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太孙到皇帝 » 第三十五章 没出息的孩子

第三十五章 没出息的孩子

    就在老头子讲解的津津有味时,朱英突然打断了他的话:“老头子,外面下雨了!”

    老头子侧目朝外看去,一道道闪电随之响起,将整个屋子照的发亮。

    老头子回过神来,灌下一口酒,但眉宇间一直有一道解不开的愁容。

    终于,他叹息了一口气道:“这河南府遭受了严重的水灾,求其原因还是黄河泛滥,上天普降暴雨所致,要是再有这样的大暴雨,估计受灾的地方会很多。”

    朱英紧锁着眉头听着老头子的叙述,他大概可以知道老头子在心忧天下,要不然平常人绝对不会这么轻易叹息。

    目前朝廷虽然有了推行新赋税的想法,可是现在还没有去施行,目前大明王朝最主要的赋税还是依靠农业税。

    所以,这暴雨要是一直不停的话,农税肯定因为天气的原因锐减。

    可是,这种情况他又无能为力。

    朱英虽然为朝廷捐献了十万石粮食,可远水解不了近渴,这么点粮食不到半月就已经所剩无几了。

    仅仅是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国库就已经被掏空了,如果在没有补给,因为下雨再闹起灾情,到时候可真就麻烦大了。

    尤其是刚刚解决了河南府水灾的问题,就算是有朱英的意见,让民间老百姓加入到治水的行列,但这也不能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因为朝廷没有银子。

    但要是减少国库支出,其他相应的扶持就会减少很多,尤其是在军队开支这一块。

    之前朱英搞出的精盐销售这一块,现在虽然得到全面开放,转运使司也在每天忙的不可开交,但最终还是没有在广大老百姓之中广泛使用开来。

    而当初定下的计策是让士绅阶层来购买,虽然有一定盈利,但也是有上限的,即便一个大户人家购买一袋精盐的话,最少也吃个三五年,这就让转运使司的生意难做了很多。

    老头子想都不敢去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第二天一大早,老头子就带着蒋桓离开了。

    大明皇宫,谨身殿内。

    经过一晚上的放松,朱元璋的精气神似乎好了很多。

    朱元璋正在思虑着眼前的烦心事,却听见太监陈洪在外面说话。

    “殿下,你还是回去吧,皇上今儿个心情不大好,不会见你的。”

    “不行,今日我必须要见到皇爷爷”朱允炆低声怒道。

    他也是大清早起来才听说皇爷爷在外留宿一宿,这让他怎么能不着急。

    不用想他都清楚朱元璋又是到宫外朱英的府上去了。朱允炆一想到自己的爷爷竟然跟一个脑疾患者待在一起,也已经是恨的牙痒痒的了。

    现在陈洪在这里劝说朱允炆,在朱允炆看来就是对他的一种挖苦跟嘲笑。

    他不过是个太监而已,还有理由嘲笑自己?等将来自己登基了,一定要整治一下你们这些人。

    朱允炆一直不将陈洪这些太监放在眼里,他被确定为东宫主管之后,往往就显得得意忘形了许多,虽然吕氏多次劝说他这些太监对他大有作用,但他就是不听。

    但是对于朱允炆来说,陈洪等人的所作所为没有丝毫价值,他们充其量就是来这里伺候人的,说白了就是他们的奴仆。

    陈洪微微叹息了一下,他知道很难劝说住朱允炆,陈洪只能进屋通报。

    “让他进来吧!”

    朱元璋此时正苦恼没有思路,原本不想见朱允炆,但想到每次到了郊外朱英那里,都能让自己若有所悟,心想朱允炆能来这里,定然也能让自己想到一个好办法。

    殿外,朱允炆得到允许,心里猛然一喜,知道朱元璋对他还是很不错的。

    他冲着陈洪一撇嘴,仿佛在炫耀一般的走进大殿。

    见到朱元璋,朱允炆如献宝一般的将手中的一碗面端在朱元璋面前:“孙儿听闻皇爷爷从昨天到现在一直都没有进食,孙儿亲自下了一碗面,还望爷爷不要嫌弃,用上一些吧!”

    朱元璋看了一眼下面站着的朱允炆,心里越发的生气了,再想想昨日骑马的朱英,瞬间高下立判。

    但是念在这是朱允炆的一片心意上,朱元璋还是勉强端过碗吃了几口。

    朱允炆看到朱元璋吃的如此认真,心里顿时乐开了花,他觉得朱元璋还是很认可自己的,尤其是对自己的手艺,应该是很赞赏的。

    朱允炆心里有所感想,但是不敢表露出来,毕竟黄子澄教给他的帝王之术已经在他心里扎了根。

    “让你费心了!”

    “这都是孙儿应该做的,皇爷爷跟孙儿不必客气!”朱允炆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现在对于他来说,朱元璋每句话都是对他最大的赞扬。

    自己肯定不会让大哥,不,他才不承认外面养着的那个人是他的大哥。

    他根本不会让朱英的风头压过自己,来占据朱元璋心目中的位置。

    黄子澄经过上次精盐事件之后,仔细对朱英的出生做了研究,他是第一个发现朱英就是朱标的长子,但是他只告诉了朱允炆一个人。

    因此,朱允炆的心里早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看着朱元璋吃的那么香,朱允炆便上前躬身道:“皇爷爷,这是孙儿精心为你烹制的,用了三个鸡蛋才做出这个味道,而且还使用了最近送宫里的精盐,这味道...”

    啪!

    朱允炆原本想着进一步乘胜邀功,来讨好朱元璋,却没想到朱元璋还没吃完,就将整个碗都扔在地上,摔的粉碎。

    “胡闹,如今到处都有灾情,国库告急,你竟然不思为朝廷出谋划策,而是专门将心思用在了做饭上,你想当厨师?”

    “咱堂堂大明朝的皇孙,咱是为了让你以后挑大梁的,你却整日里醉心厨艺,你觉得朕不心寒吗?”

    朱元璋压制了一下内心的不悦,稍微缓和了一下心情道:“你还是回去吧,仔细面壁思过,想好了再来见朕!”

    朱元璋有些失望的看了一眼朱允炆,转过身去。

    此时,朱允炆双目通红,连大气都不敢出一下,躬身给朱元璋深深行了一个大礼,赶忙退出殿外。

    听着朱元璋在殿中仍然怒气未消,朱允炆紧紧攥紧了拳头,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外面的朱英造成的,要不是昨天晚上他们在一起,今天皇爷爷的脾气也不会变得这么大。

    带着沉重的步伐,朱允炆回到自己的东宫之中。

    东宫内。

    吕氏听完朱允炆的叙述,气得两扇嘴唇直哆嗦。

    不过她也将所有的不愉快全部怪罪到朱英的头上,对朱允炆劝说道:“儿呀,你以后可要长长出息,你是知道的,你皇爷爷出生于农民世家,他过惯了清苦人的日子,最不喜欢的就是奢靡之氛。”

    “平日里,伪娘给你做的都是为了你的身体,这种事以后坚决不要让你皇爷爷知道,你永远要记住你皇爷爷的勤俭之分,千万要再不要在你皇爷爷面前显摆。”

    “你可是他所不愿看到的。”

    吕氏虽然将所有的过错都怪罪给朱英,但她对朱允炆确实很细心的教导着。

    “母亲教训的是,孩儿知错了,孩儿以后再不为了专门讨好皇爷爷去做什么事情了。不过,孩儿还是有疑问,皇爷爷为啥总是爱在宫外留宿?”

    “宫外留宿?”

    吕氏一听,分外震惊,这朱元璋都六十开外的人了,那道外面又开始养野花了?

    不过,她转念一想,这不可能,人家都坐上皇位了,还会在外面养?