详,但他却慢慢闭上了眼睛...

    外面,几只乌鸦发出歇斯底里的喊声,但很快就戛然而止了

    ......

    燕王府内。

    姚广孝缓缓的放下茶杯,走到燕王朱棣面前道:“殿下,如果不出贫僧所料的话,陛下是不会选择殿下您作为继承人的!”

    “这绝对不可能!他们两个,没有一个是能扛起我大明江山重任的人,这绝对不可能!”

    朱棣嘴里的他们两个,就是朱元璋在宫里的两个孙子,也是太子朱标的两个儿子,朱允熥,朱允炆。

    朱棣当然不相信姚广孝的话,他笃定的认为朱元璋不会在皇孙里面选储君。

    “我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那位置...既然大哥已经...我就更加不会忌惮什么了...”

    朱棣狠狠地攥紧拳头,砸向一旁的柱子。

    “殿下万万不可轻举妄动,如今陛下还在,若如殿下轻举妄动了,岂不是我们之前所有的付出都功亏一篑了?”

    姚广孝看向朱棣,眉头深锁。

    “千万不能再等了,那位置,一定会是我的,一日得不到,本王一日就心里不安。”

    在朱棣的心目中,如果大哥朱标还在世的话,他或许还会臣服在朱标的恩威之下,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但是,现在从外面传来的消息是,朱标快要病逝了!

    最近一段时间,朱棣的日子就像做梦一般,他实在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因为那个位子实在是太让人着迷了。

    这一次,似乎就是老天爷有意帮了他一个大忙,将他的大哥带走,无形之中告诉他,那个位子就是他朱棣的。

    遥想他朱棣戎马一生,平叛北元余孽,征战沙场无数,吃了多少苦,为大明立下了多少汗马功劳?

    如果不是他如此英勇善战,屡立奇功,朱元璋又怎么会封他做燕王,镇守北平?

    因为他哥哥朱标的存在,朱棣才安心护卫这北平城,可如今,他哥哥病逝,朱元璋也日渐老去,他朱棣是最不能容忍任何人骑在他的头上让他三呼万岁的。

    说白了,这江山原本就是他朱棣一手打下来的,除了他老爹和老哥以外,朱棣自己是最有资格坐在皇位上的。

    “如今,皇上不是还没有定下储君吗?我们依旧会有一线机会的,殿下可千万不要着急才是。”

    姚广孝知道朱棣的能力,他明白现在朱棣心里想的是什么,不过他现在还不能劝朱棣造反,因为上头的朱元璋是个很难对付的料儿。

    “嗯,本王听你的!”

    发泄完情绪,朱棣变得冷静了许多。

    他知道自己还要仰仗姚广孝这个军师,自然不能不听他的。

    另外,这个时候的锦衣卫,他可是要时时注意了,他能想到的这些个问题,远在朝廷里的朱元璋早就想到了。

    “殿下,据贫僧派出去的人手回报,京师所盛行的精盐,是出自于一个年轻的傻子。”

    “如果此人为我所用的话,估计会为我们出力不少。”

    “傻子?不会吧?傻子怎么会炼制精盐?”朱棣很有自信的问道。

    “殿下,据他们讲,那个年轻后生将家里的土地跟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部变卖掉,而且还扬言要外出逃难!”

    “都这个时候了,还想外出逃难?他到底安的什么心思?”

    “这到不知道,只是据说那后生扬言大太子不久就要薨了,看来这件事被他预言对了!”

    “真有此事?”

    “千真万确!”

    “等有机会,要去见见此后生。这精盐的事你叫人盯紧了,最好能被我们利用,若不能被我们使用,就让这后生从此消失。”

    “明白。”

    姚广孝双手合十,冲着朱棣示意完,便起身离开了这里。

    而此时,蓝玉府里。

    常冒三兄弟听说朱英收揽了一大批流民,在盐山为他制作精盐。

    常升是常遇春的大儿子,自从上次蓝玉找他来商议了那件事之后,他就整日里待在蓝玉府上。

    “我说不行,就他一个人,根本就管不住那么多的流民,我还是去看看的好。”常升拉着蓝玉的衣襟,整日里不依不饶的。

    “你稍安勿躁,既然他能招揽来那么多流民,他一定会有办法安置的,如果你贸然前去,一定会惹起不必要的麻烦。”

    “大哥,我带一点人过去,朱英那孩子收了那么多流民,他未必能控制得住。”

    一提到朱英,常茂眼神中就露出一抹溺爱:“这外甥,跟咱大姐一样心地善良,看不得别人受穷!”

    “可是他不知道,这天下你只行善,有些人未必领你的情!”

    老三常森有些不开心:“咱家外甥十七岁就能收流民,你十七岁的时候还被爹追着打!”

    常茂看了老三一眼,怒道:“你给咱外孙拾脚趾头去吧!那都是你们当年干的,都给我滚!”

    常遇春的三个儿子都三四十岁了,还如小时候一般口无遮拦,说话毫无根据。

    常茂恶狠狠的说道:“也成,你调集五十人,去给朱英这孩子帮忙!”

    “是,大哥,咱这就去!”常森眉开眼笑的回道。

    “不行不行,大哥,为啥让老三去,俺去干啥?”

    常茂无奈的摆摆手道:“你们都去吧,只是不要被锦衣卫撞见就行,最好避开老爷子的眼线,不要让老爷子看见!”

    他们三个虽然都是常遇春的嫡子,即使他们战功赫赫,但他们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一点都不敢张扬。

    这也是他们三个兄弟经常不去东宫的原因。

    现在宫里的局势很复杂,他们谁都不敢跟皇太子走的太近,说白了,他们更多的是在观望。

    不过,朱英在民间,这让他们三个兄弟有机会去看看,多关心一下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